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头枕音箱的制作方法

2022-08-10 11:56: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头枕音箱。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飞速发展,为了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汽车的附加功能也在不断提高。在行车过程中,在车内有多名乘客的场景下,免提接听电话,影响私密性,若是长时间佩戴蓝牙耳机,则会引起耳部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头枕音箱,旨在提升通话私密性的同时,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而导致耳部不适的情况。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头枕音箱,包括:
5.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用于安装在座椅的头枕杆;以及
6.音箱组件,所述音箱组件用于放置在座椅头枕的一侧,所述音箱组件包括壳体组件、发声装置、语音支架和麦克风,所述发声装置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内,所述壳体组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结构,以具有位于所述座椅头枕侧面的闲置模式以及朝所述座椅头枕前侧伸出的影音模式,所述麦克风安装于所述语音支架,所述语音支架转动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以具有相较于所述壳体组件朝前伸出的通话模式。
7.可选地,所述壳体组件具有出音侧,所述出音侧用于朝向所述座椅头枕所在的方向,所述语音支架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背离所述出音侧的一侧。
8.可选地,所述音箱组件还包括调控组件,所述调控组件与所述发声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发声装置的工作状态,所述通孔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外侧。
9.可选地,所述调控组件包括音量调节旋钮,所述音量调节旋钮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背离所述出音侧的一侧;
10.和/或,所述调控组件包括红外接近传感器,所述红外接近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外侧,用于识别手势;或。所述调控组件包括触摸板,所述触摸板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外侧。
11.可选地,所述音箱组件还包括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并与所述发声装置电连接。
12.可选地,所述电池模块为充电电池,所述音箱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充电接口和电量指示灯,所述充电接口和所述电量指示灯均与所述电池模块电连接。
13.可选地,所述安装结构包括支撑组件和固定件,所述支撑组件用于安装在座椅的头枕杆,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壳体组件转动连接,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支撑组件可拆卸连接。
14.可选地,固定件远离所述壳体组件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支撑组件设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插接配合。
15.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中一者设有插接部,另一者设有
插接孔,所述插接孔的孔壁设有卡孔,所述插接部设有弹性卡接结构,在所述插接部插接于所述插接孔内时,所述弹性卡接结构卡接于所述卡孔。
16.可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连接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固定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和锁紧件,所述第二夹持件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相互连接,且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之间形成夹持空间,所述夹持空间用于供座椅的头枕杆穿设,所述锁紧件连接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用以调节所述夹持空间的空间尺寸。
17.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安装结构将音箱组件固定于座椅的头枕杆的一侧,可通过仅转动位于座椅头枕侧面的壳体组件,使得位于壳体组件内的发声装置靠近用户的耳朵,达到佩戴耳机的效果;还可通过转动位于座椅头枕侧面的壳体组件,使得位于壳体组件内的发声装置靠近用户的耳朵,转动语音支架,使得安装于语音支架上的麦克风靠近用户的嘴部,达到佩戴蓝牙耳机的效果,提升通话私密性,同时,又因音箱组件固定于头枕杆上,无需用户佩戴相应设备,可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而导致耳部不适的情况;通过安装结构将音箱组件固定于座椅的头枕杆上,相较于将音箱组件安装于座椅头枕内,具有不破坏座椅头枕的优点。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发明头枕音箱一实施例下安装于座椅头枕杆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中头枕音箱处于影音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图1中头枕音箱处于通话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图1中头枕音箱的爆炸图;
23.图5为图4中沿a-a的剖视图;
24.图6为图1中头枕音箱的部分结构爆炸图。
25.附图标号说明:
26.10、音箱组件;11、壳体组件;111、电量指示灯;12、发声装置;13、语音支架;14、麦克风;15、音量调节旋钮;20、安装结构;21、支撑组件;210、第一连接结构;211、插接部;212、弹性卡接结构;212a、锁止杆;212b、弹性件;22、固定件;220、第二连接结构;221、插接孔;222、卡孔;223、连接件;224、锁紧螺帽;225、饰盖;23、第一夹持件;231、第一转动部;232、过孔;233、环形凸台;24、第二夹持件;241、第二转动部;242、螺孔;25、锁紧件;251、螺杆部;252、限位头部;26、转轴;27、延伸部;271、安装孔;272、弹性部;31、座椅头枕;32、头枕杆。
27.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
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9.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0.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1.本发明提出一种头枕音箱。
3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至5所示,该头枕音箱包括安装结构20和音箱组件10,安装结构20用于安装在座椅的头枕杆32,音箱组件10用于放置在座椅头枕31的一侧,音箱组件10包括壳体组件11、发声装置12、语音支架13和麦克风14,所述发声装置12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11内,壳体组件11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结构20,以具有位于座椅头枕31侧面的闲置模式以及朝座椅头枕31前侧伸出的影音模式,麦克风14安装于语音支架13,语音支架13转动安装于壳体组件11,以具有相较于壳体组件11朝前伸出的通话模式。
33.具体地,座椅头枕31前侧指的是用户坐在座椅上时的一侧,在使用时将音箱组件10与车内的播放设备连接,用户沿头枕杆32的延伸方向调整安装结构20安装在座椅的头枕杆32上的高度位置,使得音箱组件10大致与用户的头颈部处于同一高度区。在不使用头枕音箱时,可以将壳体组件11和语音支架13转动至位于座椅头枕31的侧部,以处于闲置状态,从而避免座椅头枕31与用户干涉。影音模式中,壳体组件11转动至位于座椅头枕31的前侧,以使发声装置12靠近用户的耳部位置,语音支架13仍位于座椅头枕31的侧部。通话模式中,壳体组件11转动至位于座椅头枕31的前侧,以使发声装置12靠近用户的耳部位置,语音支架13转动至位于座椅头枕31的前侧,以使麦克风14靠近用户的口部位置。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安装结构20将音箱组件10固定于座椅的头枕杆32的一侧,可通过转动位于座椅头枕31侧面的壳体组件11,使得位于壳体组件11内的发声装置12靠近用户的耳朵,达到佩戴耳机的效果;还可通过转动位于座椅头枕31侧面的壳体组件11,使得位于壳体组件11内的发声装置12靠近用户的耳朵,转动语音支架13,使得安装于语音支架13上的麦克风14靠近用户的嘴部,达到佩戴蓝牙耳机的效果,提升通话私密性,同时,又因音箱组件10固定于头枕杆32上,无需用户佩戴相应设备,可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而导致耳部不适的情况。通过安装结构20将音箱组件10固定于座椅的头枕杆32上,相较于将音箱组件10安装于座椅头枕31内,具有不破坏座椅头枕31的优点。
34.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1具有出音侧,出音侧用于朝向座椅头枕31所在的方向,语音支架13安装于壳体组件11背离出音侧的一侧。
35.具体地,当用户坐在座椅时,壳体组件11靠近用户的那一侧即为出音侧,该侧面可设置出音孔等便于声音从壳体组件11内部传出的结构,使得用户可以更好的听到发声装置
12发出的声音,提高使用体验;将语音支架13设置在出音侧的相对侧,防止语音支架13干扰出音效果,同时,将语音支架13设于出音侧的相对侧,使得音箱组件10的整体更为美观;将语音支架13设于背离出音侧的相对侧,符合人的操作习惯,便于用户转动语音支架13。在一些实施例中,音箱组件10还包括调控组件,调控组件与发声装置12电连接,用于控制发声装置12的工作状态,调控组件至少部分位于壳体组件11的外侧。
36.具体地,调控组件可以用于调整发声装置12的发声音量大小,或者调控组件可以包括开关,用以控制发声装置12的开启和关闭,至少部分位于壳体组件11的外侧可便于用户的操作,用户可根据需求对发声装置12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控。
37.在一些实施例中,调控组件包括音量调节旋钮15,音量调节旋钮15安装于壳体组件11背离出音侧的一侧。
38.具体地,音量调节旋钮15与发声装置12电连接,通过旋转音量调节旋钮15对发声装置12进行音量调节和开关,将音量调节旋钮15设置在背离出音侧的一侧,一方面防止干扰出音效果,另一方面也符合人的操作习惯,便于用户操作。
39.在另一实施例中,调控组件包括红外接近传感器,安装于壳体组件11一侧,可安装于壳体组件11朝向座椅头枕31前侧的一侧,或安装于壳体组件11背离出音侧的一侧,当该头枕音箱与用户手机电连接时,用户可通过挥手等手势动作实现接听来电或拒接来电,该红外接近传感器可为vcnl 4030x01或其他型号的传感器。
40.在又一实施例中,调控组件包括触摸控制屏,安装于壳体组件11背离出音侧的一侧,用户可通过手指触碰触摸控制屏上的相关区域实现发声装置12的音量调节和开关。
41.在一些实施例中,音箱组件10还包括电池模块,电池模块安装于壳体组件11,并与发声装置12电连接。
42.具体地,电池模块安装于壳体组件11的内侧,壳体组件11对电池模块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壳体组件11实现电池模块的固定,电池模块与发声装置12电连接,通过电池模块为发声装置12提供电能,满足发声装置12的能源需求,而无需另接电路从而产生安全隐患。
43.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模块为充电电池,音箱组件10还包括安装于壳体组件11的充电接口和电量指示灯111,充电接口和电量指示灯111均与电池模块电连接。
44.具体地,充电电池在电量耗尽后,进行充电即可,用户可在闲暇时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可降低使用成本;在本实施例中,该充电接口为usb type-c充电接口,为当前主流的接口类型,适配性高,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更换为其他类型的接口;电量指示灯111与充电电池电连接,可显示充电电池当前电量,使得用户可判断当前的充电电池的电量,以便在充电电池电量不足时及时充电,以及在充电电池电量补充完毕后,及时停止充电,降低能耗。
45.在其它实施例中,电池模块为干电池,干电池与发声装置12电连接,为发声装置12供电。
46.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结构20包括支撑组件21和固定件22,支撑组件21用于安装在座椅的头枕杆32,固定件22与壳体组件11转动连接,固定件22与支撑组件21可拆卸连接。
47.具体地,支撑组件21用于将音箱组件10固定在座椅的头枕杆32上,固定件22与壳体组件11转动连接,便于用户对壳体组件11进行调整,进而调整发声装置12和麦克风14距
离用户头颈部的距离,以满足用户的个人需求,同时,固定件22与支撑组件21可拆卸连接,有利于用户将与固定件22连接的音箱组件10拆下,以便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对音箱组件10的零部件进行维修更换等操作。
48.其它实施例中,安装结构20包括一连杆,连杆的一端与音箱组件连接,连杆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头枕杆上。
49.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22远离壳体组件11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结构210,支撑组件21设有第二连接结构220,第一连接结构210与第二连接结构220可拆卸连接。
50.具体地,固定件22与支撑组件21之间通过连接结构实现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结构210位于固定件22远离壳体组件11的一端,降低拆装的操作对壳体组件11的影响。
5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210和第二连接结构220中一者设有插接部211,另一者设有插接孔221,插接孔221的孔壁设有卡孔222,插接部211设有弹性卡接结构212,在插接部211插接于插接孔221内时,弹性卡接结构212卡接于卡孔222。
52.具体地,第二连接结构220位于固定件22的下端,第二连接结构220包括插接孔221,插接孔221的孔壁上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卡孔222,支撑组件21的一端设有插接部211,插接部211内设有弹性卡接结构212,该弹性卡接结构212包括两个锁止杆212a和连接两个锁止杆212a的弹性件212b,两个锁止杆212a在弹性件212b的推动下,均有部分突出插接部211的侧壁,当第一连接结构210与第二连接结构220连接时,抵推两个锁止杆212a相向移动,以压缩弹性件212b使得两个锁止件均位于插接部211内,将插接孔221套设于插接部211外,在此过程中,插接孔221的孔壁持续抵推两个锁止杆212a,直至两个锁止杆212a的位置分别与两个卡孔222的位置一致,在弹性件212b的弹性力作用下,两个锁止杆212a分别自两个卡孔222中伸出,进而实现插接孔221和插接部211的卡接;而当拆分第一连接结构210与第二连接结构220时,将两个锁止杆212a相向压缩,直至与卡孔222脱离,即可将插接孔221与插接部211分离,方便快捷。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210与第二连接结构220过盈地插接配合,以实现固定件22与支撑组件21的相对固定。
53.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组件21包括连接组件和夹持组件,连接组件与固定件22可拆卸连接,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23、第二夹持件24和锁紧件25,第二夹持件24与连接组件连接,第一夹持件23与第二夹持件24相互连接,且第一夹持件23与第二夹持件24之间形成夹持空间,夹持空间用于供座椅的头枕杆32穿设,锁紧件25连接第一夹持件23与第二夹持件24,用以调节夹持空间的空间尺寸。
54.具体地,用户可沿头枕杆32的延伸方向调整第一夹持件23与第二夹持件24夹持住头枕杆32的高度方向的位置,调整至合适的位置后,调节锁紧件25使得第一夹持件23与第二夹持件24之间形成的夹持空间的直径尺寸与所要夹持住的头枕杆32的直径尺寸对应,以使第一夹持件23与第二夹持件24稳定的夹持于头枕杆32上,进而使得连接于支撑组件21的音箱组件10相对于头枕杆32的位置固定,当用户坐在座椅时,可根据个人的习惯对音箱组件10相对于用户头颈部的位置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使用效果。
5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件23的一端和第二夹持件24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夹持件23的另一端和第二夹持件24之间通过锁紧件25连接,第一夹持件23两端之间的部分与第二夹持件24围合形成夹持空间。
56.具体地,第一夹持件23的一端设有第一转动部231,第一转动部231设有第一转动
孔,第二夹持件24的一端设有第二转动部241,第二转动部241设有第二转动孔,一转轴26同时穿设于第一转动孔与第二转动孔,以实现第一夹持件23与第二夹持件24的转动连接,锁紧件25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夹持件23的另一端,锁紧件25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夹持件24的另一端,通过调节锁紧件25相对第一夹持件23或第二夹持件24的位置,调节该处第一夹持件23或第二夹持件24的位置,调节该处第一夹持件23与第二夹持件24的间距,进而调整第一夹持件23两端之间的部分与第二夹持件24围合形成夹持空间的尺寸,从而夹持不同直径的头枕杆32。通过锁紧件25实现第一夹持件23与第二夹持件24之间的夹持空间的调整,方便快捷,易于安装。
57.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件23与第二夹持件24平行设置,第一夹持件23的一端与第二夹持件24的一端通过一锁紧件25连接,第一夹持件23的另一端与第二夹持件24的另一端通过另一锁紧件25连接,第一夹持件23两端之间的部分与第二夹持件24两端之间的部分配合两锁紧件25围合形成夹持空间。
5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件23设有过孔232,第二夹持件24设有螺孔242,锁紧件25包括螺杆部251和连接于螺杆部251一端的限位头部252,螺杆部251穿设于过孔232,并与螺孔242螺纹连接,限位头部252抵接于第一夹持安背离第二夹持件24的一侧。
59.具体地,当头枕杆32的直径尺寸与夹持空间的直径尺寸相近时,第一夹持件23与第二夹持件24平行设置,螺杆部251垂直穿设于过孔232,螺杆部251远离限位头部252的一端与螺孔242螺纹连接,限位头部252与第一夹持件23背离第二夹持件24的一侧抵接,限位头部252配合螺杆部251将第一夹持件23与第二夹持件24锁紧在一起,以使第一夹持件23与第二夹持件24在头枕杆32上的位置固定。当头枕杆32的直径尺寸大于夹持空间的直径尺寸时,第一夹持件23与第二夹持件24呈夹角设置,螺杆部251倾斜穿设于过孔232,螺杆部251远离限位头部252的一端与螺孔242螺纹连接,螺杆部251的侧壁部分与过孔232抵接,限位头部252配合螺杆部251及第一夹持件23与第二夹持件24形成a字形结构,以将第一夹持件23与第二夹持件24固定于头枕杆32。通过螺纹结构实现锁紧件25对第一夹持件23与第二夹持件24之间的夹持空间的调整,操作简单,且易于实现。
60.在一些实施例中,过孔232的孔径大于螺杆部251的直径。
61.具体地,过孔232的孔径大于螺杆部251的直径使得螺杆部251穿过过孔232与螺孔242螺纹连接时,螺杆部251与过孔232的孔壁之间有部分空隙。当夹持空间的直径接近头枕杆32的直径时,第一夹持件23与第二夹持件24在夹持住头枕杆32时,第一夹持件23与第二夹持件24近似并行设置,此时锁紧件25垂直穿过第一夹持件23的过孔232并与第二夹持件24的螺孔242螺接,而当头枕杆32的直径偏大时,第一夹持件23与第二夹持件24呈夹角设置,此时锁紧件25倾斜穿过第一夹持件23的过孔232与第二夹持件24的螺孔242螺接,螺杆部251与过孔232的内侧壁抵接,
6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件23设有环形凸台233,环形凸台233环绕过孔232设置,且环形凸台233位于第一夹持件23背离第二夹持件24的一侧,环形凸台233与限位头部252抵接。
63.具体地,环形凸台233的设置,可起到加强过孔232处的结构强度的作用。当头枕杆32的直径大于夹持空间的直径时,锁紧件25倾斜穿过过孔232与螺孔242螺接,锁紧件25的螺杆部251与环形凸台233的内侧壁抵接,锁紧件25的限位头部252与环形凸台233的顶部抵
接,这样可以避免锁紧件25与过孔232直接接触而导致过孔232结构的磨损,有利于提高过孔232结构的使用寿命。
6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夹持件24设有延伸部27,延伸部27位于锁紧件25背离夹持空间的一侧,并朝第二夹持件24的侧向延伸,连接件223与延伸部27连接,并沿延伸部27指向夹持空间的方向延伸,连接组件与第二夹持件24背离第一夹持件23的一侧间隔。
65.具体地,延伸部27与第二夹持件24呈钝角设置,即延伸部27的一端与第二夹持件24连接,将头枕音箱装置安装于座椅的头枕杆32时,延伸部27的另一端往座椅的后上方延伸,直至连接于延伸部27的另一端的连接组件避让开头枕杆32,连接组件的延伸方向与头枕杆32的延伸方向垂直,这样,连接于连接组件的音箱组件10位于座椅的偏后方位置,防止与用户的颈部间距过小,从而避免影响音箱组件10使用的安全性。
66.同时,在本实施例中,延伸部27位于两个头枕杆32之间的位置,汽车座椅的设计中,在头枕的下方区域中,两个头枕杆32之间为空置区域,将延伸部27放置于空置区域,提高空间利用率。
67.在另一实施例中,延伸部27与第二夹持件24呈直角设置或锐角设置。
68.连接件转动安装于安装孔271,连接组件可带动音箱组件10绕安装孔271的轴线转动,以便对音箱组件10相对用户头颈部的位置进行调整。
69.在一些实施例中,延伸部27远离第二夹持件24的一端设有安装孔271,安装孔271沿延伸部27指向夹持空间的方向延伸,延伸部27于安装孔271的周缘设有多个弹性部272,多个弹性部272沿安装孔271的周向间隔分布,弹性部272的外侧设有外螺纹,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223和锁紧螺帽224,连接件223的一端安装于安装孔271,锁紧螺帽224套设于多个弹性部272,以将多个弹性部272压合于连接件223外表面,连接件223的另一端与音箱组件10连接。
7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延伸部27设有贯穿的安装孔271,安装孔271的延伸方向与头枕杆32垂直,安装孔271靠近音箱组件10的一端的孔口周缘设有两个弹性部272,两个弹性部272分设于相对的两侧,弹性部272的外侧均设有外螺纹,且弹性部272的厚度尺寸沿延伸方向逐渐减小,连接组件包括一端安装于安装孔271的连接件223和锁紧螺帽224,锁紧螺帽224的内侧设有内螺纹,锁紧螺帽224通过内螺纹与弹性部272螺纹连接,通过旋转锁紧螺帽224,使得锁紧螺帽224在弹性部272上朝背离音箱组件10的方向移动,可使得两个弹性部272逐渐靠近,进而压合于连接件223外表面,从而将连接组件与夹持组件固定,以实现音箱组件10相对头枕杆32的固定。同时,在未固定时,连接件223可在安装孔271内转动,这样可带动音箱组件10绕安装孔271的轴线旋转,进而调整音箱组件10与用户头颈部的角度,或调节连接件223伸入安装孔271的长度,进而调节音箱组件10距离座椅头枕31的距离,满足用户的个人使用习惯。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孔271远离音箱组件10的一端的孔口设有饰盖225,以在该处封闭安装孔271,同时也可防止连接件223插入过深,以使音箱组件10磕碰到座椅头枕31。值得说明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延伸部27与连接件223之间通过过盈的插接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
71.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弹性部272的数量可随需求进行调整。
7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
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