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立式空调工程安装用室内机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8-04 02:16: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工程安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立式空调工程安装用室内机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成为现代生活中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空调一般包括挂壁式空调、立式空调、窗式空调、吊顶式空调等,其中,立式空调因具有功率大、风力强等优点,普遍用于家庭客厅以及小型办公室等场所,立式空调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因室内机的体积以及重量较大,因此在安装室内机时,通常将室内机直接放置在地面,室内机工作时,冷(暖)风经室内机的出风口吹至室内,以改变室内的空气的温度,现有的室内机因受出风口开口方向以及自身调节风向角度的影响,当室内机放置在底座上时,室内机吹出的风难以根据当使用者的位置对室内机的朝向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工程安装用室内机支撑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室内机因受出风口开口方向以及自身调节风向角度的影响,当室内机放置在底座上时,室内机吹出的风难以根据当使用者的位置对室内机的朝向进行调节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式空调工程安装用室内机支撑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内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与电机的外表面相互卡接,所述电机的顶端与转盘的下表面传动连接,所述转盘的外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一活动槽,两个第一活动槽的内壁分别与两个活动板的外表面相互卡接,两个活动板的上表面分别与两个护栏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活动板的相对面分别与两个齿条相远离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的外表面与第一活动槽的内壁相互卡接,所述转盘的内壁开设有两个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与第二活动槽相连通,对应的两个第二活动槽的内壁分别与四个第一弹簧相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相邻两个第一弹簧的底端与同一个卡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卡块的相对面分别与齿条的内壁相互卡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转盘的上表面与限位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环的内壁与限位槽的外表面相互卡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活动槽呈“l”字形,所述活动板与第一活动槽的形状相适配,两个护栏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提手相对面的一端固定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护栏的内壁与垫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护栏与垫板的形状相适配。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护栏和垫板的外表面开设有散热槽,所述护
栏的内壁通过散热槽与垫板的外表面相连通。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分别与四个万向轮的顶端固定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分别与四个电动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四个电动推杆的底端均套设有套筒,四个电动推杆的底端分别与四个第二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四个电动推杆的底端通过第二弹簧分别与四个套筒内壁的下表面相互搭接。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1、该立式空调工程安装用室内机支撑装置,通过设置电机、活动板、第一弹簧和齿条,当操作人员将室内机放置于转盘的上方后,操作人员握住提手将活动板与第一活动槽对应并插入第一活动槽内,在活动板进入第一活动槽的同时,活动板上方的齿条与对接,当齿条凸出的部分与卡块接触后,齿条对卡块进行推动,并将卡块推入第二活动槽内壁,而卡块与齿条凹陷部分对应后,第二活动槽内部的第一弹簧对卡块进行推动,最后使卡块进入齿条的内壁,反复如此,对两个活动板进行限位和固定,随后活动板上方的两个护栏将室内机进行夹持,接着操作人员启动安装槽内部的电机带动转盘转动,最后通过转盘带动室内机进行转动,方便了该支撑装置对室内机进行防护,同时方便了使室内机吹出的风根据使用者的位置进行调节,避免了因室内机出风口开口方向以及自身调节风向角度的限制而对使用人员的使用体验造成影响。
16.2、该立式空调工程安装用室内机支撑装置,通过设置垫板、第二弹簧和套筒,在该支撑装置使用的过程中,电动推杆下方的第二弹簧对电动推杆进行支撑,当该支撑装置受到碰撞后,第二弹簧受到冲击后通过套筒对电动推杆进行缓冲,随后通过护栏内部的垫板对室内机进行防护,有效的提高了该支撑装置的抗冲击效果,避免了该支撑装置因发生震动而造成室内机内部零件损伤,从而影响了该支撑装置正常工作,同时有效的提高了该支撑装置的散热效果。
17.3、该立式空调工程安装用室内机支撑装置,通过设置万向轮、底板和电动推杆,操作人员可推动底板对该支撑结构进行搬运,在底板收到推动后,底板下方万向轮在收到推力后开始移动,当到达指定位置后,操作人员可启动电动推杆将底板抬起,方便了对该支撑装置进行有效的搬运,从而提高了该支撑装置的灵活性,同时更加方便的对该支撑装置内部的室内机进行支撑,从而提高了该支撑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盘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套筒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底板、2安装槽、3电机、4转盘、5限位环、6限位槽、7第一活动槽、8活动板、9提手、10护栏、11散热槽、12垫板、13第二活动槽、14第一弹簧、15齿条、16卡块、17万向轮、18电动推杆、19套筒、20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4.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立式空调工程安装用室内机支撑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内壁开设有安装槽2,安装槽2的内壁与电机3的外表面相互卡接,电机3的顶端与转盘4的下表面传动连接,转盘4的外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一活动槽7,两个第一活动槽7的内壁分别与两个活动板8的外表面相互卡接,两个活动板8的上表面分别与两个护栏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活动板8的相对面分别与两个齿条15相远离的一面固定连接,活动板8的外表面与第一活动槽7的内壁相互卡接,转盘4的内壁开设有两个第二活动槽13,第一活动槽7与第二活动槽13相连通,对应的两个第二活动槽13的内壁分别与四个第一弹簧14相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相邻两个第一弹簧14的底端与同一个卡块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卡块16的相对面分别与齿条15的内壁相互卡接,方便了该支撑装置对室内机进行防护,同时方便了使室内机吹出的风根据使用者的位置进行调节,避免了因室内机出风口开口方向以及自身调节风向角度的限制而对使用人员的使用体验造成影响。
25.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转盘4的上表面与限位环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6,限位环5的内壁与限位槽6的外表面相互卡接,通过设置限位环5,方便了对底板1和转盘4进行限位,从而避免了转盘4脱离而对该支撑装置的工作效率造成影响,第一活动槽7呈“l”字形,活动板8与第一活动槽7的形状相适配,两个护栏10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提手9相对面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提手9,方便了对两个活动板8和护栏10进行推动,从而提高了该支撑装置的适用性,护栏10的内壁与垫板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护栏10与垫板12的形状相适配,通过设置垫板12,方便了对室内机进行有效的防护。
26.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护栏10和垫板12的外表面开设有散热槽11,护栏10的内壁通过散热槽11与垫板12的外表面相连通,通过设置散热槽11,有效的提高了该支撑装置的散热效果,底板1的下表面分别与四个万向轮17的顶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万向轮17,方便了对该支撑装置进行有效的搬运,从而提高了该支撑装置的灵活性,底板1的上表面分别与四个电动推杆18的顶端固定连接,四个电动推杆18的底端均套设有套筒19,四个电动推杆18的底端分别与四个第二弹簧20的顶端固定连接,四个电动推杆18的底端通过第二弹簧20分别与四个套筒19内壁的下表面相互搭接,通过设置第二电动推杆18,有效的提高了该支撑装置的抗冲击效果,避免了该支撑装置因发生震动而造成室内机内部零件损伤。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28.s1、使用前,操作人员可推动底板1对该支撑结构进行搬运,在底板1收到推动后,底板1下方万向轮17在收到推力后开始移动,当到达指定位置后,操作人员可启动电动推杆18将底板1抬起;
29.s2、当操作人员将室内机放置于转盘4的上方后,操作人员握住提手9将活动板8与第一活动槽7对应并插入第一活动槽7内,在活动板8进入第一活动槽7的同时,活动板8上方的齿条15与对接,当齿条15凸出的部分与卡块16接触后,齿条15对卡块16进行推动,并将卡块16推入第二活动槽13内壁,而卡块16与齿条15凹陷部分对应后,第二活动槽13内部的第一弹簧14对卡块16进行推动,最后使卡块16进入齿条15的内壁,反复如此,对两个活动板8进行限位和固定,随后活动板8上方的两个护栏10将室内机进行夹持,接着操作人员启动安
装槽2内部的电机3带动转盘4转动,最后通过转盘4带动室内机进行转动;
30.s3、在该支撑装置使用的过程中,电动推杆18下方的第二弹簧20对电动推杆18进行支撑,当该支撑装置受到碰撞后,第二弹簧20受到冲击后通过套筒19对电动推杆18进行缓冲,随后通过护栏10内部的垫板12对室内机进行防护。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