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止回阀及制冷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8-03 22:22: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止回阀及制冷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2.以往,作为止回阀,已知有如下的结构:具备能够落座于设置于阀主体的阀座部的阀芯,阀芯构成为具有阀芯部件和阀座部件(密封件,密封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以及2)。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56-027458号公报
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00870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7.【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8.在此,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止回阀中,相对于阀芯部件螺纹固定阀座部件,在专利文献2的图1中作为第二阀芯而记载的止回阀中,相对于阀芯部件铆接固定阀座部件。在任一止回阀中,都形成有贯通阀座部件的孔,因此在这些止回阀中,在闭阀时,流体有可能通过阀座部件的孔从二次侧向一次侧泄漏。
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闭阀时流体泄漏的止回阀及制冷循环系统。
10.【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1.本实用新型的止回阀具备:阀主体,其具有阀座部;以及阀芯,其能够落座于上述阀座部,上述阀芯从上述阀座部离开而使规定的正方向的流体通过,并且上述阀芯落座于上述阀座部而阻止上述流体的逆流,上述阀芯具有阀芯部件,以及阀座部件,安装于该阀芯部件的上述阀座部侧,能够落座于该阀座部,上述阀芯部件具有用于将上述阀座部件固定于该阀芯部件的卡合孔,上述阀座部件具有:阀座主体,其能够与上述阀座部抵接;以及卡合部,其一体地形成于该阀座主体的与上述阀座部相反侧的面并从该相反侧的面朝向上述阀芯部件突出,并能够与上述卡合孔卡合,通过上述卡合部与上述卡合孔的卡合而将上述阀座部件固定于上述阀芯部件。
12.根据本实用新型,与上述的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止回阀不同,不需要形成贯通落座侧的阀座部件的孔,因此能够防止闭阀时流体泄漏。另外,仅通过使阀座部件的卡合部与阀芯部件的卡合孔卡合,就能够将阀座部件固定于阀芯部件,也能够实现组装工序的简便化。
13.此时,上述阀座部件优选为树脂制。根据该结构,与例如柔软的橡胶制的部件相比,阀座部件不易变形,因此,能够不易产生因来自流体的冲击等而导致阀座部件从阀芯部件脱落等的情况。
14.并且,优选的,上述卡合部具有:脚部,其绕上述阀芯的轴线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从上述阀座主体的上述相反侧的面向上述轴线的方向延伸;以及爪部,其从该脚部的前端向上述阀座主体的外周侧突出。根据该结构,卡合部为具有在前端设置有爪部的脚部的所谓的卡扣结构,因此能够进行卡合部向卡合孔的一触式固定,由此能够减少制造所涉及的工序数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15.另外,优选的是,上述爪部具有:平面部,其在上述卡合部通过上述卡合孔时与该卡合孔的周边抵接;以及倾斜面部,其在上述卡合部通过上述卡合孔的过程中能够与该卡合孔的内周面滑动接触。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将卡合部插入卡合孔中时的插入阻力,因此能够使阀座部件相对于阀芯部件的固定作业更加顺畅。
16.另外,优选的是,相邻的上述脚部之间的间隙尺寸比上述脚部的宽度尺寸大。根据该结构,在向卡合孔插入卡合部时,脚部容易挠曲,插入阻力被抑制,因此能够使阀座部件相对于阀芯部件的固定作业顺畅。
17.另外,优选的是,上述脚部及上述爪部形成为,在从上述轴线的方向俯视时,外周侧被以该轴线为中心的圆弧划分而成的形状。根据该结构,在向卡合孔插入卡合部时,能够使具有爪部的脚部向圆弧的中心方向良好地挠曲,能够抑制插入阻力,因此能够使阀座部件相对于阀芯部件的安装作业顺畅。
18.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制冷循环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任一止回阀。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制冷循环系统中采用上述止回阀,因此能够防止闭阀时该止回阀中的流体的泄漏,从而不会因系统的能量损失而导致节能性、制冷效率的降低。
20.【实用新型的效果】
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止回阀及制冷循环系统,能够防止闭阀时流体泄漏。
附图说明
22.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止回阀的沿着轴向的截面的整体剖视图。
23.图2是与图1上下颠倒地表示图1所示的阀芯的放大剖视图。
24.图3是从与图2同样的剖视图和二次侧俯视时表示构成阀芯的阀芯部件的图。
25.图4是从与图2相同的剖视图和阀芯部件侧俯视时表示构成阀芯的阀座部件的图。
26.图5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阀芯的、与图2同样的放大剖视图。
27.图6是表示第二变形例的阀芯的、与图2及图5相同的放大剖视图。
28.图7是表示第三变形例的阀座部件的三视图。
29.图8是表示第四变形例的阀座部件的三视图。
30.图9是表示制冷循环系统的一实施方式的图。
31.【符号说明】
32.1止回阀;2外管部;3阀主体;4、5、6阀芯;4a中心轴;31阀支架;32阀座部;33阀口;41阀芯部件;42、52、62、72、82阀座部件;100制冷循环系统;411、511、614卡合孔;421阀座主体;422、522、522a、622、722、822卡合部;422a、622a、722a、822a脚部;422b、722b、822b爪部;522b、622b伸出部;611孔。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基于图1~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止回阀进行说明。
34.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止回阀的沿着轴向的截面的整体剖视图。
35.本实施方式的止回阀1设置在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的流路的中途而使用,详细如后述。如图1所示,该止回阀1是允许流体从一次侧(图1的下侧)向二次侧(图1的上侧)的正方向的流动(正流),禁止流体从二次侧向一次侧的反方向的流动(逆流)的阀装置。止回阀1具备沿轴线l的轴向延伸的圆筒状的外管部2、内置于外管部2的阀主体3、以及设置于阀主体3的阀芯4。阀主体3是由支承阀芯4的筒状的阀支架31和阀芯4能够落座的阀座部32一体地形成的、由黄铜制等的部件,在阀座部32形成有被落座的阀芯4封闭的阀口33。阀芯4在阀支架31内,在落座于阀座部32的闭阀位置与从阀座部32离开的开阀位置之间沿轴向移动自如地设置。
36.外管部2是铜制的一体成形部件,具备一次侧的一次接头部11、二次侧的二次接头部12、比一次接头部11扩径的第一扩径部13、和比第一扩径部13扩径而与二次接头部12连续的第二扩径部14。一次接头部11具有与一次配管(未图示)连结的一次开口部11a、与一次开口部11a连续的圆筒状的一次圆筒部11b、以及从一次圆筒部11b朝向第一扩径部13扩径的第一连结部11c。一次开口部11a比一次圆筒部11b稍微扩径。另外,二次接头部12具有与二次配管(未图示)连结的二次开口部12a、与二次开口部12a连续的圆筒状的二次圆筒部12b、以及从二次圆筒部12b朝向第二扩径部14扩径的第二连结部12c。另外,二次开口部12a比二次圆筒部12b稍微扩径。
37.第一扩径部13是保持压入其内部的阀座部32的部位,在周面的四个部位形成有向径向内侧变形而固定阀座部32的固定部13a。这些固定部13a通过冲压装置的冲头而被铆接变形,并咬合阀座部32的环状凹部25,从而阀座部32被固定在外管部2内部的规定位置。第二扩径部14的内周面与阀支架31的外周面隔着规定的间隙而对置,形成为具有流体顺畅地流经该间隙的程度的内径尺寸的圆筒状。在第二扩径部14与第一扩径部13的边界部分设置有朝向第一扩径部13缩径的台阶部14a。
38.在阀主体3的阀支架31上,在四个部位设置有沿径向贯通圆筒状的周面的连通孔21,通过这些连通孔21,阀支架31的内部与外管部2的第二扩径部14的内部连通。连通孔21在侧视时形成为圆形。即,连通孔21相对于阀支架31从与轴正交的方向通过利用钻头等的开孔加工而形成。在阀支架31的二次侧端部附近的内表面安装有sus制的大致圆环状的阀限位器22,移动至图1以及图2所示的开阀位置的阀芯4与阀限位器22抵接,从而限制阀芯4向比开阀位置靠二次侧的移动。作为该阀限位器22,具体而言,采用c型保持环。上述的开阀位置是指,通过使阀芯4在离开阀座部32的位置且阀芯4与阀限位器22抵接而限制阀芯4比阀限位器22向二次侧移动的位置(阀行程中的二次侧方向最大位置)。图1示出了阀芯4位于开阀位置的状态下的止回阀1。
39.阀座部32具有向一次侧延伸的圆筒部23,在该圆筒部23的二次侧(阀支架31侧)端部的内表面设置有朝向一次侧而前端变细的锥面状的阀座面24,移动到闭阀位置的阀芯4落座于阀座面24。在圆筒部23的一次侧端部附近的外表面形成有供外管部2的固定部13a咬合的环状凹部25。另外,在阀座部32的二次侧端部外表面形成有沿径向突出的环状凸部26,该环状凸部26与外管部2的台阶部14a内表面抵接,从而阀主体3相对于外管部2被定位。在
诸如co2制冷剂的超高压下使用时,在闭阀时,阀座部32能够在该台阶部14a内表面承受在闭阀方向受到的力,因此具有防止阀座部32的压入偏移的效果。在环状凸部26形成有其周向的一部分被切开的d形切口部27。在此,阀座部32的环状凸部26与外管部2的台阶部14a内表面抵接,但在它们之间形成微小的间隙即液封部。在作为流体的制冷剂进入该液封部而积存、制冷剂冷却而液化的状态下急剧地暴露于高温的情况下,液体制冷剂体积急剧地膨胀,但通过d形切口部27与液封部连通,膨胀后的制冷剂向外管部2内部脱出。因此,能够防止由制冷剂的膨胀压力引起的外管部2、阀座部32的破损、变形。
40.接着,参照图2~图4对图1所示的阀芯4进行详细说明。
41.图2是与图1上下颠倒地表示图1所示的阀芯的放大剖视图。
42.如图2所示,阀芯4通过组合阀芯部件41和阀座部件42这两个部件而构成。阀芯部件41是大致圆筒状的金属部件,其外径以在图1所示的阀支架31的内部沿轴向移动自如的方式比阀支架31的内径稍小。阀座部件42是安装于阀芯部件41的阀座部32侧、且能够落座于该阀座部32的树脂部件。在阀芯4落座于阀座部32时(即闭阀时),阀座部件42的一次侧(图中上侧)的外周缘被按压于阀座部32的锥面状的阀座面24而堵塞阀口33,从而阻止流体的逆流。
43.图3是从与图2同样的剖视图和二次侧俯视时表示构成阀芯的阀芯部件的图,图4是从与图2相同的剖视图和阀芯部件侧俯视时表示构成阀芯的阀座部件的图。
44.首先,如图2以及图3所示,阀芯部件41是在该阀芯部件41设置有用于固定阀座部件42的卡合孔411的大致圆筒状的金属部件。另外,该卡合孔411以能够与阀座部件42所具有的后述的卡合部422卡合的方式,贯通从阀芯部件41的二次侧的外表面412向一次侧下降一级的台阶凹部413的中央部而形成。
45.接着,如图2和图4所示,阀座部件42是具有能够与阀座部32抵接的阀座主体421和能够与阀芯部件41的卡合孔411卡合的卡合部422,这些部位为一体形成的树脂部件。阀座主体421形成为圆板状,一次侧的外周缘421a与阀座部32中的锥状的阀座面24抵接并以能够恢复的程度稍微变形,该外周缘421a被按压。
46.卡合部422与阀座主体421的与阀座部32相反侧的面421b一体地形成,并从该相反侧的面421b朝向阀芯部件41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合部422具有两个脚部422a和设置于各脚部422a的爪部422b。脚部422a绕阀芯4的轴线4a相互隔开间隔d11而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各脚部422a从阀座主体421的与阀座部32相反侧的面421b向轴线4a的方向延伸。爪部422b从各脚部422a的前端向阀座主体421的外周侧突出。另外,爪部422b形成为具有如下的平面部422b-1和倾斜面部422b-2。平面部422b-1在卡合部422通过卡合孔411时与成为卡合孔411的周边的台阶凹部413抵接。倾斜面部422b-2在卡合部422通过卡合孔411的过程中能够与该卡合孔411的内周面滑动接触,成为相对于脚部422a的突出方向前端变细的锥面。
47.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相邻的两个脚部422a之间的间隙尺寸d11大于各脚部422a的宽度尺寸d12。
48.而且,脚部422a具有将以轴线4a为中心的圆柱以间隙尺寸d11的槽分割为两部分的形状,前端侧的爪部422b具有将以轴线4a为中心的圆锥台以间隙尺寸d11的槽分割为两部分的形状。其结果是,脚部422a及爪部422b形成为,在从轴线4a的方向俯视观察时,外周
侧被以该轴线4a为中心的圆弧划分而成的形状。具有这样的两个脚部422a和爪部422b的卡合部422成为两个爪类型的卡扣用的开口销。
49.根据参照图1~图4说明的实施方式的止回阀1,无需为了将落座侧的阀座部件42固定于阀芯部件41而形成贯通该阀座部件42的孔,因此能够防止闭阀时流体泄漏。另外,仅通过使阀芯部件41的卡合孔411与阀座部件42的卡合部422卡合,就能够将阀座部件42固定于阀芯部件41,也能够实现组装工序的简便化。
50.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阀座部件42为树脂制。根据该结构,与例如柔软的橡胶制的部件相比,阀座部件不易变形,因此,能够不易产生因来自流体的冲击等而导致阀座部件42从阀芯部件41脱落等情况。
51.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合部422具有绕阀芯4的轴线4a相互隔开间隔d11而沿轴线4a的方向延伸的两个脚部422a和从各脚部422a的前端突出的爪部422b。根据该结构,由于卡合部422如上述那样成为所谓的卡扣结构,因此能够进行卡合部422向卡合孔411的一触式固定,由此能够减少制造所涉及的工序数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5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爪部422b具有在通过卡合孔411后与该卡合孔411的周边抵接的平面部422b-1、和在通过卡合孔411中能够与卡合孔411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的倾斜面部422b-2。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向卡合孔411插入卡合部422中时的插入阻力,因此能够使阀座部件42相对于阀芯部件41的固定作业更加顺畅。
5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相邻的脚部422a之间的间隙尺寸d11比脚部422a的宽度尺寸d12大。根据该结构,在向卡合孔411插入卡合部422时,脚部422a容易挠曲,插入阻力被抑制,因此能够使阀座部件42相对于阀芯部件41的固定作业顺畅。
5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脚部422a及爪部422b形成为,在从轴线4a的方向俯视时,外周侧被以该轴线4a为中心的圆弧划分而成的形状。根据该结构,在向卡合孔411插入卡合部422时,能够使具有爪部422b的脚部422a向圆弧的中心方向良好地挠曲,能够抑制插入阻力,因此能够使阀座部件42相对于阀芯部件41的安装作业顺畅。
55.接着,对针对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以下的变形例中的第一及第二变形例是将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的阀芯4变形的例子。
56.首先,对第一变形例进行说明。
57.图5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阀芯的、与图2同样的放大剖视图。在该图5中,与图2同样地,图的上侧为一次侧,图的下侧为二次侧。而且,在该图5中,对于与图2所示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与图2相同的符号,以下,省略对这些同等的构成要素的重复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适当地参照图1所示的止回阀1的构成要素。这些情况在表示后述的第二变形例的图6以及参照该图6的第二变形例的说明中也相同。
58.与图2的阀芯4同样地,本变形例的阀芯5也是通过组合阀芯部件51和阀座部件52这两个部件而构成的。阀芯部件51是直径比图1的阀支架31的内径稍小的大致圆筒状的金属部件。阀座部件52是安装于阀芯部件51的一次侧并能够落座于图1的阀座部32的树脂部件。
59.在此,设置在阀芯部件51上、用于固定阀座部件52的卡合孔511从二次侧的外表面412贯通向一次侧下降一级的台阶凹部413的中央部而形成,这一点与图2的阀芯部件41中的卡合孔411相同。但是,在本变形例中,与该图2所示的卡合孔411不同,阀芯部件51的卡合
孔511由直线部分511a和锥形部分511b这两个孔部分构成。锥形部分511b是从一次侧的开口到卡合孔511的中途朝向二次侧逐渐变细的孔部分。另外,直线部分511a是从锥形部分511b的二次侧端部朝向台阶凹部413的圆筒内表面状的孔部分。
60.另外,阀座部件52具有与图2的阀座部件42同样的阀座主体421,但从该阀座主体421突出的卡合部522与图2的阀座部件42中的卡合部422不同。本变形例中的卡合部522在两个脚部522a各自的二次侧端部,具有一次及二次的两侧仅由平面构成且向阀座主体421的外周侧伸出的伸出部522b,代替图2所示的爪部422b。当卡合部522通过卡合孔511时,一次侧的平面部522b-1与台阶凹部413抵接的状态卡合。另外,在本变形例中,阀座部件52中的两个脚部522a的配置也与图2的阀座部件42相同,另外,脚部522a以及伸出部522b成为,在从轴线4a的方向俯视时,外周侧被圆弧划分的形状。
61.在此,在本变形例中,如上所述,阀芯部件51的卡合孔511中的一次侧成为锥形部分511b。在从该卡合孔511的一次侧插入卡合部522时,通过将伸出部522b的外缘沿着锥形部分511b的内表面向轴线4a侧按压,脚部522a挠曲。而且,若伸出部522b将卡合孔511向二次侧拔出,则脚部522a复位,伸出部522b的一次侧的平面部522b-1以与台阶凹部413抵接的方式卡合,脚部522a的外径与直线部分511a的内径无间隙、被固定在径向上没有松动。
62.在图2所示的阀芯4中,阀座部件42的卡合部422的端部成为具有锥状的倾斜面部422b-2的爪部422b。与此相对,第一变形例的阀芯5中,如图5的剖视图所示,阀芯部件51的卡合孔511的内周侧为具有锥形部分511b的爪状的反爪型。
63.接着,对第二变形例进行说明。该第二变形例是对上述的反爪型的第一变形例施加进一步的变形而得到的。
64.图6是表示第二变形例的阀芯的、与图2及图5相同的放大剖视图。
65.本变形例的阀芯6也与上述第一变形例的阀芯4相同,阀芯部件61中的孔611为由二次侧的直线部分611a和一次侧的锥形部分611b构成的反爪型。但是,在本变形例中,从阀芯部件61的二次侧的外表面412向一次侧下降一级的卡合孔614即台阶凹部613比第一变形例中的台阶凹部413深。其结果,如图6的剖视图所示,孔611的内周侧的形状为直线部分611a比锥形部分611b在轴向上较短的爪状。
66.另一方面,阀座部件62中的卡合部622与孔611的形状相应地,脚部622a在轴向上被缩短,相应地,在二次侧的前端设置的伸出部622b在轴向上延伸。另外,在本变形例中,作为卡合孔614的台阶凹部613的内径比第一变形例中的台阶凹部413的内径小。其结果是,在阀芯6中,拔出卡合部622的孔611而使一次侧的平面部622b-1与台阶凹部613抵接时的伸出部622b的外径(外缘)与卡合孔614的内径(台阶凹部613的内表面)没有间隙,被固定为在径向上没有松动(图5所示的第一变形例的间隙打开)。另外,本变形例的阀座部件62中的两个脚部622a的配置、以及脚部622a以及伸出部622b的俯视形状与上述第一变形例、即与图2的阀座部件42相同。
67.通过具有以上说明的阀芯5、6的第一及第二变形例的止回阀,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止回阀1相同,当然也能够防止闭阀时流体泄漏,另外,也能够实现组装工序的简便化。
68.接着,对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的阀座部件42进行了变更的第三及第四变形例进行说明。首先,对第三变形例进行说明。
69.图7是表示第三变形例的阀座部件的三视图。另外,在图7中,对于与图4所示的构
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与图4相同的符号,以下,省略对这些同等的构成要素的重复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适当地参照图2以及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的与阀芯4以及阀芯部件41相关的构成要素。这些情况在表示后述的第四变形例的图8以及参照该图8的第四变形例的说明中也相同。
70.在第三变形例的阀座部件72中,从阀座主体421突出设置的卡合部722与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不同。本变形例的卡合部722为具有四个脚部722a以及四个爪部722b的四爪类型的卡扣用的开口销。四个脚部722a绕轴线4a相互隔开大小量种的间隔而设置。在从轴线4a的方向俯视时,首先,关于图中的左右方向,比脚部722a的宽度尺寸d72大的第一间隙尺寸d71开设在脚部722a之间。另一方面,关于与该左右方向正交的图中的上下方向,比第一间隙尺寸d71小、且比脚部722a的宽度尺寸d72小的第二间隙尺寸d73开设在脚部722a之间。四个脚部722a以及四个爪部722b如此配置,并且分别形成为在从轴线4a的方向俯视时,外周侧被以该轴线4a为中心的圆弧划分而成的形状。另外,在本变形例中,各爪部722b也具有与卡合孔411的周边抵接的平面部722b-1、和在卡合孔411的通过中能够与其内周面滑动接触的倾斜面部722b-2。
71.图8是表示第四变形例的阀座部件的三视图。
72.第四变形例的阀座部件82也与图7所示的第三变形例同样地,从阀座主体421突出地设置的卡合部822为具有四个脚部822a及四个爪部822b的四爪型的卡扣用的开口销。但是,在第四变形例中,与第三变形例不同,四个脚部822a绕轴线4a在相互间隔开比脚部822a的宽度尺寸d82小的一个间隙尺寸d81而等间隔地排列设置。四个脚部822a以及四个爪部822b如此配置,并且分别形成为在从轴线4a的方向俯视时,外周侧被以该轴线4a为中心的圆弧划分而成的形状。另外,在本变形例中,各爪部822b也具有与卡合孔411的周边抵接的平面部822b-1和在卡合孔411的通过中能够与其内周面滑动接触的倾斜面部822b-2。
73.通过具有以上说明的阀座部件72、82的第三及第四变形例的止回阀,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止回阀1相同,当然也能够防止闭阀时流体泄漏,另外,也能够实现组装工序的简便化。
74.接着,对共通地应用上述实施方式的止回阀1、上述第一~第四变形例的止回阀的制冷循环系统进行说明。
75.图9是表示制冷循环系统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另外,在该图9中,对于止回阀,将上述实施方式、第一~第四变形例的区别仅作为被舍弃的止回阀110而示意性地示出。
76.该图9所示的制冷循环系统100例如用于商用空调机等空调机。该制冷循环系统100通过配管连接有室内侧热交换器101、室外侧热交换器102、膨胀阀103、四通阀104、并联连接的三台压缩机105。为了防止制冷剂向各压缩机105的逆流,止回阀110在各压缩机105的排出(高压输出)侧与四通阀104之间,将压缩机105作为一次侧、将四通阀104作为二次侧连接。
77.在制冷运转时,如实线箭头d101所示,在室内侧热交换器101中吸收了热的制冷剂经由四通阀104流经压缩机105,在被压缩机105压缩后,经由止回阀110和四通阀104到达室外侧热交换器102。然后,在该室外侧热交换器102中放出热量之后,经由膨胀阀103返回到室内侧热交换器101。在制热运转时,如虚线箭头d102所示,在室内侧热交换器101中放出热的制冷剂经由膨胀阀103到达室外侧热交换器102。然后,制冷剂在该室外侧热交换器102吸
收了热之后,经由四通阀104流经压缩机105,在被压缩机105压缩后,经由止回阀110和四通阀104返回到室内侧热交换器101。制冷循环系统100反复进行这些循环来进行室内的制冷或制热。
78.在此,例如,在冷却负荷大的条件下,三台压缩机105同时运转,因此三台各止回阀110成为全开状态。另外,在冷却负荷小的条件下,仅通过一台压缩机105的运转就足够,所以其他两台压缩机105不运转。此时,两台止回阀110的二次侧压力比一次侧压力高,由此产生从二次侧的逆流,两台止回阀110关闭。
79.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系统100,由于采用了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第一~第四变形例中说明的止回阀110,因此能够针对该止回阀110提高闭阀时的阀泄漏性能。因此,不会因系统的能量损失而导致节能性、制冷效率的恶化。
80.另外,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和第一~第四变形例仅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代表性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即,能够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来实施。根据该变形,只要具备本实用新型的止回阀及制冷循环系统的结构,当然也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
81.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和第一~第四变形例中,例示了在商用空调机等空调机中使用的止回阀1、110,但止回阀并不限定于此。止回阀不限于商用空调机,也可以用于家庭用空调,不限于空调机,也能够应用于各种冷冻机、冰箱等。另外,在以上的各种制冷循环系统中,并不限定于图9的制冷循环系统100的止回阀安装例那样向压缩机的排出侧的安装,能够适用于各种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各种场所的逆流防止。另外,作为各制冷循环系统的制冷剂,有多种多样的制冷剂(例如,各种氟利昂系制冷剂、烃系制冷剂、co2、氨等自然制冷剂等)。在与这些制冷剂对应的制冷循环系统中也能够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止回阀。
82.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和第一~第四变形例中,作为阀座部件的一个例子,例示了树脂制的阀座部件42、52、62、72、82。然而,阀座部件不限于此,其形成材料可以适当选择。但是,如上所述,根据树脂制的阀座部件42、52、62、72、82,能够使其难以从阀芯部件41脱落。
83.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第一及第二变形例中,作为卡合部的一个例子,例示了具有两个脚部422a、522a以及爪部422b的卡合部422、代替爪部422b而具有伸出部522b、622b的卡合部522、622。另外,在第三及第四变形例中,例示了具有四个脚部722a、822a以及四个爪部722b、822b的卡合部722、822。但是,卡合部并不限定于此,只要能够从阀座主体突出并能够与阀芯部件的卡合孔卡合,则并不限定其具体的卡合方式。但是,如上所述,根据上述具有脚部422a~822a、爪部422b~822b、伸出部522b、622b的卡合部422~822,能够通过一触式固定来完成向阀芯部件41~61的安装,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另外,即使利用上述脚部、爪部、伸出部构成卡合部,脚部、爪部以及伸出部的数量也不限于两个、四个,也可以是三个、五个以上的多个。另外,关于多个脚部、爪部以及伸出部的配置,只要构成能够绕阀芯的轴线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并能够与卡合孔卡合的卡合部,则其具体的配置能够任意设定。
84.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第三及第四变形例中,作为爪部的一个例子,例示了具有平面部422b-1、722b-1、822b-1及倾斜面部422b-2、722b-2、822b-2的爪部422b、722b、822b。然而,爪部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从脚部的前端向阀座主体的外周侧突出的部位,也可以是不具有平面部或倾斜面部的、例如形成为曲面状的部位。但是,如上所述,根据上述形状的
爪部422b、722b、822b,能够抑制插入阻力而使固定作业更顺畅。
85.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第一及第二变形例中,作为多个脚部的一个例子,示例了相邻的脚部422a、622a间的间隙尺寸d11大于其宽度尺寸d12的两个脚部422a、622a。然而,多个脚部不限于此。例如,如第三变形例所示,也可以是一个方向的第一间隙尺寸d71比脚部722a的宽度尺寸d72大,与其正交的方向的第二间隙尺寸d73比脚部722a的宽度尺寸d72小的四个脚部722a。或者,如第四变形例所示,也可以是将比脚部822a的宽度尺寸d82小的一个间隙尺寸d81相互隔开而等间隔地排列的四个脚部822a。这样,多个脚部相互间的间隙尺寸能够设定为任意尺寸。但是,如上所述,通过使间隙尺寸d11比脚部422a、622a的宽度尺寸d12大,能够使脚部422a、622a容易挠曲而抑制插入阻力,使阀座部件42的固定作业顺畅。
86.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第三及第四变形例中,作为脚部以及爪部的一个例子,例示了在俯视时具有以轴线4a为中心的圆弧划分外周侧的形状的脚部422a、722a、822a以及爪部422b、722b、822b。另外,在第一及第二变形例中,作为代替爪部的突出部的一例,与上述爪部422b、722b、822b同样地,例示了具有俯视时外周侧由圆弧划分的形状的伸出部522b、622b。然而,脚部、爪部以及伸出部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构成能够与卡合孔卡合的卡合部,则其俯视形状等能够设定为任意的形状。但是,如上所述,通过将俯视形状设为由上述那样的圆弧划分出外周侧的形状,能够抑制插入阻力,使阀座部件42的固定作业顺畅。
87.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叙述,但具体的结构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的设计变更等也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