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镜头模组的制作方法

2022-08-03 20:24: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镜头模组。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该镜头模组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红外热成像产品、观察类电子产品以及枪瞄产品的屏幕通常需要使用小屏和倍率较大的放大目镜搭配,一方面缩短明视距离,另一方面放大目镜可用于调整视度,以满足不同视力用户(远视,近视)看清屏幕。
3.现有技术中,通用的视度调整方法是通过调整目镜曲率以及调整目镜和屏之间的距离实现。然而,当屏足够大时,所需要的放大倍数x会较小,根据目镜的焦距f(mm)会增大,根据视度调节原理,调整一个视度所需移动距离为:f2/1000,因此,调节视度所需的距离较长。如此一来,尽管原理上可实现视度调节,但实际结构通常并不允许目镜筒结构过长,这会使目镜到屏之间的距离较近,导致观察视度处于负视度,而不能满足远视用户需求。
4.因此,如何避免由于目镜筒结构限制而导致设备观察视度无法满足要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镜头模组,可以根据用户视力情况匹配合适的镜片,从而达到视度调节的目的。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镜头模组的电子设备。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镜头模组,包括:
7.镜筒;
8.目镜,设于所述镜筒上;
9.视度调节组件,设于所述目镜上,包括:
10.支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目镜;
11.调节镜片,设于所述支架内,并朝向所述目镜设置,用于调节视度。
12.可选地,所述视度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所述第一垫圈和所述第二垫圈设于所述支架内,所述调节镜片位于所述第一垫圈和所述第二垫圈之间,所述调节镜片抵接所述第一垫圈和所述第二垫圈。
13.可选地,所述视度调节组件还包括压环,所述压环设于所述支架内并通过所述第二垫圈抵接所述调节镜片。
14.可选地,所述压环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支架内。
15.可选地,所述压环上设有槽口,所述槽口用于供辅助工具插入,以实现向所述压环施加扭矩。
16.可选地,还包括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卡接于所述目镜上,所述限位环用于防止所述
目镜沿远离所述调节镜片的方向运动。
17.可选地,还包括止退圈,所述止退圈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镜筒,所述止退圈用于防止所述目镜沿靠近所述调节镜片的方向运动。
18.可选地,所述目镜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镜筒,所述支架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目镜。
19.可选地,所述目镜上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抵接所述镜筒的内侧壁。
20.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镜头模组。
21.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镜头模组,包括镜筒、目镜和视度调节组件,其中,目镜设于镜筒上,视度调节组件设于目镜上,视度调节组件用于调节视度。进一步地,视度调节组件包括支架和调节镜片,支架可拆卸地连接目镜,调节镜片设于支架内,调节镜片朝向目镜设置,调节镜片用于调节视度。这样一来,当需要调节视度时,先将调节镜片设于支架内,再将支架连接于目镜上,通过增设调节镜片以达到视度调节的目的。
22.由于传统设备调节视度需要通过目镜沿轴向移动实现,当调节一个视度所需要移动的距离过大,结构限制不允许镜筒的结构过长时,导致设备的视度不可调。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技术在原有目镜的基础上增设了视度调节组件,用于调节设备视度,具体做法是在目镜上连接内置调节镜片的支架,该调节镜片可为正视度镜片,用于根据用户不同的视力情况匹配不同的度数,这样即可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匹配合适的调节镜片,从而达到视度调节的目的。该视度调节组件尤其适用于大屏、小放大倍率的情况,可以大大提高镜头模组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镜头模组的爆炸图;
25.图2为图1所示镜头模组中视度调节组件的爆炸图;
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镜头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图3所示镜头模组中视度调节组件和目镜的装配示意图;
28.图5为图4所示镜头模组装配后的示意图。
29.其中:
30.10-镜头模组、
31.101-视度调节组件、1011-支架、1012-第一垫圈、1013-调节镜片、1014-第二垫圈、1015-压环、10151-槽口、
32.102-限位环、
33.103-止退圈、
34.104-目镜、
35.105-密封圈、
36.106-镜筒。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8.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镜头模组,可以根据用户视力情况匹配合适的镜片,从而达到视度调节的目的。本技术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镜头模组的电子设备。
39.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40.需要说明的是,下文所述的“上端、下端、左侧、右侧”等方位词都是基于说明书附图所定义的。
41.请参考图1至图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镜头模组的爆炸图;
42.图2为图1所示镜头模组中视度调节组件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镜头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镜头模组中视度调节组件和目镜的装配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镜头模组装配后的示意图。
43.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镜头模组10,包括镜筒106、目镜104和视度调节组件101,其中,目镜104设于镜筒106上,视度调节组件101设于目镜104上,视度调节组件101用于调节电子设备(比如红外成像设备)的正视度。
44.进一步地,视度调节组件101包括支架1011和调节镜片1013,其中,目镜104设于镜筒106上,支架1011可拆卸地连接目镜104,调节镜片1013设于支架1011内,调节镜片1013朝向目镜104设置,调节镜片1013用于调节视度。
45.该调节镜片1013可为正视度镜片,调节镜片1013用于根据用户不同的视力情况匹配不同的度数。
46.当然,为了便于安装不同度数的调节镜片1013,支架1011在结构上预留有预设空间。
47.这样一来,当需要调节视度时,先将调节镜片1013设于支架1011内,再将支架1011连接于目镜104上,通过在目镜104的后端增设调节镜片1013以达到视度调节的目的。
48.需要说明的是,当屏足够大时,所需要的放大倍数会较小,此时目镜104焦距会增大,根据视度调节原理,调整一个视度所需目镜104移动距离会较长。尽管原理上可实现视度调节,但实际结构通常并不允许镜筒106结构过长,这样会使目镜104到屏之间的距离较近,导致观察视度处于负视度,以致不能满足远视用户需求。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技术在原有目镜104的基础上增设了视度调节组件101,用于调节设备的正视度,具体做法是在目镜104上连接内置调节镜片1013的支架1011,这样即可根据不同用户视力情况匹配合适的调节镜片1013,从而达到视度调节的目的。
49.该视度调节组件101尤其适用于大屏、小放大倍率的情况,可以大大提高镜头模组10的通用性。
50.在本实施例中,视度调节组件101还包括第一垫圈1012和第二垫圈1014,第一垫圈1012和第二垫圈1014二者设于支架1011内,调节镜片1013位于第一垫圈1012和第二垫圈1014之间,调节镜片1013抵接第一垫圈1012和第二垫圈1014。
51.当然,根据实际需要,第一垫圈1012和第二垫圈1014均可以为弹性垫圈,比如橡胶垫圈,第一垫圈1012和第二垫圈1014分别从调节镜片1013的两侧支撑调节镜片1013,用于提供缓冲作用,防止压坏调节镜片1013。
52.此外,支架1011内还设有压环1015,压环1015抵接第二垫圈1014,第二垫圈1014抵接调节镜片1013,也就是压环1015通过第二垫圈1014抵接调节镜片1013,以固定调节镜片1013。
53.具体地说,压环1015通过螺纹连接于支架1011内,也就是说,压环1015和支架1011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固定,将调节镜片1013压紧。
54.为了便于压环1015的安装与拆卸,压环1015上设有槽口10151,槽口10151用于供辅助工具插入,以实现向压环1015施加扭矩,从而方便安装和更换调节镜片1013。
55.在本实施例中,目镜104和镜筒106的位置相对固定,也即,目镜104设置为固定连接于镜筒106上,视度不可以通过改变后截距调整。这样一来,目镜104和镜筒106二者结构设计简单,无须考虑视度调整过程中目镜104和镜筒106的相对运动。
56.具体地,镜头模组10还包括限位环102,限位环102卡接于目镜104上,限位环102用于防止目镜104沿远离调节镜片1013的方向转动。当然,该限位环102具体可以为塑胶环。
57.为了便于限位环102的连接,限位环102和目镜104二者其一设置卡接凸起,另一者设置卡槽,固定安装时,只需将限位环102卡接固定于目镜104上即可。
58.进一步地,镜头模组10还包括止退圈103,止退圈103通过螺纹连接于镜筒106,止退圈103用于防止目镜104沿靠近调节镜片1013的方向转动。
59.安装时,先将目镜104安装于镜筒106上,然后将止退圈103与镜筒106连接,再将限位环102卡接于目镜104,最后将内置有调节镜片1013的支架1011连接于目镜104。
60.作为优选的,目镜104通过螺纹连接于镜筒106,支架1011通过螺纹连接于目镜104。
61.在本技术提供的镜头模组10中,支架1011上设有外螺纹,目镜104上设有内螺纹,通过支架1011上的外螺纹与目镜104上预留的内螺纹连接并固定;目镜104上还设有外螺纹,相应的,镜筒106上设有内螺纹,通过目镜104上的外螺纹与镜筒106上的内螺纹连接并固定,也不需要通过前后移动目镜104改变后截距。
62.此外,为了保证密封性能,目镜104上设有密封圈105,密封圈105抵接镜筒106的内侧壁。比如,可以在目镜104的外侧壁上设置安装槽,密封圈105固设于安装槽中,此时,利用密封圈105的弹性,使镜筒106的内侧壁压缩密封圈105,从而保证目镜104和镜筒106二者连接的密封性。
63.这样一来,设整个设备的光学系统在不加视度调节组件101的情况下,视度为-a,所需要达到的视度为 b,则调节镜片1013的视度需要达到a b才能满足需求,此时,可以根据不同用户视力情况匹配合适镜片,从而达到视度调节的目的。
64.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该视度调节组件101需要在目镜104后端增加的长度会稍大于调节镜片1013边缘厚度,调节镜片1013厚度通常小于7mm,整个视度调节组件101增加的长度通常小于12mm,因此,可以缩短由于调整视度需要带来的目镜104结构长度,以下举例说明:
65.按照传统的调整视度方法,即通过调整目镜104与屏之间的距离来调节视度,根据
目镜104视度调节移动距离公式,将视度由-a调节到 b,目镜104需要移动的距离为:(a b)
×
f2/1000。如a=5,b=4,f=100,则需要移动的距离为90mm,远大于由于增加视度调节组件101所增加的长度。
66.此外,上述视度调节组件101的增加对于原有光学系统在结构方面变化较小,整个系统光学镜片的位置固定且无须移动,在冲击震动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光学系统,视度能够保持稳定。
67.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具体实施例所描述的镜头模组10;电子设备的其他部分可以参照现有技术,本文不再展开。
6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69.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电子设备及其镜头模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案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