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防冲用钢带的制作方法

2022-08-03 16:2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巷道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防冲用钢带。


背景技术:

2.煤炭巷道支护是煤炭开采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其合理、安全、可靠地巷道支护技术是保证煤矿井下作业安全生产、并实现高产高效的必要条件,其支护的断面由小到大,应用范围从稳定到松软岩层发展,目前大型矿井,在煤巷均推广“锚、网、梁、索”联合支护,通过钢带把分散的多根锚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承载结构,共同组成组合锚杆支架,显著提高锚杆的整体效果,在不完整顶板岩层中,对处理不稳定围岩效果最佳。
3.但是目前使用的煤巷顶部、帮部的钢带梁均长短不同为“一”字型,由于煤矿岩巷均采用综掘机进尺,因井下地质条件的不确定因素,人为操作的因素等,“一”字型钢带连接起的锚杆支架容易造成巷道的偏帮、宽度不均匀,肩窝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由此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现有的钢带当承载重量过大时,容易发生变形,不能够保证其支护效果,巷道变形后拆除困难,并且钢带在支护时一旦发生变形,无法达到更加贴合墙壁的效果,从而降低了巷道的支护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防冲用钢带。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防冲用钢带:包括钢带本体,所述钢带本体的两侧沿长度方向压制出v型槽体,所述v型槽体的相对外端均固定连接有护板,所述钢带本体中部沿长度方向均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钢带本体中部沿长度方向且位于相邻通孔之间设有应力槽,所述通孔两侧沿宽度方向对称设有加强槽。
6.作为改进,所述v型槽体平行设置且两端延伸至钢带本体的两端。
7.作为改进,所述v型槽体的横截面内侧呈梯形。
8.作为改进,所述加强槽的两端延伸至v型槽体处。
9.作为改进,所述通孔为与所配用锚杆配合的非圆形通孔。
10.作为改进,所述通孔数量为2个。
11.作为改进,所述通孔数量为3个。
12.作为改进,所述钢带本体与护板为一体加工成型。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该采用钢带本体、v型槽体以及护板的组合设计形成w型钢带,同时通过钢带本体中部设置的加强槽体,增强了钢带在横向以及纵向强度,避免钢带与锚杆支架容易造成巷道的偏帮、宽度不均匀的问题,防止型钢带因承载重量过大,而导致的变形问题,同时有效的解决了钢带与锚杆支架造成巷道变形后拆除困难的现象,有效的增加了巷道的支护效果,
14.并且通过设置通孔,即可改善带体结构,并适于多杆共用,使整体组合支护得到加
强,而且通孔两侧纵向设置的纵向槽,加强了钢带本身与端头处的强度;
15.该钢带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成本低以及安装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冲用钢带中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冲用钢带中实施例一的正视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冲用钢带的中实施例一的仰视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冲用钢带中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冲用钢带中实施例二的正视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冲用钢带的中实施例二的仰视图。
22.如图所示:1、钢带本体,2、v型槽体,3、护板,4、通孔,5、应力槽,6、加强槽。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冲用钢带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4.实施例一
25.结合附图1-3所示,一种新型防冲用钢带,包括钢带本体1,所述钢带本体1采用长度为1200mm,厚度为3mm,屈服强度为245mpa的钢板制作而成,所述钢带本体1的两侧沿长度方向压制出v型槽体2,所述v型槽体2的高度为20mm;
26.具体的,所述v型槽体2平行设置且两端延伸至钢带本体1的两端,所述v型槽体2的横截面内侧呈梯形。
27.所述v型槽体2的相对外端均固定连接有护板3,所述钢带本体1与护板3的宽度为225mm,用于延伸井字形护板的防护宽度,便于对内部的w钢带进行防护;所述钢带本体1中部沿长度方向均匀设有若干通孔4,用于锚杆的穿设,所述通孔4数量为2个,相邻所述通孔4的孔距为700mm,所述通孔4为与所配用锚杆配合的非圆形通孔。
28.具体的,所述钢带本体1与护板3为一体加工成型,整体式结构可用于将多根锚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承载结构的板体,共同组成组合锚杆支架,显著提高锚杆的整体效果;
29.同时w型的结构不仅能够增强钢带的横向强度,同时也增强了板体的纵向强度,有效的解决了钢带与锚杆支架容易造成巷道的偏帮、宽度不均匀的问题。
30.所述钢带本体1中部沿长度方向且位于相邻通孔4之间设有应力槽5,进一步增强钢带本体1的横向强度,所述通孔4两侧沿宽度方向对称设有加强槽6,所述加强槽6的两端延伸至v型槽体2处,便于钢带受到外力时,进行整体的压力缓冲。
31.实际使用时,根据设计的巷道断面大小安装顶部及两侧的w型钢带,顶部w型钢带安装要与锚杆及支护安装相结合,先打好顶部锚杆眼,依次安装金属网、w型钢带(将w型钢带边缘凹面紧贴煤壁)、锚杆、垫层及托板等附件。w型钢带安装顺序为先顶部后两侧;w型钢带之间连接时通孔重叠搭接安装。
32.安装好中线位置的锚杆后,调整好w型钢带,使每片w型钢带在同一平面上,然后继续向中线两侧依次施工其它锚杆。
33.实施例二
34.结合附图4-6所示,一种新型防冲用钢带,包括钢带本体1,所述钢带本体1采用长度为1900mm,厚度为3mm,屈服强度为245mpa的钢板制作而成,所述钢带本体1的两侧沿长度方向压制出v型槽体2,所述v型槽体2的高度为20mm;
35.具体的,所述v型槽体2平行设置且两端延伸至钢带本体1的两端,所述v型槽体2的横截面内侧呈梯形。
36.所述v型槽体2的相对外端均固定连接有护板3,所述钢带本体1与护板3的宽度为225mm,用于延伸井字形护板的防护宽度,便于对内部的w钢带进行防护;所述钢带本体1中部沿长度方向均匀设有若干通孔4,用于锚杆的穿设,所述通孔4数量为3个,相邻所述通孔4的孔距为700mm,所述通孔4为与所配用锚杆配合的非圆形通孔。
37.具体的,所述钢带本体1与护板3为一体加工成型,整体式结构可用于将多根锚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承载结构的板体,共同组成组合锚杆支架,显著提高锚杆的整体效果;
38.同时w型的结构不仅能够增强钢带的横向强度,同时也增强了板体的纵向强度,有效的解决了钢带与锚杆支架容易造成巷道的偏帮、宽度不均匀的问题。
39.所述钢带本体1中部沿长度方向且位于相邻通孔4之间设有应力槽5,进一步增强钢带本体1的横向强度,所述通孔4两侧沿宽度方向对称设有加强槽6,所述加强槽6的两端延伸至v型槽体2处,便于钢带受到外力时,进行整体的压力缓冲。
40.实际使用时,根据设计的巷道断面大小安装顶部及两侧的w型钢带,顶部w型钢带安装要与锚杆及支护安装相结合,先打好顶部锚杆眼,依次安装金属网、w型钢带(将w型钢带边缘凹面紧贴煤壁)、锚杆、垫层及托板等附件。w型钢带安装顺序为先顶部后两侧;w型钢带之间连接时通孔重叠搭接安装。
41.安装好中线位置的锚杆后,调整好w型钢带,使每片w型钢带在同一平面上,然后继续向中线两侧依次施工其它锚杆。
42.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