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精神病人保护性智能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8-03 08:08: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神病人保护性智能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精神科中,患者由于受精神症状支配经常出现自杀自伤和伤人毁物等行为,针对这类病人应该采用保护性约束手段控制其行为,在精神科通常采用约束带对患者行为进行约束。目前往往采用布条、皮带等传统约束工具,需多人协力控制患者并捆绑多处才能较好实现保护性约束,在精神病人发病期间,多人协力控制患者进行捆绑费力且易受伤,精神病人发病的时间不固定,且针对与每个精神病人发病的状况不同,设计一款一种精神病人保护性智能限位装置,不限制精神病人正常生活及锻炼,且便于及时对发病精神病人控制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精神病人保护性智能限位装置,具有便于及时对发病精神病人进行控制,且防止精神病人对自己的伤害及对别人的伤害。
4.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神病人保护性智能限位装置,包括精神病人保护性智能限位装置,所述精神病人保护性智能限位装置包括腰部绑带、定位报警模块、安全带锁死结构外壳、手部绑带、肩部背带、背贴袋,所述腰部绑带的前侧安设有定位报警模块,所述腰部绑带的后侧安设有扣合结构一,所述腰部绑带的两侧对称固定安设有安全带锁死结构外壳的一端,所述安全带锁死结构外壳的另一端出口连接连接带的一端,所述连接带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块连接手部绑带,所述手部绑带上安设有扣合结构二,两个所述连接带的下侧连接分别连接有绑带一、绑带二,所述腰部绑带的上部两侧对称连接有肩部背带,两个所述肩部背带的后侧设置有背贴袋,所述背贴袋的内部设置有电极片、电源。
5.其中,所述腰部绑带、连接带、手部绑带、肩部背带、绑带一、绑带二上分别安设有调节挡扣一、调节挡扣二、调节挡扣三、调节挡扣四、调节挡扣五、调节挡扣六,通过设置的调节挡扣,便于根据个人的胖瘦进行调节,使用方便。
6.其中,所述安全带锁死结构外壳内部安设安全带锁死结构,所述安全带锁死结构包括绑带轮、连接轮、棘轮、棘爪、滑槽、弹簧、连接块,所述连接轮的侧面固定安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包括上连接块、下连接块,所述上连接块与下连接块之间安设有凸轮,所述凸轮的上端卡入上连接块的内部一小部分且固定连接,所述凸轮的底端中部安设有弹簧二,所述凸轮的底端靠边缘一圈设置有若干个卡爪,所述卡爪卡设在下连接块上设置的卡孔内,所述上连接块的顶端固定安设有手提部;且手提部的外侧设置有一个防护盖,可防止精神病人任意调节,医护人员将防护盖打开,手握手提部向上提拉,卡爪脱离卡孔,根据需求调节凸轮旋转,活动球结构跟随凸轮外圈轨道滑动,可调节棘爪卡住棘轮的距离,调节好后将卡爪对应相应的卡孔内,达到了可根据每个不同精神病人的情况,进行调节安全带锁死结构锁死长度;由于有些精神病人发病后做出的状态不同,针对发病后伤害率大的,锁死
结构调节紧点,发病后比较缓和的状态,锁死结构可以松点,通过调节安全带锁死结构锁死长度,可防止影响精神病人的正常生活。
7.其中,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及凸轮的外圈活动卡设有活动球结构,所述活动球结构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棘爪,所述棘爪的外侧活动设置有滑槽,所述棘爪设置在棘轮的内圈,所述滑槽的设置可防止棘爪的角度偏转,当精神病人快速用力拉动绑带时,棘爪被带动快速旋转的情况下,棘爪会卡在棘轮的齿牙上,绑带将无法转动拉长,会被限制,当慢速拉动绑带,其棘爪不会卡设在棘轮上,精神病人发病时,无法对自己的速度力气进行控制,便出现迅速摆动手臂等发狂行为,本装置便于控制住精神病人对自己的伤害及对别人的伤害。
8.其中,所述棘轮与棘爪接触点上设置有触点感应器,当锁死结构在30秒内连续性的锁死5次,触点感应器会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会控制定位报警模块自动发送定位给后台监控人员,医生可及时了解精神病人发病时间及地点,且可及时控制精神病人,防止伤害到别人或者自己的情况。
9.其中,所述触点感应器与电极片电性连接,当锁死结构在30秒内连续性的锁死5次,触点感应器会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会控制背贴袋打开开关进行通电,对精神病人的后背肌肉进行刺激肌肉使肌肉收缩,使精神病人的后背肌肉短时间内无法动弹,来控制精神病人手乱打,便于医护人员等进行对其控制,防止伤害到别人或自己。
10.其中,所述背贴袋第一次电刺激肌肉时间为5秒,连续的第二次锁死结构发送,电刺激肌肉时长翻倍,来更好的控制住精神病人。
11.其中,所述背贴袋的两侧设置有魔术贴,所述背贴袋通过两个魔术贴将肩部背带粘连进行固定,魔术贴结构固定,便于后期拆卸,使用方便。
12.其中,所述绑带一、绑带二两端设置有相契合的扣合结构;当精神病人发作后,通过安全带锁死结构将胳膊限制,及背部肌肉刺激进行了控制后,便于医护人员通过将绑带一、绑带二从后部进行扣合,将精神病人进行控制。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在每个部位均安设调节挡扣,便于根据个人的胖瘦进行调节,使用方便,通过手握手提部向上提拉,卡爪脱离卡孔,根据需求调节凸轮旋转,活动球结构跟随凸轮外圈轨道滑动,可调节棘爪卡住棘轮的距离,调节好后将卡爪对应相应的卡孔内,达到了可根据每个不同精神病人的情况,进行调节安全带锁死结构锁死长度,针对发病后伤害率大的,锁死结构调节紧点,发病后比较缓和的状态,锁死结构可以松点,通过调节安全带锁死结构锁死长度,可防止影响精神病人的正常生活,当精神病人快速用力拉动绑带时,棘爪被带动快速旋转的情况下,棘爪会卡在棘轮的齿牙上,绑带将无法转动拉长,会被限制,当慢速拉动绑带,其棘爪不会卡设在棘轮上,精神病人发病时,无法对自己的速度力气进行控制,便出现迅速摆动手臂等发狂行为,本装置便于控制住精神病人对自己的伤害及对别人的伤害,当锁死结构在30秒内连续性的锁死5次,触点感应器会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会控制背贴袋打开开关进行通电,对精神病人的后背肌肉进行刺激肌肉使肌肉收缩,使精神病人的后背肌肉短时间内无法动弹,且同时控制器会控制定位报警模块自动发送定位给后台监控人员,医生可及时了解精神病人发病时间及地点,来控制精神病人手乱打,便于医护人员等进行对其控制,防止伤害到别人或自己精神病人发作后,通过安全带锁死结构将胳膊限制,及背部肌肉刺激进行了控制后,便于医护人员通过将绑带一、绑带二
从后部进行扣合,将精神病人进行控制。
14.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中安全带锁死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中安全带锁死结构的一侧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中连接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中下连接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中凸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中凸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腰部绑带;101、调节挡扣一;102、扣合结构一;2、定位报警模块;3、安全带锁死结构外壳;4、连接带;401、调节挡扣二;5、手部绑带;501、扣合结构二;502、调节挡扣三;6、肩部背带;601、调节挡扣四;7、背贴袋;701、电极片;702、电源;8、绑带一;801、调节挡扣五;9、绑带二;901、调节挡扣六;10、安全带锁死结构;1001、绑带轮;1002、连接轮;1003、棘轮;1004、棘爪;1005、滑槽;1006、弹簧;11、连接块;1101、凸轮;1102、活动球结构;1103、弹簧二;1104、手提部;1105、卡爪;1106、卡孔。
具体实施方式
16.请参阅图1-图7,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精神病人保护性智能限位装置,包括精神病人保护性智能限位装置,所述精神病人保护性智能限位装置包括腰部绑带1、定位报警模块2、安全带锁死结构外壳3、手部绑带5、肩部背带6、背贴袋7,所述腰部绑带1的前侧安设有定位报警模块2,所述腰部绑带1的后侧安设有扣合结构一102,所述腰部绑带1的两侧对称固定安设有安全带锁死结构外壳3的一端,所述安全带锁死结构外壳3的另一端出口连接连接带4的一端,所述连接带4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块连接手部绑带5,所述手部绑带5上安设有扣合结构二501,两个所述连接带4的下侧连接分别连接有绑带一8、绑带二9,所述腰部绑带1的上部两侧对称连接有肩部背带6,两个所述肩部背带6的后侧设置有背贴袋7,所述背贴袋7的内部设置有电极片701、电源702。
17.所述腰部绑带1、连接带4、手部绑带5、肩部背带6、绑带一8、绑带二9上分别安设有调节挡扣一101、调节挡扣二401、调节挡扣三502、调节挡扣四601、调节挡扣五801、调节挡扣六901,通过设置的调节挡扣,便于根据个人的胖瘦进行调节,使用方便。
18.所述安全带锁死结构外壳3内部安设安全带锁死结构10,所述安全带锁死结构10包括绑带轮1001、连接轮1002、棘轮1003、棘爪1004、滑槽1005、弹簧1006、连接块11,所述连接轮1002的侧面固定安设有连接块11,所述连接块11包括上连接块、下连接块,所述上连接块与下连接块之间安设有凸轮1101,所述凸轮1101的上端卡入上连接块的内部一小部分且固定连接,所述凸轮1101的底端中部安设有弹簧二1103,所述凸轮1101的底端靠边缘一圈设置有若干个卡爪1105,所述卡爪1105卡设在下连接块上设置的卡孔1106内,所述上连接块的顶端固定安设有手提部1104;且手提部1104的外侧设置有一个防护盖,可防止精神病人任意调节,医护人员将防护盖打开,手握手提部1104向上提拉,卡爪1105脱离卡孔1106,
根据需求调节凸轮1101旋转,活动球结构1102跟随凸轮1101外圈轨道滑动,可调节棘爪1004卡住棘轮1003的距离,调节好后将卡爪1105对应相应的卡孔1106内,达到了可根据每个不同精神病人的情况,进行调节安全带锁死结构锁死长度;由于有些精神病人发病后做出的状态不同,针对发病后伤害率大的,锁死结构调节紧点,发病后比较缓和的状态,锁死结构可以松点,通过调节安全带锁死结构锁死长度,可防止影响精神病人的正常生活。
19.所述连接块11的内部及凸轮1101的外圈活动卡设有活动球结构1102,所述活动球结构110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弹簧1006的一端,所述弹簧100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棘爪1004,所述棘爪1004的外侧活动设置有滑槽1005,所述棘爪1004设置在棘轮1003的内圈,所述滑槽1005的设置可防止棘爪1004的角度偏转,当精神病人快速用力拉动绑带时,棘爪1004被带动快速旋转的情况下,棘爪1004会卡在棘轮1003的齿牙上,绑带将无法转动拉长,会被限制,当慢速拉动绑带,其棘爪1004不会卡设在棘轮1003上,精神病人发病时,无法对自己的速度力气进行控制,便出现迅速摆动手臂等发狂行为,本装置便于控制住精神病人对自己的伤害及对别人的伤害。
20.所述棘轮1003与棘爪1004接触点上设置有触点感应器,当锁死结构在30秒内连续性的锁死5次,触点感应器会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会控制定位报警模块2自动发送定位给后台监控人员,医生可及时了解精神病人发病时间及地点,且可及时控制精神病人,防止伤害到别人或者自己的情况。
21.所述触点感应器与电极片701电性连接,当锁死结构在30秒内连续性的锁死5次,触点感应器会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会控制背贴袋7打开开关进行通电,对精神病人的后背肌肉进行刺激肌肉使肌肉收缩,使精神病人的后背肌肉短时间内无法动弹,来控制精神病人手乱打,便于医护人员等进行对其控制,防止伤害到别人或自己。
22.所述背贴袋7第一次电刺激肌肉时间为5秒,连续的第二次锁死结构发送,电刺激肌肉时长翻倍,来更好的控制住精神病人。
23.所述背贴袋7的两侧设置有魔术贴,所述背贴袋7通过两个魔术贴将肩部背带6粘连进行固定,魔术贴结构固定,便于后期拆卸,使用方便。
24.所述绑带一8、绑带二9两端设置有相契合的扣合结构;当精神病人发作后,通过安全带锁死结构将胳膊限制,及背部肌肉刺激进行了控制后,便于医护人员通过将绑带一8、绑带二9从后部进行扣合,将精神病人进行控制。
25.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首先进行调节松紧适合患者的松紧长度,将本装置穿在患者身上,将肩部背带6对应两个肩部,将腰部绑带1围到腰上通过扣合结构一102扣合,背贴袋7贴合于背部,两侧的手部绑带5戴在两个小手臂上,通过设置的安全带锁死结构10,当精神病人快速用力拉动绑带时,棘爪1004被带动快速旋转的情况下,棘爪1004会卡在棘轮1003的齿牙上,绑带将无法转动拉长,会被限制,当慢速拉动绑带,其棘爪1004不会卡设在棘轮1003上,手握手提部1104向上提拉,卡爪1105脱离卡孔1106,根据需求调节凸轮1101旋转,活动球结构1102跟随凸轮1101外圈轨道滑动,可调节棘爪1004卡住棘轮1003的距离,当锁死结构在30秒内连续性的锁死5次,触点感应器会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会控制背贴袋7打开开关进行通电,对精神病人的后背肌肉进行刺激肌肉使肌肉收缩,使精神病人的后背肌肉短时间内无法动弹,且同时控制器会控制定位报警模块2自动发送定位给后台监控人员,医生可及时了解精神病人发病时间及地点,来控制精神病人手乱打,便
于医护人员等进行对其控制,防止伤害到别人或自己精神病人发作后,通过安全带锁死结构将胳膊限制,及背部肌肉刺激进行了控制后,便于医护人员通过将绑带一8、绑带二9从后部进行扣合,将精神病人进行控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