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坯件承烧板用排列堆叠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8-03 05:41: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坯件承烧板用排列堆叠装置,涉及坯件承烧板堆叠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目前坯件承烧板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需要排列堆叠呈所需的样式后,再输送至下一加工工位进行成批量的加工,而目前的坯件承烧板都是人工进行排列堆叠至底座板上后进行输送,效率较低且人工强度和成本较高,因而生产效率低,实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且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坯件承烧板用排列堆叠装置。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坯件承烧板用排列堆叠装置,包括传输机构、上料机构、推送机构、转移机构以及下料机构,所述传输机构为传输带且用于坯件的传输,所述上料机构安装于传输带前端部一侧且用于将坯件上料至传输带上,推送机构安装于传输带尾部且用于将坯件成排的推送出传输带,所述转移机构位于推送机构对面的传输带侧且用于将推送出的坯件成组转移至下料机构上,所述下料机构用于将转移至其上的坯件送至料车内。
6.作为优选,所述传输带中部上方设有两根用于将坯件进行限位传输且相互平行并沿传输带传输方向设置的挡条,挡条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传输带的上方,其与传输带之间具有间隙,间隙的宽度小于坯件的高度。
7.作为优选,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强磁吸板以及控制上料强磁吸板运动的智能机械手臂,智能机械手臂带动强磁吸板将坯件磁吸后输送至两根挡条之间的传输带上。
8.作为优选,所述推送机构包括推送气缸以及推板,推送气缸为两个且相互平行设置,其活塞杆朝向传输带侧设置且伸缩方向与传输带的传输方向垂直,推板垂直连接在两个推送气缸的活塞杆端部。
9.作为优选,所述转移机构包括转移传输带、电机、转移强磁吸板、转移机械手臂,所述转移传输带位于推板对面的传输带尾部一侧并由电机带动传输运行,转移传输带的高度与传输带的高度相同,转移强磁吸板位于转移传输带上方且由转移机械手臂带动将转移传输带上的坯件转移至下料机构上。
10.作为优选,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坯件承烧板底座、底座支架以及控制底座支架运动的运动机构,所述承烧板底座置于底座支架上并用于接收转移强磁吸板输送至的坯件,运动机构控制底座支架及承烧板底座上的坯件一起移动至料车的空位层。
11.作为优选,所述底座支架包括多个呈十字架状外形设置的支撑板以及连接支撑架的连接板,连接板的中部与运动机构的活动部连接,所述坯件承烧板底座置于支撑板上。
12.作为优选,所述运动机构包括底座、第一电缸、第二电缸、滑座、升降电机、丝杆,所
述底座下部设有下导轨,下导轨与传输带的传输方向平行,底座滑动连接在下导轨上且由第一电缸带动自由滑动,所述底座上部设有与下导轨垂直设置的上导轨,滑座滑动连接在上导轨上且由第二电缸带动自由滑动,升降电机固定在滑动上侧中部,丝杠竖立设置且下端与升降电机的转动端连接固定,底座支架的连接板中部设有螺纹连接在丝杠上的座套,丝杆转动继而带动底座支架整体上下升降运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所述坯件承烧板用排列堆叠装置安装制作以及操作使用方便,不仅提高了坯件排列堆叠的自动化程度,节约人工,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因而实用性高。
14.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中的下料机构的侧面示意图(其中两个支撑板上未放置坯件承烧板底座);
18.图3是料车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坯件承烧板用排列堆叠装置,包括传输机构、上料机构、推送机构、转移机构以及下料机构,所述传输机构为传输带1且用于坯件的传输,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将坯件进行成排的传输,所述传输带中部上方设有两根用于将坯件进行限位传输且相互平行并沿传输带传输方向设置的挡条2,挡条通过固定组件3固定在传输带的上方,其与传输带之间具有间隙,间隙的宽度小于坯件的高度,因而,当坯件在传输带上传输时,能通过传输带上方的挡条进行限位,继而实现成排传输过程,实际应用时,挡条的长度按实际需要设置,不影响后续机构的运行即可。
21.所述上料机构安装于传输带前端部一侧且用于将坯件上料至传输带上,在本实施例中,为提高上料效率,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强磁吸板(图中未示出)以及控制上料强磁吸板运动的智能机械手臂(图中未示出),智能机械手臂带动强磁吸板将坯件磁吸后输送至两根挡条之间的传输带上,因而,通过智能机械手臂按照预设程序将对应位置的坯件通过上料强磁吸板吸附至传输带上的挡条之间并放下,实现自动上料过程,上料效率高。
22.所述推送机构安装于传输带尾部且用于将坯件成排的推送出传输带,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将传输至传输带尾部的坯件推出传输带而方便成板转移,所述推送机构包括推送气缸4以及推板5,推送气缸为两个且相互平行设置,其活塞杆朝向传输带侧设置且伸缩方向与传输带的传输方向垂直,推板垂直连接在两个推送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因而,通过两
个推送气缸同步运动,带动推板将传输带上成排的坯件组推出传输带,继而方便快捷且实用性高。
23.所述转移机构位于推送机构对面的传输带侧且用于将推送出的坯件成组转移至下料机构上,在本实施例中,为提高转移效率和便捷性,所述转移机构包括转移传输带6、电机7、转移强磁吸板8、转移机械手臂(图中未示出),所述转移传输带位于推板对面的传输带尾部一侧并由电机带动传输运行,转移传输带的高度与传输带的高度相同,为方便转移,在所述传输带侧面与转移传输带之间设有过渡平台19,转移强磁吸板位于转移传输带上方且由转移机械手臂带动将转移传输带上的坯件转移至下料机构上,继而,当成排的坯件被推送出传输带后继续被送至转移传输带上,然后由电机驱动转移传输带移动一定的距离,为下一排坯件组留有空位,如此往复,直至形成由多排坯件组形成的坯件板块,然后控制转移机械手臂带动转移强磁吸板下降并将坯件组块一起吸附并移动至侧面的下料机构上,从而完成坯件板块的转移过程。
24.所述下料机构用于将转移至其上的坯件送至料车内。在本实施例中,为提高下料效率和便捷性,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坯件承烧板底座9、底座支架以及控制底座支架运动的运动机构,所述承烧板底座置于底座支架上并用于接收转移强磁吸板输送至的坯件,运动机构控制底座支架及承烧板底座上的坯件一起移动至料车的空位层。进一步地,为方便支撑坯件承烧板底座,所述底座支架包括多个呈十字架状外形设置的支撑板10以及连接支撑架的连接板11,连接板的中部与运动机构的活动部连接,所述坯件承烧板底座置于支撑板上。为进一步方便将坯件承烧板底座以及其上的坯件板块一起送至料车的空位层,所述运动机构包括底座12、第一电缸13、第二电缸14、滑座15、升降电机16、丝杆17,所述底座下部设有下导轨,下导轨与传输带的传输方向平行,底座滑动连接在下导轨上且由第一电缸带动自由滑动,所述底座上部设有与下导轨垂直设置的上导轨,滑座滑动连接在上导轨上且由第二电缸带动自由滑动,升降电机固定在滑动上侧中部,丝杠竖立设置且下端与升降电机的转动端连接固定,底座支架的连接板中部设有螺纹连接在丝杠上的座套18,丝杆转动继而带动底座支架整体上下升降运动。因而,通过第一电缸与第二电缸带动底座与滑座在水平平面内自由移动,从而调整底座支架的位置,方便与料车的空位水平对齐,而通过调节升降电机带动底座支架上下升降运动,从而实现底座支架与料车空位层的上下对齐,然后进一步驱动第二电缸,带动底座支架上进入到料车20空位层内后放下坯件承烧板底座并回到初始位置,继而实现下料过程。
25.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首先将待排列堆叠的坯件运送至指定位置后,控制智能机械手臂带动上料强磁吸板吸附坯件至传输带上的挡条之间,启动传输带,将多个坯件在传输带上呈条形排列传输至尾部,为方便成排传输与推送,控制强磁吸板按所需的成排数量将坯件吸附至传输带上,然后再控制传输带传输一段距离后,再重复上述上料强磁吸板的吸附上料过程,如此往复,继而使得每排坯件组在传输和推送过程中都不会相互干涉,以免影响成排以及成板效果,待成排的坯件组移动至传输带后部时,控制推送气缸带动推板将成排的坯件组移动至转移传输带上,转移传输带由电机带动往前移动一段距离,为下一排坯件组留出空位,如此往复,直至转移传输带上形成一组所需排数的成板的坯件板块,然后控制转移机械手臂带动转移强磁吸板下降并吸附成板的坯件板块移动至侧面的底座支架上的坯件承烧板底座上,如此往复,当底座支架上的所有坯件承烧板底座(本实施例中设置
为四个)上都放置玩坯件板块后,控制运动机构带动底座支架以及坯件承烧板底座活动并移动至侧面的料车上的对应的空位层内,由于料车内的空位层采用两侧支撑的支撑边结构,因而方便坯件承烧板底座的放置以及底座支架的回复至初始位置,从而完成坯件承烧板的排列堆叠以及上料过程,料车将堆叠好的坯件送至下一工序进行成板批量加工,因而提高加工效率。
26.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