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2022-08-02 23:33: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oled显示器因为具有结构简单、自发光、响应速度快、低功耗等优点,使其在显示领域中被应用的越来越多,从小尺寸的移动电话显示屏,到大尺寸的平板电视等等。由于水氧会导致oled显示器失效,因此oled器件需要进行封装。目前主流的封装方式为tfe封装,即无机膜、有机膜、无机膜依次层叠的封装结构,无机膜起主要的防水汽和氧气的作用。但是在窄边框产品中,由于边框宽度有限,有机膜层的边界点距离无机膜边界的距离一般需要设计得比较短,因此两层无机膜在超过有机膜边界后继续延伸的部分彼此交叠的区域就会比较小,在后续使用过程中,水汽和氧气就比较容易从无机膜边缘方向穿透,而有机层自身的水氧阻隔能力较弱,相当于边缘部分只有无机膜起到防水氧作用,且无机膜的交叠区域又较小,水氧容易从交叠区域处穿透无机膜,导致封装可靠性被大大削弱,产品失效风险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3.综上,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能够提高对oled器件的封装效果。
4.而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6.阵列基板,具有发光面,所述发光面包括显示区域和环绕所述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
7.封装层,所述封装层设于所述发光面上;
8.堤坝部,所述堤坝部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上并设于所述封装层内,所述堤坝部内混杂有干燥剂粒子。
9.在本技术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封装层包括第一无机层,所述第一无机层设于所述发光面上,所述堤坝部形成于所述第一无机层背离所述发光面的表面上。
10.在本技术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无机层覆盖所述显示区域并延伸至所述非显示区域,所述堤坝部位于所述第一无机层延伸至所述非显示区域的表面并环绕所述显示区域。
11.在本技术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堤坝部包括多个挡墙,多个所述挡墙沿远离所述显示区域的方向在所述第一无机层上依次排布,且至少部分所述挡墙内混杂有所述干燥剂粒子。
12.在本技术部分实施例中,所述挡墙包括光阻层和干燥剂粒子,所述干燥剂粒子混杂于所述光阻层内。
13.在本技术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干燥剂粒子为金属氧化物粒子。
14.在本技术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封装层包括有机层和第二无机层,所述第一无机层、所述有机层、所述第二无机层依次层叠设置,所述有机层被所述堤坝部环绕,所述第二无机层延伸至所述堤坝部,并覆盖所述堤坝部。
15.第二方面,本技术提高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16.提供一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具有发光面,所述发光面包括显示区域和环绕所述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
17.在所述阵列基板的所述发光面上制作封装层;
18.在所述封装层内制作堤坝部,且所述堤坝部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所述堤坝部内混杂有干燥剂粒子。
19.在本技术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封装层内制作堤坝部包括:
20.在所述发光面上制作第一无机层;
21.在所述第一无机层覆盖所述非显示区域部分上喷墨打印或者涂布所述堤坝部。
22.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
23.综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24.本技术提供了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中,通过在基板的发光面上形成封装层,具有一定的防水汽和防氧气进入显示面板的作用;通过在发光面的非显示区域形成堤坝部,具有一定的阻挡水氧作用;再通过在堤坝部内混杂干燥剂粒子,以此加强堤坝部阻挡水汽和氧气的能力,使穿透至堤坝部内的水汽能够被干燥剂粒子吸收,避免水汽浸入至显示区域内;通过将堤坝部设置在封装层内,避免堤坝部内的干燥剂粒子与外部环境中的部分气体或者水发生频繁反应,加快干燥剂粒子的消耗,达到延长堤坝部内干燥剂粒子的使用寿命,从而保证显示面板尽可能长的时间不会受到水汽和氧气的影响。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制,其中:
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堤坝部靠近显示区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堤坝部远离显示区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显示面板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3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在封装层内制作堤坝部的流程图。
31.附图标记说明:
32.1-阵列基板,11-发光面,111-显示区域,112-非显示区域;
33.2-封装层,21-第一无机层,22-第二无机层,23-有机层;
34.3-堤坝部,31-第一挡墙,32-第二挡墙,33-干燥剂粒子。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整
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6.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独特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7.在申请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技术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技术,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技术。在其他实例中,不会对已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技术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技术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技术所公开的原理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38.实施例1
39.本实施例的主体是一种显示面板,这里所指的显示面板不限于柔性显示面板或者刚性显示面板;也不限于是大屏显示面板、小屏显示面板亦或者中屏显示面板;也不限于是电视的显示面板、手机的显示面板亦或者其他具有显示屏的设备的显示面板。
40.请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41.阵列基板1,具有发光面11,发光面11包括显示区域111和环绕显示区域111的非显示区域112;
42.封装层2,设于发光面11上;
43.堤坝部3,位于非显示区域112上并设于封装层2内,堤坝部3内混杂有干燥剂粒子33。
44.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主要是在堤坝部3内混杂干燥剂粒子33,提高堤坝部3自身防水汽和氧气的能力,使水汽在接触到堤坝部3时,便会被干燥剂粒子33所吸收,避免水汽穿透堤坝部3浸入至显示区域111内;将堤坝部3设置在封装层2内,并位于非显示区域112上,能够保证水汽在进入至非显示区域112后,继续向显示区域111穿透时,便会受到堤坝部3的阻拦,浸入至堤坝部3内的水汽会被堤坝部3中的干燥剂粒子33吸收,而且将堤坝部3设于封装层2内,相较于堤坝部3设于封装层2外部,能够减缓堤坝部3中干燥剂粒子33的消耗,避免堤坝部3过快丧失良好的防水性能;且将堤坝部3设于非显示区域112处,避免堤坝部3占用显示边框过宽的宽度,有效减小显示边框的宽度。
45.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阵列基板1包括衬底和设置于衬底上的oled器件层。显示区域111是指阵列基板1的发光面上能够显示相应图像的区域,且该区域上设有oled器件;非显示区域112是指阵列基板1的发光面上不能够显示相应图像的区域。封装层2设置在
衬底上,并覆盖oled器件层以及非显示区域112,可以使形成封装层2的工艺更简单。封装层2包括第一无机层21,第一无机层21设于发光面11上,具体是第一无机层21的一部分覆盖显示区域111,一部分覆盖非显示区域112,对oled器件进行防水氧保护,主要是对正面入侵的水氧进行阻隔。在第一无机层21背离发光面11的表面上还设有堤坝部3,利用堤坝部3自身的厚度和高度,对有机层23进行阻隔,限制其流出堤坝部3,且还对水氧从封装层2侧面侵入进行一定的阻隔;再利用堤坝部3内混杂的干燥剂颗粒,提高堤坝部3的防水氧能力,进一步避免水氧从封装层2侧面侵入。通过在第一无机层21上形成堤坝部3,相较于在基板制程过程中形成堤坝部3,可以有效避免堤坝部3在形成过程中与蒸镀精细金属掩膜产生刮碰,导致堤坝部3内的干燥剂粒子33暴露出来,甚至掉落。
46.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请参见图3,封装层2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无机层21、有机层23以及第二无机层22。其中,第一无机层21设于发光面11并将显示区域111和非显示区域112均覆盖,以此将oled器件封装起来。堤坝部3位于第一无机层21延伸至非显示区域112的表面并环绕显示区域111,从侧面限制水氧侵入显示区域111内。
47.进一步地,请参见图2,对于堤坝部3位于第一无机层21所处的非显示区域112表面,堤坝部3具体设于非显示区域112与显示区域111的交界处,使得堤坝部3能够在最靠近显示区域111的位置起到防水氧的作用,尽可能地缩小显示面板的边框宽度,做到尽可能窄的窄边框效果,使显示面板的外观更加精致。
48.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堤坝部3包括多个挡墙,多个挡墙沿远离显示区域111的方向在第一无机层21上依次排布,每一处挡墙便会圈出一定的范围,沿背离显示区域111的方向,挡墙所圈出的范围便越大,类似于形成多层闭合的围墙。每多一层挡墙,便多一层防水氧的作用,但每多一层挡墙,也会导致显示面板的边框会加宽一些,使边框更宽,影响美观,所以在挡墙层数的选择上,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但一般是选择两层挡墙。本实施例中堤坝部3便是包括第一挡墙31和第二挡墙32,第一挡墙31设于显示区域111与非显示区域112的交界处,第二挡墙32则紧邻第一挡墙31设置,并位于第一挡墙31背离显示区域111的一侧,形成防水氧双保险。
49.还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一挡墙31和第二挡墙32的高度,第二挡墙32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挡墙31的高度,本实施例中,第一挡墙31的高度具体为不低于2.5um,第二挡墙32的高度不低于3.5um,成型方式采用喷墨打印的方式,喷涂至第一无机层21上。
50.对于第一挡墙31和第二挡墙32的截面形状,可以是矩形(包括正方形),还可以是梯形或者半圆形或者半椭圆形。挡墙部的截面形状与挡墙部的形成方式也有关系,对于采用成膜后刻蚀形成挡墙部的方式,由于工艺的限制,很难形成规整的矩形,因此将挡墙部的截面形状设计成梯形或者半圆形或者半椭圆形更为合适。
51.对于第一挡墙31和第二挡墙32,其可由有机材料组成,如光刻胶类、丙烯基类聚合物、聚酰亚胺类聚合物、聚酰胺类聚合物、硅氧烷类聚合物等。也可由无机材料组成,如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碳氧化硅、碳氮化硅等。本实施例中挡墙的主要成分为光阻,具体包括光阻层和干燥剂粒子33,干燥剂粒子33混杂于光阻层内,提高挡墙整体的防水氧能力。当然,对于第一挡墙31和第二挡墙32,亦或者是多个挡墙来说,可以是一部分挡墙内包含有干燥剂粒子33,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由于挡墙中包括干燥剂,因此挡墙还具有吸收外界水汽和氧气的作用。干燥剂掺杂在挡墙的光阻层中,对于光阻层,在此不做材料具体限定,能
形成挡墙结构,且水氧含量较低即可。
52.对于前述所提到的干燥剂粒子33,可以是颗粒状,也可以是粉末状,只要是具有干燥能力且不会与光阻发生化学反应或者产生不良反应的粒子均可,本实施例中选用的是金属氧化物粒子,如氧化钙、氧化铝等。首先将干燥剂粒子33混杂于光阻内,然后再通过喷墨打印设备将光阻喷墨打印或者涂布在第一无机层21上,相比普通的挡墙成型,工艺基本无差,仅多了混杂粒子这一步骤,操作简单。
53.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封装层2还包括有机层23和第二无机层22,第一无机层21、有机层23以及第二无机层22沿背离阵列基板1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具体为第一无机层21设于阵列基板1上,有机层23设于第一无机层21上,第二无机层22设于有机层23上。其中,有机层23平坦形成于第一无机层21上,使显示区域111平坦,提高显示效果。基于此,有机层23的材料应选择在熔融或者液态下具有流动性的有机材料,以及由于有机层23位于显示区域111,所以有机层23为透明状态。有机层23设于第一无机层21和第二无机层22之间,主要还是为了延长水汽和氧气透过显示面板的路径,增加水汽和氧气穿透显示面板的难度,以及在显示面板进行弯曲变形时,用于释放无机层所受到的应力,降低无机层因变形而发生龟裂的概率。
54.进一步地,对于第一无机层21和第二无机层22的材料选自氮化硅、氮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中的至少一种。因为这类材料的致密性较好,可以起到良好地阻挡水氧的作用,而且这类材料价格较为便宜,易获取,利于控制显示面板制作成本。
55.基于前述对有机层23的描述,可知有机层23在未固化之前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以使有机层23材料流平,起到平坦的效果。因为,堤坝部3的首要作用便是在制作形成有机层23的过程中,阻止流动的有机层23材料跨过堤坝部3,从而将有机层23限定在堤坝部3所围合的区域内。有机层23的边缘部分会与堤坝部3接触,为保证显示区域111的显示效果,通常会将堤坝部3中靠近有机层23的部分的高度设为与有机层23的高度一致,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挡墙31的高度与有机层23的高度一致。但第一挡墙31与有机层23高度保持一致会加大有机层23跨过第一挡墙31的风险,所以在第一挡墙31背离有机层23的侧面设置第二挡墙32,且第二挡墙32高度大于第一挡墙31高度,既是对防水氧的双保险,也是对有机层23流动的双保险。
56.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第二无机层22覆盖在有机层23上并延伸至堤坝部3,将堤坝部3覆盖,以此提高封装层2抵抗从正面侵入的水氧的能力;以及通过第二无机层22将堤坝部3覆盖,对堤坝部3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减少或者消除堤坝部3暴露在外部的部分,避免堤坝部3中的干燥剂粒子33由于频繁与水氧接触而导致消耗过快,利用第二无机层22,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物理阻隔,阻止大部分的水氧侵入,减轻堤坝部3阻隔水氧的负担。
57.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当水氧从显示面板边缘侵入时,水汽和氧气需要通过堤坝部3的宽度路径才能进入到显示区域111处,继而进入到oled器件层,将堤坝部3的宽度设置在一个合适的宽度便可以兼顾边框尽可能窄的前提下,又能起到良好的阻隔水氧作用。
58.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通过在阵列基板1上形成第一无机层21,并覆盖显示区域111和非显示区域112,致密性的第一无机层21可阻隔水氧从显示面板正面入侵显示区域111;在第一无机层21上形成堤坝部3,堤坝部3围合出一个范围,利用堤坝部3自身宽
度,起到阻隔水氧从显示面板侧面入侵显示区域111的作用,同时,堤坝部3内混杂有干燥剂粒子33,即使水氧穿透了堤坝部3的表面,进入至堤坝部3内也会被堤坝部3内的干燥剂粒子33吸收,进一步提高堤坝部3的防水氧能力;在第一无机层21上形成有机层23且使有机层23被配置在堤坝部3所围合的范围内,保证有机层23在未固化前不会流动至堤坝部3外,且有机层23流平呈平坦状,利于提高显示效果;在有机层23上形成第二无机层22,致密性的第二无机层22可进一步阻隔水氧从显示面板正面入侵显示区域111,且第二无机层22覆盖堤坝部3,将堤坝部3隐藏于整个封装成内部,对堤坝部3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堤坝部3因为外部因素发生刮蹭,导致干燥剂粒子33暴露,甚至流出堤坝部3,且将堤坝部3覆盖,使水氧首先会面临第二无机层22的物理性阻隔,不会有任何材料消耗,便可以将大部分水氧阻隔在显示面板外部,一部分未被第二无机层22阻隔的水氧,尤其是从显示面板侧面侵入的水氧,才会接触到堤坝部3,堤坝部3再起到阻隔以及吸收水氧的作用,能够有效降低堤坝部3吸收的水氧量,延长堤坝部3吸收水氧的能力,避免堤坝部3内干燥剂粒子33过快被消耗。
59.请参见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除了显示面板具体结构外,还提供了该显示面板的一种制作方法,具体包括:
60.s1、提供一阵列基板1,阵列基板1具有发光面11,发光面11包括显示区域111和环绕显示区域111的非显示区域112;
61.s2、在阵列基板1的发光面11上制作封装层2;
62.s3、在封装层2内制作堤坝部3,且堤坝部3位于非显示区域112,堤坝部3内混杂有干燥剂粒子33。
63.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对于步骤s1,阵列基板1可以是柔性阵列基板,也可以是刚性阵列基板,不做限定。对于步骤s2,主要是利用cvd设备进行化学气相沉积以及利用喷墨打印设备进行喷墨打印,在阵列基板1上形成封装层2,对阵列基板1内的oled器件进行保护。具体而言,是在阵列基板1上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形成第一无机层21,在第一无机层21上通过喷墨打印形成有机层23,在有机层23上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形成第二无机层22。这里的第一无机层21和第二无机层22均选用具有高水氧阻隔性能的材料,如氮化硅、氧化硅、氧化铝等单层膜层。这里的有机层23通过喷墨打印形成于第一无机层21表面后,还需对喷涂的有机层23进行流平和uv灯固化,使其快速成型,保证平坦度。
64.请参见图5,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对于步骤s3中,在封装层2内制作堤坝部3包括:
65.s31、在发光面11上制作第一无机层21;
66.s32、在第一无机层21覆盖非显示区域112部分上喷墨打印或者涂布堤坝部3。
67.对于步骤s32,在第一无机层21上喷墨打印堤坝部3,堤坝部3成型后,便能够对显示面板的边缘防水氧起到一定的作用,且也能为后续有机层23的形成创造一个限制其流动的区域;将堤坝部3喷墨打印或者涂布在第一无机层21覆盖的非显示区域112部分,避免堤坝部3影响显示区域111处的显示效果,且在非显示区域112的具体位置可根据边框宽度进行选择,利于窄边框设计。
68.实施例2
69.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这里所指的显示装置并不限制于为电视的显示装置、手机的显示装置、电脑的显示装置以及其他设备上的显示装置等。这里所指的显示装置
可以是任意一种带有实施例1中所述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70.该显示装置包括实施例1中所述的显示面板,利用该种显示面板,可以防止水汽和氧气进入至该显示面板内,对显示面板边缘部分防水氧能力不足进行改进,降低水氧从显示面板边缘侵入的可能性,延长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
71.上文已对基本概念做了描述,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上述详细披露仅仅作为示例,而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虽然此处并没有明确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会对本技术进行各种修改、改进和修正。该类修改、改进和修正在本技术中被建议,所以该类修改、改进、修正仍属于本技术示范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
72.同时,本技术使用了特定词语来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如“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和/或“一些实施例”意指与本技术至少一个实施例相关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点。因此,应强调并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在不同位置两次或多次提及的“一实施例”或“一个实施例”或“一个替代性实施例”并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73.同理,应当注意的是,为了简化本技术披露的表述,从而帮助对一个或多个申请实施例的理解,前文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有时会将多种特征归并至一个实施例、附图或对其的描述中。但是,这种披露方法并不意味着本技术对象所需要的特征比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特征多。实际上,实施例的特征要少于上述披露的单个实施例的全部特征。
74.一些实施例中使用了描述成分、属性数量的数字,应当理解的是,此类用于实施例描述的数字,在一些示例中使用了修饰词“大约”、“近似”或“大体上”来修饰。除非另外说明,“大约”、“近似”或“大体上”表明数字允许有
±
%的变化。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数值参数均为近似值,该近似值根据个别实施例所需特点可以发生改变。在一些实施例中,数值参数应考虑规定的有效数位并采用一般位数保留的方法。尽管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确认其范围广度的数值域和参数为近似值,在具体实施例中,此类数值的设定在可行范围内尽可能精确。
75.针对本技术引用的每个专利、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公开物和其他材料,如文章、书籍、说明书、出版物、文档等,特此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技术作为参考,但与本技术内容不一致或产生冲突的申请历史文件除外,对本技术权利要求最广范围有限制的文件(当前或之后附加于本技术中的)也除外。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本技术附属材料中的描述、定义、和/或术语的使用与本技术内容有不一致或冲突的地方,以本技术的描述、定义和/或术语的使用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