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椎间融合器的制备方法

2022-07-31 07:43: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椎间融合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步骤s1:获得患者术前脊柱ct三维重建图像文件,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筛选手术区域,并对图像进行优化,剔除干扰骨质量精准评价的病理结构;步骤s2:提取计划行椎间融合术的椎间隙内与椎间融合器可能直接接触的术者roi,并计算该roi内的平均ct值;步骤s3:将步骤s2的平均ct值换算成体积骨密度;步骤s4:依据步骤s3得到的体积骨密度判断患者所属骨密度区间,并将该区间弹性模量作为后续椎间融合器设计的目标弹性模量;步骤s5:利用术区的三维ct重建图像,由术者选择合适的椎间融合器类型和尺寸范围;步骤s6:根据步骤s4和步骤s5获得的目标弹性模量和初步尺寸,设计不同点阵结构椎间融合器,并达到预期的弹性模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融合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平均ct值换算成体积骨密度前需要校准公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融合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终板骨密度阈值具体为:骨量正常的椎体终板骨密度>400mg/cc;200mg/cc<骨量减少的椎体终板骨密度≤400mg/cc;骨质疏松椎体终板骨密度≤200mg/cc。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融合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终板弹性模量阈值具体为:骨量正常终板的局部模量>3gpa;1ga<骨量减少终板的局部模量≤3gpa;骨质疏松终板的局部模量≤1gpa。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融合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当骨量正常椎体终板局部模量>3gpa时,椎间融合器采用第一点阵结构(1);当1ga<骨量减少椎体终板局部模量≤3gpa时,椎间融合器采用第二点阵结构(2);当骨质疏松椎体终板局部模量≤1gpa时,椎间融合器采用第三点阵结构(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椎间融合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由第一点阵结构(1)形成的椎间融合器的弹性模量为x,3gpa≤x≤20gpa;由第二点阵结构(2)形成的椎间融合器的弹性模量为x,1gpa≤x≤3gpa;由第三点阵结构(3)形成的椎间融合器的弹性模量为x,x≤1gpa。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椎间融合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椎间融合器包括多孔结构单元,所述多孔结构单元由点阵结构形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椎间融合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点阵结构为第一点阵结构(1),所述第一点阵结构(1)包括4个第一杆件(11),4个所述第一杆件(11)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形成第一节点,另一端以所述第一节点为中心向外辐射均布。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椎间融合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点阵结构为第二点阵结构(2),所述第二点阵结构(2)包括6个第二杆件(21),6个所述第二杆件(21)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形成第二节点,另一端以所述第二节点为中心向一侧辐射均布。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椎间融合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点阵结构为第三点阵结构(3),所述第三点阵结构(3)包第三杆件(31),所述第三杆件(31)为弧形杆,相邻两所述第三杆件(31)的首尾连接后并成列排布,多列形成一层簧形结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椎间融合器的制备方法,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椎间融合器与不同骨质量的椎体终板在生物力学上不匹配,容易导致终板塌陷,椎间融合器下沉的问题。本发明的步骤:获得患者术前脊柱CT三维重建图像文件,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筛选手术区域;提取计划行椎间融合术的椎间隙内与融合器可能直接接触的术者ROI,计算该ROI内的平均CT值;将平均CT值换算成体积骨密度;判断患者所属骨密度区间;由术者选择合适的椎间融合器类型和尺寸范围;设计不同点阵结构椎间融合器。本发明提高了术区局部骨密度评估准确性,针对不同的术区骨质条件,制备与之生物力学匹配的融合器,使得制备的椎间融合器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性和有效性。性和有效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危石 邹达 魏崇斌 马小林 李新宇 李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04.20
技术公布日:2022/7/2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