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图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30 20:2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能够观察由具有发光部的显示元件等形成的虚像的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在虚像显示装置中,公知有具有利用散热片连接支承光学系统的金属制的框架部件和显示元件来进行散热的构造的虚像显示装置(专利文献1)。进而,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一个方式,还记载了设置降低在显示元件中产生的噪声的降噪片(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21)。
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54979号公报
4.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装置中,公开了为了减少在显示元件中产生的噪声经由散热片扩散的情况而将降噪片配置在显示元件与散热片之间,但在该情况下,由于降噪片抑制从显示元件向散热片的热传导,根据装置的结构,有可能无法进行充分的散热。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图像显示装置具备:第一显示元件,其射出第一图像光;第一光学部件,其射出来自第一显示元件的第一图像光;第一罩部件,其覆盖第一光学部件;以及第一片型散热部件,其从第一罩部件延伸到第一显示元件,将第一显示元件的热传导到第一罩部件。
附图说明
6.图1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佩戴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7.图2是图像显示装置的俯视图、主视图、侧视图以及仰视图。
8.图3是表示从图像显示装置卸下外装部件后的内部的主视图、侧视图、立体图等。
9.图4是从图像显示装置卸下外装部件后的剩余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10.图5是表示安装了片型散热部件的状态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11.图6是组合了左右的显示部的光学单元的俯视图及仰视图。
12.图7是说明第一框架与固定部件的连接的立体图、说明固定部件与第一罩部件的配置关系的立体图、以及说明第一框架、固定部件与第一罩部件的配置关系的立体图。
13.图8表示上外装部件的仰视图和下外装部件的俯视图。
14.图9是说明图像显示装置的内部的光学系统的概念性的侧剖视图。
15.图10是说明显示图像的畸变校正的图。
16.图11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概念性的侧剖视图。
17.图12是用于说明图像显示装置中的绝热的构造的概念图。
18.图13是说明一个变形例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概念性的侧剖视图。
19.标号说明
20.7a、7b:外缘;7f、7g:紧固部;7j:孔;11a:第一显示元件(显示元件);11b:第二显示元件(显示元件);11d:显示面;12a:第一光学系统(光学系统);12b:第二光学系统(光学系
统);20:成像光学系统;21:投射透镜;22:棱镜反射镜;22a:入射面;22b:内反射面;22c:射出面;23:透视反射镜;23a:反射面;23b:板状体;23c:反射镜膜;28:板状光学元件;41:支承板;51:嵌合部;61a:第一框架(框架);61b:第二框架(框架);71a:第一罩部件(罩部件);71b:第二罩部件(罩部件);71c:扩张部;71o:开口;74:基板支承部;75:弹性片(隔热部件);75a:外周部;75b、75c:内周部;78:固定部件;78a:桥;78z:紧固部;81、82:连结部件;81a、82a:固定部;81b、82b:凹部;91:电路基板;92:控制装置;100a:第一显示部;100b:第二显示部;102:显示驱动部;103a、103b:组合器;107a:上外装部件;107b:下外装部件;200:图像显示装置;200a:主体;200b:支承装置;ar1~ar4:区域;ax:光轴;ax1、ax2、ax3:光轴部分;br1~br4:区域;cda:第一罩部件用散热部件(罩部件用散热部件);cdb:第二罩部件用散热部件(罩部件用散热部件);cr1、cr2:区域;da0:显示像;da1:修正图像;dr1~dr3:区域;er:眼环;er1、er2:区域;ey:眼;gda、gdb:润滑脂状散热部件;gp:间隙;ig1:投影像;ml:图像光;oa:光学开口;ol:外界光;op1、op21、op22:开口;os:光学系统;ou:光学单元;p1~p3:光路;pp:光瞳位置;re:凹部;sda:第一片型散热部件(片型散热部件);sdb:第二片型散热部件(片型散热部件);sp1:空间;us:佩戴者。
具体实施方式
21.[第一实施方式]
[0022]
以下,参照图1~3等,对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构造、动作等进行说明。
[0023]
图1是说明图像显示装置200的佩戴状态的图。图像显示装置200是头戴式显示器(以下,也称为hmd)201,使佩戴该头戴式显示器的观察者或者佩戴者us目视作为虚像的影像。在图1等中,x、y以及z是正交坐标系, x方向与佩戴了图像显示装置200或者hmd 201的观察者或者佩戴者us的双眼ey排列的横向对应, y方向相当于与对于佩戴者us而言的双眼ey排列的横向正交的上方向, z方向相当于对于佩戴者us而言的前方向或者正面方向。
±
y方向与铅垂轴或铅垂方向平行。
[0024]
图像显示装置200具备以覆盖佩戴者us的眼前的方式配置的主体200a、和支承主体200a的镜腿状的一对支承装置200b。在功能上观察的情况下,主体200a包括右眼用的第一显示装置100a和左眼用的第二显示装置100b。第一显示装置100a由配置于上部的显示驱动部102和以眼镜镜片状覆盖眼前的组合器103a构成。第二显示装置100b也同样地由配置于上部的显示驱动部102和以眼镜镜片状覆盖眼前的组合器103b构成。
[0025]
参照图2,对图像显示装置200中的主体200a的外观进行说明。在图2中,区域ar1是主体200a的俯视图,区域ar2是主体200a的主视图,区域ar3是主体200a的侧视图,区域ar4是主体200a的仰视图。主体200a中的配置于 y侧即上侧的一对显示驱动部102被连结而一体化,由在横向上细长的圆顶状的上外装部件107a和平坦的板状的下外装部件107b覆盖。第一组合器103a和第二组合器103b具有将向前方即 z方向突起的半球的上部切除的形状,配置为从下外装部件107b向下方突出。
[0026]
参照图3,对从图2所示的主体200a拆下上外装部件107a及下外装部件107b后的内部构造的概要进行说明。在图3中,区域br1是使主体200a的上部露出的主视图,区域br2是使主体200a的上部露出的侧视图,区域br3是使主体200a的上部露出的立体图,区域br4是使主体200a的内部光学系统露出的立体图。右眼用的第一显示装置100a具备第一显示元件
11a、第一光学系统12a和第一组合器103a作为第一显示部100a。第一光学系统12a被作为内罩的树脂制的第一罩部件71a覆盖,第一显示元件11a以堵塞第一罩部件71a的开口71o的方式配置,经由矩形框状的第一支架72a固定于第一光学系统12a的外框。另外,第一显示元件11a例如是自发光型的显示设备,为了产生作为图像光的第一图像光,包含发光部。第一光学系统12a射出来自第一显示元件11a的图像光(第一图像光)。进一步换言之,第一显示部100a包含第一显示元件11a,进行基于第一图像光的图像显示。
[0027]
如图4所示,第一光学系统12a通过粘接等固定于板状的第一框架61a的上表面,第一组合器103a在其上端通过粘接等固定于第一框架61a的周围中的前半部分。即,第一光学系统12a和第一组合器103a被第一框架61a支承。另外,第一框架61a是半圆板状的金属部件,例如由镁合金形成。
[0028]
返回图3,第二显示装置100b具备第二显示元件11b、第二光学系统12b和第二组合器103b作为第二显示部100b。第二光学系统12b被作为内罩的树脂制的第二罩部件71b覆盖,第二显示元件11b以堵塞第二罩部件71b的开口71o的方式配置,经由矩形框状的第二支架72b固定于第二光学系统12b的外框。左眼用的第二显示装置100b具有与右眼用的第一显示装置100a相同的构造以及功能。即,第二显示元件11b与第一显示元件11a相同,第二光学系统12b与第一光学系统12a相同,第二组合器103b与第一组合器103a相同。因此,例如,第二显示元件11b为了产生作为图像光的第二图像光而包含发光部,第二光学系统12b射出来自第二显示元件11b的第二图像光。第二显示部100b包含第二显示元件11b,进行基于第二图像光的图像显示。但是,在使第一光学系统12a、第一组合器103a等关于左右的x方向具有非对称性的情况下,第二光学系统12b、第二组合器103b等是使第一光学系统12a、第一组合器103a等左右反转而成的。
[0029]
如图4所示,第二光学系统12b通过粘接等固定于板状的第二框架61b的上表面,第二组合器103b在其上端通过粘接等固定于第二框架61b的周围中的前半部分。即,第二光学系统12b及第二组合器103b支承于第二框架61b。另外,第二框架61b是半圆板状的金属部件,例如由镁合金形成。
[0030]
返回图3,第一显示装置100a与第二显示装置100b在内部经由固定部件78连结。固定部件78是棒状的金属部件,例如由镁合金形成。通过由镁合金形成固定部件78,能够具有通过散热来冷却第一框架61a、第二框架61b的效果。固定部件78在两端将第一显示部100a和第二显示部100b相对地固定。固定部件78是相当于天平的臂的部件,在中央支承相当于一对秤盘的一对显示部100a、100b。固定部件78具有如下形状:在将第一显示部100a和第二显示部100b固定之前的对位时,能够使第一光学系统12a和第二光学系统12b在2轴以上的旋转方向上旋转。
[0031]
在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200如图5所示的立体图那样,在第一显示元件11a以及第二显示元件11b处安装有第一片型散热部件sda以及第二片型散热部件sdb。例如,第一片型散热部件sda是从树脂制的第一罩部件71a粘贴到第一显示元件11a,将第一显示元件11a的热传导到第一罩部件71a的热传导部件。同样地,第二片型散热部件sdb是将第二显示元件11b的热传导至树脂制的第二罩部件71b的热传导部件。
[0032]
各片型散热部件sda、sdb是由具有粘合面的石墨片构成的导热带,通过直接粘贴于第一显示元件11a等来进行热传导。即,在上述方式中,通过利用片型散热部件sda、sdb将
在显示元件11a、11b中产生的热传导至罩部件71a、71b,从而确保了充分的散热。
[0033]
在此,在第一显示元件11a以及第二显示元件11b中,产生的噪声成为问题。具体而言,在构成第一显示元件11a等的有机el面板的电路基板等中,由于微弱的电力等而产生电磁波,该电磁波成为噪声而传递至其他部件,有可能产生造成影响这样的事态。为了避免或抑制这样的情况,在上述一个例子中,作为散热目的地的罩部件71a、71b,采用导电性低的树脂制的部件。即,在上述的情况下,通过在基于片型散热部件sda、sdb的热传导时夹设导电性低的部件,从而避免或抑制在第一显示元件11a以及第二显示元件11b产生的噪声的传导。
[0034]
此外,第一片型散热部件sda以及第二片型散热部件sdb与对第一光学系统12a以及第二光学系统12b进行支承的金属制的框架即第一框架61a以及第二框架61b分离。由此,避免了在第一显示元件11a等中产生的噪声经由第一片型散热部件sda等而向第一框架61a等传导的情况。
[0035]
此外,第一片型散热部件sda与第二片型散热部件sdb以不重叠的方式设置。即,使石墨片彼此不重叠。由此,抑制了一方的噪声传递到另一方。
[0036]
并且,在图示的例子中,在第一罩部件71a以及第二罩部件71b处安装有第一罩部件用散热部件cda以及第二罩部件用散热部件cdb。各罩部件用散热部件cda、cdb是由具有粘合面的石墨片构成的导热带,是通过直接粘贴于第一罩部件71a等而进行热传导的热传导部件。在图示的一个例子中,罩部件用散热部件cda、cdb粘贴于罩部件71a、71b的外表面,沿着收纳于罩部件71a、71b的内部的第一光学系统12a以及第二光学系统12b设置。通过利用罩部件用散热部件cda、cdb中的热传导进行散热,能够降低罩部件71a、71b的内部的温度上升。即,能够避免或抑制与第一光学系统12a和第二光学系统12b的温度变化相伴的像的畸变等劣化。
[0037]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也使石墨片彼此不重叠。即,第一罩部件用散热部件cda和第二罩部件用散热部件cdb以不重叠的方式设置,而且,它们以也不与第一片材型散热部件sda、第二片材型散热部件sdb重叠的方式设置。
[0038]
参照图4、图6以及图7,对固定部件78对第一显示部100a以及第二显示部100b的支承进行说明。在图6中,区域cr1是左右的显示部100a、100b连结而成的光学单元ou的俯视图,区域cr2是光学单元ou的仰视图。在图7中,区域dr1是说明第一显示部100a与固定部件78的连接的立体图,区域dr2是说明固定部件78与第一罩部件71a的配置关系的立体图,区域dr3是说明第一显示部100a、固定部件78与第一罩部件71a的配置关系的立体图。在固定部件78的两端形成有与球窝接头的构成要素类似的球状的部件即固定部81a、82a,详情后述。这些固定部81a、82a在将第一显示部100a与第二显示部100b对位后,通过粘接材料等粘接于在显示部100a、100b或框架61a、61b的内侧的端部设置的半球状的凹陷部件即凹部81b、82b,成为旋转停止的状态。固定部81a与凹部81b组合而成的连结部件81被第一罩部件71a的扩张部71c覆盖。固定部82a和凹部82b组合而成的连结部件82也被第二罩部件71b的扩张部71c覆盖。
[0039]
如上所述,第一框架61a是半圆板状的金属部件,例如由镁合金形成。通过由镁合金形成第一框架61a,能够提高显示元件11a等产生的热的散热效率。在第一框架61a的左右两端形成有凹部81b,但仅一方的凹部81b用于与固定部件78的连接。在第一框架61a上形成
有光学开口oa,并配置有密封光学开口oa的板状光学元件28。板状光学元件28是第一光学系统12a的一部分。如上所述,第二框架61b是半圆状的金属部件,例如由镁合金形成。通过由镁合金形成第二框架61b,能够提高显示元件11b等产生的热的散热效率。在第二框架61b的左右两端形成有凹部82b,但仅一方的凹部82b用于与固定部件78的连接。在第二框架61b上也形成有光学开口oa,并配置有密封光学开口oa的板状光学元件28。
[0040]
参照图8,对上外装部件107a及下外装部件107b进行说明。在图8中,区域er1是示出上外装部件107a的内侧的仰视图,区域er2是示出下外装部件107b的内侧的俯视图。上外装部件107a和下外装部件107b由树脂制的材料形成。上外装部件107a的外缘7a和下外装部件107b的外缘7b具有相同的形状,通过使它们对接,能够形成收纳图3所示的第一光学系统12a和第二光学系统12b的空间。上外装部件107a和下外装部件107b利用作为螺纹孔等的紧固部7f、7g而被固定。下外装部件107b具有一对开口op1,能够在开口op1内如虚线所示那样配置第一框架61a和第二框架61b。在开口op1与框架61a、61b之间设置有间隙gp,容许框架61a、61b在开口op1内在xz面内、y方向上发生位置偏移。即,图3等所示的第一显示部100a和第二显示部100b在相互对位后的状态下固定于下外装部件107b,即使在收纳于上外装部件107a和下外装部件107b内的状态下,也能够在两个显示部100a、100b之间维持定位完成时的配置关系。在下外装部件107b形成有螺纹紧固孔7j,能够通过螺纹紧固而固定于在固定部件78的桥部78a设置的一对紧固部78z(参照图6以及图7)。
[0041]
参照图3及图4,在第一框架61a及第二框架61b的上方配置有弹性片75。弹性片75的外周部75a被夹在图8所示的上外装部件107a的外缘7a与下外装部件107b的外缘7b之间,能够在外装部件107a、107b之间进行气密或液密的密封。在弹性片75形成有一对开口op21、op22。一个开口op21的周围的内周部75b被夹在第一框架61a的上表面与第一罩部件71a的下端部之间,能够在第一框架61a与第一罩部件71a之间进行气密或液密的密封。另一个开口op22的周围的内周部75c被夹在第二框架61b的上表面与第二罩部件71b的下端部之间,能够在第二框架61b与第二罩部件71b之间进行气密或液密的密封。
[0042]
参照图3,在固定部件78的上方且左右的显示部100a、100b之间配置有矩形板状的电路基板91。电路基板91包括对第一显示元件11a以及第二显示元件11b的显示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92。控制装置92对左右的显示元件11a、11b输出与显示图像对应的驱动信号,控制左右的显示元件11a、11b的显示动作。控制装置92例如具备if(接口)电路、信号处理电路等,根据从外部接收到的图像数据或图像信号,使左右的显示元件11a、11b进行2维的图像显示。虽然省略图示,但控制装置92包括对第一显示装置100a的动作和第二显示装置100b的动作进行统括的主基板。主基板例如能够具有在与未图示的外部装置之间进行通信并对从该外部装置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信号转换的接口功能、使第一显示装置100a的显示动作与第二显示装置100b的显示动作协作的统合功能。
[0043]
电路基板91被基板支承部74支承在固定部件78上。在基板支承部74上固定有电路基板91。基板支承部74是从上方、前方以及后方覆盖固定部件78的树脂制的部件,通过使用了嵌合部51的卡扣配合,能够与电路基板91一起相对于固定部件78装卸。
[0044]
图9是说明第一显示部100a的光学构造的侧方剖视图。第一显示部100a具备第一显示元件11a和成像光学系统20。成像光学系统20也称为导光光学装置。成像光学系统20具备投射透镜21、棱镜反射镜22、板状光学元件28以及透视反射镜23。在成像光学系统20中,
投射透镜21、棱镜反射镜22和板状光学元件28对应于图3等所示的第一光学系统12a,透视反射镜23对应于第一组合器103a。第一显示元件11a、投射透镜21以及棱镜反射镜22在通过未图示的框体相互对准的状态下固定于第一框架61a,并收纳于由第一罩部件71a和第一框架61a夹着的空间sp1内。板状光学元件28以嵌入在第一框架61a的光学开口oa形成的台阶的方式配置,光学开口oa的周围保持为气密的状态。
[0045]
如上所述,第一显示元件11a是具有发光部的自发光型的显示设备。第一显示元件11a例如是有机el(有机电致发光,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显示器,在2维的显示面11d上形成彩色的静态图像或动态图像。第一显示元件11a沿着相对于xy面绕x轴旋转而倾斜的xy面配置。第一显示元件11a被设置于电路基板91的控制装置92驱动而进行显示动作。第一显示元件11a不限于有机el显示器,能够置换为微型led显示器、或者使用了无机el、有机led、激光器阵列、量子点发光型元件等的显示设备。第一显示元件11a不限于自发光型的图像光生成装置,也可以由lcd等其他光调制元件构成,通过利用背光灯那样的光源(发光部)对该光调制元件进行照明来形成图像。作为第一显示元件11a,也能够代替lcd而使用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lcos为注册商标)、数字微镜器件等。
[0046]
投射透镜21使从第一显示元件11a射出的图像光(第一图像光)ml通过,入射到棱镜反射镜22。投射透镜21将从第一显示元件11a射出的图像光ml会聚为接近平行光束的状态。投射透镜21包括第一透镜21p和第二透镜21q。棱镜反射镜22具有内反射面22b,使从投射透镜21射出的图像光ml从入射面22a向内部入射,由内反射面22b全反射,从射出面22c向外部射出。此时,棱镜反射镜22以使从前方入射的图像光ml向相对于使入射方向反转的方向(从棱镜反射镜22观察的光源的方向)倾斜的方向折回的方式射出。板状光学元件28使来自棱镜反射镜22的图像光ml折射并通过,透视反射镜23将从棱镜反射镜22射出的图像光ml朝向光瞳位置pp反射。光瞳位置pp是来自显示面11d上的各点的图像光ml以规定的发散状态或平行状态从与显示面11d上的各点的位置对应的角度方向以重叠的方式入射的位置。
[0047]
透视反射镜23是作为凹的表面镜发挥功能的弯曲的板状的光学部件,将从棱镜镜22经由板状光学元件28入射的图像光ml朝向光瞳位置pp反射。透视反射镜23覆盖配置有眼睛ey或瞳孔的瞳孔位置pp,并且朝向瞳孔位置pp具有凹形状,朝向外界具有凸形状。透视反射镜23是具有在板状体23b的正面或背面上形成反射镜膜23c的结构的反射镜板。透视反射镜23的反射面23a具有透过性。通过了透视反射镜23或其周围的支承板41的外界光ol也入射到光瞳位置pp。即,佩戴了图像显示装置200的佩戴者us能够与外界像重叠地观察基于图像光ml的虚像。
[0048]
以上,构成投射透镜21、棱镜反射镜22、板状光学元件28以及透视反射镜23的光学面包含自由曲面,也能够将至少一部分的光学面置换为非球面或球面。
[0049]
成像光学系统20由于透视反射镜23是凹面镜等而成为离轴光学系统os。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投射透镜21、棱镜反射镜22、板状光学元件28以及透视反射镜23非轴对称地配置,具有非轴对称的光学面。在该成像光学系统20即离轴光学系统os中,以光轴ax沿着与纸面对应的离轴面(与yz面平行的面)延伸的方式进行光轴ax的弯折。在该成像光学系统20中,通过在与yz面平行的离轴面内进行光轴ax的弯折,沿着该离轴面排列光学要素21、22、23。成像光学系统20包括沿着作为沿纵向延伸的基准面的离轴面(与yz面平行的面)配置且在反射面的前后相互倾斜的光轴部分ax1、ax2、ax3。作为整体的光轴ax沿着从显示元件11a
的中心射出的主光线的光路延伸,通过相当于眼点的视环er或瞳孔的中心。光轴ax在以与yz面平行的横截面观察的情况下,通过多个光轴部分ax1、ax2、ax3而成为z字状的配置。即,在与yz面平行的离轴面中,从投射透镜21到内反射面22b的光路p1、从内反射面22b到透视反射镜23的光路p2、以及从透视反射镜23到光瞳位置pp的光路p3成为以z字状2阶段折返的配置。
[0050]
如图10所示,使形成于第一显示元件11a的显示面11d的显示像为预先具有梯形变形那样的变形的修正图像da1。即,由于成像光学系统20是离轴光学系统os,因此在光学系统本身中不容易完全去除梯形变形那样的失真。因此,通过使显示于第一显示元件11a的图像具有抵消由投射透镜21、棱镜反射镜22、板状光学元件28以及透视反射镜23形成的变形的、相反的变形,能够使经由成像光学系统20在光瞳位置pp观察的虚像的投影像ig1的像素排列成为与原来的显示像da0对应的格子图案,能够使轮廓成为矩形。即,第一显示元件11a对由投射透镜21、棱镜反射镜22、板状光学元件28以及透视反射镜23形成的失真进行校正。其结果是,能够允许在透视反射镜23等产生的失真,并且作为包含第一显示元件11a的整体能够抑制像差。由此,棱镜反射镜22等光学要素的配置、尺寸的自由度提高,能够实现第一显示部100a的小型化,并且容易确保第一显示部100a的光学性能。
[0051]
以上,对第一显示部100a进行了说明,但第二显示部100b具有与第一显示部100a同样的构造,同样地引导图像光(第二图像光)而形成虚像,因此省略具体的构造的说明。
[0052]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200具有:显示元件11a、11b,其包含图像光ml的发光部;光学系统12a、12b,其射出来自显示元件11a、11b的图像光ml;树脂制的罩部件71a、71b,其覆盖光学系统12a、12b;以及片型散热部件sda、sdb,其从罩部件71a、71b粘贴到显示元件11a、11b,将显示元件11a、11b的热传导到罩部件71a、71b。在该情况下,在图像显示装置200中,通过片型散热部件sda、sdb将在显示元件11a、11b产生的热传导至罩部件71a、71b,从而确保充分的散热。在此基础上,作为散热目的地的罩部件71a、71b采用树脂制的部件,从而抑制在显示元件11a、11b产生的噪声的传导。换言之,在图像显示装置200中,通过在热传导时夹设导电性低的部件,抑制了在显示元件11a、11b中产生的噪声的传导。
[0053]
[第二实施方式]
[0054]
以下,参照图11等,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进行说明。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是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进行了一部分变更而得到的,关于除了与散热有关的构造以外的其他结构,是同样的,因此关于整体结构,对于与其他附图相同的附图标号,省略详细的图示、说明,根据需要,适当引用参照其他附图说明的事项。
[0055]
图11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200的概念性的侧剖视图,是与图9对应的图。在此,以构成图像显示装置200的左右对称的第一显示部100a及第二显示部100b中的第一显示部100a为代表进行说明。
[0056]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中,如局部放大所示的那样,在支承第一光学系统12a的金属制的框架即第一框架61a中的第一显示元件11a的附近设置有凹部re。如图所示,凹部re是在平板状的第一框架61a中形成的凹陷状的部分,供第一显示元件11a的一部分插入。即,该凹部re例如形成作为组装调整第一显示元件11a时的调整余量而发挥功能的空间。
[0057]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进行了第一显示元件11a的组装调整之后,向第一框架61a的凹部re填充润滑脂,由此设置润滑脂状散热部件gda。润滑脂状散热部件gda从第一显示元
件11a形成到第一框架61a,将由第一显示元件11a产生的热传导到第一框架61a。换言之,图像显示装置200具备填充于第一框架61a的凹部re并将第一显示元件11a的热传导至第一框架61a的作为热传导部件的润滑脂状散热部件gda。
[0058]
由此,第一框架61a作为对第一显示元件11a的热进行散热的散热体发挥功能。即,第一框架61a由镁合金形成并接近第一显示元件11a,除此之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填充润滑脂状散热部件gda并将它们之间连接,进一步提高显示元件11a等产生的热的散热效率。
[0059]
在此,润滑脂状散热部件gda由导电性低的物质(绝缘体)构成,在上述热传导时,抑制在第一显示元件11a产生的噪声向第一框架61a的传导。
[0060]
并且,在上述结构的情况下,如图12概念性地所示,弹性片75作为设置在作为散热部件的第一框架61a与第一光学系统12a之间的隔热部件发挥功能。即,在上述结构的情况下,弹性片75成为介于第一框架61a与第一光学系统12a之间的状态,由此能够通过弹性片75阻断或抑制经由润滑脂状散热部件gda传递到第一框架61a的热去向第一光学系统12a、进而去向用于图像形成的电子电路(省略图示)等。此外,为了进一步发挥以上那样的效果,也考虑使弹性片75的形状进行各种变形。
[0061]
以上,对第一显示部100a进行了说明,但第二显示部100b具有与第一显示部100a同样的构造,因此省略具体的构造的说明。即,在第二显示部100b中,也能够设置同样的润滑脂状散热部件gdb。
[0062]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采用润滑脂状散热部件gda等来代替参照图5而进行了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片型散热部件sda等的结构,但是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如与图11相对应的图13所例示的那样,除了润滑脂状散热部件gda之外,还设置片型散热部件sda、罩部件用散热部件cda。
[0063]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200具备:显示元件11a、11b,其包含图像光ml的发光部;光学系统12a、12b,其射出来自显示元件11a、11b的图像光ml;金属制的框架61a、61b,其支承光学系统12a、12b,并且具有供显示元件11a、11b的一部分插入的凹部re;以及润滑脂状散热部件gda、gdb,其填充于框架61a、61b的凹部re,将显示元件11a、11b的热传导至框架61a、61b。在该情况下,在图像显示装置200中,通过润滑脂状散热部件gda、gdb将显示元件11a、11b的热传导至框架61a、61b,从而确保充分的散热。而且,通过采用润滑脂状的部件作为导热介质,抑制在显示元件11a、11b产生的噪声的传导。换言之,在图像显示装置200中,通过在热传导时夹设导电性低的部件,抑制在显示元件11a、11b中产生的噪声的传导。
[0064]
[变形例及其他]
[0065]
以上结合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以各种方式实施,例如也能够进行如下的变形。
[0066]
组装于第一显示部100a的成像光学系统20不限于图示的结构,能够设为各种结构。具体而言,上述成像光学系统20是在y方向或纵向上具有非对称性的离轴光学系统os,但也可以是在x方向或横向上具有非对称性的离轴光学系统。关于构成成像光学系统20的光学要素,图9所示的仅是例示,能够进行使透镜的片数增减、追加反射镜、追加导光部件这样的变更。
[0067]
在组合器103a、103b的外界侧,能够安装通过限制组合器103a、103b的透射光而进行调光的调光器件。调光器件例如通过电动来调整透射率。作为调光器件,能够使用反射镜液晶、电子遮光件等。调光器件也可以根据外部光照度来调整透射率。
[0068]
组合器103a、103b也能够置换为具有遮光性的反射镜。在该情况下,成为不以外界像的直接观察为前提的非透视型的光学系统。
[0069]
第一框架61a、第二框架61b以及固定部件78不限于由金属材料形成,也可以由纤维强化塑料(frp)形成。
[0070]
关于连结部件81、82的构造,不限于球窝接头状,能够置换为将旋转自由度提高到2轴以上的各种机构。
[0071]
以上,以图像显示装置200佩戴于头部来使用为前提,但上述图像显示装置200也能够不佩戴于头部而作为如双目镜那样窥视的手持显示器来使用。即,在本发明中,头戴式显示器也包括手持显示器。
[0072]
在上述方式中,也可以构成为,散热部件sda等配置于左右的显示部100a、100b之间,针对控制显示动作的电路基板91,抑制在显示元件11a、11b产生的噪声的传导。
[0073]
以上,在纵向或y方向上进行导光,但也可以是在横向或x方向上进行导光的结构。
[0074]
此外,在上述中,设为双眼用的图像显示装置200,但关于图像显示装置200,能够省略右眼用或者左眼用的部分中的一方,在该情况下,成为单眼型的头戴式显示器。
[0075]
另外,在上述方式中,也可以考虑使粘贴于显示元件11a的第一片型散热部件sda、粘贴于第一罩部件71a的第一罩部件用散热部件cda等向由树脂制的材料构成的上外装部件107a、下外装部件107b延伸,并使热向上外装部件107a、下外装部件107b传导。
[0076]
此外,虽然在图5的一例中,将第一片型散热部件sda以及第二片型散热部件sdb以从第一显示元件11a以及第二显示元件11b向左右两个方向( x方向以及-x方向)延伸的方式而进行粘贴,但也可以考虑采用向任意一个方向延伸的方式。另外,通过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在上方向( y方向)上打开,能够将省略图示的第一显示元件11a和第二显示元件11b的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柔性印刷电路)在该方向上延伸,避免与第一片型散热部件sda等的干涉地设置。
[0077]
另外,在上述中,罩部件用散热部件cda、cdb不与片型散热部件sda、sdb重叠,但例如只要能够抑制噪声的产生,则也可以构成为将第一片型散热部件sda与第一罩部件用散热部件cda连接,进一步加快热的传递的时间(提高热传导的性能)。
[0078]
具体方式中的第一图像显示装置具有:显示元件,其包含图像光的发光部;光学系统,其射出来自显示元件的图像光;树脂制的罩部件,其覆盖光学系统;以及片型散热部件,其从罩部件粘贴到显示元件,将显示元件的热传导到罩部件。
[0079]
在上述图像显示装置中,通过片型散热部件将显示元件的热传导到罩部件,从而确保充分的散热。在此基础上,作为散热目的地的罩部件采用树脂制的罩部件,即通过在热传导时夹设导电性低的罩部件,来抑制在显示元件中产生的噪声的传导。
[0080]
在具体的方面,显示元件包括产生作为图像光的第一图像光的第一显示元件和产生作为图像光的第二图像光的第二显示元件,片型散热部件包括传导第一显示元件的热的第一片型散热部件和传导第二显示元件的热的第二片型散热部件。在该情况下,能够利用第一图像光和第二图像光形成双眼目视的图像。
[0081]
在具体的侧面中,具备:第一显示部,其包含第一显示元件,进行基于第一图像光的图像显示;第二显示部,其包含第二显示元件,进行基于第二图像光的图像显示;以及固定部件,其将第一显示部与第二显示部相对地固定,固定部件具有在将第一显示部与第二显示部固定之前的对位时使第一光学系统以及第二光学系统能够向2轴以上的旋转方向旋转的形状。在该情况下,固定部件具有能够使第一光学系统和第二光学系统在2轴以上的旋转方向上旋转的形状,因此,在固定前,能够以高自由度将第一显示部和第二显示部配置于固定部件并进行对位。此外,在对位后,通过使用粘接材料、紧固件使第一显示部、第二显示部相对于固定部件固定,能够稳定地维持它们的相对的配置关系。
[0082]
在具体的方面,具备支承光学系统的金属制的框架,片型散热部件与框架分离。在该情况下,关于在显示元件中产生的噪声,能够避免其经由片型散热部件向框架传导。
[0083]
在具体的方面,框架具有供显示元件的一部分插入的凹部。在该情况下,能够进行显示元件的位置调整。
[0084]
在具体的方面,具备润滑脂状散热部件,该润滑脂状散热部件填充于框架的凹部,将显示元件的热传导至框架。在该情况下,能够利用润滑脂状散热部件进行热传导。
[0085]
在具体的方面,罩部件在内部收纳光学系统,在罩部件的外表面具备沿着光学系统设置并传导罩部件的热的罩部件用散热部件。在该情况下,通过罩部件用散热部件,避免或抑制收纳于罩部件的内部的光学系统的温度上升,从而抑制像的变形等。
[0086]
在具体的方面,片型散热部件是石墨片。在该情况下,能够进行高效率的热传导。
[0087]
具体方式中的第二图像显示装置具备:显示元件,其包含图像光的发光部;光学系统,其射出来自显示元件的图像光;金属制的框架,其支承光学系统,并且具有供显示元件的一部分插入的凹部;以及润滑脂状散热部件,其填充于框架的凹部,将显示元件的热传导至框架。
[0088]
在上述图像显示装置中,通过润滑脂状散热部件将显示元件的热传导至框架,从而确保充分的散热。在此基础上,采用润滑脂状的部件作为导热介质,即,通过在导热时夹设导电性低的部件,来抑制在显示元件中产生的噪声的传导。
[0089]
在具体的方面,在框架与光学系统之间具有隔热部件。在该情况下,能够利用隔热部件阻断或抑制传导至框架的热去向光学系统。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