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茶叶翻炒机的制作方法

2022-07-30 14:52: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翻炒机。


背景技术:

2.茶叶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的一种饮品,其具备天然、健康、饮用方便等特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茶叶的要求不断越高。因此在茶叶的加工过程中,炒制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制茶领域中,主要是通过茶叶翻炒机来炒制茶叶。
3.但是现有的一种茶叶翻炒机仍存在一些弊端,现有的茶叶翻炒机不具有揉捻的功能,揉捻只能在翻炒后独立进行操作,使其茶叶的组织造成破坏,从而使揉捻出来的茶叶精华保存在茶叶表面,现有技术无法进行初步揉捻,是后期揉捻的工作量加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茶叶翻炒机。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茶叶翻炒机,通过第二茶叶翻炒机腔室、电机架、电机、转轴、皮带轮、转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辅助固定套杆、往复丝杆、滑动套柱、第一滑槽、第一滑块、三角栏、揉捻块和下滑槽的相互配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损坏茶叶组织,从而使得损坏后流出的茶叶精华留存在茶叶表面,从而最大限度的利用茶叶,大大提高了整个茶叶翻炒的效率,有效提高茶叶品质与口感。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翻炒机,包括第一茶叶翻炒机腔室,所述第一茶叶翻炒机腔室下端焊接有第二茶叶翻炒机腔室,所述第二茶叶翻炒机腔室前端焊接有电机架,所述电机架内侧焊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内侧插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套设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上端套设有转杆,所述转杆前端焊接有第一齿轮,第一茶叶翻炒机腔室前端焊接有辅助固定套杆,所述辅助固定套杆内部螺纹连接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一侧穿过辅助固定套杆焊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往复丝杆上套设有滑动套柱,所述第一茶叶翻炒机腔室前端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滑动套柱内侧焊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下端焊接有三角栏,所述第一滑块下端焊接有揉捻块,所述第二茶叶翻炒机腔室内部开设有下滑槽。
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利用上述结构,当电机启动带动转轴与翻炒板在第一茶叶翻炒机腔室内旋转翻炒茶叶时,利用皮带轮的传动功能,使得转轴在转动的同时带动转杆一同转动,此时转杆转动会带动第一齿轮一同转动,而第一齿轮转动后其一侧的第二齿轮由于处于啮合状态,此时会带动第二齿轮一同转动,当第二齿轮转动时,焊接第二齿轮的一侧的往复丝杆在辅助固定套杆的支撑下,也会进行转动,此时又与往复丝杆转动又因为往复丝杆螺纹特性。会带动滑动套柱与第一滑块一同做往复平行移动,此时连接第一滑块下端的三角栏与揉捻块也理所当然的会被带动做往复平移移动至揉捻块与下滑槽相互贴合,所以揉捻块移动至与下滑槽贴合且出现挤压力时,该挤压力便可以使从入料箱落下落入下滑槽上的茶叶受到挤压,通过该挤压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损坏
茶叶组织,从而使得损坏后流出的茶叶精华留存在茶叶表面,从而最大限度的利用茶叶,大大提高了整个茶叶翻炒的效率,有效提高茶叶品质与口感。
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滑槽上开设有弧形斜坡,所述揉捻块一侧形状与下滑槽上的弧形斜坡相对应。
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结构使得茶叶从而入料箱内落入后能够均速的在下滑槽上滑落,从而使得揉捻块对茶叶揉捻效率得到一定的提高。
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茶叶翻炒机腔室上端焊接有入料箱,所述入料箱内壁上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部滑动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上端焊接有第一转块,所述第一转块内侧铰接连接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内侧铰接连接有第二转块,所述入料箱内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部焊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外部缠绕有弹簧,所述固定柱上套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焊接在第二转块下端,所述第二滑块外端焊接有推环。
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以上的结构,向下推动推环,使得第二滑块向下移动,又因为第一转块、铰接杆和第二转块皆采用铰接方式连接,利用铰接原理使得刮板在移动槽下方斜下方运动,此时刮板运动的同时会对入料箱斜面的表面做刮除动作,从而可以有效的对入料箱斜板上残留的茶叶向下刮动以至使该机器的完整运行,有效提高装置的使用效率。
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刮板与入料箱设置的斜边表面相贴合。
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得刮板能够更完整地对入料箱进行刮除移动,使该技术特征更完善。
13.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推环呈为圆环状设置,所述推环内壁设置有防滑纹路。
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以上技术特征使得操作人员对推环握持得更加牢固,从而防止打滑提高装置的使用效率。
15.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轴外侧套设有翻炒板,所述翻炒板内开设有内嵌槽,所述内嵌槽一侧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内嵌槽内部插接有延伸板,所述第三滑块内侧焊接在延伸板上,所述延伸板下端焊接有震荡板,所述震荡板外侧套设有橡胶震荡球。
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转轴转动地同时带动翻炒板一同转动,此时一组翻炒板处于下方时,通过重力的作用延伸板会从内嵌槽内延展出来,此时震荡板外部的橡胶震荡球会与第一茶叶翻炒机腔室底端的表面发货所能碰撞,从而使得第一茶叶翻炒机腔室表面发生震荡,可以有效地对附着在第一茶叶翻炒机腔室内部底端的茶叶进行脱离,是哦茶叶能够在第一茶叶翻炒机腔室内翻炒烘干地更全面。
1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橡胶震荡球采用c字形形状套设在震荡板上,所述橡胶震荡球内壁与震荡板外壁相互贴合。
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结构使得橡胶震荡球在接触第一茶叶翻炒机腔室内壁上时能够通过“c”缺口缝隙发生位移错位,从而使橡胶震荡球会在碰撞后其晃动的幅度会变大,从而有效对附着茶叶进行脱离。
19.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20.1、通过的第二茶叶翻炒机腔室、电机架、电机、转轴、皮带轮、转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辅助固定套杆、往复丝杆、滑动套柱、第一滑槽、第一滑块、三角栏、揉捻块和下滑槽的相互配合,当电机启动带动转轴与翻炒板在第一茶叶翻炒机腔室内旋转翻炒茶叶时,利用皮带轮的传动功能,使得转轴在转动的同时带动转杆一同转动,此时转杆转动会带动第一齿轮一同转动,而第一齿轮转动后其一侧的第二齿轮由于处于啮合状态,此时会带动第二齿轮一同转动,当第二齿轮转动时,焊接第二齿轮的一侧的往复丝杆在辅助固定套杆的支撑下,也会进行转动,此时又与往复丝杆转动又因为往复丝杆螺纹特性。会带动滑动套柱与第一滑块一同做往复平行移动,此时连接第一滑块下端的三角栏与揉捻块也理所当然的会被带动做往复平移移动至揉捻块与下滑槽相互贴合,所以揉捻块移动至与下滑槽贴合且出现挤压力时,该挤压力便可以使从入料箱落下落入下滑槽上的茶叶受到挤压,通过该挤压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损坏茶叶组织,从而使得损坏后流出的茶叶精华留存在茶叶表面,从而最大限度的利用茶叶,大大提高了整个茶叶翻炒的效率,有效提高茶叶品质与口感;
21.2、通过的入料箱、移动槽、刮板、第一转块、铰接杆、第二转块、第二滑槽、固定柱、弹簧、第二滑块和推环的相互配合,向下推动推环,使得第二滑块向下移动,又因为第一转块、铰接杆和第二转块皆采用铰接方式连接,利用铰接原理使得刮板在移动槽下方斜下方运动,此时刮板运动的同时会对入料箱斜面的表面做刮除动作,从而可以有效的对入料箱斜板上残留的茶叶向下刮动以至使该机器的完整运行,有效提高装置的使用效率;
22.3、通过的翻炒板、内嵌槽、第三滑槽、第三滑块、延伸板、震荡板和橡胶震荡球的相互配合,当转轴转动地同时带动翻炒板一同转动,此时一组翻炒板处于下方时,通过重力的作用延伸板会从内嵌槽内延展出来,此时震荡板外部的橡胶震荡球会与第一茶叶翻炒机腔室底端的表面发货所能碰撞,从而使得第一茶叶翻炒机腔室表面发生震荡,可以有效地对附着在第一茶叶翻炒机腔室内部底端的茶叶进行脱离,是哦茶叶能够在第一茶叶翻炒机腔室内翻炒烘干地更全面。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茶叶翻炒机腔室处立体结构状态示意图。
24.图2为本发明图1的a处结构放大图。
25.图3为本发明图1的b处结构放大图。
26.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茶叶翻炒机腔室处立体结构剖面状态示意图。
27.图5为本发明图4的c处结构放大图。
28.图6为本发明图4的d处结构放大图。
29.图7为本发明的入料箱立体结构剖面状态示意图。
30.图8为本发明图7的e处结构放大图。
31.附图标记为:1、第一茶叶翻炒机腔室;2、第二茶叶翻炒机腔室;3、电机架;4、电机;5、转轴;6、皮带轮;7、转杆;8、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10、辅助固定套杆;11、往复丝杆;12、滑动套柱;13、第一滑槽;14、第一滑块;15、三角栏;16、揉捻块;17、下滑槽;18、入料箱;19、移动槽;20、刮板;21、第一转块;22、铰接杆;23、第二转块;24、第二滑槽;25、固定柱;26、弹簧;27、第二滑块;28、推环;29、翻炒板;30、内嵌槽;31、第三滑槽;32、第三滑块;33、延伸板;
34、震荡板;35、橡胶震荡球。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3.参照说明书附图1-4,一种茶叶翻炒机,包括第一茶叶翻炒机腔室1,第一茶叶翻炒机腔室1下端焊接有第二茶叶翻炒机腔室2,第二茶叶翻炒机腔室2前端焊接有电机架3,电机架3内侧焊接有电机4,电机4内侧插设有转轴5,转轴5上套设有皮带轮6,皮带轮6上端套设有转杆7,转杆7前端焊接有第一齿轮8,第一茶叶翻炒机腔室1前端焊接有辅助固定套杆10,辅助固定套杆10内部螺纹连接有往复丝杆11,往复丝杆11一侧穿过辅助固定套杆10焊接有第二齿轮9,第二齿轮9与第一齿轮8相互啮合,往复丝杆11上套设有滑动套柱12,第一茶叶翻炒机腔室1前端开设有第一滑槽13,第一滑槽13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4,滑动套柱12内侧焊接有第一滑块14,第一滑块14下端焊接有三角栏15,第一滑块14下端焊接有揉捻块16,第二茶叶翻炒机腔室2内部开设有下滑槽17,通过利用上述结构,当电机4启动带动转轴5与翻炒板29在第一茶叶翻炒机腔室1内旋转翻炒茶叶时,利用皮带轮6的传动功能,使得转轴5在转动的同时带动转杆7一同转动,此时转杆7转动会带动第一齿轮8一同转动,而第一齿轮8转动后其一侧的第二齿轮9由于处于啮合状态,此时会带动第二齿轮9一同转动,当第二齿轮9转动时,焊接第二齿轮9的一侧的往复丝杆11在辅助固定套杆10的支撑下,也会进行转动,此时又与往复丝杆11转动又因为往复丝杆11螺纹特性。会带动滑动套柱12与第一滑块14一同做往复平行移动,此时连接第一滑块14下端的三角栏15与揉捻块16也理所当然的会被带动做往复平移移动至揉捻块16与下滑槽17相互贴合,所以揉捻块16移动至与下滑槽17贴合且出现挤压力时,该挤压力便可以使从入料箱18落下落入下滑槽17上的茶叶受到挤压,通过该挤压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损坏茶叶组织,从而使得损坏后流出的茶叶精华留存在茶叶表面,从而最大限度的利用茶叶,大大提高了整个茶叶翻炒的效率,有效提高茶叶品质与口感;揉捻块16一侧形状与下滑槽17上的弧形斜坡相对应,通过该结构使得茶叶从而入料箱18内落入后能够均速的在下滑槽17上滑落,从而使得揉捻块16对茶叶揉捻效率得到一定的提高。
34.参照说明书附图5和图8,第二茶叶翻炒机腔室2上端焊接有入料箱18,入料箱18内壁上开设有移动槽19,移动槽19内部滑动连接有刮板20,刮板20上端焊接有第一转块21,第一转块21内侧铰接连接有铰接杆22,铰接杆22内侧铰接连接有第二转块23,入料箱18内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24,第二滑槽24内部焊接有固定柱25,固定柱25外部缠绕有弹簧26,固定柱25上套设有第二滑块27,第二滑块27焊接在第二转块23下端,第二滑块27外端焊接有推环28,利用以上的结构,向下推动推环28,使得第二滑块27向下移动,又因为第一转块21、铰接杆22和第二转块23皆采用铰接方式连接,利用铰接原理使得刮板20在移动槽19下方斜下方运动,此时刮板20运动的同时会对入料箱18斜面的表面做刮除动作,从而可以有效的对入料箱18斜板上残留的茶叶向下刮动以至使该机器的完整运行,有效提高装置的使用效率;刮板20与入料箱18设置的斜边表面相贴合,使得刮板20能够更完整地对入料箱18进行
刮除移动,使该技术特征更完善;推环28呈为圆环状设置,推环28内壁设置有防滑纹路,利用以上技术特征使得操作人员对推环28握持得更加牢固,从而防止打滑提高装置的使用效率。
35.参照说明书附图6至图7,转轴5外侧套设有翻炒板29,翻炒板29内开设有内嵌槽30,内嵌槽30一侧开设有第三滑槽31,第三滑槽31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32,内嵌槽30内部插接有延伸板33,第三滑块32内侧焊接在延伸板33上,延伸板33下端焊接有震荡板34,震荡板34外侧套设有橡胶震荡球35,当转轴5转动地同时带动翻炒板29一同转动,此时一组翻炒板29处于下方时,通过重力的作用延伸板33会从内嵌槽30内延展出来,此时震荡板34外部的橡胶震荡球35会与第一茶叶翻炒机腔室1底端的表面发货所能碰撞,从而使得第一茶叶翻炒机腔室1表面发生震荡,可以有效地对附着在第一茶叶翻炒机腔室1内部底端的茶叶进行脱离,是哦茶叶能够在第一茶叶翻炒机腔室1内翻炒烘干地更全面;橡胶震荡球35采用c字形形状套设在震荡板34上,橡胶震荡球35内壁与震荡板34外壁相互贴合,通过该结构使得橡胶震荡球35在接触第一茶叶翻炒机腔室1内壁上时能够通过“c”缺口缝隙发生位移错位,从而使橡胶震荡球35会在碰撞后其晃动的幅度会变大,从而有效对附着茶叶进行脱离。
36.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37.其次:本发明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发明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38.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