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用于鉴别酒真假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30 07:33: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鉴酒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用于鉴别酒真假的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市场上流通的名贵酒也越来也多,假冒的酒也就越来越多,对于平时对各种酒不了解的消费者来说,买到假酒的概率也很大。目前酒类的鉴定主要是通过鉴酒大师的目测,测量,查询等传统方式来进行,浪费人工时间,费用也不菲。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目前酒类的鉴定主要是通过鉴酒大师的目测,测量,查询等传统方式来进行,浪费人工时间,费用也不菲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可用于鉴别酒真假的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4.一种可用于鉴别酒真假的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酒瓶容置腔,所述壳体在酒瓶容置腔的底部设置有称重模块和打孔检测模块,所述打孔检测模块包括设置在酒瓶容置腔底部的透光托盘、位于透光托盘底部的光源以及位于透光托盘底部的打孔检测摄像头,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旋转酒瓶的旋转模块,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捕捉酒瓶的各个防伪特征的拍照模块。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称重模块可以对酒瓶称重,不同年份的酒在重量上会有差别,通过高精度的称重模块进行测量,可以有效排除一部分假酒。打孔检测模块在打孔检测时对瓶底照射,可以检测瓶身是否有打孔。通过旋转模块旋转酒瓶,再利用拍照模块可以捕捉到360
°
的摄像,有效捕捉酒瓶的各个防伪特征与系统内的特征比对。从而不需要通过鉴酒大师的目测,测量,查询等传统方式来进行鉴酒,进而节省了人工时间以及成本。
6.优选的,所述拍照模块包括侧部摄像头,所述侧部摄像头设置在酒瓶容置腔的侧壁上。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部摄像头可以全方位获取酒瓶侧面的图像。
8.优选的,所述拍照模块还包括顶部摄像头,所述顶部摄像头设置在酒瓶容置腔的顶壁上。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部摄像头可以全获取酒瓶顶部的图像,从而弥补了侧部摄像头的不足。
10.优选的,所述可用于鉴别酒真假的装置还包括瓶盖电子标签感应模块,瓶盖电子标签感应模块活动设置在酒瓶容置腔内。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瓶盖电子标签感应模块可以检测有些酒瓶盖上有感应模块的品种,且所述瓶盖电子标签感应模块为可活动的,可不影响摄像头拍照。
12.优选的,所述瓶盖电子标签感应模块包括支撑杆以及设置在支撑杆端部的感应器,所述支撑杆旋转设置在酒瓶容置腔内,所述感应器包括rfid电子标签感应器或者nfc电子标签感应器。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为可旋转式的,工作时旋转到位,不工作时旋转到一侧,不影响摄像头拍照;rfid电子标签感应器或者nfc电子标签感应器能较好的实现感应的效果。
14.优选的,所述可用于鉴别酒真假的装置还包括用于显示鉴别结果的显示模块。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显示模块可以显示鉴别结果等,无鉴别时,显示屏幕可以投放广告。
16.优选的,所述可用于鉴别酒真假的装置还包括补光模块,所述补光模块位于酒瓶容置腔内。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补光模块在鉴酒机工作时进行补光,有利于拍照模块进行拍照。
18.优选的,所述补光模块包括补光模块包括顶部补光灯以及侧边补光灯,顶部补光灯设置在酒瓶容置腔的顶壁上,所述侧边补光灯设置在酒瓶容置腔的侧壁上。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补光模块包括补光模块包括顶部补光灯以及侧边补光灯,从而全方位对酒瓶进行补光。
20.优选的,所述可用于鉴别酒真假的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称重模块、旋转模块、拍照模块、瓶盖电子标签感应模块、显示模块以及补光模块电性连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模块可实现控制检测过程,供电等效果。
22.优选的,所述酒瓶容置腔包括朝向壳体侧面设置的开口,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封堵开口的仪器门。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仪器门有利于补光模块的工作,也可避免酒瓶掉出酒瓶容置腔外。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通过称重模块可以对酒瓶称重,不同年份的酒在重量上会有差别,通过高精度的称重模块进行测量,可以有效排除一部分假酒。打孔检测模块在打孔检测时对瓶底照射,可以检测瓶身是否有打孔。通过旋转模块旋转酒瓶,再利用拍照模块可以捕捉到360
°
的摄像,有效捕捉酒瓶的各个防伪特征与系统内的特征比对。从而不需要通过鉴酒大师的目测,测量,查询等传统方式来进行,节省了人工时间以及成本;
26.2.瓶盖电子标签感应模块可以检测有些酒瓶盖上有感应模块的品种,且瓶盖电子标签感应模块为可活动的,可不影响摄像头拍照;
27.3.控制模块可实现控制检测过程,供电等效果。
附图说明
28.包括附图以提供对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被并入本说明书中并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图示了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将容易认识到其它实施例和实施例的很多预期优点,因为通过引用以下详细描述,它们变得被更好地理解。附图的元件不一定是相互按照比例的。同样的附图标记指代对应的类似部件。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用于鉴别酒真假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用于鉴别酒真假的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为了体现旋转模块结构示意图。
32.图4是图2的另一视图。
33.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酒瓶容置腔;4、透光托盘;5、称重模块;6、旋转模块;7、侧部摄像头;8、顶部摄像头;9、瓶盖电子标签感应模块;10、顶部补光灯;11、侧边补光灯;12、开关;13、仪器门;14、支撑杆;15、感应器;16、酒瓶。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
3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36.参照图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可用于鉴别酒真假的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呈长方体状设置。
37.参照图1和图2,壳体1内设置有用于放置酒瓶16的酒瓶容置腔2,酒瓶容置腔2包括朝向壳体1侧面设置的开口,壳体1上还设置有用于封堵开口的仪器门13。
38.壳体1在酒瓶容置腔2的底部设置有打孔检测模块,其中,打孔检测模块包括设置在酒瓶容置腔2底部的透光托盘4、位于透光托盘4底部的光源(图中未示出)位于透光托盘4底部的打孔检测摄像头(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中,透光托盘4为圆形的玻璃板。透光托盘4底部的光源用于对瓶底照射,打孔检测摄像头用于拍摄打光后的瓶底图像,打孔检测模块可以检测瓶身是否有打孔。
39.参照图3,壳体1在酒瓶容置腔2的底部设置有称重模块5,称重模块5在透光托盘4的底部设置有电子秤(图中未示出),电子秤与透光托盘4连接,从而实现对指定的酒类称重。不同年份的酒在重量上会有差别,通过高精度的称重模块5进行测量,可以有效排除一部分假酒。
40.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旋转酒瓶16的旋转模块6以及用于捕捉酒瓶16的各个防伪特征的拍照模块,旋转模块6和称重模块5以及打孔检测模块设置在一起,旋转模块6和透光托盘4驱动连接,旋转模块6包括设置在酒瓶容置腔2的底部的驱动源(图中未示出),驱动源旋转后可带动透光托盘4转动,本实施例中,驱动源为旋转电机。
41.参照图2和图4,拍照模块包括两个侧部摄像头7,两个侧部摄像头7设置在酒瓶容置腔2的侧壁上,拍照模块还包括顶部摄像头8,顶部摄像头8设置在酒瓶容置腔2的顶壁上。拍照模块摄像头可以捕捉到360
°
的摄像,有效捕捉酒瓶16的各个防伪特征与系统内的特征比对。
42.可用于鉴别酒真假的装置还包括瓶盖电子标签感应模块9,瓶盖电子标签感应模块9活动设置在酒瓶容置腔2内,感应模块包括活动设置的支撑杆14以及设置在支撑杆14端部的感应器15,本实施例中,感应器15为rfid电子标签感应器15或者nfc电子标签感应器15。可以检测有些酒瓶16盖上有rfid电子标签或者nfc电子标签的品种。支撑杆14为可旋转式的,工作时旋转到位,不工作时旋转到一侧,不影响摄像头拍照。
43.参照图4,可用于鉴别酒真假的装置还包括补光模块,补光模块位于酒瓶容置腔2内,补光模块包括顶部补光灯10以及侧边补光灯11,顶部补光灯10设置在酒瓶容置腔2的顶
壁上,侧边补光灯11设置在酒瓶容置腔2的侧壁上,用于在鉴酒机工作时进行补光。
44.可用于鉴别酒真假的装置还包括用于显示鉴别结果的显示模块(图中未示出),通过显示模块,消费者可对自己酒类的名称和年份等信息进行操作,也可以显示鉴别结果等,无鉴别时,显示屏幕可以投放广告。
45.可用于鉴别酒真假的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称重模块5、旋转模块6、拍照模块、瓶盖电子标签感应模块9、显示模块以及补光模块电性连接。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检测过程或者供电等。控制模块还连接有开关12,通过开关12可控制装置的开启与关闭。
46.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4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措词

包括’并不排除在权利要求未列出的元件或步骤的存在。元件前面的措词

一’或

一个’并不排除多个这样的元件的存在。在相互不同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某些措施的简单事实不表明这些措施的组合不能被用于改进。在权利要求中的任何参考符号不应当被解释为限制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