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回收共享快递包装的自助式回收柜

2022-07-30 06:39: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领域中的循环使用的共享快递包装的回收技术设备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用于回收共享快递包装的自助式回收柜。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快递分装用品(第一部分):封套净等标准,对快递包装提出绿色化,可循环,减量化的要求。2017年,国家邮政局发布了快递发展“十三五”规划,旨在推动快递业向高效绿色节能方向发展。
3.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快递业依然会有较高的增速快递,数量将长期保持高位,现有快递包装的问题也会更加突出,且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环保,愿意把资金投入绿色发展行业来改善当前的环境,提高经济的质量,减少经济发展带来的外部性。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有更强的购买力,同时也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度包装的问题导致的快递垃圾泛滥会引起人们对传统包装盒的厌弃,增加对共享快递包装盒的需求,而且共享快递包装盒单次使用成本大幅低于传统包装盒,可以使运费更低,促使人们选择共享快递包装。
4.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多款可循环使用共享快递包装装置,例如:公开(公告)号:cn108876967a的专利文件中提出了“共享包裹、共享包装箱”的技术方案;公开(公告)号:cn112849710a的专利文件中提出了“共享包装袋”的技术方案,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中均未提出任何关于回收共享包装的技术方案。
5.因此,需要一款合适于共享快递包装回收的智能回收柜以支持共享快递包装业务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回收共享快递包装的自助式回收柜;其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用于回收共享快递包装的自助式回收柜,包括可循环使用的共享快递包装以及用于回收该共享快递包装的回收柜,所述的回收柜内部设置有若干分隔板将回收柜内的空间分为若干回收区域,且在每一回收区域的回收柜前端均相应设置有投递窗口,且所述的投递窗口上还设置有回收挡板,每一回收挡板上还均连接安装有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回收挡板可将投递窗口打开和关闭。
8.每一回收区域的回收柜的上端还均设置有与投递窗口位置对应的夜视摄像装置,该夜视摄像装置可在投递时拍摄投递窗口投递进入的物品,且每一回收区域的回收柜的侧面还均设置有可打开和关闭的电控柜门。
9.所述回收柜的前端面还设置有一嵌装有处理器的电子显示屏,该电子显示屏的上端设置有扫码装置,电子显示屏下端设置有用于控制电控柜门开启和关闭的柜门开关以及语音播放装置;所述投递窗口处的驱动装置可根据电子显示屏的指示打开和关闭投递窗
口。
10.进一步地,所述的回收柜内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一块分隔板,将回收柜内的空间分为两个回收区域。
11.进一步地,所述的共享快递包装包括共享快递包裹、共享快递包装袋、共享快递包装盒以及共享快递包装箱,不同类的共享快递包装投递回收至不同的回收区域内。
12.进一步地,每一共享包装上均相应设置有二维码,该二维码含有该共享包装的所有信息。
13.进一步地,所述回收柜的投递窗口的下方还贴放有操作指南;通过设置操作指南,可指导客户使用回收柜。
14.进一步地,所述的回收柜设置为长方形回收柜,其长宽高分别设置为 1800mm、1000mm、1700mm;而回收柜上的投递窗口设置为矩形窗口,其长宽分别为200mm、30mm。
15.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的回收柜可实现共享包装的自助式回收,本实用新型中整个柜体内部设置有分隔板可将内部空间分为若干回收区域,每一回收区域分别回收不同类型的共享快递包装,实现分类分区回收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共享包装上独有的二维码通过扫描识别核对信息,并通过控制驱动装置打开投递窗口,且回收柜的上端又设置有夜视拍摄装置,可对投递的共享包装进行拍摄,并将拍摄的图像中的二维码与已扫描的二维码进行比较,确认共享包装的真实投递,实现精确、精准回收,非常适合于共享包装的智能回收,从而可有效的支持快递包装业务的发展;
17.(2)本装置还提供一种新型的共享包装袋,具有节省包装成本,减少资源浪费的功能,非常适用于自助式的回收柜,两者配合使用,相得益彰。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回收柜操作流程图;
20.图3—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共享快递包装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2.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回收共享快递包装的自助式回收柜,包括可循环使用的共享快递包装以及用于回收该共享快递包装的回收柜41,回收柜41内部设置有若干分隔板42将回收柜41内的空间分为若干回收区域,且在每一回收区域的回收柜41前端均相应设置有投递窗口43,且投递窗口43上还设置有回收挡板 44,每一回收挡板44上还均连接安装有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回收挡板 44可将投递窗口43打开和关闭。
23.每一回收区域的回收柜41的上端还均设置有与投递窗口43位置对应的夜视摄像装置45,该夜视摄像装置45可在投递时拍摄投递窗口43投递进入的物品,且每一回收区域的回收柜41的侧面还均设置有可打开和关闭的电控柜门46。
24.回收柜41的前端面还设置有一嵌装有处理器的电子显示屏47,该电子显示屏47的上端设置有扫码装置48,电子显示屏47下端设置有用于控制电控柜门 46开启和关闭的柜门开关49以及语音播放装置410;投递窗口43处的驱动装置可根据电子显示屏47的指示打开和关闭投递窗口43。
25.回收柜41内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一块分隔板42,将回收柜41内的空间分为两个回收区域。
26.共享快递包装包括共享快递包裹、共享快递包装袋、共享快递包装盒以及共享快递包装箱,不同类的共享快递包装投递回收至不同的回收区域内。每一共享包装上均相应设置有二维码,该二维码含有该共享包装的所有信息。
27.回收柜41的投递窗口43的下方还贴放有操作指南;回收柜41设置为长方形回收柜41,其长宽高分别设置为1800mm、1000mm、1700mm;而回收柜41上的投递窗口43设置为矩形窗口,其长宽分别为200mm、30mm。
28.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回收柜的操作流程,在具体使用的时候,每一可循环使用的共享快递包装上均相应设置有二维码,该二维码记录该共享包装的使用信息等,客户在归还时,先通过回收柜上的扫码装置对共享包装上的二维码进行扫码识别,电子显示屏内仪存储有所有共享快递包的二维码信息,通过扫描确认为共享的快递包装后,电子显示屏上出现扫码成功的信息,且处理器根据二维码信息自动分类,并联动驱动装置将回收柜上相应的投递窗口上的回收挡板打开,之后用户将共享快递包装从投递窗口放入至回收柜中,即可完成快递回收包装的回收,之后控制回收挡板将投递窗口关闭即可。
29.另外,本装置还在回收柜的上端设置夜视摄像装置,当投递窗口被打开后,相应位置的夜视摄像装置即开始对投入的物品进行拍摄,且客户投递时,需将带有二维码的一面朝上,该夜视摄像装置采用中高精度摄像仪器,可每秒拍摄上百张照片,确保拍摄到投入的共享包装上的二维码,将投递时拍摄到的二维码照片与已扫描的二维码进行对比,两者一致时,则在电子显示屏上显示“已归还成功”;如果没有拍摄到对应的二维码,则在显示屏上显示“请尽快归还包裹”的字样,并通过语音播放装置播放语音,提醒客户归还快递包装。
30.本实用新型还可设置有对应的app小程序,可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全部信息发送至app上,可供客户操作以及确认共享包装的回收等;本装置中每一回收区域的柜体侧壁上均相应设置有对应的电动柜门,工作人员可通过扫描其工牌打开各个电动柜门,对柜体内部的共享包装进行回收。
31.本装置中回收柜上的投递窗口处对应安装有回收挡板,该回收挡板通过驱动装置驱动,驱动装置通过电子显示屏的处理器控制,可带动回收挡板打开和关闭投递窗口,该技术为现有技术中较为常见的技术方案,因此在附图中并未详细示出。
32.本装置的共享快递包装可分为共享快递包裹、共享快递包装袋、共享快递包装盒或共享快递包装箱,并且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可用于该自助式回收柜的共享快递包装袋,其结构如图3、图4、图5所示,包括带有容纳腔的包装袋主体 1,包装袋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开口2,开口2处设置有尼龙防水拉链3,通过尼龙防水拉链3可将内部容纳腔空间封闭;包装袋主体1包括前侧面101、后侧面 102、左侧面103、右侧面104以及底面105;所述的前侧面101设置有用于放置面单的面单透明袋4,而后侧面102下端相应设置有长条状的第一魔术贴5,后侧面102上端则相应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二魔术贴6,该第二魔术贴6与第一魔术贴5
配合使用,所述的第二魔术贴6向上延伸从前侧面101环绕一圈后从下方向上固定在第一魔术贴5上。
33.面单透明袋4的上端设置有密封式拉链7;且该面单透明袋4设置在包装袋主体1的前侧面101下端;包装袋主体1的前侧面101或后侧面102处还设置有包装袋二维码8;包装袋主体1的左侧面103和右侧面104的中间位置处均相应设置有竖向的对折线9。
34.该快递包装袋为折叠式的可循环回收利用包装袋,使用完毕后,可将整个包装袋折叠后投入到回收柜中实现包装袋的回收利用,可节省成本,减少资源浪费,绿色环保。
35.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并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与权利要求范围的,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保护范围内容做出的等效变化和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