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传送系统和自动分析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7-27 20:38: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传送系统和自动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2.有时将预处理装置与液相色谱仪等分析装置进行组合,来构建一种全自动地执行从样本的预处理到分析为止的一系列动作的自动分析系统,其中,所述预处理装置执行全血、血清、血浆、尿等样本的预处理,所述液相色谱仪等分析装置对在预处理装置中被实施了规定的预处理的样本执行分析(参照专利文献1)。
3.在如上所述的自动分析系统中,需要一种向分析装置传送在预处理装置中被实施了预处理的样本的传送系统。传送系统构成为:具备保持并输送用于收容样本的样本容器的臂,通过臂向分析装置的自动取样器内的规定位置配置样本容器。分析装置的自动取样器使用针形件(needle)从被传送系统的臂配置到规定位置的样本容器采集样本。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6/017042号


技术实现要素:

7.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8.分析装置的自动取样器期望将内部空间密闭而与外部空气热隔绝以将样本的温度维持固定。另一方面,为了能够通过传送系统从预处理装置向自动取样器传送样本容器,传送系统的臂需要能够从预处理装置进入自动取样器。因此,在自动取样器的侧面设置开闭门,该开闭门仅在传送系统的臂使样本容器向自动取样器内移动的期间成为敞开状态。
9.在自动取样器中从样本容器进行样本采集的期间,保持有样本容器的传送装置的臂在进入了自动取样器的内部空间的状态下待机。在此期间,自动取样器的开闭门敞开,因此自动取样器的内部空间被暴露在外部空气中,存在自动取样器的内部空间的温度变动而产生结露或耗电增加的问题。另外,还认为当传送装置的臂进入了自动取样器内时臂会干扰自动取样器的机构从而阻碍自动取样器的动作。
10.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缩短传送系统的臂进入了传送目的地装置内的时间。
11.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12.本发明所涉及的传送系统用于将收容样本的样本容器从传送源装置向与所述传送源装置相邻地配置的传送目的地装置传送,所述传送系统具备:臂,其具有前端和基端,所述前端朝向所述传送目的地装置侧,在所述臂的前端部具有用于以能够装卸的方式保持所述样本容器的第一抓取器;驱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传送源装置内,驱动所述臂以使所述第一抓取器在所述传送源装置内的第一位置与所述传送目的地装置内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及第二抓取器,其设置在所述传送目的地装置内,被设置为在所述第一抓取器来到所述第二位置时,与所述第一抓取器之间进行所述样本容器的交接。
13.本发明所涉及的自动分析系统具备:传送源装置;传送目的地装置,其与所述传送源装置相邻地配置;以及上述的传送系统,其用于将收容样本的样本容器从所述传送源装置向所述传送目的地装置传送。
14.发明的效果
15.本发明所涉及的传送系统构成为:设置在臂的前端的第一抓取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保持样本容器,并且构成为:在臂来到传送目的地装置内的第二位置时,在臂的前端的第一抓取器与设置在传送目的地装置内的第二抓取器之间进行样本容器的交接。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在进行了样本容器从第一抓取器向第二抓取器的交接之后,在将样本容器留置在传送目的地装置内的状态下将臂向传送源装置侧拉回,能够缩短传送系统的臂进入了传送目的地装置内的时间。
16.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分析系统中,作为用于在传送源装置与传送目的地装置之间进行样本容器的传送的传送系统,采用了上述的传送系统,因此能够缩短传送系统的臂进入了传送目的地装置内的时间。由此,在传送系统的臂被拉回到传送源装置侧之后,能够使传送目的地装置的内部空间成为密闭状态,能够缩短传送目的地装置的内部空间暴露在外部空气中的时间。
附图说明
17.图1是示出被组装到自动分析系统中的传送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从上方观察到的概要结构图。
18.图2是该实施例中的容器保持件的主视图。
19.图3是示出在该实施例中将样本容器向分析装置传送的状态的图。
20.图4是示出在该实施例中将样本容器传送到分析装置之后的状态的图。
21.图5是用于说明该实施例中的锁定机构的构造的图,是示出第一抓取器对容器保持件的保持被锁定的状态的图。
22.图6是用于说明该实施例中的锁定机构的构造的图,是示出第一抓取器对容器保持件的保持被解锁的状态的图。
23.图7是示出该实施例中的从预处理装置向分析装置传送样本的传送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传送系统和自动分析系统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
25.如图1所示,利用彼此相邻地配置的预处理装置100和分析装置200来构建自动分析系统。预处理装置100是对作为分析对象的样本执行预处理的装置,可以具有与国际公开第2016/017042号中公开的预处理装置同等的结构。分析装置200是对在预处理装置100中被实施了预处理的样本执行分析的装置,可以是液相色谱仪等。
26.在自动分析系统中组装有传送系统1,该传送系统1用于从预处理装置100(传送源装置)向分析装置200(传送目的地装置)传送预处理完毕的样本。预处理完毕的样本以收容在样本容器s(参照图3等)中的状态被传送到分析装置200。在分析装置200中,通过针形件
等对被传送系统1传送来的样本容器s内的样本进行采集以供于分析。
27.传送系统1主要具备臂2、第一抓取器4、容器保持件6、螺线管10、线性引导件12、马达14、第二抓取器16以及控制部22。
28.臂2以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前端朝向分析装置200。在臂2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抓取器4。第一抓取器4能够利用两个爪4a以能够装卸的方式保持容器保持件6,这两个爪4a以朝向分析装置200延伸的方式设置。
29.如图2所示,容器保持件6具有上方开口的孔8,通过将样本容器s嵌入孔8中来放置该样本容器s。容器保持件6具备从侧面上部向大致水平方向突出的凸缘部6a。在第一抓取器4保持容器保持件6时,第一抓取器4的爪4a进入凸缘部6a的下方来支承凸缘部6a的下表面。螺线管10构成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用于将由第一抓取器4保持容器保持件6的保持状态进行锁定/解锁。在后文叙述锁定机构。
30.返回到图1继续进行说明。线性引导件12用于使臂2沿轴向(在图中为左右方向)滑动,线性引导件12被设置为在预处理装置100内大致水平地延伸。马达14用于通过使与设置于臂2的齿条(省略图示)啮合的小齿轮15(参照图3)旋转来使臂2移动。线性引导件12和马达14构成了用于使臂2沿轴向移动的驱动机构。
31.通过驱动马达14,臂2成为将第一抓取器4配置在预处理装置100内的第一位置的状态和将第一抓取器4配置在分析装置200内的第二位置的状态。即,沿轴向驱动臂2,以使第一抓取器4在预处理装置100内的第一位置与分析装置200内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图1示出第一抓取器4被配置在第一位置的状态,图3示出第一抓取器4被配置在第二位置的状态。
32.第二抓取器16设置在分析装置200内。第二抓取器16构成为:在臂2的第一抓取器4来到第二位置时,从第一抓取器4接收容器保持件6并以能够装卸的方式保持该容器保持件6。第二抓取器16具备用于通过弹性力来保持容器保持件6的外表面的板簧等弹性体18。第二抓取器16通过将容器保持件6插入弹性体18的内侧来保持该容器保持件6,通过向预处理装置100侧拔出所保持的容器保持件6来释放容器保持件6。即,第二抓取器16被动地进行容器保持件6的保持和释放。
3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抓取器16被设置在样本架20的端部,该样本架20被设置在作为分析装置200的构成要素的自动取样器内。样本架20是用于放置多个样本容器的架子,多个样本容器用于收容作为分析对象的样本。另外,在分析装置200的自动取样器的预处理装置100侧的壁面设置有用于使臂2通过的开闭门202。在传送系统1的臂2朝向第二抓取器16移动时,开闭门202被臂2推开,在臂2处于第一状态(图1的状态)时,分析装置200的自动取样器的内部空间被密闭。在图3中,为了表示开闭门202被臂2推开,用虚线示出开闭门202。
34.在臂2输送容器保持件6时,通过包括螺线管10的锁定机构,以容器保持件6被第一抓取器4保持的状态进行锁定。在利用臂2将容器保持件6输送到图3所示的第二位置时,容器保持件6被第一抓取器4保持的状态被解锁。如果在该状态下向预处理装置100侧拉回臂2,则如图4所示那样,容器保持件6以被第二抓取器16保持的状态留置在分析装置200内。由此,在分析装置200内从样本容器s进行着样本采集的期间,能够将臂2拉回到预处理装置100内,由此使开闭门202成为闭合的状态。
35.如图5和图6所示,将进行第一抓取器4对容器保持件6的保持的锁定/解锁的锁定机构由螺线管10、杆24、轴26、锁定销28以及固定用配件30构成。杆24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
轴26支承。螺线管10被设置为在接通时对杆24的一端进行按压,在螺线管10接通时和断开时,杆24的另一端的位置发生位移。在杆24的一端安装有锁定销28。固定用配件30被安装在容器保持件6的背面(朝向臂2的基端侧的面)。固定用配件30从容器保持件6的平面大致水平地延伸。在固定用配件30上设置有用于插入杆24的锁定销28的贯通孔30a。
36.如图5所示,当以在第一抓取器4上保持有容器保持件6的状态将螺线管10断开时,锁定销28插入固定用配件30的贯通孔30a,以容器保持件6被固定于第一抓取器4的状态进行锁定。然后,当螺线管10被接通时,如图6所示,锁定销28被从固定用配件30的贯通孔30a拔出,容器保持件6被固定于第一抓取器4的状态被解锁。该状态是容器保持件6能够从第一抓取器4脱离的状态。
37.构成驱动机构的马达14以及构成锁定机构的螺线管10的动作由控制部22控制。控制部22由具备cpu等的电子电路实现。这种电子电路也可以由设置在预处理装置100中的进行预处理装置100的各构成要素的动作控制的电子电路来实现。此外,锁定机构的结构不限定于在此说明过的结构,也可以具有其它的机械结构或电磁结构。
38.在使用图1、图3以及图4的同时使用图7的流程图来说明由控制部22实现的从预处理装置100向分析装置200传送样本的传送动作的一例。
39.当在预处理装置100中结束作为分析对象的样本的预处理时,预处理完毕的样本以收容在样本容器s中的状态被放置在由在第一位置处待机的第一抓取器4保持的容器保持件6上。当将样本容器s放置于容器保持件6时,控制部22使臂2向分析装置200侧移动,直到第一抓取器4到达分析装置200内的第二位置为止(步骤101、102)。
40.当第一抓取器4到达分析装置200内的第二位置时,容器保持件6被第二抓取器16保持(参照图3)。在该状态下,控制部22将第一抓取器4对容器保持件6的保持进行解锁(步骤103),向预处理装置100拉回臂2(步骤104)。被容器保持件6保持的样本容器s与容器保持件6一起留置在分析装置200内(参照图4)。在分析装置200中,使用针形件进行样本容器s内的样本采集。控制部22使臂2在预处理装置100内待机,直到分析装置200中的从样本容器s进行的样本采集结束为止(步骤105)。能够基于来自统一管理预处理装置100和分析装置200的控制器(未图示)的信号来检测分析装置200中的从样本容器s进行的样本采集是否结束。
41.当分析装置200中的从样本容器s进行的样本采集结束时,控制部22再次使臂2向分析装置200侧移动,直到第一抓取器4到达分析装置200内的第二位置为止(步骤106、107)。当第一抓取器4到达分析装置200内的第二位置时,容器保持件6被第一抓取器4保持(参照图3)。在该状态下,控制部22锁定由第一抓取器4对容器保持件6的保持(步骤108),向预处理装置100拉回臂2(步骤109)。由此,被第一抓取器4保持的容器保持件6从第二抓取器16脱离,与样本容器s一起返回到预处理装置100。由此,完成从预处理装置100向分析装置200传送样本。之后,利用设置在预处理装置100内的其它输送机构将返回到预处理装置100的使用完毕的样本容器s输送到废弃端口来进行废弃。
42.此外,以上说明过的实施例只不过示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传送系统和自动分析系统的实施方式的一例。本发明所涉及的传送系统和自动分析系统的实施方式如下。
43.在本发明所涉及的传送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是一种传送系统,用于将收容样本的样本容器从传送源装置向与所述传送源装置相邻地配置的传送目的地装置传送,所述
传送系统具备:臂,其具有前端和基端,所述前端朝向所述传送目的地装置侧,在所述臂的前端部具有用于以能够装卸的方式保持所述样本容器的第一抓取器;驱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传送源装置内,驱动所述臂以使所述第一抓取器在所述传送源装置内的第一位置与所述传送目的地装置内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及第二抓取器,其设置在所述传送目的地装置内,被设置为在所述第一抓取器来到所述第二位置时,与所述第一抓取器之间进行所述样本容器的交接。
44.在传送系统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一方式中,还具备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构成为:控制所述驱动机构的动作,紧挨在进行了所述样本容器从所述第一抓取器向所述第二抓取器的交接之后,使所述第一抓取器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缩短臂进入了传送目的地装置内的时间。
45.在上述第一方式中,所述臂能够具备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用于将由所述第一抓取器保持所述样本容器的保持状态进行锁定和解锁,所述控制部能够构成为:控制所述锁定机构,在进行所述样本容器从所述第一抓取器向所述第二抓取器的交接时进行所述解锁。
46.在上述情况下,所述控制部能够构成为在进行所述样本容器从所述第二抓取器向所述第一抓取器的交接时进行所述锁定。
47.作为上述锁定机构,也可以具备用于进行所述锁定与所述解锁之间的切换的螺线管。
48.另外,在传送系统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二方式中,所述第二抓取器构成为通过弹性体的弹力来被动地保持所述样本容器。通过这种方式,第二抓取器的构造变得简单,能够实现传送系统的成本的降低。该第二方式能够与上述第一方式组合。
49.另外,在传送系统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三方式中,还具备用于放置所述样本容器的容器保持件,所述第一抓取器和所述第二抓取器构成为以能够装卸的方式保持被放置于所述容器保持件的状态的所述样本容器。这样,设为按用于放置样本容器的每个容器保持件留置在传送目的地装置内的方式,由此在从传送源装置向传送目的地装置传送样本容器时,不需要从容器保持件取出样本容器,因此系统结构被简化,能够实现成本的降低。
50.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自动分析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具备:传送源装置;传送目的地装置,其与所述传送源装置相邻地配置;以及上述传送系统,其用于将收容样本的样本容器从所述传送源装置向所述传送目的地装置传送。
51.在自动分析系统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传送系统能够具备用于放置所述样本容器的容器保持件,所述传送源装置也可以是如下构成的处理装置:对样本执行规定处理,将收容有被实施了所述规定处理的样本的样本容器在该传送源装置内的第一位置处设置于所述传送系统的所述容器保持件,所述传送目的地装置也可以是如下构成的分析装置:从通过所述传送系统自所述传送源装置被传送到该传送目的地装置内的所述样本容器采集样本,并对所采集到的样本执行分析。
52.附图标记说明
53.1:传送系统;2:臂;4:第一抓取器;4a:爪;6:容器保持件;6a:凸缘部;8:孔;10:螺线管;12:线性引导件;14:马达;15:小齿轮;16:第二抓取器;18:弹性体;20:样本架;22:控制部;24:杆;26:轴;28:锁定销;30:固定用配件;30a:贯通孔;100:预处理装置(传送源装
置);200:分析装置(传送目的地装置);202:开闭门;s:样本容器。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