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再沸功能的超重力再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27 16:05: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氧化碳捕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具有再沸功能的超重力再生装置。


背景技术:

2.超重力再生技术的原理是,对于需要对相间传递过程进行强化的多相过程和需要相内或拟均相内微观混合强化的混合与反应过程,利用离心力将物料高速甩出旋转床。在此过程中,巨大的剪切应力克服了表面张力,液体被填料分散、破碎形成极大的、不断更新的表面积。这样,在转子内部形成了极好的传质与反应条件。物料之间可以并流、逆流或错流。
3.传统的超重力再生装置与再沸器分开布置,占地面积大,热损失大,设备成本高,需要额外配置输送气体的风机装置。
4.本设计的优点在于将再沸器与超重力旋转床集成在一起,由超重力旋转床出来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直接流入加热装置中加热,并产生蒸汽用于再生。实现了设备的集成化和紧凑化,减小了热损失,降低设备成本。
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再沸功能的超重力再生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7.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具有再沸功能的超重力再生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内顶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顶部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转轴连接,所述支架的顶部中心处设有下侧壳体,所述下侧壳体内部中心处设有再沸装置,所述下侧壳体与所述再沸装置之间设有液体出口管,所述再沸装置内部一侧设有加热线圈,所述再沸装置与所述液体出口管之间设有连通的溢流口,所述液体出口管的顶端与所述壳体连接贯通,所述液体出口管的底端贯穿至所述支架的内部,所述转轴的顶端贯穿至所述壳体内与转子连接,所述壳体的顶部中心处设有填料管,所述填料管内设有富胺液输液管,所述填料管的侧边设有气体出口管,所述壳体一侧设有气体进口管。
9.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内底部设有若干个与所述再沸装置相连通的槽口。
10.作为优选,所述转子的顶部与所述填料管内壁相接处设有第一动密封。
11.作为优选,所述转轴的外表面且位于所述转轴与所述壳体相接处设有第二动密封。
12.作为优选,所述溢流口位于所述加热线圈的上方。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再沸装置与超重力旋转床集成在一起,将预热至接近沸点的富胺液输送到旋转床填料层内侧,富胺液由填料层内侧被甩向填料层外侧,
期间与蒸汽逆向接触并传递二氧化碳。被甩出的富胺液一部分从液体出口排出,另一部分由转子下方的数道槽口流入再沸装置中。随着再沸装置内液体的增加,多余的液体将从溢流口流入液体出口。再沸装置内部的液体由加热线圈加热后产生蒸汽,蒸汽通过槽口进入上层,与富胺液传质后由气体出口排出。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有再沸功能的超重力再生装置的总结构示意图。
16.图中:
17.1、壳体;2、转子;3、填料管;4、富胺液输液管;5、气体出口管;6、第一动密封;7、气体进口管;8、第二动密封;9、转轴;10、联轴器;11、支架;12、电机;13、液体出口管;14、再沸装置;15、加热线圈;16、溢流口;17、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再沸功能的超重力再生装置。
20.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有再沸功能的超重力再生装置,包括支架11,所述支架11的内顶部设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的顶部输出端通过联轴器10与转轴9连接,所述支架11的顶部中心处设有下侧壳体,所述下侧壳体内部中心处设有再沸装置14,所述下侧壳体与所述再沸装置14之间设有液体出口管13,所述再沸装置14内部一侧设有加热线圈15,所述再沸装置14与所述液体出口管13之间设有连通的溢流口16,所述液体出口管13的顶端与所述壳体1连接贯通,所述液体出口管13的底端贯穿至所述支架11的内部,所述转轴9的顶端贯穿至所述壳体1内与转子2连接,所述壳体1的顶部中心处设有填料管3,所述填料管3内设有富胺液输液管4,所述填料管3的侧边设有气体出口管5,所述壳体1一侧设有气体进口管7。
21.实施例二,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有再沸功能的超重力再生装置,包括支架11,所述支架11的内顶部设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的顶部输出端通过联轴器10与转轴9连接,所述支架11的顶部中心处设有下侧壳体,所述下侧壳体内部中心处设有再沸装置14,所述下侧壳体与所述再沸装置14之间设有液体出口管13,所述再沸装置14内部一侧设有加热线圈15,所述再沸装置14与所述液体出口管13之间设有连通的溢流口16,所述液体出口管13的顶端与所述壳体1连接贯通,所述液体出口管13的底端贯穿至所述支架11的内部,所述转轴9的顶端贯穿至所述壳体1内与转子2连接,所述壳体1的顶部中心处设
有填料管3,所述填料管3内设有富胺液输液管4,所述填料管3的侧边设有气体出口管5,所述壳体1一侧设有气体进口管7,所述壳体1内底部设有若干个与所述再沸装置14相连通的槽口17,所述溢流口16位于所述加热线圈15的上方。从上述的设计不难看出,通过溢流口16位于加热线圈15上方的设计,从而保证液体完全淹没加热线圈。
22.实施例三,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有再沸功能的超重力再生装置,包括支架11,所述支架11的内顶部设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的顶部输出端通过联轴器10与转轴9连接,所述支架11的顶部中心处设有下侧壳体,所述下侧壳体内部中心处设有再沸装置14,所述下侧壳体与所述再沸装置14之间设有液体出口管13,所述再沸装置14内部一侧设有加热线圈15,所述再沸装置14与所述液体出口管13之间设有连通的溢流口16,所述液体出口管13的顶端与所述壳体1连接贯通,所述液体出口管13的底端贯穿至所述支架11的内部,所述转轴9的顶端贯穿至所述壳体1内与转子2连接,所述壳体1的顶部中心处设有填料管3,所述填料管3内设有富胺液输液管4,所述填料管3的侧边设有气体出口管5,所述壳体1一侧设有气体进口管7,所述转子2的顶部与所述填料管3内壁相接处设有第一动密封6,所述转轴9的外表面且位于所述转轴9与所述壳体1相接处设有第二动密封8。从上述的设计不难看出,通过第一动密封6与第二动密封8从而提高装置运行的稳定性。
23.在实际应用中,采用乙醇胺(mea)溶液进行脱碳,胺液的浓度控制在15wt% ~ 30wt%左右,浓度越大,脱碳效果越好。但是腐蚀性会增加。每摩尔乙醇胺分子二氧化碳携带量在0.15mol(解析)到0.5mol(吸收)之间。
24.本设计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为超重力再生装置反应部分,中层为加热再沸部分,下层为电机12及支架11。总的流程为:富胺液输液管4将预热至接近沸点的富胺液输送到旋转床填料层内侧,随着转子2高速旋转,富胺液由填料层内侧被甩向填料层外侧,期间与蒸汽逆向接触并传递二氧化碳。被甩出的富胺液一部分从液体出口管13排出,另一部分由转子2下方的数道槽口17流入再沸装置14中。随着再沸装置14内液体的增加,多余的液体将从溢流口16流入液体出口管13。再沸装置14内部的液体由加热线圈15加热后产生蒸汽,蒸汽通过槽口17进入上层,与富胺液传质后由气体出口管5排出。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