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带端子电线的制作方法

2022-07-24 00:41: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公开涉及带端子电线。


背景技术:

2.电线的末端连接端子的结构分别利用线筒将电线的芯线紧固,利用绝缘筒将绝缘包覆部紧固。在此,在芯线由线筒压接时,芯线的前端部从压接部突出并向上方弹起成为问题。例如,当这样的端子使用于防水连接器时,则在将端子插通于密封构件的贯穿孔时,有可能由于芯线的前端部的弹起而使密封构件破损,从而防水性降低。
3.因此,作为解决这样的问题的端子压接结构,已知日本特开2008-181813号公报(下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端子压接结构。该端子压接结构的线筒具备对电线的芯线进行压接的有效压接部、和将电线的芯线的前端部覆盖的延长部。由此,芯线的前端部不露出,能够防止芯线的前端部的弹起。另外,在延长部设置有确认孔,在电线的芯线压接于线筒的状态下,能够确认芯线的前端部的位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8181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5.在上述的端子压接结构中,为了将电线的芯线的前端部覆盖而设置有延长部,需要将线筒的全长加长。因此,不适于要求端子小型化的用途,从削减成本的观点出发也不利。
6.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是基于如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以提供如下带端子电线为目的:不会改变线筒的全长,能够防止芯线的前端部向压接部的上方弹起,利用确认孔能够确认芯线的前端部的位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7.本公开的带端子电线具备端子和从所述端子向后方引出的包覆电线,所述端子具有在所述包覆电线的末端压接芯线的线筒部,所述线筒部具备压接底面和从所述压接底面的两侧缘延伸的一对线筒片,所述芯线的前端部被所述线筒部的所述一对线筒片的前端部覆盖,在所述线筒部的所述压接底面设置有确认孔,通过所述确认孔能确认所述芯线的前端部。发明效果
8.根据本公开,不会改变线筒的全长,能够防止芯线的前端部向压接部的上方弹起,利用确认孔能够确认芯线的前端部的位置。
附图说明
9.图1是实施方式1的带端子电线的立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1的带端子电线的仰视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实施方式1的端子的展开图。图5是实施方式2的带端子电线的立体图。图6是实施方式2的带端子电线的仰视图。图7是图6的b-b剖视图。图8是实施方式2的端子的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首先列举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0011]
(1)本公开的带端子电线具备端子和从所述端子向后方引出的包覆电线,所述端子具有在所述包覆电线的末端压接芯线的线筒部,所述线筒部具备压接底面和从所述压接底面的两侧缘延伸的一对线筒片,所述芯线的前端部被所述线筒部的所述一对线筒片的前端部覆盖,在所述线筒部的所述压接底面设置有确认孔,通过所述确认孔能确认所述芯线的前端部。
[0012]
因为芯线的前端部被线筒片覆盖,所以不会在线筒部的外侧露出芯线,能够防止芯线的前端部的弹起。另外,通过在线筒部的压接底面设置的确认孔,能够确认芯线的前端部的位置。
[0013]
(2)所述确认孔的形状朝向前方变得尖端越来越细。
[0014]
通过设置确认孔,有可能端子中的确认孔的周边的强度降低。但是,通过将确认孔设为尖端越来越细形状,能够抑制确认孔的周边的强度降低。
[0015]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以下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本公开并不限定于这些例示,而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意欲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0016]
《实施方式1》一边参照图1至图4一边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在以后的说明中,将图1至图3中的x方向作为前方、将y方向作为右方、将z方向作为上方进行说明。此外,在下述中,“前端”是指在前后方向上表示最前侧位置的部分,“前端部”是指包括所述的前端并且包括比前端稍微靠后方的区域在内的前端附近的部分。
[0017]
[带端子电线、包覆电线、端子]如图1所示,带端子电线1具构成为备端子10和从端子10向后方引出的包覆电线w。包覆电线w具有芯线w1被绝缘包覆部w2覆盖的构成。端子10形成在前后长的形状,构成为具备连接筒部11、线筒部20以及绝缘筒部30。线筒部20位于连接筒部11的后方,经由第1连结部12与连接筒部11连接。绝缘筒部30位于线筒部20的后方,经由第2连结部13与线筒部20连接。
[0018]
[连接筒部]
连接筒部11设置于端子10的前端侧,形成能够容纳未图示的对方侧阳端子的方筒状形状。如图3所示,在连接筒部11的内部设置有接触片14。在阳端子收纳于连接筒部11内的状态下,接触片14与阳端子弹性地接触,带端子电线1与阳端子电连接。
[0019]
[线筒部]如图1所示,线筒部20构成为具备压接底面22和从压接底面22的两侧缘延伸的一对线筒片21。压接底面22及线筒片21在与芯线w1相接的面上具备细齿(省略图示)。如图1及图2所示,线筒片21以将载置于压接底面22的芯线w1的前端部覆盖的方式压接于芯线w1。
[0020]
[确认孔]如图1至图4所示,在压接底面22的前方中央形成有确认孔40,通过确认孔40能够从外部确认在线筒部20中被压接的芯线w1的前端。在此,所谓确认例如可例示基于肉眼的识别、通过相机摄影的图像的解析等。确认孔40的前端如图4的虚线所示,以与线筒片21的前端23一致的方式配置。
[0021]
在线筒片21压接于芯线w1时,只要芯线w1的前端配置于至少比线筒片21的前端23靠后方且比确认孔40的后端靠前方,则被压接的芯线w1的前端部就不会从线筒部20向前方突出,另外能够从确认孔40确认。
[0022]
另外,因为从上下方向将压接治具推到线筒部20上进行压接,所以即使是芯线w1的前端配置于确认孔40的内部的情况,在压接的状态下,芯线w1的前端部也不会从确认孔40向下方冒出。
[0023]
此外,为了提高线筒部20中的芯线w1的压接强度,优选芯线w1的前端及确认孔40的前端离线筒片21的前端23近,且优选确认孔40小。
[0024]
如图4所示,确认孔40的孔缘与第1连结部12的侧缘之间的距离变短的部分由于外力而容易破损,形成为脆弱部50。确认孔40形成朝向前方变得尖端越来越细的本垒(home base)型的形状,因此能够增大脆弱部50的最小尺寸,能够抑制由于脆弱部50的薄壁化导致的强度降低。
[0025]
[绝缘筒部]如图1至图3所示,绝缘筒部30具备一对绝缘筒片31。绝缘筒片31以将包覆电线w的绝缘包覆部w2卷入的方式压接于绝缘包覆部w2。
[0026]
[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根据本实施方式,起到以下作用、效果。本实施方式的带端子电线1是具备端子10和从端子10向后方引出的包覆电线w的带端子电线1,端子10具有在包覆电线w的末端压接芯线w1的线筒部20,线筒部20具备压接底面22和从压接底面22的两侧缘延伸的一对线筒片21,芯线w1的前端部被线筒部20的一对线筒片21的前端部覆盖,在线筒部20的压接底面22设置有确认孔40,通过确认孔40能确认芯线w1的前端部。
[0027]
因为芯线w1的前端部被线筒片21覆盖,所以不会在线筒部20的前方露出芯线w1,能够防止芯线w1的前端部的弹起。另外,通过在线筒部20的压接底面22设置的确认孔40,能够确认芯线w1的前端部的位置。
[0028]
另外,优选确认孔40的形状朝向前方变得尖端越来越细。
[0029]
通过将确认孔40设为尖端越来越细形状,能够抑制由脆弱部50的薄壁化导致的强
度降低。
[0030]
《实施方式2》一边参照图5至图8一边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在以后的说明中,将图5中图7中的x方向作为前方、将y方向作为右方、将z方向作为上方进行说明。此外,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省略说明,使用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附图标记。
[0031]
[带端子电线、包覆电线、端子]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带端子电线101构成为具备端子110和从端子110向后方引出的包覆电线w。
[0032]
[确认孔]如图5至图8所示,在压接底面22的前方中央形成有确认孔140,通过确认孔140能从外部确认在线筒部20中被压接的芯线w1的前端。如图8的虚线所示,确认孔140的前端以与线筒片21的前端23一致的方式配置。另外,确认孔140的前端也可以配置于比线筒片21的前端23靠后方。
[0033]
如图8所示,确认孔140的孔缘与第1连结部12的侧缘之间的距离变短的部分由于外力而容易破损,形成为脆弱部150。确认孔140形成朝向前方变得尖端越来越细的蛋型的形状,因此能够增大脆弱部150的最小尺寸,能够抑制由于脆弱部150的薄壁化导致的强度降低。另外,确认孔140比实施方式1的确认孔40减小,因此脆弱部150具有比实施方式1的脆弱部50优良的强度。
[0034]
《其他实施方式》(1)也可以根据端子的大小、需要的压接强度变更确认孔的大小、形状。作为尖端越来越细的形状,例如也可以使用三角形、五角形、椭圆形等形状。
[0035]
(2)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图中,线筒片21的前端23、确认孔40、140的前端以及芯线w1的前端一致,但是不限于此。只要芯线的前端配置于比线筒片的前端靠后方,且能从设置于压接底面的确认孔确认芯线的前端即可。
[0036]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端子10、110,使用具有连接筒部11的阴端子,但是不限于此。作为端子,也可以使用形成突片状形状的阳端子。
[0037]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芯线w1形成为多根金属线材的绞线,但是也可以形成为单芯线。附图标记说明
[0038]
1、101:带端子电线10、110:端子11:连接筒部12:第1连结部13:第2连结部14:接触片20:线筒部21:线筒片22:压接底面23:线筒片的前端
30:绝缘筒部31:绝缘筒片40、140:确认孔50、150:脆弱部w:包覆电线w1:芯线w2:绝缘包覆部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