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集成式自动添加胶体的恒温恒相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23 21:49:3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用品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式自动添加胶体的恒温恒相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卫生吸收用品生产领域中,通常生产线会从1条到n条不等,在生产工艺流程中,胶是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喷胶工艺也成为影响最终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
3.胶由于其本身物理性能的稳定性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比如时间、温度、压力、相态,在现有的卫生吸收用品工业生产流程中,喷胶工艺几乎都是通过胶机对胶液进行施喷,现有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胶体加注环节并非是完全自动化,往往需要人工加注固体胶到胶缸中,保持胶缸内的胶始终保持适当储量,以维持自动化生产线的连续运行,这样的胶体加注方式,工厂有n条生产线就需要配套布置n套施胶装置和n多个人进行胶体添加,这会导至胶体相态受加注胶体的数量多少、时间长短因素影响到胶体从固态到液态不确定性以至不完全液化状态,进一步影响到固液相变临界时间,进一步影响到胶体输出液相的不完全性,进而最终影响产品质量或生产效率;同时人工添加胶不仅成本高,还因为胶的挥发物质有被吸入人体的可能,长期吸入胶的挥发性物质也会增加患职业病的概率。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集成式自动添加胶体的恒温恒相装置,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以及满足了实际需求,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5.一种集成式自动添加胶体的恒温恒相装置,包括胶机缸和胶溶缸主体,所述胶溶缸主体包括外缸和内缸,所述外缸的上方设有所述内缸,所述内缸包括设置在靠近内缸底端的过滤装置和设置在内缸侧面的胶体液化加热板,所述外缸的底端对应所述内缸的底端的下方设有液化搅拌器,所述胶溶缸主体和所述胶机缸之间连接设有保温管道,所述保温管道上连接设有齿轮泵,所述胶机缸的后端连接设有胶液分配器,所述胶液分配器上设有压力传感器。
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保温管道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外缸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胶机缸中,靠近所述胶机缸的底端位置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靠近所述胶机缸顶端的位置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
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由上到下依次设置在所述内缸的底端。
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内缸呈圆柱形,且靠近所述内缸底端的内端面上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第一过滤网卡接在所述环形凸起上,所述第二过滤网旋接在所述内缸的底端。
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液化搅拌器包括转动轴和环绕所述转动轴等间距设置的叶片,所述外缸的内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高度尺寸高于所述叶片的
高度尺寸。
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液化加热板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直之间夹设有加热管,所述内层朝向内的一侧端面上等间距设有导流槽。
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胶液分配器的下工位处设有控制阀门,所述控制阀门连接设有若干个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上设有压力表、泄压阀和压力传感器。
12.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集成式自动化胶体添加装置替代了人工作业,减少工人因长期吸入胶液挥发物质导致患职业病的风险,同时可最大限度降低卫生吸收用品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可真正实现卫生用品生产作业的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使得胶体从固态相向液态相的临界时间的可控制,确保输入到所述胶机缸中的胶液温度和相态的可控性;所述过滤装置确保输入到胶机缸中的胶液是经过充分杂质过滤后的胶液,减少从胶机缸到胶液喷头之间因胶液杂质堵塞管路的概率,减少因管路不畅导致的质量事故,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缸厚度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15.其中:胶机缸1、保温管道101、齿轮泵102、第一液位传感器103、第二液位传感器104、胶溶缸主体2、外缸3、温度传感器301、内缸4、环形凸起401、过滤装置5、第一过滤网501、第二过滤网502、液化加热板6、内层601、外层602、加热管603、导流槽604、液化搅拌器7、转动轴701、叶片702,胶液分配器8、控制阀门801、输送管道802、压力表803、泄压阀804、压力传感器9。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与相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相关实施例仅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本身而举的优选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如下的实施例中,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本技术领域的相关必要部件,应当视为本技术领域内的公知技术,是本技术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所能知道并掌握的。
1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使子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8.一种集成式自动添加胶体的恒温恒相装置,包括胶机缸1和胶溶缸主体2,所述胶溶缸主体2包括外缸3和内缸4,所述外缸3的上方设有所述内缸4,所述内缸4包括设置在靠近内缸4底端的过滤装置5和设置在内缸4侧面的液化加热板6,所述外缸3的底端对应所述内缸4的底端的下方设有液化搅拌器7,所述胶溶缸主体2和所述胶机缸1之间连接设有保温管道101,所述保温管道101上连接设有齿轮泵102,所述胶机缸1的后端连接设有胶液分配器8,所述胶液分配器8上设有压力传感器9。
19.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保温管道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外缸3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胶机缸1中,靠近所述胶机缸1的底端位置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103,靠近所述胶机缸
1顶端的位置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104。
20.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过滤装置5包括第一过滤网501和第二过滤网502,所述第一过滤网501和第二过滤网502由上到下依次设置在所述内缸4的底端。
21.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内缸4呈圆柱形,且靠近所述内缸4底端的内端面上设有环形凸起401,所述第一过滤网501卡接在所述环形凸起401上,所述第二过滤网502旋接在所述内缸4的底端。
22.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液化搅拌器7包括转动轴701和环绕所述转动轴701等间距设置的叶片702,所述外缸3的内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301,所述温度传感器301的高度尺寸高于所述叶片702的高度尺寸。
23.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液化加热板6包括内层601和外层602,所述内层601和所述外层602直之间夹设有加热管603,所述内层601朝向内的一侧端面上等间距设有导流槽604。
24.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胶液分配器8的下工位处设有控制阀门801,所述控制阀门801连接设有若干个输送管道802,所述输送管道802上设有压力表803、泄压阀804和压力传感器9。
25.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内缸4包括设置在靠近内缸4底端的过滤装置5和设置在内缸4侧面的液化加热板6,所述液化加热板6包括内层601和外层602,所述内层601和所述外层602直之间夹设有加热管603,所述内层601朝向内的一侧端面上等间距设有导流槽604,所述内层601和外层602的材质由紫铜、不锈钢合金而成,刚性结构强,使胶体固液相变速度快,流体流速加快。
26.靠近所述胶机缸1的底端位置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103,靠近所述胶机缸1顶端的位置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104,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连接传输信号至于齿轮泵102的执行器件上,当所述胶机缸1中的第一液位传感器103感知道低位液面露出时,传感器给出执行胶液输送指令,所述齿轮泵102向胶机缸1内泵入已经完全液化的胶体;当所述胶机缸1内的第二液位传感器104探头感知到胶机缸1内的液位处于高位时,传感器发出执行指令停止所述齿轮泵102,如此往复循环,以实现生产线上胶液的集成式自动添加功能。
27.所述过滤装置5包括第一过滤网501和第二过滤网502,所述过滤装置5置于内缸4最低位处,使经过加热板液化后的胶液经过杂质过滤后才流到外缸3,以避免胶液内的杂质堵塞所述齿轮泵102,保障胶液顺利经过喷泵喉管输送到喷头,所述胶溶缸主体2和所述胶机缸1之间连接设有保温管道101,胶液输送均经保温、恒温处理,以减少因胶液喷流不畅而影起的质量问题发生,所述液化搅拌器7置于外缸3底部,保障完全液化后的胶液时常处于液相状态。
28.所述外缸3的内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301,当所述外缸3内的胶液温度低于温度传感器301所设置的低温值时,所述温度传感器301发出加热工作指令加热缸内胶液;当所述温度传感器301感知到外缸3内的胶液高于所设置温度的高位值时,所述温度传感器301发出停止加热工作指令,以确保所述外缸3内的胶液温度始终处于所设置的区间。
29.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胶机缸1的后端连接设有胶液分配器8,所述胶液分配器8上设有压力传感器9,所述胶机缸1将液化后的胶由所述胶液分配器8通过管道输送至多个胶头中,所述压力传感器9监测管道中液化胶压力数值,当压力不足时,所述压力传感器9传输信
号至于所述胶机缸1的执行器件上,保证管道中的液化胶压力。
3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胶液分配器8上设有控制阀门801,该阀门具有手动和自动两种模式,检修或紧急情况时可切换到手动模式,正常生产运行时为自动模式,所述胶液分配器8上设有压力传感器9,所述胶液分配器8设有正常运行压力区间值,当生产线运行数量的增加或减少,所述压力传感器8会输出压力数值到所述齿轮泵102,泵压会相应增加系统压力或者泄压到安全运行区间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3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