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7-23 07:10: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前驱体,其特征在于:化学式为ni
x
co
y
mn
z
w
1-x-y-z
(oh)2;其中,0.4≤x<0.8,0.1<y<0.6,0.1<z<0.6,且0.004<1-x-y-z<0.0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前驱体,其特征在于:d50为3~6um,粒度径距0.6<(d90-d10)/d50<0.9,产品内部为絮状多孔结构,振实密度为0.5~1.4g/cm3,比表面积为30~90m2/g。3.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配制mn、添加剂和m盐的第一金属液,该第一金属液的ph为4.5~5.5;配制ni、co和m盐的第二金属液;配制ni、co、mn的第三金属液;配制摩尔浓度为8~12mol/l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作为沉淀剂;配制摩尔浓度为2~4mol/l的氨水作为第一络合剂;配制氨水、钨盐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的混合溶液作为第二络合剂,所述氨水的摩尔浓度为2~4mol/l,钨盐的摩尔浓度为0.02~0.12mol/l,该第二络合剂的ph为11.95~12.15;步骤二、向封闭的反应釜中加入所述沉淀剂、纯水、氧化剂和所述第一络合剂配成底液,所述底液的ph值为12.4~12.6,控制底液的温度为55~75℃,所述反应釜中底液的体积为反应釜有效容积的50~80%;所述底液中的氧化剂加入量为18~60mol,所述底液中第一络合剂的浓度为0.25~0.35mol/l;步骤三、保持反应釜的搅拌开启,搅拌速度为550~750r/min,通入氮气或惰性气体,流量0.3~0.5m3/h,将步骤一中的所述第一金属液以300~500ml/min的流速、所述第一络合剂以60~100ml/min的流速、所述沉淀剂以100~200ml/min的流速分别持续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共沉淀反应;所述反应釜的溢流液流向一提浓设备,将ph维持在12.4~12.6,反应的温度维持在55~75℃,反应釜的转速为550~750r/min,反应釜内浆料中的络合剂浓度为0.25~0.35mol/l;进液60~120分钟后,停止第一金属液的进液,改进第二金属液,该第二金属液的流速为300~500ml/min,同时通过调节沉淀剂的加入量将ph调整为11.40~11.60;待反应釜中ni、co、mn比例与所述第三金属液中的ni、co、mn比例相同时,停止所述第二金属液与所述第一络合剂的进液,改进第三金属液与第二络合剂,第三金属液以300~500ml/min的流速,第二络合剂以60~100ml/min的流速分别持续加入反应釜中,母液中固含量维持在35~45%,待粒度生长到3~6um时,停止进液;步骤四、将步骤三获得的反应釜以及提浓设备中的浆料经过压滤、洗涤、干燥得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所述m盐为锶盐、锆盐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所述m盐的浓度为0.002~0.004mol/l。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所述添加剂为醋羟氨酸、2,5-二酰异羟肟酸以及3,4-二 酰异羟肟酸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所述第一金属液中的添加剂的浓度为0.02~0.08mol/l。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所述钨盐为钨酸钠、钨酸钾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所述第一金属液中的mn的摩尔浓度、所述第二金属液中的ni、co总的摩尔浓度以及所述第三金属液中的ni、co和mn总的摩尔浓度相同,所述总的摩尔浓度为1.8~2.5 mol/l。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所述氧化剂为次氯酸钠、过硫酸钠、过碳酸钠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所述底液中加入氧化剂的总摩尔量与第一金属液进液总的mn的摩尔量满足1~1.02:2。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产品的化学式为ni
x
co
y
mn
z
w
1-x-y-z
(oh)2;其中,0.4≤x<0.8,0.1<y<0.6,0.1<z<0.6,且0.004<1-x-y-z<0.008。

技术总结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一、配制Mn、添加剂和M盐的第一金属液;配制Ni、Co和M盐的第二金属液;配制Ni、Co、Mn的第三金属液;配制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沉淀剂;配制氨水作为第一络合剂;配制氨水、钨盐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作为第二络合剂;二、向反应釜中加入沉淀剂、纯水、氧化剂和第一络合剂配成底液;三、保持搅拌,将第一金属液、第一络合剂、沉淀剂持续加入进行共沉淀;溢流液流向提浓设备;进液一时间后,停止第一金属液,改进第二金属液;待釜中Ni、Co、Mn比例与第三金属液中的Ni、Co、Mn比例相同时,停止第二金属液与第一络合剂的进液,改进第三金属液与第二络合剂;四、将浆料经过压滤、洗涤、干燥。本发明制得的材料循环性能好,且可满足大电流充放电。且可满足大电流充放电。且可满足大电流充放电。


技术研发人员:李加闯 褚风辉 朱用 孟一鸣 王梁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兰州金通储能动力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9
技术公布日:2022/7/2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