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压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20 17:46: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紧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对多个第一工件和一第二工件进行进行定位时,通常将多个第一工件放入预设位置,将第二工件放置在多个第一工件上,接着通过压板压盖并锁紧压板以实现多个第一工件和一第二工件的定位。然而,此种方式的多个第一工件的装夹时间长且定位精度差,作业人员长时间作业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压紧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装夹耗时长、定位精度差及作业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压紧装置,用于将第二工件压紧至第一工件,包括:底座;夹紧机构,包括多个定位组件,每个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两个呈夹角设置的夹紧件,所述夹紧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可在夹紧位和松开位之间运动,两个所述夹紧件之间形成一用于夹持所述第一工件的夹持位,所述夹紧件位于所述夹紧位时,两个所述夹紧件朝向所述夹持位的一端均可夹持所述第一工件;浮动机构,包括多个用于承载所述第二工件的浮动件,每个所述浮动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多个浮动件的移动方向一致且垂直于所述夹紧件的移动方向,一所述浮动件设于一所述夹紧件远离所述夹持位的一侧,所述夹紧件位于所述松开位时,所述夹紧件远离所述夹持位的一端抵接所述浮动件,多个所述浮动件在被压持移动时抵持所述夹紧件向所述夹紧位移动;及压紧机构,包括压紧件和锁紧件,所述压紧件设于所述底座的上方,用于将所述第二工件压紧至所述第一工件并使所述浮动件沿所述竖直方向移动,所述锁紧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一侧,用于将所述压紧件锁紧至所述底座。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浮动件的外侧壁内凹陷形成有一凹陷部,所述夹紧件位于松开位时,所述夹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凹陷部,多个所述浮动件在被压持时,所述凹陷部的侧壁可抵持所述夹紧件向所述夹紧位运动。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紧件包括:两个间隔设于所述底座的限位部,每个所述限位部具有一限位滑槽;移动部,可移动地设于两个所述限位部的所述限位滑槽内,并可在所述夹紧位和所述松开位之间运动,位于所述松开位时,一所述移动部的一端抵接于一所述浮动件的凹陷部;及第一抵持部,凸设于所述移动部的外侧壁,所述移动部位于夹紧位时,所述第一抵持部能够抵持所述第一工件。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紧件还包括:固定部,可移动地设于两个所述限位部之间,所述固定部的一表面开设有容置槽,所述移动部穿设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容置槽,所述第一抵持部设于所述容置槽内且其一端凸伸出所述容置槽以抵持所述第一工件;第一弹性部,设于所述容置槽内,且其两端分别抵持所述第一抵持部和所述容置槽朝向所述第一抵
持部的槽壁;及第二弹性部,设于所述第一抵持部背离所述浮动件的一侧,所述第二弹性部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固定部和靠近所述夹持位的所述限位部。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部的外侧壁凸设有一第二抵持部,所述夹紧件位于松开位时,所述第二抵持部的两端分别抵持所述固定部朝向所述浮动件的一侧和远离所述夹持位的所述限位部。
9.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离所述夹持位的所述限位部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设于所述限位滑槽远离所述移动部的一侧且与所述限位滑槽连通,所述浮动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滑动槽内,所述浮动件的外侧壁凸设有挡止部,所述挡止部设于所述凹陷部的下方,所述浮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滑动槽内且套设于所述浮动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滑动槽的槽底和所述挡止部,以使所述浮动件在所述竖直方向弹性移动。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紧件包括本体和设于所述本体两端的压紧部,所述压紧机构还包括:转动组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底座的一侧面,所述转动组件具有一导向槽,所述转动组件转动至预设位置时所述压紧部位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锁紧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转动组件上,且设于所述导向槽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转动组件转动至预设位置时所述锁紧件位于所述导向槽的上方,所述锁紧件具有一向外凸伸的偏心结构,所述偏心结构可抵持所述压紧部压紧所述底座。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底座的一侧面;第二转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侧,所述导向槽设于所述第二转动件,所述锁紧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二转动件。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固定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滑动连接,以将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连接在一起;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二转动件背离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侧,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大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侧向外凸伸形成一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一侧向外凸伸形成一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的第二连接部,所述固定件包括:主体,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抵接部,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背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且固定连接所述主体的一端,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抵接部;销,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背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侧,且连接于所述主体的另一端。
14.上述的压紧装置通过压紧件将第二工件压紧至第一工件并使浮动件沿所述竖直方向移动,并抵持所述夹紧件朝所述夹持位移动,以使两个所述夹紧件相互配合夹持所述第一工件,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的压紧过程简单,耗时短,且定位精度较高,能够有效的提升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压紧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中的浮动机构和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压紧装置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9.压紧装置100
20.第一工件200
21.第二工件300
22.底座10
23.夹紧机构20
24.定位组件21
25.夹紧件211
26.限位部2110
27.移动部2111
28.第一抵持部2112
29.限位滑槽2113
30.固定部2114
31.第一弹性部2115
32.第二弹性部2116
33.容置槽2117
34.第二抵持部2118
35.滑动槽2119
36.夹持位212
37.浮动机构30
38.浮动件31
39.凹陷部311
40.挡止部312
41.第一弹性件32
42.压紧机构40
43.压紧件41
44.本体411
45.压紧部412
46.锁紧件42
47.偏心结构421
48.转动组件43
49.导向槽431
50.第一转动件432
51.第一连接部4321
52.第二转动件433
53.第二连接部4331
54.固定件434
55.主体4341
56.抵接部4342
57.销4343
58.第二弹性件435
具体实施方式
59.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6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6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压紧装置,用于将第二工件压紧至第一工件,包括:底座;夹紧机构,包括多个定位组件,每个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两个呈夹角设置的夹紧件,所述夹紧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可在夹紧位和松开位之间运动,两个所述夹紧件之间形成一用于夹持所述第一工件的夹持位,所述夹紧件位于所述夹紧位时,两个所述夹紧件朝向所述夹持位的一端均可夹持所述第一工件;浮动机构,包括多个用于承载所述第二工件的浮动件,每个所述浮动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多个浮动件的移动方向一致且垂直于所述夹紧件的移动方向,一所述浮动件设于一所述夹紧件远离所述夹持位的一侧,所述夹紧件位于所述松开位时,所述夹紧件远离所述夹持位的一端抵接所述浮动件,多个所述浮动件在被压持移动时抵持所述夹紧件向所述夹紧位移动;及压紧机构,包括压紧件和锁紧件,所述压紧件设于所述底座的上方,用于将所述第二工件压紧至所述第一工件并使所述浮动件沿所述竖直方向移动,所述锁紧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一侧,用于将所述压紧件锁紧至所述底座。
62.上述的压紧装置通过压紧件将第二工件压紧至第一工件并使浮动件沿所述竖直方向移动,并抵持所述夹紧件朝所述夹持位移动,以使两个所述夹紧件相互配合夹持所述第一工件,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的压紧过程简单,耗时短,且定位精度较高,能够有效的提升加工效率。
63.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说明。
64.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压紧装置100,用于将第二工件300压紧至第一工件200,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工件200为l形,且数量为四个,第二工件300为薄板状,四个第一工件200分别压紧于第二工件300的四个边角处。压紧装置100包括底座10、夹紧机构20、浮动机构30及压紧机构40。
65.夹紧机构20包括多个定位组件21,每个定位组件21包括两个呈夹角设置的夹紧件211,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夹紧件211垂直设置,夹紧件211可移动地设置在底座10上,并可在夹紧位和松开位之间运动,两个夹紧件211之间形成一用于夹持第一工件200的夹持位212,夹紧件211位于夹紧位时,两个夹紧件211朝向夹持位212的一端均可夹持第一工件200。浮动机构30包括多个用于承载第二工件300的浮动件31,每个浮动件31可移动地设于底座10上,多个浮动件31的移动方向一致且垂直于夹紧件211的移动方向,一浮动件31设于一夹紧件211远离夹持位212的一侧,夹紧件211位于松开位时,夹紧件211远离夹持位212的一端抵接浮动件31,多个浮动件31在被压持移动时抵持夹紧件211向夹紧位移动。压紧机构40包括压紧件41和锁紧件42,压紧件41设于底座10的上方,用于将第二工件300压紧至第一工件200并使浮动件31沿竖直方向移动,锁紧件42可转动地连接于底座10的一侧,用于将压紧件41锁紧至底座10。
66.上述的压紧装置100的实施过程为:先将第一工件200放置在夹持位212上,接着放置第二工件300,使得第二工件300的表面抵接浮动件31;然后在第二工件300上放置压紧件41,最后转动锁紧件42,将压紧件41锁紧至底座10,在压紧件41的锁紧过程中,压紧件41会抵持第二工件300朝底座10移动,从而第二工件300压持浮动件31沿竖直方向移动,进而使得浮动件31抵持夹紧件211向夹紧位移动,直至移动至夹紧位,将第一工件200夹紧,此时,压紧件41也将第二工件300和第一工件200压紧在一起。
67.请参见图2,浮动件31的外侧壁向内凹陷形成有一凹陷部311,夹紧件211位于松开位时,即图2中的状态,夹紧件211的一端抵接于凹陷部311,多个浮动件31在被压持向下移动时,夹紧件211的一端会基于凹陷部311侧壁的导向,向远离浮动件31的方向运动,即向夹紧位运动,以夹紧第一工件200。
68.夹紧件211包括两个间隔设于底座10的限位部2110、移动部2111,还包括第一抵持部2112。
69.两个限位部2110相互靠近的表面均具有一限位滑槽2113;移动部2111的两端分别可移动地设于两个限位部2110的限位滑槽2113内,并可在夹紧位和松开位之间运动,位于松开位时,一移动部2111的一端抵接于一浮动件31的凹陷部311,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移动部2111为杆状结构。
70.第一抵持部2112凸设于移动部2111的外侧壁,移动部2111位于夹紧位时,第一抵持部2112能够抵持第一工件200。
71.夹紧件211还包括固定部2114、第一弹性部2115及第二弹性部2116。
72.固定部2114可移动地设于两个限位部2110之间,固定部2114的一表面即顶面开设有一容置槽2117,移动部2111穿设于固定部2114和容置槽2117,第一抵持部2112设于容置槽2117内且其一端凸伸出容置槽2117以抵持第一工件200。本方案中,因移动部2111为杆状结构,故为防止其在移动过程中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抵持部2112偏转,设置容置槽2117用于对第一抵持部2112进行限位,以保证移动部2111位于夹紧位时,第一抵持部2112能够夹紧工件。
73.第一弹性部2115设于容置槽2117内,且其两端分别抵持第一抵持部2112和容置槽2117朝向第一抵持部2112的槽壁,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部2115为弹簧,第一弹性部2115套设于移动部2111的外侧壁,如此,通过第一弹性部2115可使第一抵持部2112
抵持第一工件200,避免碰刮伤第一工件200。
74.第二弹性部2116设于第一抵持部2112背离浮动件31的一侧,第二弹性部2116的两端分别抵接固定部2114和靠近夹持位212的限位部2110,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部2116为弹簧,第二弹性部2116套设于移动部2111的外侧壁。如此,浮动件31解除压持时可向上移动,通过第二弹性部2116可使移动部2111移动至松开位,此时移动部2111的一端重新抵接于浮动件31的凹陷部311。
75.移动部2111的外侧壁凸设有一第二抵持部2118,示例性的,第二抵持部2118为移动部2111周侧的一圈凸缘,夹紧件211位于松开位时,第二抵持部2118的两端分别抵持固定部2114朝向浮动件31的一侧和远离夹持位212的限位部2110;当夹紧件211往夹紧位移动时,移动部2111可通过第二抵持部2118带动固定部2114一起朝夹紧位移动。
76.远离夹持位212的限位部2110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滑动槽2119,滑动槽2119设于限位滑槽2113远离移动部2111的一侧且与限位滑槽2113连通,浮动件31可移动地设于滑动槽2119内,浮动件31的外侧壁凸设有挡止部312,挡止部312设于凹陷部311的下方。浮动机构30还包括第一弹性件32,第一弹性件32设于滑动槽2119内且套设于浮动件31的周侧,第一弹性件32的两端分别抵接滑动槽2119的槽底和挡止部312,以使浮动件31在竖直方向弹性移动,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2为弹簧。
77.请参见图3,压紧件41包括本体411和凸设于本体411两端的压紧部412。压紧机构40还包括转动组件43,转动组件43可转动地设于底座10的一侧面,转动组件43具有一导向槽431,转动组件43转动至预设位置时压紧部412伸入导向槽431内;锁紧件42可转动地设于转动组件43上,且通过转轴设于导向槽431远离底座10的一侧,转动组件43转动至预设位置时锁紧件42位于导向槽431的上方,锁紧件42具有一向外凸伸的偏心结构421,偏心结构421可抵持压紧部412以带动压紧件41压紧底座10。
78.使用时,当放置压紧件41后,将转动组件43转动至预设位置,此时压紧部412伸入转动组件43的导向槽431内;接着转动锁紧件42,使得锁紧件42的偏心结构421抵持压紧件41的压紧部412向下移动,使得压紧件41的本体411向下移动直至将第二工件300压紧于底座10。
79.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转动组件43和锁紧件42均为两个且对应设置,以分别作用于本体411两端的压紧部412。
80.转动组件43包括第一转动件432和第二转动件433,第一转动件432通过转杆可转动地设于底座10的一侧面;第二转动件433连接于第一转动件432的一侧,导向槽431设于第二转动件433,锁紧件42可转动地设于第二转动件433。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件432和第二转动件433均大致为u形结构,两者的u形开口相背设置。
81.转动组件43还包括固定件434和第二弹性件435,固定件434与第一转动件432和第二转动件433滑动连接,以将第一转动件432和第二转动件433连接在一起;第二弹性件435位于第二转动件433背离第一转动件432的一侧,第二弹性件435的一端连接固定件434,第二弹性件435的另一端抵接第二转动件433,第二弹性件435的弹力大于第一弹性件32的弹力,其一方面能够保证锁紧件42能够通过压紧件41压紧工件,另一方面是在第一工件200或者第二工件300的厚度误差较大时,则当锁紧件42的偏心结构421未转动至预设位置时,第一工件200和第二工件300已完全贴合,压紧件41已没有继续下压的空间,此时,偏心结构
421也无法转动,故设置第二弹性件435和固定件434,则能够使第二转动件433压缩第二弹性件435,使第二转动件433远离第一转动件432,使锁紧件42上移增加偏心结构421的运动空间,使其能够转动至预设位置。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435为弹簧。
82.第一转动件432的一侧向外凸伸形成一第一连接部4321,第二转动件433的一侧向外凸伸形成一与第一连接部4321相对的第二连接部4331,固定件434包括主体4341、抵接部4342及销4343,主体4341穿设于第一连接部4321和第二连接部4331;抵接部4342设于第二连接部4331背离第一连接部4321的一侧,且固定连接主体4341的一端,第二弹性件435的两端分别抵接第二连接部4331和抵接部4342;销4343设于第一连接部4321背离第二连接部4331的一侧,且可拆卸地连接于主体4341的另一端。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主体4341和抵接部4342为一体结构,例如螺栓。
83.本实施例的压紧装置100的实施过程为:
84.先将第一工件200放置在夹持位212上,接着放置第二工件300,使得第二工件300的表面抵接浮动件31;然后在第二工件300上放置压紧件41,最后将转动组件43转动至预设位置,此时压紧部412伸入第二转动件433的导向槽431内,接着转动锁紧件42,使得锁紧件42的偏心结构421抵持压紧件41的压紧部412向下移动,使得压紧件41的本体411向下移动并抵持第二工件300朝底座10移动,从而第二工件300压持浮动件31沿竖直方向弹性向下移动,进而浮动件31下移时会抵持移动部2111朝夹紧位移动,使得第一抵持部2112能够弹性抵持第一工件200,此时,压紧件41也将第二工件300和第一工件200压紧在一起。
85.上述的压紧装置100通过压紧件41将第二工件300压紧至第一工件200并使浮动件31沿竖直方向移动,并抵持夹紧件211朝夹持位212移动,以使两个夹紧件211相互配合夹持第一工件200,第一工件200和第二工件300的压紧过程简单,耗时短,且定位精度较高,能够有效的提升加工效率。
8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