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切段式甘蔗风机除杂机构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7-20 16:57: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甘蔗收割除杂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切段式甘蔗风机除杂机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甘蔗机械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机收蔗越来越普遍,其中切段式机收蔗最为典型,但切段式机收蔗有个普遍的问题是含杂较多,其中主要包括石头、泥土、蔗叶。这些杂质增加了机收蔗的含杂率,降低了机收蔗的收获质量。因此后续需要将切段式机收蔗放在切段式甘蔗除杂系统中,将石头、泥土、蔗叶等杂质去除。机收蔗中往往会混入大量的蔗叶,这会直接影响后续切段式甘蔗除杂系统的除杂效果,大量的蔗叶在进入切段式甘蔗除杂系统后,容易造成切段式甘蔗除杂系统中振动筛的筛面堵塞,导致系统除杂效果严重降低,需要人工频繁清除筛面上的蔗叶,增加人工成本的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切段式甘蔗除杂系统的工作效率。
3.切段式甘蔗收获机上一般采用轴流风机对切段式机收蔗进行预除杂,通过风机的风速将质量较轻的杂质去除,但因为切段式甘蔗收获机的输送通道有限,在较窄的环境中机收蔗会层层堆叠并相互挤压,蔗叶除杂效果十分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5.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6.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切段式甘蔗收获机上一般采用轴流风机对切段式机收蔗进行预除杂,通过风机的风速将质量较轻的杂质去除,但因为切段式甘蔗收获机的输送通道有限,在较窄的环境中机收蔗会层层堆叠并相互挤压,蔗叶除杂效果十分有限。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切段式甘蔗风机除杂机构,其包括引风组件,其包括风机部件,所述风机部件提供吸引力和推动力;聚料部件,所述聚料部件连接风机部件;管道部件,聚料部件一端连接风机部件,另一端连接管道部件。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切段式甘蔗风机除杂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聚料部件包括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贯穿连通,第一端口的直径向第二端口直径逐渐增大,第二端口连接风机部件,第一端口连接管道部件。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切段式甘蔗风机除杂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聚料部件外壁开设有均匀排布的小孔。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切段式甘蔗风机除杂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风机部件包括机壳以及安装在机壳内的轴流风机,所述机壳内部与所述聚料部件通过第二端口
连通。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切段式甘蔗风机除杂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引风组件还包括打包部件,打包部件与管道部件连通。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切段式甘蔗风机除杂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打包部件包括离心风机和沉降箱,所述离心风机安装在沉降箱上并与沉降箱内部连通,所述管道部件连通沉降箱内部。
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上述切段式甘蔗风机除杂机构的切段式甘蔗风机除杂系统,其包括进料组件、输送组件和振动筛组件,所述机壳安装在第一平台上,进料组件通过输送组件连接第一平台,振动筛组件设置安装在第一平台底部并与机壳底部口对应。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切段式甘蔗风机除杂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进料组件包括储料机,储料机内部设置有平面进料输送带,所述储料机内部两侧壁之间连接设置有理平辊。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切段式甘蔗风机除杂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振动筛组件包括漏斗、导向槽和振动筛隔机,所述漏斗架设在第一平台上并与机壳对应,所述导向槽位于漏斗底部,导向槽内部连通并对应漏斗底部口,所述振动筛隔机位于导向槽底部。
1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切段式甘蔗风机除杂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沉降箱架设在第二平台上。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8.1、降低了切段式机收蔗的含杂率,提高了机收蔗的收获质量,减少杂质对制糖设备的损伤;
19.2、减少了因蔗叶缠绕堆积堵塞除杂系统中振动筛的底层筛面,降低了振动筛隔机的维护难度,提高了整个除杂系统的工作效率;
20.3、实现了杂质(蔗叶)的重复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22.图1为第一个实施例中的引风组件结构图。
23.图2为第二个实施例中的风机部件结构图。
24.图3为第二、三个实施例中的风机部件、打包部件和聚料部件连接结构图。
25.图4为第三个实施例中的整体系统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2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
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8.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29.实施例1
30.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段式甘蔗风机除杂机构,其包括引风组件100,引风组件100在整个系统中通过多重过滤分离步骤用于将甘蔗的蔗叶与泥沙分离,然后回收再利用蔗叶。
31.引风组件100包括风机部件101、聚料部件102和管道部件103,具体的,风机部件101用于提供吸引力和推动力,聚料部件102一端连接风机部件101,另一端连接管道部件103;风机部件101在系统中端口朝下并且设置在一定的高度;蔗叶与泥沙通过风机部件101底部通过经过第一次分离,将蔗叶与泥沙与甘蔗分离出,风机部件101提供风力将分离出的泥沙与蔗叶向上吸并经过风机部件101进入聚料部件102。
32.进一步的,聚料部件102呈圆筒状结构,蔗叶经过聚料部件102进入管道部件103,而泥沙被风机部件101的风力吹出聚料部件102。
33.实施例2
34.参照图2、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
35.引风组件100包括风机部件101、聚料部件102和管道部件103,聚料部件 102一端连接风机部件101,另一端连接管道部件103;蔗叶与泥沙依次经过聚料部件102和管道部件103进行分批次过滤。
36.进一步的,聚料部件102呈圆筒状结构,聚料部件102包括有第一端口102a 和第二端口102b,第一端口102a和第二端口102b贯穿连通,第一端口102a 的直径向第二端口102b直径逐渐增大,第二端口102b连接风机部件101,第一端口102a连接管道部件103;由于聚料部件102的通道从第二端口102b向第一端口102a逐渐变窄,风机部件101的强大风力通过聚料部件102时部分风力从聚料部件102内卸掉。
37.具体结构是:聚料部件102倾斜安装,其外壁开设有均匀排布的小孔102c;第二端口102b高于第一端口102a,风力从第二端口102b进入第一端口102a,风向聚料部件102外壁四周通过小孔102c散去,同时将泥沙从小孔102c内吹出;部分风从聚料部件102流向管道部件103。
38.风机部件101位于高处,其包括机壳101a以及安装在机壳101a内的轴流风机101b,机壳101a内部与聚料部件102通过第二端口102b连通;轴流风机 101b朝下设置,机壳101a的一端连接第二端口102b,另一端朝下,同时轴流风机101b在机壳101a内朝向机壳101a的底部端口,轴流风机101b以下为风力吸引,轴流风机101b以上为风力推动。
39.引风组件100还包括打包部件104,打包部件104与管道部件103连通。
40.进一步的,打包部件104包括离心风机104a和沉降箱104b,打包部件104 处于一定的高度,离心风机104a安装在沉降箱104b上并与沉降箱104b内部连通,管道部件103连通沉降箱104b内部;蔗叶经过管道部件103进入沉降箱104b,然后从沉降箱104b中沉降掉落到下面的卡车上打包处理。
41.实施例3
42.参照图3、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上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段式甘蔗风机除杂系统,该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料组件200、输送组件300和振动筛组件400。
43.机壳101a安装在第一平台a上,进料组件200通过输送组件300连接第一平台a,输送组件300呈上升运输设置,可以是传统的传送带结构,机壳101a 架设在第一平台a上并且第一平台a上设置与底部相通的开口,机壳101a底部开口对准第一平台a正下方。振动筛组件400设置安装在第一平台a底部并与机壳101a底部口对应。
44.进一步的,进料组件200包括储料机201,储料机201内部设置有平面进料输送带202,储料机201内部两侧壁之间连接设置有理平辊203;系统工作时,首先蔗料运输车开上卸料平台进行卸料,甘蔗倾倒在进料组件200上,进料组件200负责在平面运输把甘蔗送到输送组件300上,输送组件300负责将甘蔗往高处运输。
45.振动筛组件400包括漏斗401、导向槽402和振动筛隔机403;漏斗401架设在第一平台a上并与机壳101a底部开口对应,导向槽402位于漏斗401底部,导向槽402内部连通并对应漏斗401底部口,振动筛隔机403位于导向槽 402底部。甘蔗从输送组件300运输至第一平台a上,从漏斗401口掉落至导向槽402内,导向槽402内可以设置交错的连接棍,甘蔗经过导向槽402大颗粒沙石掉落,轻的微小颗粒和蔗叶被机壳101a内的轴流风机101b吸起,经过轴流风机101b后又被轴流风机101b吹入聚料部件102内。
46.由于聚料部件102一端开口大,另一端开口小,因此聚料部件102外壁倾斜向内收拢,聚料部件102外壁开设有均匀排布的小孔102c,轴流风机101b 的风从第二端口102b吹向第一端口102a时,部分的风从聚料部件102外壁的小孔102c吹出,连带着轻小颗粒一并吹出,部分的风吹着蔗叶进入打包部件 104,同时,离心风机104a驱动可以吸蔗叶进入打包部件104,然后蔗叶从沉降箱104b内沉降至底部的卡车上打包带走。
47.该系统可以在甘蔗进入到振动筛隔机403前将蔗叶除去,减少振动筛隔机 403底层筛面的堵塞,延长除杂系统的正常工作时间。而且甘蔗通过输送组件300运输到导向槽402时,会有一个抛物线的运动过程,抛物运动时甘蔗会被一定程度的分散,此时蔗叶和松散的泥沙更容易被风机系统的轴流风机101b 吸走。
48.轴流风机101b可以产生超强的吸力,可轻易吸走干燥的尘土,小石子以及蔗叶,潮湿的泥土、较重的石子以及少数蔗叶则会掉落到振动筛隔机403中继续筛分。轴流风机101b将杂质吸过扇叶之后,吸力变为推力,将杂质吹到聚料部件102中,轴流风机101b主要结构包括外壳、驱动马达、旋转连接轴和扇叶,驱动马达带动旋转连接轴,旋转连接轴带动扇叶转动产生吸力。杂质会在聚料部件102中短暂停留。部分松散的泥土粉尘可通过聚料部件102上的小孔102c吹出,蔗叶无法出去。
49.聚料部件102的作用同时起到卸风和进风的作用,一个是卸去轴流风机 101b产生的大风力。如果轴流风机101b直接连接沉降室,由于风速过大,会导致蔗叶无法在沉降室内沉降。轴流风机101b产生的风在经过聚料部件102 时,大部分风会顺着网孔吹出,剩余的一部分风继续流向管道,推动蔗叶一起流向管道,最终进入沉降箱104b。聚料部件102的锥形设计有利于卸风和物体流动导向。管道部件103的作用主要是引导风和蔗叶等杂质流向沉降箱104b。沉降箱104b上面安装有一个小功率的离心风机104a,离心风机104a的进风一部
分来源于轴流风机101b进入管道部件103的风,一部分来源于从聚料部件 102网孔抽进来的风。离心风机104a会将聚料部件102中的蔗叶吸进管道部件 103,这个吸力相对于轴流风机101b风力来说是较弱的,较弱的风力在满足吸入蔗叶的同时,不会影响到蔗叶在沉降箱104b中的沉降。
50.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技术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51.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于实现本实用新型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52.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53.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