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和蔼巴非蛤的人工繁育方法与流程

2022-06-08 21:23: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贝类繁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和蔼巴非蛤的人工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2.和蔼巴非蛤(paphia amabilis)俗称红蛤,是一种大型热带、亚热带浅海经济贝类。和蔼巴非蛤主要分布于中国、菲律宾、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国家沿海地区,在中国常见于福建、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和蔼巴非蛤主要栖息于浅海砂质底中,营埋栖生活。和蔼巴非蛤肉味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是沿海群众喜爱捕食的海产贝类,目前成品均来源于天然采捕,市场价格可达120~160元/kg。同时,和蔼巴非蛤具有生产成本低、养殖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浅海增养殖贝类。
3.海水贝类人工育苗主要采用解剖授精和人工催产两种方式获得受精卵。其中牡蛎等可以直接通过人工授精发育来获得受精卵,而蛤类等大部分海水贝类需要通过人工催产来获得成熟精、卵。蛤类(如菲律宾蛤仔等)人工催产方法一般采用阴干、流水或升降温等方式。目前,国内外有关和蔼巴非蛤相关研究报道极少,未见有关和蔼巴非蛤育苗、养殖的相关研究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和蔼巴非蛤的人工繁育方法。本发明所述繁育方法提高了人工育苗过程中的幼虫成活率、幼虫变态率以及稚贝成活率等,能规模化培育出适宜海区环境养殖的和蔼巴非蛤苗种,为和蔼巴菲哈的规模化育苗、养殖奠定基础。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和蔼巴非蛤的人工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1)将2~3龄的和蔼巴非蛤亲贝,放入养殖筐中在池塘中进行吊养1~2个月,得到性腺饱满的亲贝;
7.(2)将步骤(1)得到的性腺饱满的亲贝清洗、阴干和氨海水刺激进行催产,待亲本将水管和足部伸出体外并开始排放精卵时,放入育苗池进行精卵的排放,排放结束后将亲贝放入暂养池进行暂养,育苗池中的精卵进行孵化20~24小时,得到d形幼虫;所述孵化的条件为水温28~30℃,盐度27~29,孵化密度为5~10个/ml;
8.(3)将步骤(2)得到的d形幼虫进行浮游幼虫培育8~10天得到匍匐幼虫;所述浮游幼虫培育期间不换水,所述浮游幼虫培育密度为3~5个/ml,所述浮游幼虫培育的饵料包括金藻、角毛藻和云微藻,饵料的投喂量由1~2万个/ml逐渐增至5
×
104~6
×
104万个/ml,所述浮游幼虫培育的温度为28~30℃、盐度为27~29;
9.(4)当步骤(3)得到的匍匐幼虫壳长生长至180~200μm,无眼点,且50%以上的匍匐幼虫将足部伸出体外探索时,投放附着基质进行变态附着培养,3~5天后,得到附着稚贝;所述变态附着培养的温度为28~30℃,盐度为27~29;
10.(5)对步骤(4)得到的附着稚贝进行早期培育,每隔1~2天更换50%新水,得到壳长1mm的稚贝时进行倒池,去除附着基质,在温度为18~32℃、盐度28~31条件下无基质培
育4~6个月,得到壳长1.2~1.3cm的中苗;
11.(6)筛选步骤(5)得到的中苗中壳长1.3cm以上的稚贝进行中苗培育;所述中苗培育铺设10~20cm的附着基质,培育温度为20~32℃、盐度28~31。
12.优选的是,步骤(1)中,所述和蔼巴非蛤亲贝以体重和壳高作为选择指标,挑选活力好、体质健壮、无损伤的个体放入养殖筐中。
13.优选的是,步骤(2)所述阴干的时间为3~5小时。
14.优选的是,步骤(2)所述氨海水刺激的条件为:氨海水浸泡1~2小时,氨海水浓度为120ml/吨。
15.优选的是,步骤(2)所述育苗池的水深1~1.5m。
16.优选的是,步骤(3)所述浮游幼虫培育过程中,还添加edta和光合细菌。
17.优选的是,步骤(4)所述附着基质包括细砂。
18.优选的是,所述细砂的厚度为1mm,粒径<80μm。
19.优选的是,步骤(5)中,所述早期培育时,对刚附着稚贝投喂金藻、角毛藻和扁藻;培育1~2周后投喂池塘藻水;所述无基质培育时,投喂过滤的池塘藻水,池塘藻水不足时,补加金藻、角毛藻和扁藻。
20.优选的是,步骤(6)所述中苗培养中,投喂过滤的池塘藻水,池塘藻水不足时,补加金藻、角毛藻和扁藻。
2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和蔼巴非蛤的人工繁育方法。本发明通过对亲贝筛选和促熟、亲贝催产、受精孵化、幼虫培育、附着变态和稚贝培育等条件的具体设置,提高了人工育苗过程中的幼虫成活率、幼虫变态率以及稚贝成活率等,能规模化培育出适宜海区环境养殖的和蔼巴非蛤苗种。本发明为和蔼巴非蛤养殖产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种苗保障基础,对于推动我国海水经济贝类养殖新品种的开发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试验结果表明,亲贝催产排放率40~60%,受精率80~85%,孵化率90~95%,浮游幼虫成活率65~75%,稚贝成活率50%以上;2021年共培育出壳长3.0mm以上的和蔼巴非蛤苗种200万粒。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亲贝阴干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亲贝氨海水刺激催产图;
24.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浮游幼虫培育显微观察图;
25.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早期稚贝室内水泥池无砂培育图;
26.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中苗室外水泥池铺砂培育。
具体实施方式
2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和蔼巴非蛤的人工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8.(1)将2~3龄的和蔼巴非蛤亲贝,放入养殖筐中在池塘中进行吊养1~2个月,得到性腺饱满的亲贝;
29.(2)将步骤(1)得到的性腺饱满的亲贝清洗、阴干和氨海水刺激进行催产,待亲本将水管和足部伸出体外并开始排放精卵时,放入育苗池进行精卵的排放,排放结束后将亲贝放入暂养池进行暂养,育苗池中的精卵进行孵化20~24小时,得到d形幼虫;所述孵化的
条件为水温28~30℃,盐度27~29,孵化密度为5~10个/ml;
30.(3)将步骤(2)得到的d形幼虫进行浮游幼虫培育8~10天得到匍匐幼虫;所述浮游幼虫培育期间不换水,所述浮游幼虫培育密度为3~5个/ml,所述浮游幼虫培育的饵料包括金藻、角毛藻和云微藻,饵料的投喂量由1~2万个/ml逐渐增至5
×
104~6
×
104万个/ml,所述浮游幼虫培育的温度为28~30℃、盐度为27~29;
31.(4)当步骤(3)得到的匍匐幼虫壳长生长至180~200μm,无眼点,且50%以上的匍匐幼虫将足部伸出体外探索时,投放附着基质进行变态附着培养,3~5天后,得到附着稚贝;所述变态附着培养的温度为28~30℃,盐度为27~29;
32.(5)对步骤(4)得到的附着稚贝进行早期培育,每隔1~2天更换50%新水,得到壳长1mm的稚贝时进行倒池,去除附着基质,在温度为18~32℃、盐度28~31条件下无基质培育4~6个月,得到壳长1.2~1.3cm的中苗;
33.(6)筛选步骤(5)得到的中苗中壳长1.3cm以上的稚贝进行中苗培育;所述中苗培育铺设10~20cm的附着基质,培育温度为20~32℃、盐度28~31。
34.本发明将2~3龄的和蔼巴非蛤亲贝,放入养殖筐中在池塘中进行吊养1~2个月,得到性腺饱满的亲贝。在本发明中,所述亲贝优选从自然海区进行采捕。在本发明中,所述和蔼巴非蛤亲贝优选以体重和壳高作为选择指标,挑选活力好、体质健壮、无损伤的个体放入养殖筐中。在本发明中,所述池塘优选为土池,本发明对所述池塘的面积没有具体限制,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池塘的面积为20~30亩。在本发明中,所述吊养的同时,池塘中优选的同时养殖对虾,通过对虾和和蔼巴非蛤的混养,实现和蔼巴非蛤的强化培育,本发明混养对虾后的养殖池塘需要通过施肥来培育藻水,创造适宜对虾养殖环境,因此藻类丰富、密度也大;而一般鱼类养殖池塘不需要通过肥水培育藻类,所以藻类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也不稳定。本发明对所述养殖筐的规格和结构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常规蛤类养殖筐即可。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养殖筐的材质优选为塑料,大小优选为48cm
×
35cm
×
17cm,每筐优选放入亲贝40~50个。在所述吊养过程中,本发明优选定期取样观察亲贝肥满度,并镜检精、卵发育情况,一般强化培育1~2个月后待亲贝性腺饱满即可进行人工育苗。
35.得到性腺饱满的亲贝后,本发明将性腺饱满的亲贝清洗、阴干和氨海水刺激进行催产,待亲本将水管和足部伸出体外并开始排放精卵时,放入育苗池进行精卵的排放,排放结束后将亲贝放入暂养池进行暂养,育苗池中的精卵进行孵化20~24小时,得到d形幼虫;所述孵化的条件为水温28~30℃,优选为28.1℃,盐度27~29,更优选为27.5,孵化密度为5~10个/ml,更优选为8个/ml。本发明对所述清洗方法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常规蛤类清洗方法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阴干的时间优选为3~5小时,更优选为3.5小时。本发明对所述阴干方法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常规阴干处理方法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氨海水刺激的条件为:氨海水优选浸泡1~2小时,氨海水浓度优选为120ml/吨。在本发明中,所述育苗池中水深优选为1~1.5m,更优选为1.2m。育苗池中的精卵进行孵化前,本发明优选捞出育苗池水体中亲贝的排泄物等。在本发明中,卵径为70~75μm。本发明所述亲贝催产排放率高达60%,受精卵高达85%,孵化率高达95%。在本发明中,得到的d形幼虫的壳长为110~120μm。
36.得到d形幼虫后,本发明将d形幼虫进行浮游幼虫培育8~10天得到匍匐幼虫;所述
浮游幼虫培育期间不换水,所述浮游幼虫培育密度为3~5个/ml,所述浮游幼虫培育的饵料包括金藻、角毛藻和云微藻,饵料的投喂量由1~2万个/ml逐渐增至5
×
104~6
×
104万个/ml,所述浮游幼虫培育的温度为28~30℃、盐度为27~29。在本发明中,所述浮游幼虫培育过程中,还添加edta和光合细菌,用于调节水质。在本发明中,所述附有幼虫培育的温度更优选为29℃,盐度更优选为28。
37.本发明当匍匐幼虫壳长生长至180~200μm,无眼点,且50%以上的匍匐幼虫将足部伸出体外探索时,投放附着基质进行变态附着培养,3~5天后,得到附着稚贝;所述变态附着培养的温度为28~30℃,盐度为27~29。在本发明中,所述变态附着培养的温度更优选为29.2℃,盐度更优选为28.3。在本发明中,所述附着基质包括细砂。在本发明中,所述细砂的厚度为1mm,粒径<80μm。在本发明中,经3~5天的培养,匍匐幼虫可全部变态附着。在本发明中,幼虫的变态率为50%以上。
38.得到附着稚贝后,本发明对附着稚贝进行早期培育,每隔1~2天更换50%新水,得到壳长1mm的稚贝时进行倒池,去除附着基质,在温度为18~32℃,盐度28~31条件下无基质培育4~6个月,得到壳长1.2~1.3cm的中苗。在本发明中,所述温度优选为20~28℃,更优选为24~26℃;所述盐度更优选为29。在本发明中,所述无基质培育更优选为5个月。在本发明中,所述早期培育时,对刚附着稚贝投喂金藻、角毛藻和扁藻;培育1~2周后投喂池塘藻水;所述无基质培育时,投喂过滤的池塘藻水,池塘藻水不足时,补加金藻、角毛藻和扁藻。本发明对所述池塘藻水的制备方法以及过滤的池塘藻水的制备方法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常规制备方法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过滤优选为经绵袋过滤,所述过滤能够去除池塘抽上来藻水中的杂质,如砂石、泥土、大颗粒物等。在本发明中,所述附着基质包括细砂。
39.得到中苗后,本发明筛选中苗中壳长1.3cm以上的稚贝进行中苗培育;所述中苗培育铺设10~20cm的附着基质,培育温度为20~32℃、盐度28~31。在本发明中,所述中苗培养中,投喂过滤的池塘藻水,池塘藻水不足时,补加金藻、角毛藻和扁藻。本发明对所述过滤的池塘藻水的制备方法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常规制备方法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过滤优选为经绵袋过滤。在本发明中,所述附着基质包括细砂。本发明对所述筛选方法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筛网进行筛选即可。
4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和蔼巴非蛤的人工繁育方法做进一步详细的介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41.实施例1
42.(1)亲贝筛选和促熟:2020年5月13日从福建自然海区采捕2~3龄的和蔼巴非蛤亲贝80斤,以体重和壳高作为亲贝选择指标,挑选活力好、体质健壮、无损伤的个体移到25亩的室外土池(与对虾混养)进行强化培育。亲贝用养殖塑料筐(48厘米
×
35厘米
×
17厘米)在池塘吊养,放养密度为每框放入亲贝45个。每周取样观察亲贝肥满度,并镜检精、卵发育情况,强化培育1个月后待亲贝性腺饱满进行人工繁育。
43.(2)亲贝催产:将经土池促熟后性腺饱满的亲贝清洗干净,放置于阴凉处,采用先阴干再氨海水刺激的催产方法。亲贝阴干示意图如图1所示,氨海水刺激催产如图2所示。待亲贝将水管和足部伸出体外并开始少量排放精卵时,再将亲贝移入36m2育苗池(水深1.5米)中排放精卵(卵径74微米),直至排放精卵结束后将亲贝移入暂养池中暂养。亲贝催产排
放率为60%,受精率为85%。捞出育苗池水体中亲贝排泄物等,控制孵化密度为10个/毫升。在水温28.1℃、盐度27.5条件下,受精卵经20小时发育为d形幼虫,孵化率达95%。
44.(3)幼虫培育:整个浮游幼虫期间采用不换水方法进行幼虫培育,严格控制幼虫培育密度(5个/毫升)以及饵料(金藻、角毛藻和云微藻为主)投喂量(1万个/毫升逐渐增至6
×
104万个/毫升),适量添加edta及光合细菌调节水质。浮游幼虫培育期间水温28.1℃、盐度27.5时,从d型幼虫培育至匍匐幼虫需10天,浮游幼虫成活率达65%。浮游幼虫培育显微观察图如图3所示,其中,图3-1为d型幼虫,图3-2为壳顶幼虫。
45.(4)变态附着:当匍匐幼虫生长至壳长190微米,50%以上的幼虫将足部伸出体外探索时(无眼点)开始投放小于1毫米厚的细砂(粒径《80微米)作为附着基质,5天后匍匐幼虫即可全部变态附着。
46.(5)早期稚贝培育:刚附着稚贝以投喂金藻、角毛藻和扁藻为主,每隔2天更换50%新水(不倒池),培育2周后开始投喂土池藻水。稚贝生长至壳长1毫米时开始倒池,去除室内育苗池中细砂,采用无砂培育方法进行稚贝养殖。早期稚贝室内水泥池无砂培育图如图4所示,其中,图4-1为早期稚贝收集,图4-2为早期稚贝无砂培育。此时,稚贝饵料以经棉袋过滤的池塘藻水投喂为主,饵料不足时投喂金藻、角毛藻、扁藻等。在水温22℃、盐度28条件下,稚贝在室内水泥池经过5个月无砂培育,可生长至壳长1.2厘米以上,稚贝成活率55%以上。
47.(6)中苗培育:将室内育苗池中壳长1.2厘米以上的稚贝用筛网筛选出移至室外水泥池培育,室外水泥池铺设20厘米细砂。中苗室外水泥池铺砂培育图如图5所示,其中,图5-1为中苗室外铺砂培育,图5-2为中苗室外培育池换水。中苗饵料以经棉袋过滤的池塘藻水投喂为主,饵料不足时投喂金藻、角毛藻、扁藻等。在水温24℃、盐度28条件下,中苗在室外水泥池经过4个月铺砂培育,可生长至壳长2.7厘米以上,对比池塘养殖,生长速度提高28%以上。(池塘养殖组:在水温23℃、盐度28条件下,中苗在池塘经过4个月培育,生长至壳长2.1厘米以上)
48.实施例2
49.(1)亲贝筛选和促熟:2020年6月6日从福建自然海区采捕2~3龄的和蔼巴非蛤亲贝50斤,以体重和壳高作为亲贝选择指标,挑选活力好、体质健壮、无损伤的个体移到25亩的室外土池(与对虾混养)进行强化培育。亲贝用养殖塑料筐(48厘米
×
35厘米
×
17厘米)在池塘吊养,放养密度为每框放入亲贝50个。每周取样观察亲贝肥满度,并镜检精、卵发育情况,强化培育1个月后待亲贝性腺饱满进行人工繁育。
50.(2)亲贝催产:将经土池促熟后性腺饱满的亲贝清洗干净,放置于阴凉处,采用先阴干再氨海水刺激的催产方法。待亲贝将水管和足部伸出体外并开始少量排放精卵时,再将亲贝移入36m2育苗池(水深1.5米)中排放精卵(卵径75微米),直至排放精卵结束后将亲贝移入暂养池中暂养。亲贝催产排放率为40%,受精率为80%。捞出育苗池水体中亲贝排泄物等,控制孵化密度为8个/ml。在水温29.2℃、盐度29条件下,受精卵经18h发育为d形幼虫,,孵化率90%。
51.(3)幼虫培育:整个浮游幼虫期间采用不换水方法进行幼虫培育,严格控制幼虫培育密度(3个/ml)以及饵料(金藻、角毛藻和云微藻为主)投喂量(1万个/ml逐渐增至6
×
104万个/ml),适量添加edta及光合细菌调节水质。浮游幼虫培育期间水温30℃、盐度27时,从d型幼虫培育至匍匐幼虫需8天,浮游幼虫成活率75%。
52.(4)变态附着:当匍匐幼虫生长至壳长195微米,50%以上的幼虫将足部伸出体外探索时(无眼点)开始投放小于1毫米厚的细砂(粒径《80微米)作为附着基质,3天后匍匐幼虫即可全部变态附着。
53.(5)早期稚贝培育:刚附着稚贝以投喂金藻、角毛藻和扁藻为主,每隔2天更换50%新水(不倒池),培育2周后开始投喂土池藻水。稚贝生长至壳长1毫米时开始倒池,去除室内育苗池中细砂,采用无砂培育方法进行稚贝养殖。此时,稚贝饵料以经棉袋过滤的池塘藻水投喂为主,饵料不足时投喂金藻、角毛藻、扁藻等。在水温25℃、盐度30条件下,稚贝在室内水泥池经过6个月无砂培育,可生长至壳长1.3厘米以上,稚贝成活率50%以上。
54.(6)中苗培育:将室内育苗池中壳长1.3厘米以上的稚贝用筛网筛选出移至室外水泥池培育,室外水泥池铺设15厘米细砂。中苗饵料以经棉袋过滤的池塘藻水投喂为主,饵料不足时投喂金藻、角毛藻、扁藻等。在水温26℃、盐度31条件下,中苗在室外水泥池经过4个月铺砂培育,可生长至壳长3.0厘米以上,对比池塘养殖,生长速度提高25%以上。(池塘养殖组:在水温25℃、盐度28条件下,中苗在池塘经过4个月培育,生长至壳长2.4厘米以上)
55.实施例3
56.(1)亲贝筛选和促熟:2020年6月21日从福建自然海区采捕2~3龄的和蔼巴非蛤亲贝60斤,以体重和壳高作为亲贝选择指标,挑选活力好、体质健壮、无损伤的个体移到25亩的室外土池(与对虾混养)进行强化培育。亲贝用养殖塑料筐(48厘米
×
35厘米
×
17厘米)在池塘吊养,放养密度为每框放入亲贝40个。每周取样观察亲贝肥满度,并镜检精、卵发育情况,强化培育1个月后待亲贝性腺饱满进行人工繁育。
57.(2)亲贝催产:将经土池促熟后性腺饱满的亲贝清洗干净,放置于阴凉处,采用先阴干再氨海水刺激的催产方法。待亲贝将水管和足部伸出体外并开始少量排放精卵时,再将亲贝移入36m2育苗池(水深1.5米)中排放精卵(卵径75微米),直至排放精卵结束后将亲贝移入暂养池中暂养。亲贝催产排放率50%,受精率83%,捞出育苗池水体中亲贝排泄物等,控制孵化密度为9个/ml。在水温30℃、盐度28.5条件下,受精卵经21h发育为d形幼虫,孵化率92%。
58.(3)幼虫培育:整个浮游幼虫期间采用不换水方法进行幼虫培育,严格控制幼虫培育密度(4个/ml)以及饵料(金藻、角毛藻和云微藻为主)投喂量(2万个/ml逐渐增至6
×
104万个/ml),适量添加edta及光合细菌调节水质。浮游幼虫培育期间水温29℃、盐度28时,从d型幼虫培育至匍匐幼虫需9天,浮游幼虫成活率70%。
59.(4)变态附着:当匍匐幼虫生长至壳长200微米,50%以上的幼虫将足部伸出体外探索时(无眼点)开始投放小于1毫米厚的细砂(粒径《80微米)作为附着基质,4天后匍匐幼虫即可全部变态附着。
60.(5)早期稚贝培育:刚附着稚贝以投喂金藻、角毛藻和扁藻为主,每隔1天更换50%新水(不倒池),培育2周后开始投喂土池藻水。稚贝生长至壳长1毫米时开始倒池,去除室内育苗池中细砂,采用无砂培育方法进行稚贝养殖。此时,稚贝饵料以经棉袋过滤的池塘藻水投喂为主,饵料不足时投喂金藻、角毛藻、扁藻等。在水温24℃、盐度29条件下,稚贝在室内水泥池经过5个月无砂培育,可生长至壳长1.2厘米以上,稚贝成活率51%以上。
61.(6)中苗培育:将室内育苗池中壳长1.2厘米以上的稚贝用筛网筛选出移至室外水泥池培育,室外水泥池铺设18厘米细砂。中苗饵料以经棉袋过滤的池塘藻水投喂为主,饵料
不足时投喂金藻、角毛藻、扁藻等。在水温25℃、盐度29条件下,中苗在室外水泥池经过3个月铺砂培育,可生长至壳长2.1厘米以上,对比池塘养殖,生长速度提高17%以上。(池塘养殖组:在水温25℃、盐度28条件下,中苗在池塘经过3个月培育,生长至壳长1.8厘米以上)。
62.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