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水循环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7-20 02:09: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废水处理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循环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对工业废水的水循环处理过程中,包括砂石处理步骤,通过砂水分离装置将砂石与水分离,以将废水回收以用于工业生产,达到循环用水的目的,然而,现有技术方案砂水分离效果较差,分离后的液体内仍然含有较多砂石颗粒,以及分离后的砂石颗粒还遗留着较多的水分,无法对水进行充分回收利用,不利于水源节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循环处理系统,所述水循环处理系统砂水分离效果较好,能够充分回收利用水资源。
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循环处理系统,包括:砂水分离模块,其能够放置工业废水,且所述砂水分离模块可进行多次砂水分离;滤水模块,其与所述砂水分离模块相连通,所述滤水模块用于对所述砂水分离模块排出的砂石颗粒进行脱水;清水罐,所述砂水分离模块的排水端和所述滤水模块的排水端均与所述清水罐相连通。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循环处理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上述结构,经砂水分离模块对工业废水中不同密度的砂石颗粒进行多次砂水分离,通过滤水模块对砂水分离模块排出的砂石进行脱水,且砂水分离模块的排水端和滤水模块的排水端均可排水至清水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通过多次砂水分离和滤水模块,进一步降低了回收的液体的小砂石颗粒的含量,且使得砂石上附着的水分离出去,砂水分离效果较好,能够充分回收利用水资源。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砂水分离模块包括:第一沉淀罐,其设置有第一进液口、第一排水口和第一排砂口,所述第一进液口用于通入工业废水至所述第一沉淀罐,所述第一排砂口与所述滤水模块相连通,所述第一沉淀罐用于对工业废水进行沉淀分离;第二沉淀罐,其设置有第二进液口,第二排水口和第二排砂口,所述第一排水口与所述第二进液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水口与所述清水罐相连通,所述第二排砂口与所述滤水模块相连通,所述第二沉淀罐用于对所述第一排水口排出的液体进行沉淀分离。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沉淀罐设置有用于对其内部搅拌的搅拌装置。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的搅拌叶片。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砂水分离模块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沉淀罐和所述滤水模块之间的筛料装置,所述筛料装置设置有筛料区和与所述筛料区连通的细料出口、粗料出口,所述筛料区用于对所述第一排砂口的物料进行筛分,所述细料出口与所述滤
水模块相连通。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筛料装置一侧设置有用于输送所述粗料出口排出的物料的第一输料机构。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备用罐,所述清水罐和所述第二沉淀罐能够分别与所述备用罐相连通。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滤水模块包括至少一组板式压滤机,所述第二排砂口和所述细料出口均与所述板式压滤机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板式压滤机的出水口与所述清水罐相连通。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分选模块,所述分选模块与所述砂水分离模块相连通,所述分选模块用于对所述砂水分离模块内浮于工业废水上的泡沫进行物质分选。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砂水分离模块和所述分选模块二者之间连通有泡沫液化罐,所述泡沫液化罐用于收集所述砂水分离模块内浮于工业废水上的泡沫并进行液化,并将溶液输送至所述分选模块;所述分选模块包括:机体,设置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设置有出料口和出气口,所述第二腔室设置有第三排水口和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通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三排水口与所述清水罐相连通;雾化装置,用于雾化溶液,所述雾化装置的进液端与所述泡沫液化罐相连通,所述雾化装置的出雾端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通;附着装置,设置于所述机体,所述附着装置位于所述雾化装置的出雾端的上方,所述附着装置用于附着溶液雾化中的盐性物质;热空气输出装置,所述热空气输出装置用于输出热空气至所述第一腔室内。
1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循环处理系统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循环处理系统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循环处理系统的截面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选模块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选模块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选模块的第一截面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选模块的第二截面示意图;
24.图8为附着板和驱动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
26.砂水分离模块10、第一沉淀罐11、第一驱动电机111、搅拌叶片112、第二沉淀罐12、筛料装置13、接水槽131、振动筛132、第一输料机构14;
27.滤水模块20、板式压滤机21、清水罐30、备用罐40、泡沫液化罐50;
28.机体60、第一腔室61、出料口611、出气口612、第二腔室62、第三排水口621、进气口
622、冷凝管623、安装板体624、推拉把手6241、排水通道625、挡板626、排水间隙627、保温腔室63、真空腔室64、通气管道65、加热管651、第二输料机构66、调温装置67;
29.雾化装置70、附着装置80、附着板81、齿条811、驱动机构82、第二驱动电机821、齿轮件822;热空气输出装置90。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33.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循环处理系统,包括:砂水分离模块10,其能够放置工业废水,且砂水分离模块10可进行多次砂水分离;滤水模块20,其与砂水分离模块10相连通,滤水模块20用于对砂水分离模块10排出的砂石颗粒进行脱水;清水罐30,砂水分离模块10的排水端和滤水模块20的排水端均与清水罐30相连通。
3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循环处理系统,采用上述结构,经砂水分离模块10对工业废水中不同体积的砂石颗粒进行多次砂水分离,通过滤水模块20对砂水分离模块10排出的砂石进行脱水,且砂水分离模块10的排水端和滤水模块20的排水端均可排水至清水罐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通过多次砂水分离和滤水模块20,进一步降低了回收的液体的小砂石颗粒的含量,且使得砂石上附着的水分离出去,砂水分离效果较好,能够充分回收利用水资源。
36.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砂水分离模块10包括:第一沉淀罐11,其设置有第一进液口、第一排水口和第一排砂口,第一进液口用于通入工业废水至第一沉淀罐11,第一排砂口与滤水模块20相连通,第一沉淀罐11用于对工业废水进行沉淀分离;第二沉淀罐12,其设置有第二进液口,第二排水口和第二排砂口,第一排水口与第二进液口相连通,第二排水口与清水罐30相连通,第二排砂口与滤水模块20相连通,第二沉淀罐12用于对第一排水口排出的液体进行沉淀分离。采用上述结构,设置有第一沉淀罐11和第二沉淀罐12分别对工业废水内不同密度的砂石颗粒进行多次沉淀分离,通过第一沉淀罐11对砂水进行初步沉淀分离,以使得密度较大的砂石颗粒和液体分层,密度较大的砂石颗粒通过第一排砂口排放出去;第一沉淀罐11内的液体仍然含有密度较小的砂
石颗粒,因而含有小砂石颗粒的液体进入至第二沉淀罐12内,通过第二沉淀罐12进行沉淀分离,以使得密度较小的砂石颗粒和液体分层,第二沉淀罐12内的液体通过第二排水口排放至清水罐30,密度较小的砂石颗粒通过第二排砂口输送至滤水模块20,进行脱水,最后通过滤水模块20将脱下的水输送至清水罐30,能够快速进行砂石和水的分离,进一步降低了回收的液体的密度较小的砂石颗粒的含量,操作便捷。
3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沉淀罐11的数量为两个,当然亦可为一个、三个以上等,在此不做限定。
38.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沉淀罐11设置有用于对其内部搅拌的搅拌装置。采用上述结构,可在其中一个第一沉淀罐11停止运行时,通过另一个第一沉淀罐11的搅拌装置进行搅拌,使得第一排砂口不易堆积砂石颗粒,使得第一沉淀罐11能够快速集中出砂。
3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搅拌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11和与第一驱动电机111的转轴固定连接的搅拌叶片112,搅拌叶片112在转动时,产生离心力,进一步使得大砂石颗粒能够集中出砂至第一排砂口。
40.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砂水分离模块10还包括位于第一沉淀罐11和滤水模块20之间的筛料装置13,筛料装置13设置有筛料区和与筛料区连通的细料出口、粗料出口,筛料区用于对第一排砂口的物料进行筛分,细料出口与滤水模块20相连通。大砂石颗粒通过第一排砂口排放至筛料装置13进行筛料脱水,并将含有水的细料通过细料出口输送至滤水模块20进行脱水,能够快速进行砂石和水的分离,操作便捷。
4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筛料装置13包括接水槽131和位于接水槽131上方的振动筛132,筛料区、粗料出口均设置于振动筛132,细料出口设置于接水槽131的一端,能够对大砂石颗粒粗细分离以及脱水,结构合理。当然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筛料装置13亦可为滚筒筛结构等,在此不做限定。
42.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筛料装置13一侧设置有用于输送粗料出口排出的物料的第一输料机构14。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快速将通过筛料装置13筛分出的粗料输送至下一工序,传输效率高,实现了自动化。
43.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备用罐40,清水罐30和第二沉淀罐12能够分别与备用罐40相连通。采用上述结构,可通过清水罐30和备用罐40连通,提高清水储存容积,或通过第二沉淀罐12和备用罐40连通,以使得当第二沉淀罐12出现故障,能够起到及时替换备用的作用。
4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滤水模块20包括两组板式压滤机21,第二排砂口和细料出口均与板式压滤机21的进料口相连通,板式压滤机21的出水口与清水罐30相连通,过滤面积大,流量大,且适用范围广。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排砂口和细料出口的汇集于同一管道输送至板式压滤机21,板式压滤机21的数量亦可为一组、三组以上等,在此不做限定。
45.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图3至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分选模块,分选模块与砂水分离模块10相连通,分选模块用于对砂水分离模块10内浮于工业废水上的泡沫进行物质分选。工业废水在转移过程至第一沉淀罐11中产生大量浮于液面的泡沫,而泡沫不仅含有水分,还含有盐性物质、小木块、小塑料等,泡沫伴随工业废水移入至第
一沉淀罐11,通过第一沉淀罐11对泡沫进行沉淀液化,然后通过分选模块可对第一沉淀罐11内的溶液(即工业废水)进行物质分选,以对水进行回收利用至工业。
46.需要说明的是,分选模块进行物质分选,即将盐性物质、固体物质分离出溶液,固体物质为小木块、小塑料等。
47.如图1、图3至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砂水分离模块10的第一沉淀罐11和分选模块二者之间连通有泡沫液化罐50,泡沫液化罐50用于收集砂水分离模块10内浮于工业废水上的泡沫并进行液化,并将溶液输送至分选模块;分选模块包括:机体60,设置有第一腔室61和第二腔室62,第一腔室61设置有出料口611和出气口612,第二腔室62设置有第三排水口621和进气口622,进气口622连通于出气口612相连通,第三排水口621与清水罐30相连通;雾化装置70,用于雾化溶液,雾化装置70的进液端与泡沫液化罐50相连通,雾化装置70的出雾端与第一腔室61相连通;附着装置80,设置于机体60,附着装置80位于雾化装置70的出雾端的上方,附着装置80用于附着溶液雾化中的盐性物质;热空气输出装置90,热空气输出装置90用于输出热空气至第一腔室61内。雾化装置70将溶液雾化成水雾进入至第一腔室61内,通过热空气输出装置90对第一腔室61输出热空气,水雾伴随热空气向上运动,水雾中的盐性物质如硅酸盐附着于附着装置80,当盐性物质集满时可通过出料口611排出,小木块、小塑料等颗粒在溶液雾化喷出至第一腔室61内时直接掉落至出料口611排出,而水雾中的水分在经由热空气作用下形成高温水蒸气,通过出气口612和进气口622进入至第二腔室62内,可通过机体60外部调温冷凝或者冷凝结构等冷凝成液体并由第三排水口621排出,分选结构合理,分选效率高,有利于分选完全。
48.如图4至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机体60上设置有连通第一腔室61的安装通孔;附着装置80包括:用于吸附盐性物质的附着板81,可移动地穿设安装通孔,且附着板81能够伸入或者移离第一腔室61,且附着板81的厚度与安装通孔的宽度相适配。采用上述结构,附着板81为可供盐性物质附着的材质,水雾中的盐性物质集满于附着板81的底面时,附着板81沿着安装通孔移离第一腔室61,由于附着板81的厚度与安装通孔的宽度相适配,使得附着板81底面的成块盐性物质能够通过机体60于安装通孔的内侧壁刮离附着板81,从而掉落至下方的出料口611,结构简单,拆装便捷,传动可靠,能够快速清理附着板81上的盐性物质,实现了自动化。
4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附着装置80还包括驱动机构82,驱动机构82包括设置于机体60的第二驱动电机821和与第二驱动电机821的转轴固定连接的齿轮件822,附着板81上设置有与齿轮件822啮合的齿条811。采用上述结构,通过第二驱动电机821驱动齿轮件822转动,齿轮件822与齿条811传动配合,从而可驱动附着板81相对第一腔室61移动,结构合理,传动可靠,传动精度高。当然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驱动机构82亦可为伸缩气缸、电动推杆等结构,其仍具有上述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50.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亦可通过手动推拉附着板81,在此不做限定。
5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附着装置80的数量设置为四组,其中两组附着装置80位于机体60的一侧且附着板81伸入至第一腔室61内,另外两组附着装置80位于机体60的另一侧且与上述两组附着装置80间隔错位布置,且另外两组附着装置80的附着板81处于第一腔室61外。采用上述结构,不仅有利于盐性物质充分附着于附着板81,且可通过切换不同的附着装置80,即当位于第一腔室61内的附着板81集满盐性物质时,该附
着板81可通过与其配合的驱动机构82驱动并移离第一腔室61时,以完成刮离成块的盐性物质,其他位于第一腔室61外的附着板81可通过与其配合驱动机构82驱动并伸入至第一腔室61内,保证了空气分选机的盐性物质附着流程的正常进行。
52.当然地,附着装置80的数量可为一组,两组,三组或者五组以上,在此不做限定。
53.可以理解的是,如图4至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出料口611下方设置有用于输送第一腔室61内的物料的第二输料机构66,通过第二输料机构66将成块的盐性物质、小木块及小塑料等物料输送至外部,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避免物料堆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输料机构66为皮带轮传动输送结构,输送稳定性较好。
5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调温装置67,调温装置67设置有热端和冷端;第二腔室62内设置有冷凝管623,冷凝管623的进口端和调温装置67的冷端出口相连通,冷凝管623的出口端与调温装置67的冷端进口相连通。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调温装置67输出冷凝剂至冷凝管623,实现了对高温水蒸气快速降温,使得高温水蒸气冷凝成液体,且实现了冷凝剂的自循环。
5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调温装置67为半导体制冷装置,当然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调温装置67亦可为压缩泵制冷结构,在次不做限定。
56.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机体60于第二腔室62处设置有安装开口和与安装开口适配的安装板体624,安装板体624活动设置于安装开口内,冷凝管623连接于安装板体624朝向第二腔室62的一端面,安装板体624的另一端面设置有推拉把手6241,可通过推拉把手6241将安装板体624和冷凝管623背向第二腔室62向外移动,或者通过推拉把手6241推动安装板体624和冷凝管623朝向第二腔室62移动,拆装便捷,且便于维护冷凝管623以及对第二腔室62进行清理。
57.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机体60上设置有包覆于第一腔室61的保温腔室63,调温装置67的部分热端进口、部分热端出口均连通于保温腔室63。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调温装置67输出高温溶液至保温腔室63,对第一腔室61进行保温,避免第一腔室61内水雾冷凝成液体,且实现了高温溶液的自循环。
58.可以理解的是,如图4至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腔室61和第二腔室62之间设置有通气管道65,热空气输出装置90位于通气管道65内,热空气输出装置90为热风机,通气管道65的进气端连通于第二腔室62,通气管道65的出气端连通于第一腔室61;其中,通气管道65内设置有位于热风机的进风端和第二腔室62之间的加热管651,加热管651的两端分别与调温装置67的部分热端进口、部分热端出口相连通。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有通气管道65,当调温装置67对第二腔室62内的高温水蒸气冷凝液体后,第二腔室62内的干冷空气进入至通气管道65,调温装置67的热端出口将高温溶液输送至通气管道65内的加热管651内,干冷空气和高温溶液进行热交换,即高温溶液给干冷空气提供一部分热量以形成常温空气,从而对热风机的进风端的空气进行预热,不仅实现了空气的内循环,且通过热风机能够对常温空气加热加速,以输送热空气至第一腔室61内,使得第一腔室61内水雾能够伴随热空气快速向上移动时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对水雾进行雾化,提高了分选效率,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热能损失小,预热效果好,节能环保。
5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加热管651的数量为两个,当然地
在,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管651的数量亦可为一个、三个以上等,在此不做限定。
60.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机体60上设置有包覆于第二腔室62的真空腔室64,对第二腔室62进行真空保温。
61.可以理解的是,如图4至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腔室62的下部设置有排水通道625,排水通道625的一端为第三排水口621;排水通道625内设置有挡板626,挡板626位于第三排水口621和通气管道65的进气端之间,且挡板626的下端面和排水通道625的底面之间具有排水间隙627,排水间隙627的设置高度低于第三排水口621。采用上述结构,由于第二腔室62内的高温水蒸气冷凝成液体后,第二腔室62内的干冷空气的密度比液体的密度小,干冷空气向上流动时受到挡板626的阻挡作用,有利于避免干冷空气通过第三排水口621外排,进一步实现了空气内循环。
62.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63.当然,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