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蒸汽消毒柜的制作方法

2022-07-19 22:23: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蒸汽消毒柜。


背景技术:

2.蒸汽消毒是指运用高温蒸汽消灭细菌或微生物的一种方法,由于纯蒸汽的穿透性强,蛋白质、原生质胶体在湿热条件下易变性凝固,蒸汽进入细胞内凝结成水,能够放出潜在热量,提高温度,更增强了杀菌力。
3.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811469163.9(公布号为cn111214671a)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消毒柜》公开的一种高效消毒柜,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中的内胆,箱体中还设置有气流通道,该气流通道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且该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与上述内胆连通,该气流通道的侧壁上开设有能发出蒸汽的蒸汽出口,该蒸汽出口中发出的蒸汽能通过上述进气口进入内胆中,该蒸汽出口上设置有能启闭该蒸汽出口的第一控制阀。
4.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蒸汽消毒柜存在温场不均匀、蒸汽杀菌存在死角等问题,且产生的蒸汽往往是饱和湿蒸汽,杀菌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杀菌效果提高的蒸汽消毒柜。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温场均匀的蒸汽消毒柜。
7.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蒸汽消毒柜,包括有
8.外壳;以及
9.内胆,设于所述的外壳内,具有消毒腔,该内胆的外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夹层;
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胆上具有进汽口;
11.并且,还包括有
12.进水箱,设于所述的夹层中;
13.水泵,设于所述的夹层中,具有进水端和出水端,能将水通过进水端吸入并通过出水端排出,所述水泵的进水端通过第一水管连通所述进水箱的内腔;
14.蒸汽发生器,设于所述的夹层中,具有进水端和出汽端,能对水加热产生蒸汽,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进水端通过第二水管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端;
15.发热盘,设于所述的消毒腔中,用于对消毒腔进行加热;以及
16.换热器,与所述的发热盘导热连接,内部具有换热通道,该换热通道的入口通过第一汽管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的出汽端,换热通道的出口通过第二汽管连通所述内胆的进汽口。
17.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述的内胆上具有进水口,所述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第三水管连通所述内胆的进水口。
18.为了方便发热盘对水进行加热,所述内胆内部的底壁至少有局部向下凹陷形成有凹陷部,所述的发热盘安装在该凹陷部内。
19.为了使高温蒸汽上下夹击,所述的进汽口位于所述内胆的顶壁上。
20.为了自动控制蒸汽产生方式,所述的第二水管上设有能够控制第二水管通断的第一阀门,所述的第三水管上设有能够控制第三水管通断的第二阀门。
21.为了扩大蒸汽的喷射范围,所述的消毒腔中设有喷头,该喷头的内部具有与所述的进汽口相连通的蒸汽腔,且喷头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供蒸汽喷出至消毒腔中的喷孔。
22.为了方便喷头的加工,所述的喷头为一罩体,该罩体罩设在所述内胆的进汽口处,所述喷孔数量为多个,并呈矩阵状间隔布置在所述罩体背向进汽口一侧的壁面上。
23.为了方便发热盘的安装,所述的内胆上开设有安装口,所述的发热盘覆盖在该安装口处。
24.为了方便换热器与发热盘导热连接,所述的换热器设于所述的夹层中,并紧贴于所述的发热盘布置。
25.为了保证换热器与发热盘有足够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率,所述的换热器呈环形,沿周向布置在所述发热盘的底部。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夹层中设置进水箱、水泵、蒸汽发生器和换热器,在消毒腔中设置发热盘,并将换热器与发热盘导热连接,这样,进水箱中的水通过水泵经第二水管泵入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通过第一汽管进入换热器,经发热盘进行进一步加热后形成过热蒸汽,过热蒸汽会通过第二汽管进入消毒腔,提高杀菌效果。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蒸汽消毒柜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省略了部分外壳);
28.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蒸汽消毒柜的实施例省略了抽屉之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蒸汽消毒柜的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蒸汽消毒柜的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3.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蒸汽消毒柜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蒸汽消毒柜包括有外壳1、内胆2、进水箱3、水泵4、蒸汽发生器5、发热盘6、喷头7和换热器8。
34.其中,如图4所示,内胆2具有消毒腔21,设于外壳1内,且内胆2的外壁与外壳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夹层11,内胆2内部设置有能抽拉地进出消毒腔21中的抽屉,此为消毒柜常见的设置方式。
35.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内胆2的顶壁上开设有进汽口22,内胆2的后侧壁下部开设有进水口23,内胆2内部的底壁中间位置向下凹陷形成有凹陷部24,该凹陷部24的中
央开设有安装口241。
36.如图1和图2所示,进水箱3设于夹层11中,并安装在内胆2的顶壁上。
37.水泵4设于夹层11中,并安装在内胆2的顶壁上。水泵4具有进水端和出水端,能将水通过进水端吸入并通过出水端排出,水泵4的进水端通过第一水管41连通进水箱3的内腔,水泵4的出水端通过第二水管42连通下述蒸汽发生器5的进水端,并通过第三水管43连通内胆2的进水口23。上述第二水管42上设有能够控制第二水管42通断的第一阀门421,第三水管43上设有能够控制第三水管43通断的第二阀门431。
38.蒸汽发生器5设于夹层11中,并安装在内胆2的顶壁上。蒸汽发生器5具有进水端和出汽端,能对水加热产生蒸汽。
39.如图3所示,发热盘6水平布置在凹陷部24内并覆盖在安装口241处,用于将消毒腔21中的水分进行加热产生蒸汽。
40.如图2所示,换热器8呈环形,设于夹层11中,沿周向布置在发热盘6的底部并紧贴于该发热盘6,从而实现与发热盘6的导热连接。具体地,换热器8的内部具有换热通道81,该换热通道81的入口通过第一汽管82连通蒸汽发生器5的出汽端,换热通道81的出口通过第二汽管83连通内胆2的进汽口22。值得注意的是:发热盘6工作时会发出大量的热,这部分热量除了加热凹陷部24内的水产生饱和湿蒸汽外,就大量耗散在底部,导致橱柜温度高,因此连接换热器8后,换热器8内的湿蒸汽可再次被加热,形成过热蒸汽,带来杀菌效果更好的优点,同时可降低内胆2底板处的温度。
41.如图4所示,喷头7设于消毒腔21中,本实施例中,喷头7为一罩体,该罩体罩设在内胆2的进汽口22处,罩体的内部具有与进汽口22相连通的蒸汽腔71,罩体背向进汽口22一侧的壁面上开设有多个呈矩阵状间隔布置的喷孔72,用于供蒸汽喷出至消毒腔21中。
42.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43.(1)当需要对整个消毒腔21进行均匀消毒时,只需要打开第一阀门421和第二阀门431,一方面,进水箱3中的水通过水泵4经第二水管42泵入蒸汽发生器5,蒸汽发生器5产生的蒸汽通过第一汽管82进入换热通道81,经发热盘6进行进一步加热后形成过热蒸汽,过热蒸汽会通过第二汽管83进入喷头7,喷头7向消毒腔21喷射过热蒸汽,从而对消毒腔21中的餐具进行蒸汽消毒;另一方面,进水箱3中的水通过水泵4经第三水管43泵入消毒腔21中后汇集至凹陷部24内,发热盘6对其进行加热产生蒸汽,从而对消毒腔21中的餐具进行蒸汽消毒;高温蒸汽上下夹击,温场均匀,杀菌无死角;
44.(2)当需要对消毒腔21上部进行集中消毒时,只需要打开第一阀门421,关闭第二阀门431,进水箱3中的水通过水泵4经第二水管42泵入蒸汽发生器5,蒸汽发生器5产生的蒸汽通过第一汽管82进入换热通道81,经发热盘6进行进一步加热后形成过热蒸汽,过热蒸汽会通过第二汽管83进入喷头7,喷头7向消毒腔21喷射过热蒸汽,从而对消毒腔21中的餐具进行蒸汽消毒;高温蒸汽从上方喷射,对消毒腔21上部进行集中消毒;
45.(3)当需要对消毒腔21下部进行集中消毒时,只需要打开第二阀门431,关闭第一阀门421,进水箱3中的水通过水泵4经第三水管43泵入消毒腔21中后汇集至凹陷部24内,发热盘6对其进行加热产生蒸汽,从而对消毒腔21中的餐具进行蒸汽消毒;高温蒸汽从下方产生,对消毒腔21下部进行集中消毒。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