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调弯手柄、可调弯导管和消融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17 00:01: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调弯手柄,用于操控安装其远端的导管弯曲,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弯手柄包括:手柄组件,包括手柄主体和牵引单元,所述牵引单元沿所述手柄主体的轴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手柄主体内,所述牵引单元包括用于与所述导管的远端连接的第一牵引块和第二牵引块;驱动组件,与所述牵引单元连接并能够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沿周向转动,以同时带动所述第一牵引块和所述第二牵引块沿轴向朝相反方向移动,使得所述第一牵引块在朝近端移动时带动所述导管弯曲的方向与所述第二牵引块在朝近端移动时带动所述导管弯曲的方向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弯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块和所述第二牵引块在所述手柄主体的周向上限位于所述手柄主体内,所述第一牵引块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二牵引块设置有第二螺纹,所述驱动组件同时设置有第三螺纹和第四螺纹,所述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第三螺纹与所述第四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第三螺纹与所述第一螺纹旋合,所述第四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旋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弯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具有轴向延伸的复合螺纹段,所述复合螺纹段布置有相互交叉设置的所述第三螺纹和所述第四螺纹,所述第三螺纹和所述第四螺纹均由所述复合螺纹段的近端延伸至所述复合螺纹段的远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弯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单元能够处于初始位置,在所述初始位置,所述第一牵引块和所述第二牵引块均位于所述复合螺纹段的近端与远端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弯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块由所述初始位置朝近端移动的极限距离等于所述第二牵引块由所述初始位置朝近端移动的极限距离,使得所述第一牵引块带动所述导管弯曲的极限角度等于所述第二牵引块带动所述导管弯曲的极限角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弯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螺纹段的近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约束所述第一牵引块和所述第二牵引块由所述初始位置朝近端移动的极限距离;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牵引块的近端到所述第一限位部的轴向距离等于所述第二牵引块的近端到所述第一限位部的轴向距离;所述第一牵引块和所述第二牵引块均能够由所述初始位置沿着轴向移动至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抵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弯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螺纹段的远端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约束所述第一牵引块和所述第二牵引块由所述初始位置朝远端移动的极限距离;所述第一螺纹的螺距等于所述第二螺纹的螺距,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牵引块的远端到所述第二限位部的轴向距离等于所述第二牵引块的远端到所述第二限位部的轴向距离;所述第一牵引块和所述第二牵引块均能够由所述初始位置沿着轴向移动至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抵接。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弯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螺纹段的近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复合螺纹段的远端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螺纹的螺距等于所述第二螺纹的螺距,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牵引块
的近端到所述第一限位部的轴向距离等于所述第一牵引块的远端到所述第二限位部的轴向距离,所述第一牵引块能够由所述初始位置沿着轴向移动至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抵接,且所述第一牵引块还能够由所述初始位置沿着轴向移动至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抵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弯手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牵引块的近端到所述第一限位部的轴向距离、所述第一牵引块的远端到所述第二限位部的轴向距离、所述第二牵引块的近端到所述第一限位部的轴向距离、以及所述第二牵引块的远端到所述第二限位部的轴向距离相等。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弯手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牵引块的近端到所述第一限位部的轴向距离等于所述第二牵引块的近端到所述第一限位部的轴向距离,所述第一牵引块的远端到所述第二限位部的轴向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牵引块的远端到所述第二限位部的轴向距离。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弯手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牵引块的远端到所述第二限位部的轴向距离等于所述第二牵引块的远端到所述第二限位部的轴向距离,所述第一牵引块的近端到所述第一限位部的轴向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牵引块的近端到所述第一限位部的轴向距离。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弯手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牵引块的近端到所述第一限位部的轴向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牵引块的近端到所述第一限位部的轴向距离,所述第一牵引块的远端到所述第二限位部的轴向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牵引块的远端到所述第二限位部的轴向距离。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弯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块由所述初始位置朝近端移动的极限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牵引块由所述初始位置朝近端移动的极限距离,使得所述第一牵引块带动所述导管弯曲的极限角度小于所述第二牵引块带动所述导管弯曲的极限角度。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调弯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螺纹段的近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约束所述第一牵引块和所述第二牵引块由所述初始位置朝近端移动的极限距离;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牵引块的近端到所述第一限位部的轴向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牵引块的近端到所述第一限位部的轴向距离;所述第一牵引块和所述第二牵引块均能够沿着轴向移动至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抵接。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调弯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螺纹段的远端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约束所述第一牵引块和所述第二牵引块由所述初始位置朝远端移动的极限距离;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牵引块的远端到所述第二限位部的轴向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牵引块的远端到所述第二限位部的轴向距离;所述第一螺纹的螺距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二螺纹的螺距,所述第一牵引块和所述第二牵引块均能够沿着轴向移动至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抵接。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调弯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螺纹段的近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复合螺纹段的远端设置有第二限位部;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牵引块的近端到所述第一限位部的轴向距离小于所述第
一牵引块的远端到所述第二限位部的轴向距离,所述第一牵引块能够沿着轴向移动至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抵接,且所述第一牵引块还能够沿着轴向移动至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抵接。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调弯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的螺距等于所述第二螺纹的螺距,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牵引块的近端到所述第一限位部的轴向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牵引块的近端到所述第一限位部的轴向距离;所述第一牵引块的远端到所述第二限位部的轴向距离、所述第二牵引块的远端到所述第二限位部的轴向距离、以及所述第二牵引块的近端到所述第一限位部的轴向距离相等。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调弯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螺纹段的近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复合螺纹段的远端设置有第二限位部;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二牵引块的远端到所述第二限位部的轴向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牵引块的近端到所述第一限位部的轴向距离,所述第二牵引块能够沿着轴向移动至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抵接,且所述第二牵引块还能够沿着轴向移动至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抵接。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调弯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的螺距等于所述第二螺纹的螺距,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二牵引块的远端到所述第二限位部的轴向距离小于所述第一牵引块的远端到所述第二限位部的轴向距离;所述第一牵引块的远端到所述第二限位部的轴向距离、所述第一牵引块的近端到所述第一限位部的轴向距离、以及所述第二牵引块的近端到所述第一限位部的轴向距离相等。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调弯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螺纹段的近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复合螺纹段的远端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螺纹的螺距小于所述第二螺纹的螺距,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牵引块的近端到所述第一限位部的轴向距离、所述第一牵引块的远端到所述第二限位部的轴向距离、所述第二牵引块的近端到所述第一限位部的轴向距离、所述第二牵引块的远端到所述第二限位部的轴向距离相等。2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弯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还包括中空的支撑轴,所述支撑轴在所述手柄主体的周向上限位于所述手柄主体内,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牵引块、所述第二牵引块螺纹耦合后形成套筒结构,所述套筒结构套设于所述支撑轴外侧;所述支撑轴的内部通道用于供所述导管穿设,以使所述导管的近端固定于所述支撑轴的近端。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调弯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设置有沿所述手柄主体的轴向延伸的滑轨,所述第一牵引块和所述第二牵引块分别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调弯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主体的内壁设置有沿所述手柄主体的轴向延伸的滑轨,所述第一牵引块和所述第二牵引块分别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调弯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还包括密封盖和密封圈,所述密封盖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密封盖将所述密封圈抵持并密封于所述支撑轴近端,所述密封盖、所述密封圈和所述导管能够依次被内鞘芯穿过。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弯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弯手柄还包括调弯旋钮,所述调弯旋钮与所述驱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调弯旋钮在所述手柄主体的轴向限位于所述手柄主体,且所述调弯旋钮能够携带所述驱动组件相对所述手柄主体沿周向正向转动和反向转
动。26.根据权利要求2至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调弯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半圆筒和第二半圆筒,所述第一半圆筒的内壁设置有所述第三螺纹和所述第四螺纹,所述第二半圆筒的内壁设置有所述第三螺纹和所述第四螺纹;所述第一半圆筒的所述第三螺纹与所述第二半圆筒的所述第三螺纹衔接形成连续的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半圆筒的所述第四螺纹与所述第二半圆筒的所述第四螺纹衔接形成连续的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一牵引块上的所述第一螺纹为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二牵引块上的所述第二螺纹为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与所述第一内螺纹旋合,所述第二外螺纹与所述第二内螺纹旋合。27.根据权利要求2至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调弯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端开口且中空的螺杆,所述驱动组件上的所述第三螺纹和所述第四螺纹为形成于所述螺杆的外壁的外螺纹;所述第一牵引块上的所述第一螺纹和所述第二牵引块上的所述第二螺纹均为内螺纹,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旋合。28.一种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2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调弯手柄;导管,其近端连接于所述手柄主体,所述导管的远端设置有可调弯段;第一牵引线,其近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牵引块,其远端连接于所述可调弯段的一侧;第二牵引线,其近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牵引块,其远端连接于所述可调弯段的另一侧。29.一种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可调弯导管;消融组件,设置于所述导管的远端,所述消融组件用于对目标组织区域消融隔离。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融组件包括支撑骨架和设置于所述支撑骨架上的消融电极,所述支撑骨架能够径向收缩和膨胀;所述消融装置包括内鞘芯,所述内鞘芯的远端与所述支撑骨架相连,所述内鞘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导管内以能够沿轴向相对所述导管移动,进而控制所述支撑骨架径向收缩或膨胀。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融装置还包括相连的牵引滑块和牵引杆,所述牵引滑块沿所述手柄主体的轴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手柄主体内;所述内鞘芯的近端连接于所述牵引滑块,所述牵引杆能够带动所述牵引滑块沿轴向往复移动,以使所述内鞘芯沿轴向相对所述导管移动。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滑块在周向限位于所述手柄主体内,所述消融装置还包括牵引旋钮,所述牵引旋钮在轴向限位于所述手柄主体,所述牵引旋钮在周向能够相对所述手柄主体转动,所述牵引旋钮与所述牵引杆螺纹连接。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杆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牵引滑块近端,所述牵引滑块能够朝向所述手柄主体的近端移动至与所述手柄主体抵持,所述牵引滑块能够朝向所述手柄主体的远端移动以使所述限位块抵持所述手柄主体。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弯手柄、可调弯导管和消融装置,该调弯手柄用于操控安装其远端的导管弯曲,调弯手柄包括手柄组件和驱动组件:手柄组件包括手柄主体和牵引单元,牵引单元沿手柄主体的轴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手柄主体内,牵引单元包括用于与导管的远端连接的第一牵引块和第二牵引块;驱动组件与牵引单元连接并能够相对于手柄主体沿周向转动,以同时带动第一牵引块和第二牵引块沿轴向朝相反方向移动,使得第一牵引块在朝近端移动时带动导管弯曲的方向与第二牵引块在朝近端移动时带动导管弯曲的方向不同。本发明通过控制一个驱动组件的正转和反转,即可实现导管在不同的方向上弯曲,手术过程不再需要因更换合适导管而进行多次定位与消融程序。定位与消融程序。定位与消融程序。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 邹志远 刘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德诺电生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15
技术公布日:2022/7/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