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经纬仪的微转角调整装置

2022-07-16 23:57: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经纬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经纬仪的微转角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2.经纬仪是一种根据测角原理设计的测量水平角和竖直角的测量仪器,分为光学经纬仪和电子经纬仪两种,最常用的是电子经纬仪,经纬仪是望远镜的机械部分,使望远镜能指向不同方向。经纬仪具有两条互相垂直的转轴,以调校望远镜的方位角及水平高度。
3.经纬仪通常会有一个承受径向负载的转轴,而此转轴具有微调转角的需求,现有的调整方案通常是减速齿轮组,通过一个可调阻尼的装置限制较小齿数齿轮的转动阻力,通过此方式实现转轴的水平角度调整,而且在角度调整完成后需要使用一个锁定装置完成齿轮的锁定,由此完成转轴的角度锁定,此方案存在的问题有两个,其一在于减速齿轮组相互啮合的调整方案难免存在较大的间隙,而多组齿轮相互啮合会进一步增大这个间隙,导致调整手轮有较大的调整旷量,其二在于锁定装置会增加整个转轴的结构复杂度,造成可靠性降低的问题,一个转轴需要减速齿轮组、可调阻尼装置和锁定装置才能完成所需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经纬仪的微转角调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经纬仪的微转角调整装置,包括转动组件和设置在上侧的驱动组件和调整组件;上述转动组件包括外筒和在其内部通过平面轴承与其转动连接的内筒,上述外筒上方设有上盖,上述上盖和上侧的平面轴承之间设有弹性垫圈,上述内筒外部套设有扭簧,上述扭簧的下端进入内筒内部,上述扭簧的上端进入外筒内部;上述外筒的上端外圆开有筒螺纹,上述筒螺纹下侧的外筒的外圆上设有壁框和轴壁块,上述壁框的端面上开有框螺纹孔,上述壁框内开有框腔,上述轴壁块内开有壁块腔,上述轴壁块的端面上开有环形阵列分布的卡孔,上述外筒背向壁框的侧壁上开有上簧端孔和立槽,上述外筒的下边缘设有筒内圈;上述驱动组件包括承托嵌块,上述承托嵌块由嵌板和嵌入条构成,上述嵌板的边缘开有板缘孔,上述嵌入条的两端为条端块,上述条端块中部开有块容口,上述嵌入条两侧设有承托块,上述承托块内开有块内孔,上述承托嵌块中部为注油口;上述块内孔内部设有内转轴,上述内转轴的外圆开有轴外圆槽,上述内转轴的两侧开有轴簧槽,上述内转轴的轴心线处开有轴六角槽和轴螺纹孔,上述内转轴外部套设有蜗杆、卡簧和杆端垫圈,上述蜗杆内开有杆腔,上述杆腔内设有腔内棱;上述调整组件包括手拧栓和其内部的连接螺栓,上述手拧栓由同轴的栓头、栓节、栓轴和六角杆构成,上述栓节内开有节腔,上述手拧栓内开有栓道,上述节腔内设有弹簧和
顶柱。
6.优选的,上述上盖的内壁设有盖螺纹,上述上盖的上边缘设有盖内圈;上述内筒上侧设有上筒圈,上述内筒下侧设有下筒圈,上述上筒圈下侧的内筒的外圆上开有蜗轮齿,上述下筒圈内开有下簧端孔;上述扭簧的上端为上插端,上述扭簧的下端为下插端。
7.优选的,上述扭簧位于上筒圈和下筒圈之间,上述上插端位于上簧端孔内部,上述下插端位于下簧端孔内部。
8.优选的,上述平面轴承设有两个,上侧的平面轴承位于上筒圈和弹性垫圈之间,下侧的平面轴承位于下筒圈和筒内圈之间,上述盖内圈压在弹性垫圈上方。
9.优选的,上述轴簧槽内部固定有卡簧,上述腔内棱嵌入轴外圆槽内部,上述杆端垫圈的一侧与承托块贴合,上述杆端垫圈的另一侧与蜗杆的端部贴合。
10.优选的,上述板缘孔内设有进入框螺纹孔内部的沉头螺丝,上述嵌入条进入框腔内部。
11.优选的,上述注油口内部设有注口螺丝,所述注口螺丝与注油口之间设有油封垫片。
12.优选的,上述连接螺栓位于栓道和轴螺纹孔内部,上述六角杆位于轴六角槽内部。
13.优选的,上述栓轴位于壁块腔内部。
14.优选的,上述顶柱的端部设有凸块,上述凸块与卡孔的轮廓对应。
15.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用于经纬仪的微转角调整装置,采用蜗杆与蜗轮齿啮合的方案实现角度调整,通过扭簧的扭力消除蜗轮齿和蜗杆啮合的间隙,扭簧的扭力作用到蜗杆上会导致其转动的反作用扭力发生变化,蜗杆和蜗轮齿的啮合传动是单向的,起到了等效锁定装置的作用,采用扭簧、蜗轮齿和蜗杆的传动方式同时实现了减速齿轮组、可调阻尼装置和锁定装置的功能,而且结构更加简单。
16.通过拧动手拧栓的方式实现内转轴的转动,弹簧、顶柱和卡孔配合的结构让手拧栓的转动具有段落感,在转动手拧栓时可通过段落感判定内筒的转动角度,从而实现微调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经纬仪的微转角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除外筒状态下用于经纬仪的微转角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动组件分离状态上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动组件分离状态下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外筒的下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分解状态处于轴六角槽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分解状态处于轴螺纹孔侧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调整组件的分离状态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00、转动组件;1、上盖;101、盖内圈;102、盖螺纹;2、弹性垫圈;3、平面轴承;
4、内筒;401、上筒圈;402、蜗轮齿;403、下筒圈;404、下簧端孔;5、扭簧;501、上插端;502、下插端;6、外筒;601、筒螺纹;602、壁框;603、框螺纹孔;604、框腔;605、轴壁块;606、壁块腔;607、卡孔;608、上簧端孔;609、立槽;610、筒内圈;200、驱动组件;7、承托嵌块;701、嵌板;702、板缘孔;703、嵌入条;704、条端块;705、块容口;706、承托块;707、块内孔;708、注油口;8、内转轴;801、轴外圆槽;802、轴簧槽;803、轴六角槽;804、轴螺纹孔;9、蜗杆;901、杆腔;902、腔内棱;10、卡簧;11、杆端垫圈;12、沉头螺丝;13、油封垫片;14、注口螺丝;300、调整组件;15、手拧栓;1501、栓头;1502、栓节;1503、节腔;1504、栓轴;1505、六角杆;1506、栓道;16、弹簧;17、顶柱;18、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0.实施例,请参阅如图1-图8,一种用于经纬仪的微转角调整装置,包括转动组件100和设置在上侧的驱动组件200和调整组件300,转动组件100包括外筒6和在其内部通过平面轴承3与其转动连接的内筒4,外筒6上方设有上盖1,上盖1和上侧的平面轴承3之间设有弹性垫圈2,上盖1的内壁设有盖螺纹102,上盖1的上边缘设有盖内圈101,内筒4上侧设有上筒圈401,内筒4下侧设有下筒圈403,上筒圈401下侧的内筒4的外圆上开有蜗轮齿402,下筒圈403内开有下簧端孔404,扭簧5的上端为上插端501,扭簧5的下端为下插端502,扭簧5位于上筒圈401和下筒圈403之间,上插端501位于上簧端孔608内部,下插端502位于下簧端孔404内部,平面轴承3设有两个,上侧的平面轴承3位于上筒圈401和弹性垫圈2之间,下侧的平面轴承3位于下筒圈403和筒内圈610之间,盖内圈101压在弹性垫圈2上方,弹性垫圈2消除平面轴承3的轴向间隙。
21.上盖1压迫弹性垫圈2完成上侧的平面轴承3的固定,内筒4外部套设有扭簧5,扭簧5给外筒6和内筒4之间提供扭力,扭簧5的下端进入内筒4内部,扭簧5的上端进入外筒6内部,外筒6的上端外圆开有筒螺纹601,外筒6为铝合金制成的一体式结构,筒螺纹601与盖螺纹102啮合,筒螺纹601下侧的外筒6的外圆上设有壁框602和轴壁块605,壁框602的端面上开有框螺纹孔603,壁框602内开有框腔604,框腔604用于容纳承托嵌块7,轴壁块605内开有壁块腔606,轴壁块605的端面上开有环形阵列分布的卡孔607,卡孔607和顶柱17的位置对应,外筒6背向壁框602的侧壁上开有上簧端孔608和立槽609,外筒6的下边缘设有筒内圈610。
22.驱动组件200包括承托嵌块7,承托嵌块7由嵌板701和嵌入条703构成,嵌板701的边缘开有板缘孔702,板缘孔702配合沉头螺丝12完成承托嵌块7的固定,嵌入条703的两端为条端块704,条端块704起到了限制嵌板701位置的作用,条端块704中部开有块容口705,嵌入条703两侧设有承托块706,承托块706内开有块内孔707,块内孔707用于支撑内转轴8,承托嵌块7中部为注油口708,内转轴8位于块内孔707内部,内转轴8的外圆开有轴外圆槽801,轴外圆槽801配合腔内棱902传导蜗杆9和内转轴8上的扭力,内转轴8的两侧开有轴簧槽802,轴簧槽802用于容纳卡簧10限制其轴向位置,内转轴8的轴心线处开有轴六角槽803和轴螺纹孔804,内转轴8外部套设有蜗杆9、卡簧10和杆端垫圈11,蜗杆9内开有杆腔901,杆腔901内设有腔内棱902,轴簧槽802内部固定有卡簧10,腔内棱902嵌入轴外圆槽801内部,
杆端垫圈11的一侧与承托块706贴合,杆端垫圈11的另一侧与蜗杆9的端部贴合,沉头螺丝12穿过板缘孔702进入框螺纹孔603内部,嵌入条703进入框腔604内部,注口螺丝14穿过油封垫片13进入注油口708内部,轴壁块605和栓头1501的外圆可通过添加刻度的方式辅助判定内筒4的旋转角度。
23.调整组件300包括手拧栓15和其内部的连接螺栓18,手拧栓15由同轴的栓头1501、栓节1502、栓轴1504和六角杆1505构成,栓头1501、栓节1502、栓轴1504和六角杆1505的轴心线相互重合,连接螺栓18完成内转轴8和手拧栓15的连接,栓节1502内开有节腔1503,手拧栓15内开有栓道1506,节腔1503内设有弹簧16和顶柱17,连接螺栓18位于栓道1506和轴螺纹孔804内部,六角杆1505位于轴六角槽803内部,通过此方式完成手拧栓15和内转轴8之间的扭力传输,栓轴1504位于壁块腔606内部,顶柱17的端部设有凸块,凸块与卡孔607的轮廓对应,凸块配合卡孔607让手拧栓15的旋转出现段落感。
24.该用于经纬仪的微转角调整装置,连接螺栓18穿过栓道1506拧入轴螺纹孔804内部,由此完成连接螺栓18和内转轴8的固定,六角杆1505和轴六角槽803的配合让手拧栓15的扭力得以传导到内转轴8上,杆端垫圈11消除蜗杆9在承托块706之间的间隙,腔内棱902嵌入轴外圆槽801内部实现内转轴8和蜗杆9的扭力传导,手拧栓15处于旋转状态时顶柱17端部的凸块将会从卡孔607内部脱出,凸块和卡孔607的配合会让手拧栓15的旋转出现段落感,手拧栓15旋转实现蜗杆9的转动。
25.蜗杆9处于转动状态时将会通过与其啮合的蜗轮齿402带动内筒4旋转,由此实现外筒6和内筒4的角度调整,平面轴承3降低了内筒4和外筒6之间的转动阻力,内筒4和外筒6出现转动时将会克服扭簧5作用到内筒4和外筒6上的扭力,通过扭簧5的反作用力消除蜗杆9和蜗轮齿402的啮合间隙。
26.在杆端垫圈11磨损过度后需要进行维修时首先将连接螺栓18卸下,随后将手拧栓15整体从壁块腔606和轴六角槽803内部抽出,将沉头螺丝12卸下即可将承托嵌块7及其内部的内转轴8、蜗杆9、卡簧10、杆端垫圈11、油封垫片13和注口螺丝14一并卸下,卡簧10限制内转轴8的轴向运动,将卡簧10卸下后即可将内转轴8拆出更换磨损过度的杆端垫圈11,随后逆向上述过程将驱动组件200整体装回,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润滑蜗杆9和蜗轮齿402时,将注口螺丝14卸下通过油枪穿过注油口708对蜗杆9进行喷油润滑。
27.以上所述,仅为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