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有助于降血脂的保健型山茶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7-16 18:52: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食用油加工及保健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助于降血脂的保健型山茶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高血脂是指血液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值称为高血脂,高血脂会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机梗死等多种高危疾病,其对人体的损害是全身性的。然而,我国民间自古便有“以形补形”的说法,因此我国人民对家禽家畜等动物内脏情有独钟,对猪油、牛油等动物油类也偏爱有加,而这些动物内脏与动物油类中胆固醇及饱和脂肪酸含量颇高,导致我国高血脂患者数量与日俱增。
3.山茶油是从野生木本油科植物“油茶果”提取而成,因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山茶甙、茶多酚、磷脂质和皂甙、鞣质、角鲨烯、黄酮类、钙铁锌硒及多种维生素,又被誉为液体黄金。山茶油因其含有的多种营养物质、高含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及低含量的饱和脂肪酸,从而有望成为一种天然的、能够降低血脂的保健型食用油。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人们经常食用的动物内脏及添加的各类食用油中胆固醇及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情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助于降血脂的保健型山茶油及其制备方法,旨在提供一种天然的、能够降低血脂的保健型食用油,为预防、治疗高血脂提供新的途径。
5.本发明具体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助于降血脂的保健型山茶油,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制备原料:
7.油茶籽100份、火麻籽15-25份、蔓越莓提取物7-12份、
8.桑葚粉4-8份、深海鱼粉1.5-5份、植物甾醇1-4份、
9.薏苡仁油3-5份、大豆卵磷脂3-8份、蜂王浆1-2份。
10.进一步地,所述保健型山茶油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制备原料:
11.油茶籽100份、火麻籽16-22份、蔓越莓提取物9-11份、
12.桑葚粉6-7份、深海鱼粉3.5-4.5份、植物甾醇2-3份、
13.薏苡仁油4-5份、大豆卵磷脂3-6份、蜂王浆1-2份。
14.进一步地,所述保健型山茶油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制备原料:
15.油茶籽100份、火麻籽18份、蔓越莓提取物10份、
16.桑葚粉6.5份、深海鱼粉4份、植物甾醇2.5份、
17.薏苡仁油4.5份、大豆卵磷脂4份、蜂王浆1.2份。
18.进一步地,所述蔓越莓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蔓越莓在真空低温条件下干燥控制水分至2%-3%,研磨粉碎,将所得粉末与乙醇、硅藻土混合装入层析柱梯度洗脱,收集洗
脱液,蒸发浓缩得到蔓越莓提取物。
19.进一步地,所述收集洗脱液为70%-80%洗脱部分。
20.蔓越莓富含维生素c、类黄酮素、多酚类等强抗氧化物质,能够有效降低胆固醇及甘油酯;桑葚能够促进红细胞生长,防止白细胞减少,对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具有辅助疗效;火麻籽和深海鱼粉能够调节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的含量。本发明以蔓越莓、桑葚、火麻籽和深海鱼粉为辅料,同油茶籽分步递进榨油,大幅度提高了茶油中蛋白质、维生素、亚油酸亚麻酸和茶多酚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显著增强了其降血脂血压、预防肝脏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功效。
21.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有助于降血脂的保健型山茶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2.1)按配方份数称取各原料备用;
23.2)取6-7成量的油茶籽,风干控水至水分3%-10%后紫外光照处理40-80min,负压冻干,随后脱壳低温粗榨,得到茶油粗品i备用;
24.3)取剩余量的油茶籽与火麻籽混合,风干控水至水分10%-12%后脱壳低温粗榨,得到茶油粗品ii备用;
25.4)向步骤2)制得的茶油粗品i中依次加入植物甾醇、蔓越莓提取物、桑葚粉、深海鱼粉,升温至95-110℃搅拌100-120min,冷却后依次用乙醇、碱溶液洗涤后压滤,将得到的茶油常温静置过夜,除去沉淀得到毛茶油i;
26.5)向步骤3)制得的茶油粗品ii中加入薏苡仁油、大豆卵磷脂、蜂王浆,50-65℃超声10-15min,得到毛茶油ii;
27.6)将步骤4)、5)制备的毛茶油i与毛茶油ii混合,常温超声45-60min后压滤,即得所述保健型山茶油。
28.进一步地,步骤2)、3)所述脱壳低温粗榨的温度均为2-12℃。
29.进一步地,步骤4)所述碱溶液为碳酸氢钠;所述压滤压力条件为2.0-3.5mpa。
30.进一步地,步骤6)所述压滤压力条件为0.8-1.4mpa。
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32.本发明保健型山茶油具有多种营养物质及抗氧化成分,与常规动物油类或其他食用油类相比,具有更高的不饱和/饱和脂肪酸比;另外,相较于普通山茶油,本发明保健型山茶油对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疾病具有更好的疗效。本发明保健型山茶油纯天然无污染,制备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3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发明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发明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5.实施例1
36.1、按重量份数计称取以下制备原料:油茶籽100份、火麻籽18份、蔓越莓提取物10份(将蔓越莓在真空低温条件下干燥控制水分至2.5%,研磨粉碎,将所得粉末与乙醇、硅藻土混合装入层析柱梯度洗脱,收集70%-80%洗脱部分洗脱液,蒸发浓缩得到)、桑葚粉6.5份、深海鱼粉4份、植物甾醇2.5份、薏苡仁油4.5份、大豆卵磷脂4份、蜂王浆1.2份。
37.2、取65%量的油茶籽,风干控水至水分6%后紫外光照处理60min,负压冻干,随后脱壳8℃粗榨,得到茶油粗品i备用;取剩余量的油茶籽与火麻籽混合,风干控水至水分11%后脱壳10℃粗榨,得到茶油粗品ii备用。
38.3、向制得的茶油粗品i中依次加入植物甾醇、蔓越莓提取物、桑葚粉、深海鱼粉,升温至105℃搅拌110min,冷却后依次用乙醇、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后2.8mpa压滤,将得到的茶油常温静置过夜,除去沉淀得到毛茶油i;向制得的茶油粗品ii中加入薏苡仁油、大豆卵磷脂、蜂王浆,60℃超声14min,得到毛茶油ii。
39.4、将制备的毛茶油i与毛茶油ii混合,常温超声50min后1.0mpa压滤,即得所述保健型山茶油。
40.采用本实施例制得的保健型山茶油对肥胖小鼠进行试验,检测其血脂变化:试验处理后小鼠平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降低42.6%、甘油三酯含量降低23.8%。
41.实施例2
42.1、按重量份数计称取以下制备原料:油茶籽100份、火麻籽22份、蔓越莓提取物9份(将蔓越莓在真空低温条件下干燥控制水分至2.5%,研磨粉碎,将所得粉末与乙醇、硅藻土混合装入层析柱梯度洗脱,收集70%-80%洗脱部分洗脱液,蒸发浓缩得到)、桑葚粉6.5份、深海鱼粉4份、植物甾醇2.5份、薏苡仁油4.5份、大豆卵磷脂4份、蜂王浆1.2份。
43.2、取70%量的油茶籽,风干控水至水分6%后紫外光照处理60min,负压冻干,随后脱壳8℃粗榨,得到茶油粗品i备用;取剩余量的油茶籽与火麻籽混合,风干控水至水分11%后脱壳10℃粗榨,得到茶油粗品ii备用。
44.3、向制得的茶油粗品i中依次加入植物甾醇、蔓越莓提取物、桑葚粉、深海鱼粉,升温至105℃搅拌110min,冷却后依次用乙醇、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后2.8mpa压滤,将得到的茶油常温静置过夜,除去沉淀得到毛茶油i;向制得的茶油粗品ii中加入薏苡仁油、大豆卵磷脂、蜂王浆,60℃超声14min,得到毛茶油ii。
45.4、将制备的毛茶油i与毛茶油ii混合,常温超声50min后1.0mpa压滤,即得所述保健型山茶油。
46.采用本实施例制得的保健型山茶油对肥胖小鼠进行试验,检测其血脂变化:试验处理后小鼠平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降低39.7%、甘油三酯含量降低21.8%。
47.实施例3
48.1、按重量份数计称取以下制备原料:油茶籽100份、火麻籽15份、蔓越莓提取物12份(将蔓越莓在真空低温条件下干燥控制水分至2.5%,研磨粉碎,将所得粉末与乙醇、硅藻土混合装入层析柱梯度洗脱,收集70%-80%洗脱部分洗脱液,蒸发浓缩得到)、桑葚粉4份、深海鱼粉1.5份、植物甾醇2.5份、薏苡仁油4.5份、大豆卵磷脂4份、蜂王浆1.2份。
49.2、取60%量的油茶籽,风干控水至水分6%后紫外光照处理60min,负压冻干,随后脱壳8℃粗榨,得到茶油粗品i备用;取剩余量的油茶籽与火麻籽混合,风干控水至水分11%后脱壳10℃粗榨,得到茶油粗品ii备用。
50.3、向制得的茶油粗品i中依次加入植物甾醇、蔓越莓提取物、桑葚粉、深海鱼粉,升温至105℃搅拌110min,冷却后依次用乙醇、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后2.8mpa压滤,将得到的茶油常温静置过夜,除去沉淀得到毛茶油i;向制得的茶油粗品ii中加入薏苡仁油、大豆卵磷脂、蜂王浆,60℃超声14min,得到毛茶油ii。
51.4、将制备的毛茶油i与毛茶油ii混合,常温超声50min后1.0mpa压滤,即得所述保健型山茶油。
52.采用本实施例制得的保健型山茶油对肥胖小鼠进行试验,检测其血脂变化:试验处理后小鼠平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降低40.2%、甘油三酯含量降低22.0%。
53.实施例4
54.1、按重量份数计称取以下制备原料:油茶籽100份、火麻籽18份、蔓越莓提取物10份(将蔓越莓在真空低温条件下干燥控制水分至2.5%,研磨粉碎,将所得粉末与乙醇、硅藻土混合装入层析柱梯度洗脱,收集70%-80%洗脱部分洗脱液,蒸发浓缩得到)、桑葚粉6.5份、深海鱼粉4份、植物甾醇2.5份、薏苡仁油4.5份、大豆卵磷脂4份、蜂王浆1.2份。
55.2、取65%量的油茶籽,风干控水至水分6%后紫外光照处理60min,负压冻干,随后脱壳12℃粗榨,得到茶油粗品i备用;取剩余量的油茶籽与火麻籽混合,风干控水至水分11%后脱壳8℃粗榨,得到茶油粗品ii备用。
56.3、向制得的茶油粗品i中依次加入植物甾醇、蔓越莓提取物、桑葚粉、深海鱼粉,升温至105℃搅拌110min,冷却后依次用乙醇、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后3.5mpa压滤,将得到的茶油常温静置过夜,除去沉淀得到毛茶油i;向制得的茶油粗品ii中加入薏苡仁油、大豆卵磷脂、蜂王浆,60℃超声14min,得到毛茶油ii。
57.4、将制备的毛茶油i与毛茶油ii混合,常温超声50min后0.8mpa压滤,即得所述保健型山茶油。
58.采用本实施例制得的保健型山茶油对肥胖小鼠进行试验,检测其血脂变化:试验处理后小鼠平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降低38.5%、甘油三酯含量降低20.9%。
59.对比例1
60.参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及参数,不同之处在于不添加蔓越莓提取物。
61.采用本对比例制得的山茶油对肥胖小鼠进行试验,检测其血脂变化:试验处理后小鼠平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降低17.3%、甘油三酯含量降低12.6%。
62.对比例2
63.参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及参数,不同之处在于收集30%-90%洗脱部分洗脱液蒸发浓缩制备蔓越莓提取物。
64.采用本对比例制得的山茶油对肥胖小鼠进行试验,检测其血脂变化:试验处理后小鼠平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降低24.8%、甘油三酯含量降低13.9%。
65.对比例3
66.参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及参数,不同之处在于不添加火麻籽和桑葚粉。
67.采用本对比例制得的山茶油对肥胖小鼠进行试验,检测其血脂变化:试验处理后小鼠平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降低22.1%、甘油三酯含量降低15.3%。
68.综上可知,本发明采用的火麻籽、蔓越莓提取物、桑葚粉、深海鱼粉等均能辅助加强山茶油降血脂的功效。本发明制备的保健型山茶油纯天然无污染,同时具有十分优异的
降血脂功效,能够为人们预防、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提供一种新途径,具有很好的市场竞争力。
69.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优选实施例,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还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