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润滑油存储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16 01:57: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油储存技术领域,具体为润滑油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2.空气压缩机是产出压缩空气,供气动设备或者装置使用的机器。压缩空气被称为世界第二大动力源,仅次于电力。早期空气压缩机以进口为主,国内不掌握其原理和制造工艺,国外品牌产品设计上的不合理之处难以被发现更遑论改进,内置油分芯架构的油分罐就是明显的例子,首先,内置油分芯大头朝下安装违反油分芯的设计原理,油分罐内油气乱窜,油分芯负载超标,导致油气分离效果差;其次,维护保养人员更换油分芯时,不得不把厚重的顶盖彻底打开,更换后还得重新打胶加压密封,费时费力,手工密封方式还带来泄漏的隐患。
3.大多数的润滑油存储装置不方便对其维修,拆装复杂;油分芯负担极重,油分罐内部气路混乱难测,即使进气口位置低于排气口也无法确保油气混合物中的微油滴只往油分罐底部汇集;铁质油分罐因材质固有缺点,时时受生锈甚至泄漏的威胁。现在急需一种拆装方便、提高了油气分离效率以及杜绝了铁质油分罐生锈风险的润滑油存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润滑油存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不方便对其维修,拆装复杂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润滑油存储装置,包括第一油分座,所述第一油分座的顶端安装有第二顶板,所述第一油分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油分座,所述第二油分座的底端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内部的顶端中间处安装有固定圆盘,所述第一油分座内部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底板内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凸座,所述底板的四个拐角处开设有安装杆,所述第二油分座的顶端安装有第一顶板。
6.优选的,所述第二顶板顶端的一侧装配有第二外置油分芯,所述第二外置油分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螺口,所述第二连接螺口的外部装配有连接螺母。
7.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螺口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螺母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8.优选的,所述第一顶板顶端的一侧装配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底端贯穿于第二油分座的内部,所述第一顶板顶端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一连接凸座,所述第一顶板的拐角处开设有预留孔,所述第一顶板顶端的另一侧装配有第一外置油分芯,所述第一外置油分芯的底端贯穿于第二油分座的内部并连接有第一连接凸座,所述第一外置油分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螺口。
9.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螺口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连接螺口和第二连接螺口处的螺纹相同,所述第二连接螺口和连接螺母之间构成螺纹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第二外置油分芯的底端贯穿于第一油分座内部的顶端,所述第一油
分座内部顶端的一侧装配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底端安装有安装筒。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润滑油存储装置实现了拆装方便,解决了使用中的难点,提高了油气分离效率,而且实现了杜绝了铁质油分罐生锈风险;
12.(1)通过设置有第一油分座、第二油分座、第一外置油分芯和第二外置油分芯,使用时,该装置分为第一油分座和第二油分座两个部分,该设计弃用了内置油分芯的结构,油分罐仅负责“粗滤”和润滑油存储功能,二次过滤或者说“细滤”改用外置的第一外置油分芯和第二外置油分芯,从而将维修保养人员的操作难度降低为0,在更换油分芯时,100%不需要对油分罐进行任何操作,提高了使用的效果;
13.(2)通过设置有第一油分座、第二油分座、第二外置油分芯、安装筒和安装杆,使用时,将该装置改造为本公司独创的上、下罐设计,充分利用了系统的内部压力,第二油分座中油气分离装置截留下来的润滑油在压差作用下经过第二外置油分芯被强排至第一油分座的内部,经过安装杆进入安装筒的内部,完全杜绝了油、气再度混合的可能性,增强了油气分离的效果,同时实现了简约高效的系统润滑油再循环;
14.(3)通过设置有第一油分座、第二油分座、底板、第一顶板和进料口,使用时,第一油分座、第二油分座、底板、第一顶板和进料口均采用优质铝合金,不易受生锈困扰,润滑油色泽清亮、经久耐用,杜绝了铁质油分罐生锈的风险,全铝合金材质,不生锈,对装置和环境都比较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顶板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顶板正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第一油分座;2、底板;3、第二油分座;4、第一顶板;5、进料口;6、第一外置油分芯;7、第一连接螺口;8、连接螺母;9、第二连接螺口;10、第二外置油分芯;11、第二顶板;12、预留孔;13、第一连接凸座;14、安装筒;15、安装杆;16、安装孔;17、固定圆盘;18、第二连接凸座。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1:请参阅图1-4,润滑油存储装置,包括第一油分座1,第一油分座1的顶端安装有第二顶板11,第一油分座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油分座3,第二油分座3的底端安装有底板2,底板2内部的顶端中间处安装有固定圆盘 17,第一油分座1内部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孔16,底板2内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凸座18,底板2的四个拐角处开设有安装杆15,第二油分座3 的顶端安装有第一顶板4;
22.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该装置分为第一油分座1和第二油分座3 两个部分,该
设计弃用了内置油分芯的结构,油分罐仅负责“粗滤”和润滑油存储功能,二次过滤或者说“细滤”改用外置的第一外置油分芯6和第二外置油分芯10,从而将维修保养人员的操作难度降低为0,在更换油分芯时, 100%不需要对油分罐进行任何操作,提高了使用的效果。
23.实施例2:第二顶板11顶端的一侧装配有第二外置油分芯10,第二外置油分芯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螺口9,第二连接螺口9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连接螺母8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第二连接螺口9的外部装配有连接螺母8,第二外置油分芯10的底端贯穿于第一油分座1内部的顶端,第一油分座1内部顶端的一侧装配有安装杆15,安装杆15的底端安装有安装筒14;
24.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将该装置改造为本公司独创的上、下罐设计,充分利用了系统的内部压力,第二油分座3中油气分离装置截留下来的润滑油在压差作用下经过第二外置油分芯10被强排至第一油分座1的内部,经过安装杆15进入安装筒14的内部,完全杜绝了油、气再度混合的可能性,增强了油气分离的效果,同时实现了简约高效的系统润滑油再循环。
25.实施例3:第一顶板4顶端的一侧装配有进料口5,进料口5的底端贯穿于第二油分座3的内部,第一顶板4顶端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一连接凸座13,第一顶板4的拐角处开设有预留孔12,第一顶板4顶端的另一侧装配有第一外置油分芯6,第一外置油分芯6的底端贯穿于第二油分座3的内部并连接有第一连接凸座13,第一外置油分芯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螺口7,第一连接螺口7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一连接螺口7和第二连接螺口9 处的螺纹相同,第二连接螺口9和连接螺母8之间构成螺纹连接;
26.具体地,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第一油分座1、第二油分座3、底板2、第一顶板4和进料口5均采用优质铝合金,不易受生锈困扰,润滑油色泽清亮、经久耐用,杜绝了铁质油分罐生锈的风险,全铝合金材质,不生锈,对装置和环境都比较好。
27.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该装置改造为本公司独创的上、下罐设计,充分利用了系统的内部压力,第二油分座3中油气分离装置截留下来的润滑油在压差作用下经过第二外置油分芯10被强排至第一油分座 1的内部,经过安装杆15进入安装筒14的内部,完全杜绝了油、气再度混合的可能性,增强了油气分离的效果,同时实现了简约高效的系统润滑油再循环,该装置分为第一油分座1和第二油分座3两个部分,该设计弃用了内置油分芯的结构,油分罐仅负责“粗滤”和润滑油存储功能,二次过滤或者说“细滤”改用外置的第一外置油分芯6和第二外置油分芯10,从而将维修保养人员的操作难度降低为0,在更换油分芯时,100%不需要对油分罐进行任何操作,第一油分座1、第二油分座3、底板2、第一顶板4和进料口5均采用优质铝合金,不易受生锈困扰,润滑油色泽清亮、经久耐用,杜绝了铁质油分罐生锈的风险,全铝合金材质,不生锈,对装置和环境都比较好。
2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