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池储能系统用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13 22:26: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电池储能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池储能系统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2.电池储能系统是一种由蓄电池和并联电压型变流器构成的能量存储系统,具备快速调节与交流系统间交换(输出或吸收)功率(有功或无功)的能力,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储能系统冷却散热效果较差,其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高温等状况,极大的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且安全性较差,使用时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4.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电池储能系统用冷却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5.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储能系统冷却散热效果较差,其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高温等状况,极大的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且安全性较差,使用时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储能系统用冷却装置,其包括,外壳组件,包括壳体、导热板、膨胀条、触发板以及散热件,所述导热板固定于所述壳体内壁,所述膨胀条固定于所述导热板内侧,所述壳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触发板滑动于所述通孔内,且其内侧与所述膨胀条接触,所述散热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两侧;以及冷却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一侧,包括固定架、连接杆、风扇、传动件、驱动件以及触发件,所述固定架安装于所述壳体外侧,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内侧,所述风扇与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所述传动件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上,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固定架内侧,且与所述传动件配合,所述触发件设置于所述传动件上方。
7.作为本发明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用冷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散热件包括活动板以及斜板,所述壳体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活动板滑动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斜板设置有两个,且对称固定于所活动板一侧顶部,所述斜板与所述触发板接触。
8.作为本发明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用冷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壳体两侧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散热孔,所述活动板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与所述第二散热孔相对应。
9.作为本发明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用冷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散热件还包括第一弹簧,所其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板底部和所述凹槽内壁固定。
10.作为本发明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用冷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传动件包括活动环、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以及第三传动齿轮,所述活动环套设于所述连接杆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三传动齿轮均固定于所述活动环表面。
11.作为本发明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用冷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传动件还包括限位条,固定于所述连接杆表面,所述活动环内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条滑动于所述限位槽内。
12.作为本发明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用冷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传动件还包括第二弹簧,其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环和所述固定架固定。
13.作为本发明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用冷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以及驱动轴,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固定架外侧,所述驱动轴固定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
14.作为本发明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用冷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驱动件还包括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以及第三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和所述第三驱动齿轮均固定于所述驱动轴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三传动齿轮对应。
15.作为本发明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用冷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触发件包括横杆、曲杆、压块以及固定环,所述横杆固定于两个所述斜板之间,所述曲杆一端与所述横杆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压块固定,所述固定环固定于所述活动环表面,所述压块底部与所述固定环顶部接触。
16.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冷却组件在储能系统使用过程中对其进行冷却散热,且能够根据热量的改变变化散热效率,在节能环保的同时使其散热效果更加好。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18.图1为电池储能系统用冷却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19.图2为电池储能系统用冷却装置的外壳组件结构图。
20.图3为电池储能系统用冷却装置的传动件结构图。
21.图4为电池储能系统用冷却装置的传动件另一个视角图。
22.图5为电池储能系统用冷却装置的驱动件与触发件连接结构图。
23.图6为电池储能系统用冷却装置的驱动件与触发件连接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25.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6.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
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27.实施例1
28.参照图1和图2,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储能系统用冷却装置,电池储能系统用冷却装置包括外壳组件100和冷却组件200,通过冷却组件200对外壳组件100内部进行冷却散热,防止其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发生温度过高等情况,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9.具体的,外壳组件100,包括壳体101、导热板102、膨胀条103、触发板104以及散热件105,导热板102固定于壳体101内壁,膨胀条103固定于导热板102内侧,壳体101上开设有通孔k,触发板104滑动于通孔k内,且其内侧与膨胀条103接触,散热件105设置于壳体101两侧。
30.将电池储能装置放置在壳体101内,当壳体101内的温度升高时,通过导热板102将高温导入到膨胀条103上,使其受热发生膨胀,通过膨胀的膨胀条103推动触发板104向外侧移动,即可通过触发板104调节散热件105的散热效率。
31.冷却组件200,设置于壳体101一侧,包括固定架201、连接杆202、风扇203、传动件204、驱动件205以及触发件206,固定架201安装于壳体101外侧,连接杆202转动连接于固定架201内侧,风扇203与连接杆202一端固定,传动件204设置于连接杆202上,驱动件205设置于固定架201内侧,且与传动件204配合,触发件206设置于传动件204上方。
32.固定架201内固定有限位杆,用来进一步对连接杆202进行固定,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掉落等情况,风扇203能够跟随连接杆202转动,将冷风吹入壳体101内,此时通过触发件206、传动件204和驱动件205之间的配合,使得风扇203能够根据壳体101内温度的高低而调节其转速,在节能环保的同时使其散热效率更加高。
33.实施例2
34.参照图2,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上一个实施例。
35.具体的,散热件105包括活动板105a以及斜板105b,壳体101两侧均开设有凹槽l,活动板105a滑动于凹槽l内,斜板105b设置有两个,且对称固定于所活动板105a一侧顶部,斜板105b与触发板104接触。
36.凹槽l呈矩形,其内部设有限位条,用来对活动板105a进行限位,使其只能上下移动,斜板105b与触发板104之间的接触面呈斜面,当触发板104向外侧移动时,通过触发板104推动斜板105b和活动板105a向下移动。
37.壳体101两侧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散热孔s1,活动板105a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二散热孔s2,第一散热孔s1与第二散热孔s2相对应。
38.第一散热孔s1设置有多个,且均布在凹槽l内,此处的对应为:当活动板105a在凹槽l内的顶部时,第二散热孔s2与第一散热孔s1交错分布,其相交位置较小,从而使其散热效率较低,当活动板105a持续向下移动时,第二散热孔s2与第一散热孔s1相交位置持续变大,从而使其散热效率持续提高。
39.散热件105还包括第一弹簧105c,所其两端分别与活动板105a底部和凹槽l内壁固定。
40.当膨胀条103冷却缩小后,触发板104失去推力,此时通过第一弹簧105c将活动板105a向上推动,从而使得第二散热孔s2与第一散热孔s1之间的相交位置变小,降低该装置
的散热效率,使其在满足散热需求的同时更加节能,符合目前节能环保的提倡。
41.实施例3
42.参照图3~6,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前两个实施例。
43.具体的,传动件204包括活动环204a、第一传动齿轮204b、第二传动齿轮204c以及第三传动齿轮204d,活动环204a套设于连接杆202上,第一传动齿轮204b、第二传动齿轮204c和第三传动齿轮204d均固定于活动环204a表面。
44.活动环204a能够在连接杆202上转动,第一传动齿轮204b、第二传动齿轮204c和第三传动齿轮204d的直径依次增大,且第一传动齿轮204b与第二传动齿轮204c之间的间隔是第二传动齿轮204c与第三传动齿轮204d之间间隔的两倍,使得活动环204a在带动三个齿轮移动时,各个齿轮之间传动的转换更加方便,且第一传动齿轮204b与第二传动齿轮204c之间的间隔与单个齿轮的厚度相同,从而使得三个传动齿轮能够始终与各自相对应的驱动齿轮相啮合,避免发生啮合错位而风扇203不转的情况。
45.传动件204还包括限位条204e,固定于连接杆202表面,活动环204a内壁开设有限位槽m,限位条204e滑动于限位槽m内。
46.限位条204e和限位槽m用来对活动环204a进行限位,使得活动环204a能够左右移动,且在其转动时,能够带动连接杆202转动。
47.传动件204还包括第二弹簧204f,其两端分别与活动环204a和固定架201固定。
48.第二弹簧204f用来推动活动环204a,使其复位更加方便。
49.驱动件205包括驱动电机205a以及驱动轴205b,驱动电机205a固定于固定架201外侧,驱动轴205b固定于驱动电机205a输出端。
50.驱动电机205a通过安装块安装在固定架201上,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掉落或晃动等情况,通过驱动电机205a带动驱动轴205b转动,驱动轴205b与固定架201转动连接,防止其在转动过程中发生晃动或掉落等情况。
51.驱动件205还包括第一驱动齿轮205c、第二驱动齿轮205d以及第三驱动齿轮205e,第一驱动齿轮205c、第二驱动齿轮205d和第三驱动齿轮205e均固定于驱动轴205b上,且分别与第一传动齿轮204b、第二传动齿轮204c和第三传动齿轮204d对应。
52.第一驱动齿轮205c、第二驱动齿轮205d和第三驱动齿轮205e的直径大小依次降低,此处的对应为:当活动环204a左右移动时,第一驱动齿轮205c、第二驱动齿轮205d和第三驱动齿轮205e能够分别与第一传动齿轮204b、第二传动齿轮204c和第三传动齿轮204d啮合,从而通过不同直径的驱动轮来调节风扇203的转速,进而对其散热效率进行调节。
53.触发件206包括横杆206a、曲杆206b、压块206c以及固定环206d,横杆206a固定于两个斜板105b之间,曲杆206b一端与横杆206a固定,另一端与压块206c固定,固定环206d固定于活动环204a表面,压块206c底部与固定环206d顶部接触。
54.曲杆206b呈l形,当斜板105b向下移动时,斜板105b和横杆206a带动曲杆206b和压块206c向下移动,通过压块206c压动固定环206d向外侧移动,从而带动活动环204a向外侧移动,即可根据壳体101内温度的高低改变三个驱动齿轮与三个传动齿轮之间的啮合关系,从而调节风扇203的转速,其中压块206c底部呈斜面,且固定环206d与压块206c接触的位置做倒角处理,从而使得压块206c在向下移动时能够推动固定环206d向外侧移动。
55.在使用时,将电池储能装置放置在壳体101内,通过驱动电机205a带动驱动轴205b
转动,此时第三驱动齿轮205c与第三传动齿轮204d啮合,由于第三驱动齿轮205c直径小于第三传动齿轮204d,所以第三传动齿轮204d和风扇203的转动速率较低,当壳体101内的温度升高时,通过导热板102将高温导入到膨胀条103上,使其受热发生膨胀,通过膨胀的膨胀条103推动触发板104向外侧移动,此时通过触发板104推动斜板105b和活动板105a向下移动,使得第二散热孔s2与第一散热孔s1相交位置持续变大,从而使得壳体101内的空气流动增加,散热效率持续提高,同时,当斜板105b向下移动时,通过斜板105b带动曲杆206b和压块206c向下移动,通过压块206c压动固定环206d向外侧移动,从而带动活动环204a向外侧移动,使得第二驱动齿轮205d和第二传动齿轮204c啮合,由于这两个齿轮直径相同,从而使得风扇203的转动速率提高,当壳体101内温度继续升高时,第一驱动齿轮205c会与第一传动齿轮204b啮合,由于第一传动齿轮204b直径小于第一驱动齿轮205c,所以风扇203的转动速率会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更加好,该装置能够根据壳体101内的温度变化自动调节散热效率,在符合目前节能环保提倡的同时保持较好的散热效率。
56.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