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塔机监控系统主机防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13 20:22: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塔机监控系统防震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塔机监控系统主机防震装置。


背景技术:

2.塔机监控系统主要应用于塔机的实时监控,避免因操作者的疏忽或判断失误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可极大的保证塔机的安全使用。目前wtau塔机监控系统主要应用在塔机上,它可以对塔机安全工作状况实时记录并存储,随时将塔机违规操作进行科学检测,为管理者对设备进行有效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有效的预防和抑制事故的发生,杜绝安全生产隐患,并同时为质监部门提供详实的数据查询,以供管理部门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有据可依,量化管理。
3.目前普遍是将塔机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机直接安装或是借助支架安装在塔机上,对塔机进行实时监控,但是塔机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震动,如此塔机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机也会跟着一起震动,受到震动因素导致主机很容易损坏,从而需要经常检修或是更换主机,较为麻烦、且易影响塔机的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因震动因素导致主机很容易损坏,从而需要经常检修或是更换主机,较为麻烦、且易影响塔机的工作的缺点,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对主机进行减震保护的塔机监控系统主机防震装置。
5.本技术提供一种塔机监控系统主机防震装置,包括有支架、缸体、活塞杆、第一弹簧、放置框、缓冲组件和遮挡组件,支架顶部左右对称连接有缸体,两个缸体顶部均滑动式连接有活塞杆,两个缸体底部中间均开有出气孔,两个活塞杆顶部之间连接有放置框,两个活塞杆底部分别与两个缸体内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支架和放置框之间设有缓冲组件,放置框顶部设有遮挡组件。
6.优选地,缓冲组件包括有导向套、遮挡板、连板、竖杆和拉线,支架下部左右对称连接有导向套,两个导向套内均滑动式连接有遮挡板,两个遮挡板内侧均铰接连接有连板,放置框底部中间连接有拉线,拉线底端连接有竖杆,竖杆下部与两个连板铰接连接。
7.优选地,遮挡组件包括有导向杆、防护板和限位环,放置框顶部后侧左右对称连接有导向杆,两个导向杆之间滑动式连接有防护板,两个导向杆的上部均连接有限位环。
8.优选地,还包括有压紧组件,放置框顶部设有压紧组件,压紧组件包括有挤压块、螺母和丝杆,放置框顶部前侧转动式连接有丝杆,丝杆上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螺母,螺母外壁连接有挤压块,挤压块与放置框滑动式连接。
9.优选地,还包括有卡紧组件,支架和放置框之间设有卡紧组件,卡紧组件包括有接触壳、固定块、卡块和第二弹簧,支架下部连接有接触壳,接触壳与防护板接触,放置框左右两侧面的后侧均连接有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之间滑动式连接有卡块,卡块前部的左右两侧
均为斜面,卡块与两个固定块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防护板后部的左右两侧均开有与卡块卡接的卡槽。
10.优选地,还包括有限位组件,接触壳和放置框之间设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有固定杆、避震环、开孔夹板和螺杆,接触壳后侧面左右对称连接有固定杆,两个固定杆的顶端均连接有避震环,两个固定杆之间前后对称放置有开孔夹板,两个开孔夹板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左右对称连接有两个螺杆。
11.优选地,还包括有支撑组件,接触壳上设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有固定架、安装板和固定栓,接触壳的后部上侧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上部滑动式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后侧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上下对称连接有固定栓。
12.优选地,挤压块的底部连接有橡胶块。
13.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的放置框能够放置主机,防护板向上移动后能够将主机阻挡在放置框内,防止主机从放置框内掉落,缸体、活塞杆和第一弹簧三者之间配合,能够使放置框在震动时慢慢向下移动,第一弹簧复位时,由于出气孔被堵住一部分,所以放置框会慢慢向上移动,放置框慢慢向上以及向下移动带动其内的主机慢慢向上以及向下移动,从而能够对放置框内的主机进行减震保护。
14.2、本发明的挤压块向下移动后能够将主机压紧固定在放置框内,从而能够进一步防止主机从放置框内掉落。
15.3、本发明的卡块能够将防护板卡住,使防护板一直对主机进行阻挡,从而能够再进一步防止主机从放置框内掉落。
16.4、本发明的两个开孔夹板配合能够对连接主机的线路进行排列并限位,防止线路之间相互缠绕,通过避震环能够对放置框进行前后方向的减震,从而能够进一步对放置框内的主机进行减震保护。
17.5、本发明的安装板可安装与主机配合使用的显示器,且安装板的所处位置可调,从而便于对显示器的所处位置进行调节,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发明缓冲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发明遮挡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发明压紧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发明卡紧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发明限位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本发明支撑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附图中的标记为:1-支架,2-缸体,3-活塞杆,4-出气孔,5-第一弹簧,6-放置框,7-缓冲组件,71-导向套,72-遮挡板,73-连板,74-竖杆,75-拉线,8-遮挡组件,81-导向杆,82-防护板,83-限位环,9-压紧组件,91-挤压块,92-螺母,93-丝杆,10-卡紧组件,101-接触壳,102-固定块,103-卡块,104-第二弹簧,11-限位组件,111-固定杆,112-避震环,113-开孔夹
板,114-螺杆,12-支撑组件,121-固定架,122-安装板,123-固定栓。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28.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9.实施例1结合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塔机监控系统主机防震装置,包括有支架1、缸体2、活塞杆3、第一弹簧5、放置框6、缓冲组件7和遮挡组件8,支架1顶部左右对称连接有缸体2,两个缸体2顶部均滑动式连接有活塞杆3,两个缸体2底部中间均开有出气孔4,出气孔4用于排出缸体2内的气体,两个活塞杆3顶部之间连接有放置框6,放置框6用于放置塔机监控系统的主机,两个活塞杆3底部分别与两个缸体2内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5,第一弹簧5用于对放置框6内的主机进行减震保护,支架1和放置框6之间设有缓冲组件7,缓冲组件7用于对放置框6进行缓冲,从而进一步对放置框6内的主机进行减震保护,放置框6顶部设有遮挡组件8,遮挡组件8用于对放置框6内的主机进行遮挡,防止主机从放置框6内掉落。
30.结合图3所示,缓冲组件7包括有导向套71、遮挡板72、连板73、竖杆74和拉线75,支架下部左右对称连接有导向套71,两个导向套71内均滑动式连接有遮挡板72,两个遮挡板72内侧均铰接连接有连板73,放置框6底部中间连接有拉线75,拉线75底端连接有竖杆74,竖杆74下部与两个连板73铰接连接。
31.结合图4所示,遮挡组件8包括有导向杆81、防护板82和限位环83,放置框6顶部后侧左右对称连接有导向杆81,两个导向杆81之间滑动式连接有防护板82,防护板82用于对放置框6内的主机进行遮挡,防止主机从放置框6内掉落,两个导向杆81的上部均连接有限位环83,限位环83用于对防护板82进行限位,防止防护板82向上移动过度。
32.首先,将本装置安装在塔机上的合适位置,接着将塔机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机放入放置框6内,随后人工手动向上移动防护板82,使防护板82将主机阻挡在放置框6内,如此能够防止主机从放置框6内掉落,当塔机工作产生震动从而使放置框6震动向下移动时,主机随之向下移动,放置框6向下移动推动活塞杆3向下移动,第一弹簧5随之被压缩,由于缸体2内具有气体,所以活塞杆3是慢慢向下移动的,活塞杆3向下移动能够将缸体2内的气体慢慢通过出气孔4推出,如此通过缸体2、活塞杆3和第一弹簧5三者之间的配合,能够使放置框6在震动时慢慢向下移动,从而能够对放置框6内的主机进行减震保护。当放置框6向下移动时,拉线75被放松,当放置框6向下移动至与竖杆74接触后,放置框6继续向下移动推动竖杆74向下移动,竖杆74向下移动通过两个连板73推动两个遮挡板72同时向外移动,遮挡板72向外移动后能够将出气孔4堵住一部分,当第一弹簧5复位时,能够使活塞杆3向上移动,活塞杆3向上移动能够将外界的气体通过出气孔4抽入缸体2内,由于出气孔4被堵住一部分,所以活塞杆3会慢慢向上移动,而不会快速向上移动,活塞杆3慢慢向上移动推动放置框6慢慢向上移动,放置框6慢慢向上移动带动其内的主机慢慢向上移动,从而对放置框6
内的主机进行减震保护;当放置框6向上移动至与竖杆74脱离后,放置框6继续向上移动通过拉线75拉动竖杆74向上移动复位,竖杆74向上移动复位通过两个连板73拉动两个遮挡板72同时向内移动复位,遮挡板72向内移动复位后不将出气孔4堵住一部分。如此本装置的放置框6能够放置主机,防护板82向上移动后能够将主机阻挡在放置框6内,防止主机从放置框6内掉落,缸体2、活塞杆3和第一弹簧5三者之间配合,能够使放置框6在震动时慢慢向下移动,第一弹簧5复位时,由于出气孔4被堵住一部分,所以放置框6会慢慢向上移动,放置框6慢慢向上以及向下移动带动其内的主机慢慢向上以及向下移动,从而能够对放置框6内的主机进行减震保护。
33.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结合图1和图5所示,还包括有压紧组件9,放置框6顶部设有压紧组件9,压紧组件9用于对放置框6内的主机进行压紧,从而进一步防止主机从放置框6内掉落,压紧组件9包括有挤压块91、螺母92和丝杆93,放置框6顶部前侧转动式连接有丝杆93,丝杆93上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螺母92,螺母92外壁连接有挤压块91,挤压块91与放置框6滑动式连接,挤压块91用于对放置框6内的主机进行压紧,从而进一步防止主机从放置框6内掉落,挤压块91的底部连接有橡胶块,能够增大与主机的摩擦力防滑,且能够防止将主机压坏。
34.人工手动转动丝杆93使螺母92向下移动,螺母92向下移动带动挤压块91向下移动,挤压块91向下移动后能够将主机压紧固定在放置框6内,从而能够进一步防止主机从放置框6内掉落,当无需对主机进行压紧时,反向转动丝杆93从而使螺母92带着挤压块91向上移动将主机松开即可。
35.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结合图1和图6所示,还包括有卡紧组件10,支架1和放置框6之间设有卡紧组件10,卡紧组件10用于将防护板82卡紧,防止防护板82与主机脱离,卡紧组件10包括有接触壳101、固定块102、卡块103和第二弹簧104,支架1下部连接有接触壳101,接触壳101与防护板82接触,放置框6左右两侧面的后侧均连接有固定块102,两个固定块102之间滑动式连接有卡块103,卡块103前部的左右两侧均为斜面,卡块103与两个固定块102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104,防护板82后部的左右两侧均开有与卡块103卡接的卡槽。
36.初始时,防护板82被接触壳101撑住无法向下移动,当放置框6向下移动时带动固定块102、卡块103和第二弹簧104向下移动,当卡块103向下移动至与防护板82接触时,卡块103继续向下移动被防护板82挤压,卡块103随之向后移动,第二弹簧104随之被拉伸,当卡块103向下移动至与防护板82后部的卡槽对齐时,在第二弹簧104复位的作用下,能够使卡块103向前移动卡入防护板82后部的卡槽内,且此时,防护板82已经和放置框6内的主机对齐,能够对主机进行阻挡;从而当放置框6带着固定块102、卡块103和第二弹簧104向上移动复位时,通过卡块103能够带动防护板82一起向上移动,且通过卡块103能够将防护板82卡住,使防护板82一直对主机进行阻挡,从而能够再进一步防止主机从放置框6内掉落。
37.实施例4在实施例3的基础之上,结合图1和图7所示,还包括有限位组件11,接触壳101和放置框6之间设有限位组件11,限位组件11用于对连接主机的线路进行排列并限位,防止线路之间相互缠绕,限位组件11包括有固定杆111、避震环112、开孔夹板113和螺杆114,接触壳
101后侧面左右对称连接有固定杆111,两个固定杆111的顶端均连接有避震环112,避震环112用于对放置框6内的主机再进一步进行减震保护,两个固定杆111之间前后对称放置有开孔夹板113,两个开孔夹板11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左右对称连接有两个螺杆114。
38.将两个螺杆114从两个开孔夹板113上拧下,接着可调节两个开孔夹板113的所处高度,调节完成后,将两个螺杆114拧回两个开孔夹板113上,从而将两个开孔夹板113固定在一起,并将两个开孔夹板113固定在固定杆111上,防止两个开孔夹板113自行移动,随后使要与主机连接的线路一一穿过两个开孔夹板113之间,再将线路一一连接在主机上,如此通过两个开孔夹板113配合能够对连接主机的线路进行排列并限位,防止线路之间相互缠绕,通过避震环112能够对放置框6进行前后方向的减震,从而能够进一步对放置框6内的主机进行减震保护。
39.实施例5在实施例4的基础之上,结合图1和图8所示,还包括有支撑组件12,接触壳101上设有支撑组件12,支撑组件12用于安装显示器,支撑组件12包括有固定架121、安装板122和固定栓123,接触壳101的后部上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固定架121,固定架121上部滑动式连接有安装板122,安装板122用于安装显示器,安装板122后侧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上下对称连接有固定栓123,固定栓123用于固定安装板122从而对显示器的位置进行固定。
40.可将与主机配合使用的显示器安装在安装板122上,还可根据需要左右移动安装板122,从而对显示器的所处位置进行调节,显示器的所处位置调节完成后,将两个固定栓123拧紧从而将安装板122固定即可,如此能够防止显示器移动。
4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