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皮肤滚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13 10:59: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皮肤滚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肤滚针装置。


背景技术:

2.皮肤滚针是利用微针滚轮上许多微小的针头,刺激皮肤,配合经皮肤给药,将药物直接导入真皮深层,通过刺激胶原蛋白的再生,达到美容的目的。皮肤滚针美容能令活性成分有效渗入皮肤,配以祛皱、美白、修复、祛疤痕等特效产品,从而达到减淡皱纹、治疗疤痕及妊娠纹、提升皮肤组织等理想效果。但现有皮肤滚针在使用时给药工作操作和滚针工作操作需要两人配合或者双手操作完成,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皮肤滚针在使用时给药工作操作和滚针工作操作需要两人配合或者双手操作完成,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供一种皮肤滚针装置。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皮肤滚针装置,包括:滚筒,所述滚筒的表面设置有若干滚针;第一套件,所述滚筒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套件的一端;第二套件,与所述第一套件的另一端套接连接,所述第一套件的内腔与所述第二套件的内腔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靠近所述滚筒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滚筒相连通;注射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注射器的出药口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相连,所述注射器的推杆与所述第二套件的内底壁相抵。
6.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具有中空的流道,沿药物的输送方向上,所述流道包括加速通道与扩散通道,所述加速通道的内径小于所述扩散通道的内径。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件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台阶,以使所述注射器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时,所述限位台阶与所述注射器的壳体相抵。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件的外壁上设置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沿所述第一套件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套件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所述第二套件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套件插置在所述第二套件内时,所述导向部插置在所述导向槽。
9.进一步地,所述导向部的表面间隔设置有四个弧形槽,每个所述弧形槽的槽底均设置有若干第一防滑凸起。
10.进一步地,所述导向部靠近所述滚筒的一端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朝向所述滚筒的一面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斜向上倾斜,适于防止药物流至所述弧形槽内。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套件上设置有按压部,沿所述第二套件的周向方向上,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导向槽之间相互间隔180
°
设置。
12.进一步地,所述按压部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防滑凸起。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件上远离所述第二套件的一端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
两个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安装板,所述滚筒通过转轴可转动的设置在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
14.进一步地,所述滚针为双侧均带有刃口的滚针。
1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皮肤滚针装置,使用时,可以将盛有药物的注射器放入容纳腔中,向上推动第二套件后,可以迫使注射器的推杆将注射器中的药物通过第一套件上的连接部输送至滚筒上,此时可以一边使滚筒在目标皮肤区域滚动,一边按压或者推动第二套件持续给药。如此设置,可以通过单手实现给药与滚针同时进行,使用更方便,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皮肤滚针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皮肤滚针装置的又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皮肤滚针装置的剖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皮肤滚针装置中第一套件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皮肤滚针装置中第二套件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皮肤滚针装置中滚筒的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中皮肤滚针装置中滚筒的示意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皮肤滚针装置中保护罩的示意图;
26.图9为图3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27.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皮肤滚针装置中注射器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
29.1、滚筒;
ꢀꢀꢀꢀꢀꢀꢀꢀꢀꢀ
2、第一套件;
ꢀꢀꢀꢀꢀꢀꢀ
3、第二套件;
30.4、连接部;
ꢀꢀꢀꢀꢀꢀꢀꢀ
5、导向部;
ꢀꢀꢀꢀꢀꢀꢀꢀꢀ
6、导向槽;
31.7、支架;
ꢀꢀꢀꢀꢀꢀꢀꢀꢀꢀ
8、按压部;
ꢀꢀꢀꢀꢀꢀꢀꢀꢀ
9、弧形槽;
32.10、保护罩;
ꢀꢀꢀꢀꢀꢀꢀ
11、第一卡件;
ꢀꢀꢀꢀꢀꢀ
12、第二卡件;
33.13、滚针;
ꢀꢀꢀꢀꢀꢀꢀꢀꢀ
14、注射器;
ꢀꢀꢀꢀꢀꢀꢀꢀ
15、容纳腔;
34.16、安装槽;
ꢀꢀꢀꢀꢀꢀꢀ
17、加速通道;
ꢀꢀꢀꢀꢀꢀ
18、扩散通道;
35.19、延伸部;
ꢀꢀꢀꢀꢀꢀꢀ
20、倾斜面;
ꢀꢀꢀꢀꢀꢀꢀꢀ
21、推杆;
36.22、壳体;
ꢀꢀꢀꢀꢀꢀꢀꢀ
23、抵接部;
ꢀꢀꢀꢀꢀꢀꢀꢀ
24、限位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
新型保护的范围。
3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0.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4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皮肤滚针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皮肤滚针装置的又一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皮肤滚针装置的剖视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皮肤滚针装置中注射器的示意图;如图1、图2、图3以及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皮肤滚针装置,包括:滚筒1,滚筒1的表面设置有若干滚针13;第一套件2,滚筒1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套件2的一端;第二套件3,与第一套件2的另一端套接连接,第一套件2的内腔与第二套件3的内腔形成适于容纳注射器14的容纳腔15;其中,容纳腔15靠近滚筒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部4,连接部4的一端与滚筒1相连通,另一端适于与注射器14的出药口相连。
42.其中,第一套件2与第二套件3均可以为圆柱管状结构,第一套件2与第二套件3的内部均中空,例如,第一套件2的直径小于第二套件3,第一套件2远离滚筒1的一端为敞口结构。第二套件3靠近第一套件2的一端为敞口结构,另一端密封,当第一套件2插置在第二套件3中时,可以形成用于容纳注射器14的容纳腔15。
43.其中,连接部4可以一体成型在第一套件2的内部,且连接部4位于第一套件2靠近滚筒1的一端,连接部4自身可以中空的管状结构,连接部4的一端贯通第一套件2与滚筒1相连通,另一端可以用于插置注射器14的出药口。使用时,将第二套件3从第一套件2上拿下,将注射器14伸入第一套件2内,并使注射器14的出药口插置在连接部4中或抵紧连接部4,再将第二套件3套在第一套件2上,注射器14完全处于容纳腔15中,此时第二套件3的内底壁与注射器14的推杆21相抵。向上按压或者推动第二套件3,可以迫使注射器14的推杆21运动将药物挤出。
44.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皮肤滚针装置中滚筒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其中,滚筒1的表面交替设置有多个凸部与凹部,每个凸部与凹部均沿滚筒1的周向设置,滚针13均间隔设置在凸部的表面。例如,凸部可以有四个。例如,每个凸部上均间隔设置有若干安装槽,安装槽可以为半球形的凹槽,每个安装槽的槽底均安装一个滚针,滚针的尖部背对滚筒设置。此时,滚针13裸露在外的长度可以为0.5mm-2.0mm。由于滚针13设置在安装槽内,该滚筒1在皮肤表面滚动时,滚针13刺入的深度较浅,可以用于妊娠纹不太明显的患者的治疗恢复。
45.图7为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中皮肤滚针装置中滚筒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滚针也可以直接间隔安装在凸部上,滚针的尖部背对滚筒设置,此时,滚针13裸露在外的长度可以为1.2mm。由于滚针13设置在安装槽内,该滚筒1在皮肤表面滚动时,滚针13刺入的深度较深,可以用于妊娠纹较明显的患者的治疗恢复。
46.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皮肤滚针装置,使用时,可以将盛有药物的注射器14放入容纳腔15中,向上推动第二套件3后,可以迫使注射器14中的药物通过第一套件2上的连接部4流至滚筒1上,此时可以一边使滚筒1在目标皮肤区域滚动,一边按压第二套件3持续给药。如此设置,可以通过单手实现给药与滚针13同时进行,使用更方便,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47.图9为图3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如图9所示,其中,连接部4的内部中空,以形成输送药物的流道,沿药物的输送方向上,流道包括加速通道17与扩散通道18,加速通道17的内径小于扩散通道18的内径。其中,加速通道17位于流道靠近注射器14的一端,沿药物的输送方向上,加速通道17的内径可以逐渐减小,药物经注射器14的出药口流出进入加速通道17后可以起到加速作用。其中,扩散通道18位于流道靠近滚筒1的一端,沿药物的输送方向上,扩散通道18的内径可以逐渐增大,例如,扩散通道18的出口处的宽度可以与滚筒1的长度相同,如此设置,经加速之后的药物在流出时可以更加均匀的涂抹在滚筒1的表面,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4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皮肤滚针装置中第一套件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中,可以在第一套件2的内壁上设置限位台阶24,以使注射器14位于容纳腔15内时,如图10所示,限位台阶24与注射器14的壳体22相抵,其中,限位台阶24的端面能够与壳体22上的抵接部23相抵,限位台阶24的侧壁可以与壳体22相接触,不仅可以防止注射器14在容纳腔15中晃动,还可以更容易使推杆21与壳体22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将药物挤出。其中,抵接部23可以为环形板,环形板的板面与壳体22的轴向垂直。例如,抵接部23可以一体成型在壳体22的外壁上。
49.其中,第一套件2的外壁上设置有导向部5,该导向部5为条状结构,可以一体成型在第一套件2的外壁上,导向部5沿第一套件2的轴向方向延伸;第二套件3上设置有导向槽6,导向槽6沿第二套件3的轴向方向延伸,导向槽6的尺寸与形状均与导向部5相适配,第一套件2插置在第二套件3内时,导向部5插置在导向槽6。如此设置,可以防止第二套件3与第一套件2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使用更方便。
50.其中,导向部5的表面间隔设置有四个弧形槽9,用户握住第一套件2使,除大拇指之外的四个手指可以分别放置在四个弧形槽9内,使用体验更佳,每个弧形槽9的槽底均设置有若干第一防滑凸起,其中,若干第一防滑凸起可以呈阵列均匀设置在每个弧形槽9内,便于用户施加力。
51.如图9所示,其中,导向部5靠近滚筒1的一端设置有延伸部19,延伸部19朝向滚筒1的一面为倾斜面20,倾斜面20斜向上倾斜,适于防止药物流至弧形槽9内。其中,延伸部19伸出的末端可以与滚筒1的外侧边缘相平齐,倾斜面20的倾斜角度范围可以在30
°
-45
°
之间,当有药物顺着滚筒1的表面滴落时,会滴落在倾斜面20上,并向靠近支架7的方向流动,不会顺着导向部5向下流动至弧形槽9内,避免用户手指与药物接触。
5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皮肤滚针装置中第二套件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其中,第二套件3上设置有按压部8,该按压部8可以为矩形结构,该按压部8可以一体成型在第二
套件3的外壁上,沿靠近滚筒1的方向上,该按压部8的厚度可以逐渐增大,沿第二套件3的周向方向上,按压部8与导向槽6之间相互间隔180
°
设置。其中,按压部8的顶部可以高于第二套件3,此时可以在支架7上对应位置凹槽,当第二套件3向上推动极限位置时,按压部8的顶部可以卡入支架7上的凹槽内。
53.其中,按压部8的表面可以均匀阵列设置有若干第二防滑凸起。
54.其中,第一套件2上远离第二套件3的一端设置有支架7,支架7包括两个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安装板,滚筒1通过转轴可转动的设置在两个安装板之间。
55.其中,支架7上朝向滚筒1的表面的一面上设置有让位槽,适于在滚筒1转动时使滚针13通过。让位槽的数目与滚筒1上的凸部的数目匹配,让位槽的深度与滚针13的长度匹配,相邻两个让位槽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相邻两个凸部的间距设计。
56.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皮肤滚针装置中保护罩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其中,该皮肤滚针装置还包括保护罩10,例如,该保护罩10为透明的保护罩10,可拆卸的安装在支架7上,以罩设滚筒1,防止滚针13刺伤用户。例如,支架7上的安装板背对滚筒1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卡件11,保护罩10的内壁上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二卡件12,保护罩10罩设滚筒1时,第一卡件11与第二卡件12卡接连接。其中,第一卡件11可以为圆形的凹槽,第二卡件12可以为半球形的凸起,两者的尺寸相适配。
57.其中,滚针13为双侧均带有刃口的滚针13,滚针13的侧面设置刃口,滚筒1转动时,不仅可以利用滚针13的尖部刺破皮肤,还可以通过刃口划破皮肤,对皮肤的创口更加均匀,创口面积更大,有利于药物充分融入,提高治疗效果,而且,无论是滚筒1正转或者反转均可以使滚针13划破皮肤,使用更方便。
58.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