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神经外科立体定位框保护帽的制作方法

2022-07-13 00:10: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神经外科立体定位框保护帽。


背景技术:

2.现临床患者在进行头部手术时需要对手术区域进行定位,如:立体定位头框,在定位完成之后需要出手术间做核磁共振,但定位所用的器械需要刺进患者的皮肤组织内,导致在出手术室后,患者头部刺破点可能会受到细菌污染,现临床上多使用医用中单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包裹保护,但是此种保护方式在患者移动过程中医用中单可能会脱落;无法真正的起到保护作用,且使用成本较高;另外,使用一次性中单进行包裹不够雅观,易对患者的心理造成抵触。
3.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神经外科立体定位框保护帽。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神经外科立体定位框保护帽。
5.一种神经外科立体定位框保护帽,其包括,头套、粘贴组件;所述头套设置有方便定位框立柱进入的槽口,所述槽口的第一端设置阻隔层;所述头套边缘位置设置有包裹层,所述包裹层内设置有弹力组件;所述粘贴组件设置在所述槽口的第二端。
6.进一步,所述头套包括:第一层与第二层,所述第一层为防尘层,所述第二层为亲肤层;此设置防止头套外层积灰,对患者头部刺破点造成污染。
7.进一步,所述槽口数量与定位框立柱数量相同。
8.进一步,所述阻隔层由软质材料制成,此设置能够实现阻隔层能够贴合于定位框立柱,避免患者头部刺破点暴露在空气内。
9.进一步,所述阻隔层设置为半圆环状。
10.进一步,所述槽口上还设置有弹力带,所述弹力带第一端与头套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弹力带第二端与头套之间为一体连接;此设置用于对槽口进行封闭,以及配合阻隔层对患者头部刺破点与外界进行更好的阻隔。
11.或者,所述槽口内壁设置两个可层叠的隔层,且隔层之间并不相连;此设置在方便对槽口进行封闭的同时,保证定位框立柱能够进入至槽口内。
12.进一步,所述粘贴组件包括:子魔术贴与母魔术贴,所述子魔术贴与母魔术贴对应设置,且通过母魔术贴与子魔术贴贴合后调整头套与患者头部的贴合程度。
13.或者,所述粘贴组件还可以包括:子扣与母扣,所述子扣与母扣为对应设置在槽口的两侧,通过子扣与母扣的扣紧实现头套的佩戴。
14.进一步,所述包裹层与头套之间为一体设置,且包裹层设置为多个,且每个包裹层之间互不连接。
15.进一步,所述包裹层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弹力组件设置在容纳腔内,且弹力组件的第一端与容纳腔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弹力组件的第二端与容纳腔的第二端连接,通过此设置便于佩戴后的固定,以及防止头套出现掉落问题。
16.使用时,首先将各个槽口与脑外立体定位框立柱相对应,再将头套进行佩戴,将脑外立体定位框立柱置于各个槽口内,佩戴完成头套后,将粘贴结构进行粘贴,可通过余留木魔术贴的长度对头套的贴合程度进行调整;再将弹力带进行粘贴,完成对对患者头部刺破点的密封保护;另外若使用隔层对槽口进行密封,则不需要进行粘贴。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在头套上设置多个槽口,便于了头套的佩戴;通过设置弹性带或隔层,实现了对患者头部刺破点的封闭保护,降低了感染风险;通过设置粘贴结构实现对头套佩戴后的固定,防止头套出现掉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侧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槽口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左侧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头套示意图;
23.图中,1、头套;11、槽口;12、阻隔层;13、弹力带;14、母魔术贴;15、子魔术贴;16、包裹层。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1
26.参考图1,一种神经外科立体定位框保护帽,其包括,头套1、粘贴组件;所述头套1设置有方便定位框立柱进入的槽口11,所述槽口11的第一端设置阻隔层12;所述头套1边缘位置设置有包裹层16,所述包裹层16内设置有弹力组件;所述粘贴组件设置在所述槽口11的第二端。
27.包裹层16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弹力组件设置在容纳腔内,且弹力组件的第一端与容纳腔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弹力组件的第二端与容纳腔的第二端连接,通过此设置便于佩戴后的固定,以及防止头套1出现掉落问题。
28.实施例2
29.参考图2—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设置,头套1包括:第一层与第二层,所述第一层为防尘层,所述第二层为亲肤层;此设置防止头套1外层积灰,对患者头部刺破点造成污染。
30.槽口11数量与定位框立柱数量相同。
31.阻隔层12由软质材料制成,此设置能够实现阻隔层12能够贴合于定位框立柱,避免患者头部刺破点暴露在空气内。
32.阻隔层12设置为半圆环状。
33.槽口11上还设置有弹力带13,所述弹力带13一端与头套1之间为粘贴连接,此设置用于对槽口11进行封闭,以及配合阻隔层12对患者头部刺破点与外界进行更好的阻隔。
34.或者,所述槽口11内壁设置两个可层叠的隔层,且隔层之间并不相连;此设置在方便对槽口11进行封闭的同时,保证定位框立柱能够进入至槽口11内。
35.实施例3
36.参考图3及图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设置,粘贴组件包括:子魔术贴15与母魔术贴14,所述子魔术贴15与母魔术贴14对应设置,且通过母魔术贴14与子魔术贴15贴合后调整头套1与患者头部的贴合程度。
37.或者,所述粘贴组件还可以包括:子扣与母扣,所述子扣与母扣为对应设置在槽口11的两侧,通过子扣与母扣的扣紧实现头套1的佩戴。
38.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将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神经外科立体定位框保护帽,其包括,头套、粘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套设置有方便定位框立柱进入的槽口,所述槽口的第一端设置阻隔层;所述头套边缘位置设置有包裹层,所述包裹层内设置有弹力组件;所述粘贴组件设置在所述槽口的第二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外科立体定位框保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套包括第一层与第二层,所述第一层为防尘层,所述第二层为亲肤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神经外科立体定位框保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层由软质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神经外科立体定位框保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层设置为半圆环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外科立体定位框保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上还设置有弹力带,所述弹力带第一端与头套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弹力带第二端与头套之间为一体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神经外科立体定位框保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内壁设置两个可层叠的隔层,且隔层之间并不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外科立体定位框保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组件包括:子魔术贴与母魔术贴,所述子魔术贴与母魔术贴对应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外科立体定位框保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组件还可以包括:子扣与母扣,所述子扣与母扣为对应设置在槽口的两侧。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外科立体定位框保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层与头套之间为一体设置,且包裹层设置为多个,且每个包裹层之间互不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神经外科立体定位框保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层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弹力组件设置在容纳腔内,且弹力组件的第一端与容纳腔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弹力组件的第二端与容纳腔的第二端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神经外科立体定位框保护帽,其包括,头套、粘贴组件;所述头套设置有方便定位框立柱进入的槽口,所述槽口的第一端设置阻隔层;所述头套边缘位置设置有包裹层,所述包裹层内设置有弹力组件;所述粘贴组件设置在所述槽口的第二端。件设置在所述槽口的第二端。件设置在所述槽口的第二端。


技术研发人员:王峥赢 孙君昭 刘爽 郝志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2.06.10
技术公布日:2022/7/1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