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扣板结构和半挂车厢体的制作方法

2022-07-12 19:19: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厢式半挂车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扣板结构和半挂车厢体。


背景技术:

2.厢式半挂车通常为平板半挂车上设置货厢,货厢的作用仅仅在于装载货物,承载由平板半挂车的车架负责,因此,通常平板半挂的强度较高、自重较重,从而导致了油耗较高。
3.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多个现有技术中对无纵梁厢式半挂车进行了研究,如公开号为cn202827805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纵梁厢式半挂车及其厢体结构,该无纵梁厢式半挂车的厢体结构包括前板、后门、顶板及侧板,所述侧板为具有凹入部分和凸起部分的波纹状瓦楞板,所述侧板上设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焊接于所述侧板的至少一个凹入部分,且所述加强件与所述凹入部分之间形成空腔部分。如公开号为cn101875373a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商用车的轻量化无纵梁厢式半挂车。其特征是整车无纵梁,由多个底横梁连接组成底框支撑连接底板,底板下端面上尾端设保险杠、后部设安装轮胎用的悬架、前部设支腿,在悬架和支腿之间还设有设工具箱、前防护和后防护,在前端中间部分安装牵引销架,在边框上侧设有若干立柱,立柱上端用横梁连于一起,在对应的立柱之间分别设有前板、顶板、侧板、侧门、后门。所述的上述部件,均采用大断面铝合金挤压型材。
4.无纵梁厢式半挂车即没有大梁的半挂车,无纵梁的结构通过整个箱体和箱体中的桁架结构来实现载荷分布。因此对箱体结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常,常半挂车厢体的侧片总成为瓦楞板,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扣板结构和半挂车厢体,该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应用于无纵梁厢式半挂车的厢体刚性较差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扣板结构,由多块相同的扣板焊接而成,所述扣板包括主板体、两个侧板体、压板、底板、钩板;所述压板、侧板体、主板体、侧板体、底板、钩板依次固定连接并且相互之间形成弯折角度,两个侧板体相对于主板体的相同方向弯折,所述压板和底板相对于侧板体的弯折方向相同,所述底板和所述主板体相对于侧板体的弯折方向相反,所述钩板和侧板体的相对于底板的弯折方向相同,两个侧板体远离所述主板体的面分别为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和第二面的宽度相同;
7.所述主板体固定连接有加强件,当两个扣板以主板体平行的方式连接时,扣板上的加强件能够相互交错扣合。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扣板能够以主板体处于同一平面和相平行的两种方式进行组合,形成稳固、刚性强的结构,加强件也能够在两块扣板组合时进行扣合,增强了两扣板的主板体的刚性;并且方便焊接,整体具有优良的放水性能。
9.进一步地,两块扣板以主板体处于同一平面的方式连接时,所述压板与底板相贴,
所述第一面与第二面相贴。
10.进一步地,两块扣板以主板体平行的方式连接时,任意一块扣板的钩板与另一块扣板的侧板体相贴,任意一块扣板的底板与另一块扣板的主板体相贴。
11.进一步地,所述加强件包括加强板、连接头,所述加强板一端与主板体固定连接,加强板与主板体形成角度,所述连接头设置在加强板远离主板体的一端,所述连接头具有由至少两个分叉形成的分支,两个分叉之间形成有与分叉形状相同的缺口。
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头的分叉为楔形分叉。
13.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头的分叉为矩形分叉。
14.进一步地,所述加强件包括加强桥、连接部,所述加强桥的两端分别与主板体固定连接,其中部拱起,所述连接部形成于加强桥的中部,构成具有多个凸齿的结构。
15.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半挂车厢体,厢体包括扣板结构。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扣板能够以主板体处于同一平面和相平行的两种方式进行组合,形成稳固、刚性强的结构,加强件也能够在两块扣板组合时进行扣合,增强了两扣板的主板体的刚性,从而使得厢体结构更加牢固,更适用于无纵梁厢式半挂车;并且方便焊接,整体具有优良的放水性能。
17.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8.图1为扣板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扣板结构的组装形态变化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扣板结构第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扣板结构第二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扣板结构第三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半挂车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
25.1主板体;2侧板体;3压板;4底板;5钩板;6加强件;a第一面;b 第二面;61加强板;62连接头;64楔形分叉;65矩形分叉;66加强桥;67 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7.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在装配使用状态下的方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轮廓的内、外。
28.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扣板结构,由多块相同的扣板焊接而成,所述扣板包括主板体1、两个侧板体2、压板3、底板4、钩板5;所述压板3、侧板体2、主板体1、侧板体2、底板4、钩板5依次固定连接并且相互之间形成弯折角度,两个侧板体2相对于主板体1的相同方向弯折,所述压板3和底板4相对于侧板体2的弯折方向相同,所述底板 4和所述主板体1相对于侧板体2的弯折方向相反,所述钩板5和侧板体的 2相对于底板4的弯折方向相同,两个侧板体2远离所述主板体1的面分别为第一面a和第二面b,所述第一面a和
第二面b的宽度相同;
29.所述主板体1固定连接有加强件6,当两个扣板以主板体1平行的方式连接时,扣板上的加强件6能够相互交错扣合。
3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扣板能够以主板体1处于同一平面和相平行的两种方式进行组合,形成稳固、刚性强的结构,加强件6也能够在两块扣板组合时进行扣合,增强了两扣板的主板体1的刚性;并且生产节约成本、焊接方便,整体具有优良的放水性能。
31.需要说明的是,两块扣板以主板体1处于同一平面的方式连接时,所述压板3与底板4相贴,所述第一面a与第二面b相贴,如图2-b所示。两块扣板以主板体1平行的方式连接时,任意一块扣板的钩板5与另一块扣板的侧板体2相贴,任意一块扣板的底板4与另一块扣板的主板体1相贴,如图 3-b所示。
32.为了能够加强主板体1和侧板体2之间在收到侧向挤压时的结构强度,在优选的情况下,提供的两种具体实施例,所述加强件6包括加强板61、连接头62,所述加强板61一端与主板体1固定连接,加强板61与主板体1 形成角度,所述连接头62设置在加强板61远离主板体1的一端,所述连接头62具有由至少两个分叉形成的分支,两个分叉之间形成有与分叉形状相同的缺口。
33.作为第一种具体实施例,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头62的分叉为楔形分叉64。
34.作为第一种具体实施例,如图4所示,所述连接头62的分叉为矩形分叉65。
3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能够通过三角结构增强主板体1和侧板体2 之间的结构稳定性,且安装方便,质量较轻。
36.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加强板61与主板体1的连接点并非仅有图3、图4 的点位,还可以形成于更偏向于主板体1中间的位置,越向主板体1中间靠近,则越能提高主板体1抗性变的强度。
37.为了增强主板体1的抗形变的强度,在优选的情况下,提供第三种具体实施例,所述加强件6包括加强桥66、连接部67,所述加强桥66的两端分别与主板体1固定连接,其中部拱起,所述连接部67形成于加强桥的中部,构成具有多个凸齿的结构。该实施例的设置,能够增强除了各个角度受到外力时的抗性变强度,抗形变的性能优异。
38.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半挂车厢体,厢体7包括扣板结构。
3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扣板能够以主板体1处于同一平面和相平行的两种方式进行组合,形成稳固、刚性强的结构,加强件6也能够在两块扣板组合时进行扣合,增强了两扣板的主板体1的刚性,从而使得厢体结构更加牢固,更适用于无纵梁厢式半挂车;并且方便焊接,整体具有优良的放水性能。
40.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41.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42.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