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调整装置和加工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7-11 14:25: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调整装置,其适于绕纵向轴线被驱动转动,用于调整切削刀具,包括被支撑的用于执行调整运动的切削刀具承载元件、用于驱动切削刀具承载元件的驱动单元和具有面向驱动单元的表面区域的电路承载元件,该电路承载元件用于形成至少一个被提供来控制驱动单元的电子控制电路。
2.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切削系统,包括切削刀具、能够操作地连接到切削刀具以调节切削刀具的调整装置、和能够操作地连接到调整装置以提供切削刀具加工运动的可旋转驱动的主驱动元件。


背景技术:

3.根据de 44 31 845 a1的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上述类型的加工系统包括可降低的、可移动的主驱动元件14,其能够绕纵向轴线12转动且在其刀架16上夹持有上述类型的调整装置18。调整装置18具有切削刀具承载元件24,刀具承载元件24能够被马达沿双向箭头22的方向移动且具有用于切削刀具30的刀架26,切削刀具30装配有切削刀片28。当主驱动元件14绕纵向轴线12转动,因而调整装置18绕纵向轴线12转动时,切削刀片28根据马达设定的径向调整相对于纵向轴线12沿圆形路径移动,并且以这种方式可以与待加工的工件啮合,例如是为了在其中生成孔或扩大孔。圆形路径的直径通常称为飞行圆直径。通过安装切削刀具承载元件24以执行调整运动,飞行圆直径能够沿双向箭头22的方向被马达所改变。此后,工件相对于纵向轴线12在径向上不同间隔的内部和/或外部区域可以被加工,因此,例如,不同的孔径可以被实现。特别地,通过切削刀具承载元件24的电动调节相应地调整飞行圆直径,调整装置18可用于补偿切削刀刃磨损以保持预设的加工直径。
4.调整装置18或加工系统需要相对较大的安装空间,特别是沿纵向轴线12的方向,即轴向。这是不利的,由于其降低了主驱动元件14的稳定性,即特别是刀具主轴,且同时,其减小了特别是在加工静止的被夹持的工件的情况下的加工空间。
5.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上述类型的调整装置和上述类型的加工系统,其中的任一个都能够实现改善的紧凑设计,从而更好地避免主驱动元件(特别是刀具主轴)的不稳定性,以及更好地利用加工安装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6.对于调整装置而言,这项任务根据权利要求1的调整装置得以解决。从属权利要求示明有利的进一步的实施方式。
7.调整装置,适于绕纵向轴线被驱动转动,用于调整切削刀具,包括被支撑的用于执行调整运动的切削刀具承载元件、用于驱动切削刀具承载元件的驱动单元以及具有面向驱动单元的表面区域的电路承载元件,电路承载元件用于形成至少一个被提供来控制驱动单元的电子控制电路,其中,表面区域的两个表面点被布置为在电路承载元件的外部通过直线连接线连接,其端点为两个表面点。表面区域的两个表面点被布置为在电路承载元件的
外部通过直线连接线连接,其端点为两个表面点的事实意味着电路承载元件能够用于在驱动单元的周向上控制驱动单元。电路承载元件,其优选可以是以印刷电路板的形式,特别是多层印刷电路板,可以在驱动单元的周向上控制控制驱动单元,例如在驱动单元的(特别是行星齿轮箱或主齿轮箱的)齿轮箱区域中和/或驱动单元的(特别是齿轮箱轴元件和/或马达轴元件的)轴元件区域中和/或驱动单元的(特别是电马达的)马达区域中。因此,特别是当电路承载元件被布置在调整装置的壳体和/或基体中时,特别是电路承载元件的轴向尺寸被减小,从而调整装置的轴向尺寸也被减小。因此,特别是作用在(特别是刀具主轴的)主驱动元件上的共扭矩通过调整装置被减小,主驱动元件可以与调整装置连接。这样,刀具主轴可以在更高的速度下运行,从而缩短加工时间,以提高加工操作的成本效益,即提高切削率。通过表面区域的两个表面点被布置为在电路承载元件的外部通过直线连接线连接,其端点为两个表面点的事实,电路承载元件相应缩短轴向构造,特别是当电路承载元件被布置在调整装置的壳体和/或基体中时,待加工的固定的夹持的工件和调整装置之间的最大可用距离被有利地增大,使得于工件被夹持的状态下的尺寸测量,可选择更大工件轴向尺寸。因而,由于相关的更大的加工空间,特别是将调整装置布置在加工中心的情况下,不同尺寸的工件以及这些工件难以接近的工件轮廓可以以更好的方式进行加工。
8.由于表面区域的两个表面点可以在电路承载元件的外部通过连接直线连接,其端点为两个表面点,电路承载元件也可(特别是通过凹部)形成为关于纵向轴线的弯曲,因此由绕调整装置纵向轴线转动引发的不平衡被减小。因为表面区域的形状,即这个(其端点为两个表面点的)连接直线延伸到电路承载元件之外,电路承载元件的质量可以被布置的更加均匀或至少相对于纵向轴线更加均匀。因此,这个事实,相对于驱动单元的周向,电路承载元件的质量分布相对于纵向轴线分布得更加均匀提供了特别的优势。相应地,电路承载元件优选地能够形成空心圆柱或优选地形成板状,特别是具有凹部的印制电路板,纵向轴线部分延伸于空心圆柱体或凹部(特别是孔)内。在空心圆柱的情况下,直线连接线,其端点为两个表面点,例如,将空心圆柱内部的两个直径表面点相互连接。在板状(即特别是印制电路板的)情况下,其端点为两个表面点的直线连接两个表面点,例如,两个表面点为径向界定(即特别是电路承载元件的孔的内壁的)凹部表面的表面点。在这两种情况下,调整装置的安装空间体积以特别简单的方式减小,且同时当电路承载元件绕纵向轴线转动时其可引发的任何不平衡被减小。
9.表面区域的两个表面点可以在电路承载元件的外部通过连接直线连接,其端点为两个表面点的事实提高了调整装置轴向和径向的可接近性。因此,可以特别简单且因而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提供调整装置,例如在调节调整装置的情况下或更换(例如驱动单元或其部件)的情况下。
10.由于表面区域的两个表面点可以在电路承载元件的外部通过连接直线连接,其端点为两个表面点的事实,调整装置的尺寸可以被减小,从而其材料可以被减少,特别是当电路承载元件被布置在调整装置的壳体和/或基体中时,因为壳体或基体可以被制造得更短,因而更轻,且不损害其功能。由于缩短了电路承载元件的轴向构造,调整装置的质量因此能够同时被减小,其对主驱动元件(特别是刀具主轴)的稳定性有积极影响。
11.在这一点上,明确指出,电路承载元件优选地可为单片的,例如包括一个(特别是多层)基板,特别是以印制电路板的形式,或者优选地模块化的,例如包括多个基板,特别是
多个印制电路板,其可拆卸地相互连接。前者优选地有利于弯曲强度,后者优选地有利于结构设计自由度。
12.由于电路承载元件被成形以形成电子控制电路,电路承载元件特别适用于提供在电路承载元件上和/或中的电导体轨道,例如,电路承载元件的两电路承载元件层之间,和/或根据电路使得电路承载元件能够装配和/或具有至少一个电子部件(例如微芯片、电阻元件、电容器或感应线圈)。
13.控制电路,特别指适合于基于一个或更多个输入信号以预设方式启动驱动单元的控制电路,即,例如,为了设置马达(特别是驱动单元的电马达)进入能量流状态。
14.优选地,电路承载元件已包括控制电路。甚至更优选地,电路承载元件具有用于接收至少一个输入信号的(例如包括至少一个电子连接元件的)装置。甚至更优选地,电路承载元件包括用于根据数据处理至少一个输入信号的(例如包括至少一个微芯片的)装置。甚至更优选地,电路承载元件具有向驱动单元传输至少一个输入信号的装置,该输入信号无论是数据处理形式和/或是数据未处理形式。
15.电路承载元件面向驱动单元的表面区域优选是指通过标定线驱动单元的表面区域可以被连接至电路承载元件的表面区域,标定线的两端位于驱动单元和电路承载元件上,标定线在这两个不同表面区域之间延伸至电路承载元件外。标定线可以位于标定平面,标定平面的法向量包括与纵向轴线的标定角,标定角大于或等于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50
°
、55
°
、60
°
、65
°
、70
°
、75
°
、80
°
、85
°
且小于90
°
。标定角优选地为0
°
,据此,标定平面的定向垂直于纵向轴线,以使电路承载元件引发的不平衡可以以特别优化的方式被减小,即在每种情况下,相对于纵向轴线的径向和轴向。
16.延伸至电路承载元件外特别是指两个表面点之间的连接线延伸或延伸至电路承载元件的固体物质区域外。如果这连接线延伸或延伸在电路承载元件的(特别是孔的)凹部内,情况尤其如此。
17.在这一点上,明确指出为了本公开的目的,除非另有说明,术语“纵向轴线”应该在几何意义上理解。特别优选地,纵向轴线与(特别是刀具主轴的)主驱动元件的转动轴线对齐或者可以对齐。
18.特别地,调整装置成形为沿纵向轴线延伸。优选地,纵向轴线位于调整装置内部。
19.电路承载元件的面向驱动单元的的表面区域可以优选地由电路承载元件的一个或更多个弯曲的独立表面区域组成。替代地或者附加地,电路承载元件的面向驱动单元的表面区域由多个平面表面区域组成,这些平面表面区域彼此成角度布置,例如根据每种情况,内表面角为90
°
、95
°
、100
°
、105
°
、110
°
、115
°
、120
°
、125
°
、130
°
、135
°
、140
°
、145
°
、150
°
、155
°
、160
°
、165
°
、170
°
或175
°
。多个平面表面部分可优选地被布置成对,每对均形成直角,即90
°
的内表面角。电路承载元件的面向驱动单元的表面区域由上述弯曲和平面表面区域组成是可以想到的且也是可能的。
20.电路承载元件的面向驱动单元的表面区域优选为首先由电路承载元件内的凹部形成的表面区域。这是具有成本效益的措施且其节省安装空间。
21.在从驱动单元到电路承载元件的方向上观察,电路承载元件的面向驱动单元的表面区域作为电路承载元件的凹表面区域,是优选地可见的。这个措施进一步减小了由电路承载元件引发的不平衡且同时减小调整装置安装空间体积。特别优选地,当从驱动单元的
方向上观察时,面向驱动单元的表面区域是半球形的凹面。
22.在本公开的意义上,驱动单元被设置为驱动切削刀具承载元件从而使其执行调整运动。为了这个目的,驱动单元包括例如具有马达轴的(特别是电马达的)马达。更优选地,马达轴能够操作地(特别是通过齿轮连接)连接到(特别优选地包括齿轮箱输出轴的)齿轮箱,其中,在齿轮箱驱动状态下,齿轮箱输出轴的转动速度n1小于马达轴的转动速度n2,根据其,齿轮箱被设计为减速齿轮箱。以这种方式,能够提供给切削刀具承载元件特别精准地调节。优选地,马达轴转速n2至少比齿轮箱输出轴转速n1大10、20、30、40、50、60、70、80、9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倍或更多。这个措施使得能以特别有利的方式使用紧凑、高转速的(例如用于玩具构造领域的)电动马达成为可能。
23.调整运动优选地为线性的,因为这对于例如钻孔特别有用。甚至更优选地,调整运动在平移中也是线性的。
24.调整运动优选地为径向定向或是能够定向的,即特别是横向于纵向轴线。优选地,可以为调整运动分配相应的(尤其是最大可达到距离的)径向距离,该距离小于等于100毫米、95毫米,90毫米、85毫米、80毫米、75毫米、70毫米、65毫米、60毫米、55毫米、50毫米、45毫米、40毫米、35毫米、30毫米、25毫米、20毫米、15毫米、10毫米、9毫米、8毫米、7毫米、6毫米、5毫米、4毫米、3毫米、2毫米、1毫米、0.9毫米、0.8毫米、0.7毫米、0.6毫米、0.5毫米、0.4毫米、0.3毫米、0.25毫米、0.2毫米、0.15毫米、0.1毫米、500微米、400微米、300微米、100微米、50微米、25微米、10微米、5微米、1微米、0.5微米或0.25微米。这些是加工金属工件时特别有用的调整范围。
25.优选地,驱动单元被设置成可以以等于10微米、9微米、8微米、7微米、6微米、5微米、4微米、3微米、2微米、1微米或0.5微米的线性步长增量执行调整运动。这也可以用齿轮轴的相应的转动角度增量来表示。
26.优选地,驱动单元被设计为自锁的,以使在驱动单元的无驱动状态下,优选地在径向方向上,刀具承载元件的调整位置是恒定的,即特别相对于纵向轴线刀具承载元件的径向距离保持恒定。这有利地在切削刀具连接至切削刀具承载元件时,通过调整装置提供精准地切屑清除加工。
27.优选地,切削刀具承载元件设计成用于可逆地可释放地紧固切削刀具。优选地,然后提供至少一个(特别是螺纹元件的)机械紧固元件,其可与切削刀具承载元件的至少一个螺纹元件可逆地可释放地连接。这种措施使得更换切割刀具特别容易。
28.电路承载元件优选地具有至少一个电绝缘层或更优选地具有两个绝缘层,例如包括(特别是固化塑料的)塑料。在至少两个绝缘层的情况下,一个或更多个(优选地包括铜或其合金或金或其合金或银或其合金的)电导体轨道,优选地布置在和/或可布置在至少两个相邻的绝缘层之间。类似的,在一个绝缘层情况下,电导体轨道(或多个电导体轨道)的材料是可以选择的,其中电导体轨道(或多个电导体轨道)布置和/或可布置在其表面上。
29.甚至更优选地,电路承载元件具有(优选为孔的)放置凹部,其中可以优选地以至少部分形状配合的方式布置用于形成电子控制电路的具有一个或更多个部件的电子接触元件,以便以这种方式通过一个或更多个焊接连接将他们连接到电路承载元件和它的一个或多个电导体轨道。
30.优选地,电路承载元件已具有电子控制电路,例如通过为电路承载元件配备微芯片。这是特别有利的措施,根据其,以特别低的成本提供驱动单元的控制。对于电子控制电路的形成,至少一个电阻元件、至少一个电容器或至少一个电线圈,特别是至少一个感应线圈,也可以被认为是替代或补充。
31.优选地,调整装置包括具有电路承载元件的控制组件,更优选地,控制组件包括具有形成有电子控制电路的电路承载元件。优选地,(例如通过包括接收和信号处理装置的电路承载元件)控制组件布置成以预设方式启动驱动单元。
32.切削刀具承载元件可以优选地为板状,其中切削刀具承载元件的支撑板具有设置有凹槽的接触表面,其与切削刀具的(特别是u形的)切削刀刃座的接触表面啮合和/或能够啮合,其接触表面的形状与支撑板相对应。可以包括在调整装置中且优选地为u形的切削刀刃座和与其对应的切削刀刃可选择地形成切削刀具,切削刀刃可以包括在调整装置中且具有至少一个切削刃和与其相关的自由表面及与其相关的前刀面,切削刀具可以是铣刀、钻头、铰刀或其他切削刀具,这取决于切削刀刃座的形状和切削刀刃的几何形状。在切削刀具中和/或上设置多个切削刀刃也是可以想到的且可能的。
33.根据调整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连接直线穿过驱动单元。因此,驱动单元可以至少部分地被电路承载元件在切线方向上特别紧密地包围。这进一步减小了(尤其是在轴向上的)调整装置的安装空间体积,以及减小了由电路承载元件引起的不平衡。通过穿透,优选地意味着连接直线从几何意义上驱动单元的一点进入并从几何意义上驱动单元的另一点离开。优选地,这两个点相互在直径上相对设置。优选地,连接线穿透驱动单元,例如在驱动单元的(特别是行星齿轮箱或主齿轮箱的)齿轮箱区域和/或驱动单元的(特别是齿轮箱轴元件和/或马达轴元件的)轴元件和/或驱动单元的(特别是电马达的)马达。
34.连接线与驱动单元相切是可以想到的且也是可能的,例如在驱动单元的(特别是行星齿轮箱或主齿轮箱的)齿轮箱区域和/或驱动单元的(特别是齿轮箱轴元件和/或马达轴元件的)轴元件和/或驱动单元的(特别是电马达的)马达。这是连接线穿透驱动单元的临界情况。这是另一种节省安装空间的方法。然而,这种极限情况不适用也是可以想到的且可能的。
35.根据调整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驱动单元被布置成在电路承载元件的至少部分的凹部中执行。据此,电路承载元件具有可以(例如通过钻孔和/或铣削)获得的凹部,其中,电路承载元件的面向驱动单元的表面区域是径向界定(即特别是孔的内壁的)凹部的电路承载元件的表面的表面区域。因此,驱动单元可以至少部分地被电路承载元件在切线方向上更紧密地包围,这进一步相应地减小了安装空间体积和可由电路承载元件引发的不平衡。凹部可以优选地分配至电路承载元件的两个开口,两个开口彼此以通信的方式相互连接,并且部分纵向轴线延伸穿过这些开口。开口的形状优选为圆形或多边形。
36.在此明确指出电路承载元件的凹部可以是闭合的环形,(例如)可以通过在平行于纵向轴线的进给方向上钻孔和/或铣削来获得,或者在径向方向上开口,(例如)可以通过在平行和横向于纵向轴线的进给方向上钻孔和/或铣削来获得。环形闭合的凹部以特别有利的方式减小可由电路承载元件引起的不平衡。径向开口的凹部通过允许电路承载元件横向推动至驱动单元实现了电路承载元件特别有利的径向安装。
37.特别优选地,本公开意义上的凹部是圆形的,(特别是在无电路状态下)凹部中心
的坐标对应于电路承载元件的优选的二维的重心坐标。以这种方式,可由电路承载元件引发的不平衡以特别优化地方式被减小。
38.优选地,与凹部相邻的电路承载元件的平面表面部分可以指定法向量,该法向量平行于纵向轴线定向。据此,电路承载元件至少在表面部分的区域中的定向垂直于纵向轴线,其节省了安装空间体积。
39.根据调整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凹部由电路承载元件的周向闭合边缘界定,这优选地提供了周向闭合的(优选为环形的)凹部,以使电路承载元件相应地在驱动单元的周向方向上以周向闭合的方式围绕驱动单元,例如在驱动单元的(特别是行星齿轮箱或正齿轮箱的)齿轮箱区域和/或驱动单元的(特别是齿轮箱轴元件和/或马达轴元件的)轴元件区域和/或驱动单元的(特别是电马达的)马达区域。特别是可以通过钻孔和/或铣削电路承载原主体元件获取周向闭合边缘。这进一步相应地减小了安装空间体积和可由电路承载元件引发的不平衡,特别是因为这使得电路承载元件能够相对于纵向轴线旋转对称布置。此后,周向闭合边缘优选为旋转对称的,纵向轴线为旋转对称的相应轴线。周向闭合边缘可以优选为圆形或多边形,即,优选地方形、矩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八边形、九边形或十边形。优选地,在多边形凹部的情况下,拐角,即两个相邻表面区域之间的过渡,可以通过有限曲率半径的方式来表征,以使这些过渡是连续成形的。更优选地,多边形凹部是等边的。
40.优选地,电路承载元件的重心被布置在凹部内。因此,电路承载元件是平衡的或者至少基本上是平衡的,其有利地增加了调整装置的移动性。
41.优选地,电路承载元件成形为板状形状。这是特别有利的措施,因为它进一步减少了安装空间体积。另外,电路承载元件优选地设计为圆形,(特别是多层地)印制电路板,更优选地,沿其外周向。如果电路承载元件成形为板状形状,则可为它指定优选为定值的板厚,从而在组装电路承载元件过程中降低碰撞的风险同时节省安装空间体积。
42.根据调整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平行于纵向轴线度量的电路承载元件的最大纵向尺寸小于或等于平行于横向轴线度量的电路承载元件的最大横向尺寸,其中横向轴线垂直于纵向轴线定向。这进一步(特别是在纵向轴线方向上)减小了安装空间体积。在电路承载元件为板状设计的情况下,这可通过电路承载元件相对于纵向轴线相应地倾斜,或(更优选地)相对于纵向轴线垂直定向以实现。
43.根据调整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运动转换器用于将驱动单元的运动元件的运动转换为调整运动,运动转换器可以与切削刀具承载元件和驱动单元运动地耦合。以这种方式,驱动单元提供的运动元件的(例如转动运动的)运动可以以有利的方式被转换为(特别是线性的且相对于纵向轴线横向定向的)调整运动,其中运动元件可以是驱动单元的(特别是行星齿轮箱或正齿轮箱的)齿轮箱的齿轮输出轴和/或驱动单元的(特别是电马达的)马达的(例如是小齿轮的)马达轴。特别优选地,运动转换器被设计成偏心齿轮,应用其,驱动单元的(特别是行星齿轮或正齿轮的)齿轮的齿轮输出轴的转动运动和/或驱动单元的(特别是电马达的)马达的(例如小齿轮的)马达轴,转动运动可以被转换为调整运动,特别是线性的以及相对于纵向轴线横向定向的运动。特别优选地,运动转换器被布置于邻近电路承载元件,因为这进一步增大调整装置的紧凑性。
44.优选地,运动转换器与驱动单元运动地耦合,使得在动作转换器的无驱动状态下,
切削刀具承载元件的调整位置(优选地在径向方向上,即横向于纵向轴线)可以保持恒定。有利地,当切削刀具连接至切削刀具承载元件时,这通过调整装置提供了精准的切屑清除加工。如果其设计为减速齿轮,以这种方式提供的自锁特别是能够通过驱动单元的(特别是行星齿轮或正齿轮的)齿轮被实现。
45.根据调整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运动转换器具有驱动元件,其在运动转换器的驱动状态下围绕转动轴线运动且可以与切削刀具承载元件的驱动元件导向装置啮合,切削刀具承载元件的驱动元件导向装置的定向不同于转动轴线且切削刀具承载元件具有驱动元件导向装置。这提供特别节省空间的偏心机制,其也能够特别稳健地实现调整运动。优选地,转动轴与纵向轴线对齐,于是在轴向上节省了更多的安装空间体积。驱动元件优选地成形为耦合元件的(例如轴颈,优选地圆柱轴颈的)轴向凸出部,耦合元件相对调整装置的基体和/或壳体可转动地安装,且其可以形成例如圆盘状的形状,耦合元件被安装在例如在滚动元件或滑动体上,以使其可以例如相对于纵向轴线转动。这是特别具有成本效益且机械稳健的措施。驱动元件也可以称为偏心销。优选地,驱动元件导向装置相对于纵向轴线横向定向。驱动元件导向装置成形为切割刀具承载元件的(优选的纵向凹槽的)凹部,驱动元件啮合于其中。尤其是在与驱动元件相互作用方面,这是特别具有成本效益且机械稳健的措施。例如,横向于纵向轴线可能意味着驱动元件导向装置在定向垂直于纵向轴线的投影平面的正交投影相比于驱动元件导向装置在定向平行于纵向轴线的投影平面的正交投影具有更大面积。优选地,驱动元件导向装置相对于纵向轴线是径向的。优选地,运动传感器元件具有用于正面和/或非正面地接收驱动元件的凹部。优选地,耦合元件以转动固定的方式连接至驱动单元的运动元件,其中运动元件可以是驱动单元的(特别是行星齿轮箱或正齿轮箱的)齿轮箱的齿轮轴,特别是齿轮输出轴,和/或驱动单元的(特别是电马达的)马达的马达轴,特别是小齿轮。其后,驱动单元可以转动地驱动耦合元件,以使驱动元件围绕纵向轴线运动,即与纵向轴线径向间隔非零距离,且以优选地圆形路径围绕纵向轴线运动。
46.根据调整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运动转换器安装在轴承座上且驱动单元可逆地可拆卸地连接至轴承座的一侧。这种措施提供了特别简单的调整装置的组装或拆卸。在轴承座中,特别是具有驱动元件的耦合元件,特别是以(例如轴颈,优选地圆柱形轴颈的)轴向凸出的方式,可以布置在滚动元件轴承上或滑动元件轴承上。特别地,驱动单元的(特别是行星齿轮箱或正齿轮箱的)齿轮箱的安装板和/或安装支柱可以布置在轴承座上,安装支柱与驱动单元的(优选是电马达的)马达连接。优选地,轴承座非转动地连接至调整装置的壳体和/或基体。
47.根据调整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至少一个滑动元件用于在驱动元件导向装置中和/或上滑动,且驱动元件与滑动元件能够操作地连接。这提供了针对在驱动元件导向装置中滑动的优化的措施,其特别增高了效率并因此提高了运动转换器的效率,从而提高了调整装置的效率。优选地,滑动元件的形状为滑块,在驱动元件导向装置的形状为纵向凹槽的情况下,滑块的几何形状适于这种凹槽的形状,其进一步减小摩擦阻力。优选地,滑动元件具有用于接收驱动元件的凹槽。优选地,滑动元件被成形为使得滑动元件在(特别是纵向凹槽的)驱动元件导向装置中的滑动方向上的最大自由滑动距离小于在径向上度量的滑动元件的长度。这个措施为驱动元件导向装置中的滑动元件提供特别稳定的引导。
48.根据调整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驱动元件安装在滚动元件轴承和/或滑动元件轴
承的滑动元件中和/或上。这进一步提高了动作转换器的效率,因而提高了调整装置的效率,因为根据这一另一实施方式,滑动元件和驱动元件之间的摩擦被减小了。如果滑动元件安装在滚动元件上,滑动元件优选地通过至少一个滚针轴承和/或至少一个滚珠轴承进行安装。这是特别有用的减小摩擦的措施。
49.根据调整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电路承载元件以转动固定方式连接至调整装置的基体,调整装置可绕纵向轴线转动,基体具有用于与刀具主轴连接的连接部。这进一步增加了调整装置的紧凑性,因为基体一方面用于固定电路承载元件,另一方面用于将其连接到刀具主轴,以使在基体转动的情况下,电路承载元件以基体或刀具主轴的转速转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实现转动固定连接。如果直接实施,电路承载元件以转动固定方式直接连接至基体,例如通过螺纹元件连接,其中至少一个用于紧固电路承载元件的螺钉被布置在基体的螺纹中。如果间接实施,电路承载元件以转动固定方式连接至不同于基体的壳体,且壳体以转动固定方式连接至基体,至少一个用于紧固电路承载元件的螺钉被布置在壳体的螺纹中。连接部特别设计为用于连接基体至抗旋转装置和/或工具,如此用于连接调整装置至抗旋转装置和/或工具,以用于基体的轴向预拉伸。
50.根据调整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驱动单元轴向布置。当调整装置绕纵向轴线转动时,这以特别有利的方式减小了可由驱动单元引发的不平衡。进一步的,在一种或更多种润滑剂的情况下,其可包括在驱动单元中以减小可相对移动的多个部件的摩擦,避免了这些的离心作用,其提高了驱动单元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调整装置的使用寿命。可相对移动的多个部件可以是,例如,驱动单元和相应的轴承的电马达的马达轴和/或驱动单元和相应轴承的齿轮箱的齿轮轴和/或驱动单元的(例如行星齿轮箱或正齿轮箱的)齿轮箱的两个或更多个啮合齿轮。此后,特别优选地,纵向轴线与驱动单元的(特别是电马达的)马达的马达轴对齐,和/或纵向轴线与驱动单元的(例如行星齿轮箱或正齿轮箱的)齿轮箱的齿轮输出轴对齐。
51.根据调整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驱动单元和运动转换器相互连接从而形成第一组件,第一组件可以独立于电路承载元件轴向拆卸或轴向安装。这提升了调整装置的(例如维护情况下的)可拆卸性和(例如组装情况下的)可安装性,因为在每种情况下所需的时间被减少了,且同时第一组件的预组装成为可能。因此,驱动单元,特别是如果它包括齿轮,可以通过至少一个螺纹元件可逆地可释放地紧固于轴承座,其中,运动转换器可转动地安装于轴承座,以使驱动单元和运动转换器通过轴承座相互连接,从而形成轴向可拆卸或轴向可安装的第一组件。作为轴向可拆卸或轴向可安装的,第一组件特别可从一侧接近,例如调整装置的前侧,其进一步有助于拆卸或安装的容易性。独立于电路承载元件轴向拆卸或轴向安装特别意味着当第一组件拆卸或安装时,电路承载元件留在调整装置的壳体或基体中和/或上。
52.根据调整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驱动单元、运动转换器、切削刀具承载元件和电路承载元件相互连接以形成可轴向拆卸或可轴向安装的第二组件。这进一步提升了调整装置的(例如维护情况下的)可拆卸性和(例如组装情况下的)可安装性,因为在每种情况下所需的时间减少了,且同时第二组件的预组装成为可能。因此,驱动单元(特别是如果它包括齿轮)可以通过至少一个螺纹元件可逆地可释放地紧固于轴承座,其中,运动转换器是可可转动地安装于轴承座,以使驱动单元和运动转换器可以通过至少一个螺纹元件组装形成可轴
向拆卸或可轴向安装的第一组件。驱动单元和运动转换器通过轴承座的帮助相互连接以形成可轴向拆卸的或可轴向安装的第一组件,且轴承座(特别是通过至少一个螺纹元件)可逆地可释放地紧固于调整装置的壳体中和/或上,且壳体具有用于滑动切削刀具承载元件的滑动表面,并且切削刀具承载元件在轴向上被与壳体(特别是通过至少一个螺纹元件)可逆地可释放地连接的壳体外罩锁住,例如,以使第二组件以这种方式形成。作为可轴向拆卸的或可轴向安装的,第二组件特别可从一侧接近,例如调整装置的前侧,其进一步有助于拆卸或安装的容易性。
53.根据调整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电路承载元件被设计成用于与在一侧的背离电路承载元件的驱动单元进行数据通信。这提高了组装和拆卸的容易性,因为,例如,作为第一和/或第二组件的部件的驱动单元可以特别容易地与电路承载元件分离或连接。电路承载元件被设计成用于与在一侧的背离电路承载元件的驱动单元进行数据通信的事实优选地意味着提供至少一个用于连接至(特别是多芯电力电缆的)导体装置的接触式插入点,导体装置优选地连接至驱动单元的电马达的印制电路板。
54.根据调整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电路承载元件具有用于电路兼容组件的功能表面,功能表面背离和/或朝向切削刀具承载元件。在背离功能表面的情况下,电路承载元件可以特别有利地靠近切削刀具承载元件设置,因为当根据电路,电路承载元件装配或将要装配至少一个电子控制电路的部件时,在装配状态下功能表面具有至少一个提升。在面向功能表面的情况下,功能表面与组装相关的损坏风险降至最低,因为它在组装时,功能表面面向装配工,从而装配工可以相应地监控组装。
55.根据调整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数据线装置用于与驱动单元进行数据通信,并且面向驱动单元的表面区域至少部分地面向数据线装置。这提供了调整装置的特别简单的结构。优选地,数据传导装置设计为多芯电力电缆,特别是扁平设计的一种,其穿过电路承载元件的凹部。数据线装置的一端优选地在插头接触的意义上连接至电路承载元件,并且数据线装置的另一端优选地在另一插头接触的意义上连接至第二电路承载元件,第二电路承载元件优选地具有电力电子元件或相应的设计电路。第二电路承载元件优选地布置为垂直于纵向轴线。优选地,第二电路承载元件配置为印制电路板。优选的,第二电路承载元件能够操作地连接至驱动单元的马达(优选为电马达),即特别是连接至一个或更多电马达的定子绕组。数据通信优选地可以为电子信号的单向或双向传输,该电子信号可以被称为控制或反馈信号。数据通信优选地可以为电子信号的单向或双向传输,该电子信号可以被称为控制或反馈信号,这些信号由电路承载元件的控制电路提供,其中电路承载元件相对于第二电路承载元件被指定为第一电路承载元件,以使驱动单元能够(优选地通过驱动单元和/或运动转换器的齿轮)驱动切割刀具承载元件,以预设定的方式执行优选地线性的且优选地横向于纵向轴线的定向调整运动。
56.根据调整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邻近电路承载元件的测量装置以用于测量可以分配给调整运动的调整距离,且电路承载元件设计为在通过测量装置获取的测量数据的基础上提供控制信号。这是有利的,因为可以检查是否保持了预定义的调整运动,特别是关于刀具磨损的方面,特别是在一个或更多个切削刀刃的区域。优选地,测量装置包括电子数据处理装置用于处理通过测量装置获取的测量数据,据此数据,电路承载元件与电路一致或可以配置为一致。优选地,测量装置包括位移测量设备,位移测量设备设计成根据电感
和/或电阻和/或电容和/或光学原理以检测位移。甚至更优选地,切割刀具承载元件具有至少一个测量刻度并且调整装置的基体和/或壳体具有能够检测测量刻度的传感器,反之亦然。关于调整装置的基体和/或壳体,切割刀具承载元件的安装方式应确保能够进行调整运动。
57.根据调整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驱动单元包括齿形齿轮和能够操作地连接至齿形齿轮的电马达,其中齿形齿轮的齿轮轴可以与运动转换器啮合,且移位承载元件布置成与齿轮轴线垂直,齿轮轴线可以与齿轮轴相关联。这是特别有利的方式,因为可以根据相应齿轮的数量、布置或尺寸,齿轮传输可以以电马达的马达轴的预定义的驱动速度提供(特别是齿轮输出轴形式的)齿轮轴的多种不同的速度,齿轮传输可以是行星齿轮传输和/或正齿轮传输。例如通过将变速杆承载元件的表面部分的法向量平行于齿轮轴线布置,变速杆承载元件布置成垂直于齿轮轴线的事实也可以减小安装空间体积。
58.根据调整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它包括冷却剂通道系统,该冷却剂通道系统与切割刀具承载元件的冷却剂通道系统连通,且其中电路承载元件邻近至少一个冷却剂通道系统布置。这优化了调整装置用于提高切削刀具的使用寿命,因为通过两个冷却剂通道系统,切削刀具可以在切屑清除状态下冷却,且清除的切屑可以通过用冷却剂冲刷两个冷却剂通道系统被运离(例如孔内壁)。优选地,切割刀具承载元件的冷却剂通道系统包括冷却剂通道开口,以使冷却剂能够离开切割刀具承载元件。优选地,提供密封装置用于密封切割刀具承载元件和调整装置的壳体和/或基体之间的界面以避免冷却剂逃逸,相对于壳体和/或基体,切削刀具承载元件可以或是移动地固定。
59.根据调整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它被设计为与刀具主轴连接。以这种方式,调整装置可以被有利地连接至刀具主轴,从而刀具主轴的转动运动能够以这种方式传输至调整运动,继而传输至切削刀具承载元件。优选地,调整装置具有用于连接至刀具主轴或刀具主轴的空心柄锥体。这是一种特别实用的措施,其提供了与相应形状的刀具主轴的非正和正连接。
60.根据调整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它包括切削刀具,切削刀具以可操作的方式可逆地可释放地连接至切削刀具承载元件,以使切削刀具在驱动单元的启动状态下执行调整运动,其中切削刀具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清除切屑的切削刀刃。这有利地提供了可调节的切削刀具,因为调整装置没有引发不平衡,或至少减少不平衡的程度,切削刀具可以以相对高的速度关于纵向轴线驱动转动且同时具有紧凑设计。根据这另一实施方式,调整装置优选地设计为端面顶部和/或钻孔顶部。切削刀具可以优选地为切削工具、钻孔工具、铣削工具或铰孔工具等。根据这另一实施方式,如果调整装置中设置有测量装置,优选地提供测量工具,使用测量工具(特别通过切削刀刃与孔内壁的接触)孔直径可以被测量。
61.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有利方面,本发明涉及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整装置和/或本文公开的调整装置的实施方式和/或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来调整切削刀具,优选地在径向上,即横向于纵向轴线。
6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有利方面,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调整装置的方法,该调整装置可绕纵向轴线被驱动转动以调整切削刀具,该方法至少包括步骤:a)支撑切削刀具承载元件以执行调整运动,b)提供驱动单元以驱动切削刀具承载元件,c)将切削刀具承载元件可选地运动地耦合至运动转换器以将驱动单元的运动元件的运动转换为调整运动,且将运动
元件可选择地运动地耦合至运动转换器,d)提供电路承载元件用于形成至少一个被提供来控制驱动单元的电子控制电路,e)以使得电路承载元件的表面区域朝向驱动单元的方式布置电路承载元件;f)以使得表面区域的两个表面点能够通过电路承载元件外的连接直线连接的方式布置电路承载元件,其中,连接直线的端点为两个表面点。以这种方式生产出具有减小安装空间体积的调整装置,其同时设计为减小由其可引发的不平衡。可选地,在步骤d)之前和/或期间,例如通过钻孔和/或铣削,在电路载体元件中和/或上生成凹部和/或在步骤f)中,驱动单元被布置为在至少部分凹部(特别是如果凹部是孔)中执行。
63.该任务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4的加工系统进一步解决。
64.加工系统包括切削刀具、能够操作地连接至切削刀具以用于调整切削刀具的调整装置和能够操作地连接至调整装置以用于提供切削刀具的加工运动的转动的主驱动单元元件,其中根据本文公开的调整装置的权利要求1至14中的任一项和/或实施方式和/或进一步的实施方式设计调整装置。这提供了加工系统,其(特别是在调整装置的区域中)被设计为减少安装空间体积和同时减少可由调整装置引起的不平衡,据此,主驱动单元元件可优选地在相对较高的转速下运行,且因此待加工工件可以设置在特别靠近加工刀具的位置以清除工件的切屑从而产生预定的轮廓。此后,纵向轴线优选为主驱动单元元件的(例如刀具主轴等的)纵向轴线,其与加工中心可选择地能够操作地连接。调整运动优选地横向于纵向轴线定向且是线性的。
65.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有利方面,本公开涉及本文公开的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切削系统的使用和/或所述切削系统的实施方式和/或进一步实施方式,本文所公开的切削系统用于加工(优选的是金属的)工件。
66.说明书附图
67.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和有用性将在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显而易见。
68.附图所示:
69.图1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调整装置的透视示意图,观察调整装置的方向为右斜上方;
70.图2为图1中调整装置的示意图,沿图1中的箭头ii的方向观察的正视图;
71.图3为根据图2中的剖切线iii的图1中调整装置的截面图,沿着图2中指定给剖切线iii的箭头的方向观察;
72.图4为根据图3中的剖切线iv的图1中调整装置的截面图,沿着指定给图3中剖切线iv的箭头的方向观察;
73.图5为图1中调整装置的示意图,沿图1中的箭头v的方向观察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74.如图1至图5所示,相同、相似或相似作用的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在以下描述中部分省略这些元件的重复性描述以避免重复。
75.图1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调整装置1的透视示意图,如沿调整装置1的右斜上方视线所见。调整装置1能够相对纵向轴线2以任一转动方向2a转动,以使当切削刀具连接至承载板3且调整装置1通过图中未示出的主轴绕纵向轴线2转动时,图中未示出的切削刀具绕纵向轴线2转动。为此,调整装置1能够逆转地能够释放地固定至具有主轴的基体12的
连接部分8且切削刀具通过图中未示出的刀架能够逆转地能够释放地通过图中未示出的螺钉固定至承载板3的设置有凹槽的表面4,螺钉可以与承载板3的螺纹孔5啮合。表面4的凹槽接合于刀架的这些相应的凹槽中,从而在横向于凹槽走向的方向上形成形状配合且在平行于凹槽走向的方向上引导刀架的定位。承载板3在方向6上是马达能够调节的,因此切削刀具在方向6上也是马达能够调节的,方向6相对纵向轴线径向定向,以使切削刀具根据飞行圆直径的调整绕纵向轴线2运动,(例如)在工件上加工出直径与飞行圆直径相对应的孔。承载板3在方向6中的一个方向上的调整,即向前和向后运动以调整节圆直径,与调整装置1绕纵向轴线2的转动分离,以使节圆直径相对转动速度独立,其中转动速度可以指定为调整装置1绕纵向轴线2转动的转动速度。承载板3在方向6中的一个方向上的最大调整距离横向于纵向轴线2测量为(例如)0.25毫米。然而,承载板3的不同调整量也是可以设想的且可能的。
76.在图1中可以观察到承载板3具有一个与冷却剂通道系统连接的孔7,其将参照图3被更详细地讨论。孔7还用作刀架的锚定部分的锚定点,锚定部分在通过销7a插入孔7的状态下被偏置锁定。
77.图1还示出承载板3从盖板9的开口9a伸出,以使开口9a形成沿盖板9的壁用于承载板3的径向止挡,其中,盖板9的壁界定承载板3。盖板9与具有相应螺纹的壳体11通过(图中未示出的)螺纹螺栓螺纹接合,且螺纹螺栓插入或可以插入盖板9的孔9b,以使盖板9居中且相对纵向轴线2切向锁定以及承载板3轴向锁定(与可见孔9b相对的同一孔9b的图示被承载板7的图示所遮盖,并且可以在图2示出的平面图中观察到该孔9b)。由铝合金(在每种情况下,玻璃或钢代替铝合金是可以设想的且也是可能的)构成的护套环10被轴向预紧在壳体11和盖板9之间,其气密密封盖板9和壳体11之间的过渡区域。
78.盖板9和壳体11通过图中未示出的其他、更大的螺纹螺栓螺纹接合至具有相应螺纹的壳体11,螺纹螺栓插入或能够插入盖板9的相应孔9c中,从而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组件,组件可以通过松开或拧紧螺纹螺栓轴向拆卸或轴向安装(其中,图2中的平面视图中示出了所有的孔9c)。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组件,组件可以通过松开或拧紧螺纹螺栓轴向拆卸或轴向安装,且组件包括承载板3、盖板9、护套环10和壳体11以及一同的(图1中未示出的)马达调整机构,且马达调整机构附接到壳体11。参考图3,更详细地描述了马达调整机构。
79.壳体11周向上设置有用于紧固螺纹螺栓的螺纹孔11a,如有必要,螺纹螺栓用于补偿调整装置的不平衡且可以以不同的深度旋入螺纹孔11a中,以实现将调整装置1的重心相应地定位于纵向轴线2上。
80.壳体11通过螺纹螺栓连接至调整装置1的基体12,螺纹螺栓被布置为或能够布置为部分穿过基体12的相应孔,且其中壳体11具有相应的螺纹。
81.图2示出了调整装置1的示意图,其为沿图1中的箭头ii的方向观察的正视图。图2特别明显地示出方向6定向为相对于纵向轴线2的径向。
82.图3示出了沿着图2中指定给剖切线iii的箭头的方向观察,根据图2中的剖切线iii的图1中调整装置1的截面图。在图3中,调整装置1的内部结构特别地清楚。图3示出了电马达13悬臂式安装在调整装置1的内部。电马达13进一步地绕纵向轴线2布置,以使当调整装置1绕纵向轴线2转动时电马达13基本上(在电马达13旋转对称的情况下)平衡。这也可以称作电马达13的轴向布置。当电马达13启动时,(例如通过电流流经它的未示出的定子绕组,例如通过未示出的电感装置使得电马达13的小齿轮13a绕纵向轴线2转动,)小齿轮13a
不转动的连接至电马达13的马达轴且其与纵向轴线2对齐。小齿轮13a与多级正齿轮13b啮合,以使小齿轮13a的相对高的(例如1000转每分钟的)转速减少到正齿轮13b的输出轴13c的相对低的(例如1转每分钟的)转速。在此,明确指出包括小齿轮13a的电马达13形成具有正齿轮13b的驱动单元,正齿轮13b包括齿轮输出轴13c。
83.齿轮13b通过螺钉14连接至轴承盖15,齿轮13b在小齿轮13a的区域外螺纹连接至电马达13,以使其不能够转动。输出轴13c布置成穿过轴承盖15且输出轴13c与轴颈承载轮16不能够转动地连接,轴颈承载轮16通过滚动球轴承17围绕纵向轴线2能够转动地安装在轴承盖15中。滚动球轴承17的径向内环17a通过螺纹环17b轴向预加载,螺纹环17b螺纹连接在轴颈承载轮16上,使得该环17a压靠在轴颈承载轮16的径向凸出的止挡上。滚动球轴承17的径向外环17c通过保持板17d抵靠壳体11轴向预加载,保持板17螺纹连接至壳体11。为了设置限定的预加载,保持板17d与轴承盖15被切向圆周间隙间隔开。然后,保持板17d用于确保壳体盖15连接至壳体11,从而使安装在其中的轴颈承载轮16连接至壳体11,继而轴颈承载轮16可以通过齿轮输出轴13c由电马达13驱动。在这种驱动状态下,因为偏心销18的转动对称轴线在径向上相对纵向轴线2偏移,整体连接到轴颈承载轮16的偏心销18绕纵向轴线2以圆形轨道运行。
84.电马达13、齿轮13b、轴承盖14和轴颈承载轮16形成另一组件,特别因为公开了齿轮13b和轴颈承载轮16分别与轴承盖15连接,该组件穿过印制电路板200,以使这个组件可以轴向安装或轴向拆卸,而无需为此目的拆卸或安装印制电路板200(下文会对印制电路板进行更详细地描述)。这特别通过拧紧或拧松螺钉实现,螺钉为将保持板17d以能够可逆的能够释放的方式连接至壳体11的螺钉。
85.偏心距,即偏心销18的转动对称轴线和纵向轴线2间的径向距离,示例性地为0.25毫米,据此,调整装置1可以被称为微调整装置或微调整头。圆柱形的偏心销18通过滚针轴承19能够转动地安装在滑块20中。滑块20能够滑动地安装在承载板3的纵向凹槽21中,承载板3垂直于图3中的绘图平面延伸。当偏心销18被驱动时,滑块20因偏心销18相对纵向轴线2的偏心距沿纵向凹槽21滑动,因此滑块20因相对小齿轮13a的纵向轴线的偏心距沿纵向凹槽21滑动,然而,因如图3所示的正配合,当齿轮输出轴13c执行绕纵向轴线2的一圈转动后,因此轴颈承载轮16也执行了绕纵向轴线2的一圈转动后,在壳体盖9和壳体环6之间,承载板3在方向6上相对于纵向轴线2平移移动,因此承载板3在方向6上相对于小齿轮13a的纵向轴线平移移动。为了设置承载板3在方向6中的一个方向上的一定的位移,因此齿轮输出轴13c通过齿轮13b和电马达13绕纵向轴线转动一圈转动的部分,该位移在电马达13处于无动力状态的情况下因齿轮13b的自锁定而被锁定。
86.图3还特别清晰地示出了具有控制电路的印制电路板200,其中控制电路包括电子部件,电子部件安装在调整装置1中的背向承载板3的功能表面210上,以在一个或更多测量信号的基础上控制电马达13,并由此控制小齿轮13a、轴颈承载轮16,且最终控制承载板3,测量信号也可被称作为输入信号。(测量信号可对应于,例如,关于预先确定的孔的直径或预先确定的孔的直径的偏差的信息。)(测量信号可,例如,对应于关于预先确定的孔的直径或预先确定的孔的直径的偏差的信息。)印制电路板200具有圆柱形表面220,圆柱形表面220以圆形闭合方式围绕印制电路板200的相应的孔230,印制电路板的中心在纵向轴线2上,以使在没有控制电路的状态下,(只要印制电路板200被转动对称地形成)印制电路板
200相对绕纵向轴线2的转动被平衡。由于印制电路板200通过(在图4中的俯视图中示出的)锁紧螺钉240以转动固定方式连接至壳体11,在调整装置1绕纵向轴线2转动的情况下,印制电路板200绕纵向轴线2转动,螺钉240布置在部分套筒240a上,且印制电路板200相应地设置在套筒240a上。螺钉240螺纹旋入壳体11中。
87.印制电路板200或它的控制电路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以数据通信的方式通过导电装置或其他未示出的类似装置连接至另一印制电路板300,印制电路板300配备有未详细示出的电力电子元件,由此,部分导电装置可以穿过孔230,从而使他们能够连接至朝向承载板3一侧的插头接触,即该侧位于功能表面210的对面。因此,印制电路板300电连接至电马达13的定子绕组。
88.图3还特别清楚地示出了在壳体11和基体12中形成的第一冷却剂通道系统,该系统由布置在连接部分8的冷却剂管道400和平行于纵向轴线2的基体12构成,其中管道在端部区域中螺纹拧入基体12中,基体12的通道孔410布置成与纵向轴线2成一角度,即不平行,基体12的通道孔420布置成平行于纵向轴线2,壳体11的冷却剂管道430部分地布置于平行于纵向轴线2的管道孔40中,壳体11的通道孔440布置成平行于纵向轴线2,冷却剂管道430部分地插入通道孔240且布置成平行于纵向轴线2,且壳体11的通道孔440布置成平行于纵向轴线2,以及第二冷却剂通道系统形成于承载板的侧面上且第二冷却剂通道系统由承载板3的通道孔450布置在承载板3中且与纵向轴线2成一角度形成。因此,两个冷却剂通道系统彼此以通信方式相互连接,从而进入冷却剂管道400的冷却剂从通道孔450中流出,并且以这种方式在特定区域淹没孔7,之后,提供冷却剂给工件中未示出的加工刀具和/或未示出的孔壁。
89.图3特别清楚地示出了连接部分的孔500中布置有螺栓0510,连接部分8横向于纵向轴线2,该螺栓可以与主轴适配器元件形成正啮合,以使扭矩可以从刀具主轴传输至调整装置1。
90.图3还特别清楚地示出了由附图标记1000表示的轴向长度,轴向长度从基体12到承载板3度量,该轴向长度比由附图标记1100表示的轴向长度大3.4倍,由附图标记1100表示的轴向长度是连接部分8的尺寸,其对应调整装置1的紧凑性的倒数衡量。这个因子的值更小(《3.4)也是可以想象的且可能的,例如,3.3、3.2、3.1、3.0、2.9、2.8、2.7、2.6、2.5、2.4、2.3、2.2、2.1或2.0。
91.此外,从图3可以看出,长度1000与印制电路板200的尺寸无关,因为后者在轴向上比电马达短并且围绕后者切线布置。
92.图4是根据图3中的剖切线iv的图1中调整装置的截面图,沿着指定给图3中剖切线iv的箭头的方向观察。在图4中,印制电路板200特别清晰可见。因此,除其他外,控制电路由电子部件500、510、520和530通过在印制电路板200内延伸的导电轨道相互连接而形成,部件530被设计为用于连接另一个印制电路板的电子连接器,以使控制电路可以接收输入信号并输出相应的输出信号,该输出信号通过控制电路计算后,以预定方式调整承载板3。如图4所示,表面220的两个表面点600和610通过连接直线620连接。连接线620相交或贯穿电马达13。如图4所示,布置有部分电马达13、小齿轮13a和齿轮13b的孔230被环形轮圈630环形封闭,纵向轴线2是孔230或轮圈630的旋转对称轴线。很明显的是,孔230(即轮圈630界定的圆)的中心与(由蝴蝶形外轮圈640界定的)印制电路板200的二维重心坐标相关联。重心
坐标在几何意义上也是纵向轴线上的一个点。
93.图4还示出了壳体11具有螺纹孔1500a,相应的螺纹螺栓可以在它们各自的螺纹区域中螺纹拧入螺纹孔1500a,以使基体12和壳体11连接。
94.图5示出了图1中调整装置的示意图,其是沿图1中的箭头v的方向观察的后视图。因此,图1到图5的梗概中示意性地示出了调整装置1,该调整装置1沿纵向轴线2紧凑地构建且减少相对于纵向轴线2转动的不平衡。
95.最后,图5中示出了基体12具有孔1500,未示出的螺纹螺栓可以穿过或穿过该孔1500,以通过(图4的主视图示出的这些)螺纹孔1500a将基体12连接至壳体1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