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激光测距仪校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09 18:28: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校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激光测距仪校准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的激光测距仪的校准装置,获取不同脉宽数据的操作复杂,难以获得足够的检测数据量,使得拟合校准曲线不够精确。


技术实现要素:

3.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此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激光测距仪校准装置,包括:基架;校准部,设置在基架上;承载组件,设置于基架的一端,位于校准部的一侧,承载组件包括固定机构和遮挡机构,固定机构用于固定激光测距仪,遮挡机构包括活动机构和设置于活动机构上的挡板,活动机构相对于基架可移动能够使挡板遮挡或暴露激光测距仪的光接收镜。
5.进一步地,活动机构包括滑动机构,滑动机构包括沿基架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滑轨,挡板沿滑轨移动。
6.进一步地,挡板为两个,两个挡板沿滑轨相向运动或反向运动以遮挡或暴露光接收镜。
7.进一步地,活动机构包括升降机构,挡板设置于升降机构上;其中,升降机构上下移动能够带动挡板移动。
8.进一步地,挡板与光接收镜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和/或校准部与光接收镜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9.进一步地,校准部的数量为一个或至少两个,其中,至少两个校准部沿前后方向间隔分布在基架上,并位于承载组件的同一侧。
10.进一步地,校准部包括下列至少一个:第一校准部、第二校准部、第三校准部、第四校准部;其中,第一校准部与光接收镜之间的距离为大于等于100mm小于200mm;第二校准部与光接收镜之间的距离为大于等于500mm小于600mm;第三校准部与光接收镜之间的距离为大于等于1000mm小于1100mm;第四校准部与光接收镜之间的距离为大于等于1500mm小于1600mm。
11.进一步地,第一校准部与光接收镜之间的距离等于150mm;第二校准部与光接收镜之间的距离等于500mm;第三校准部与光接收镜之间的距离等于1000mm;第四校准部与光接收镜之间的距离等于1500mm。
12.进一步地,任一校准部包括校准板、以及设置在校准板上的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其中,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的反射率不同。
13.进一步地,校准板呈u型,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对应设置在u型的两个腿部上。
14.进一步地,基架还包括支撑架,校准板通过移动机构与支撑架连接;移动机构往复运动能够使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中的任一个与光接收镜的校准位置相对应。
15.进一步地,校准板可拆卸地设置于移动机构上。
16.进一步地,承载组件包括支撑板,遮挡机构设置于支撑板上;固定机构包括定位块和压板,定位块设置于支撑板上,定位块上设置有第一避让槽和支撑部,激光测距仪插设在第一避让槽内并支撑在支撑部上,压板盖设在激光测距仪的上方,并与支撑板可拆卸连接。
17.进一步地,压板设置有第二避让槽,第二避让槽朝向定位块的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激光测距仪的壳体相匹配的阶梯结构,压板抵接于壳体,第二避让槽的侧向设置有与光接收镜相匹配的开口,第二避让槽靠近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对激光测距仪的转动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
18.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激光测距仪校准装置,包括基架、校准部和承载组件,校准部设置在基架上,承载组件设置于基架的一端,位于校准部的一侧,承载组件包括固定机构和遮挡机构,其中,固定机构用于固定激光测距仪,遮挡机构包括活动机构和挡板,挡板设置在活动机构上,活动机构相对于基架可移动能够使挡板遮挡或暴露激光测距仪的光接收镜。进而使得激光测距仪能够根据校准部获取同一位置处的不同脉宽的测量数据,有利于丰富检测的数据量,提高拟合校准曲线的精度,进而提升激光测距仪在某一距离处的校准精度。同时,通过活动机构相对于基架移动即可使激光测距仪获取不同脉宽的测量数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19.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20.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21.附图中:
22.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激光测距仪校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承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校准板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激光测距仪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固定机构与激光测距仪装配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图5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8.图7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一个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9.图8为图7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0.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挡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
32.100激光测距仪校准装置,110基架,111安装腔,112校准窗口,113支撑架,120校准部,121第一校准部,122第二校准部,123第三校准部,124第四校准部,125校准板,126第一
物料,127第二物料,128移动机构,130承载组件,131支撑板,132控制按钮,140固定机构,141定位块,142压板,143第一避让槽,144支撑部,145第二避让槽,146阶梯结构,147限位结构,150遮挡机构,151活动机构,152挡板,153滑轨,154滑块,156调节孔,160电控箱,200激光测距仪,210光接收镜,220光发射镜,230壳体,240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33.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
34.应予以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35.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36.由于激光测距仪200的光接收部自身在接收激光脉冲时存在一定延时,对于激光测距仪200的光接收部引起的误差校准,通过利用激光测距仪校准装置100获取在不同距离上的大量脉宽数据,拟合该位置的测量误差曲线,从而计算出光接收部引起的在该距离下的测量误差,将该测量误差从算法中消除,能够使激光测距仪200在该距离范围内的测距更精确,以实现对激光测距仪200的测距校准。
37.而目前的激光测距仪的校准装置,获取不同脉宽数据的操作复杂,难以获得足够的检测数据量,使得拟合校准曲线不够精确,进而影响激光测距仪的校准精度。
38.有鉴于此,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激光测距仪校准装置100,以方便地获取不同脉宽数据,丰富检测数据量,提高拟合校准曲线的精度。
39.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激光测距仪校准装置100包括基架110、校准部120和承载组件130,校准部120设置在基架110上,承载组件130设置于基架110的一端,位于校准部120的一侧,如承载组件130位于校准部120的前侧,承载组件130包括固定机构140和遮挡机构150,其中,固定机构140用于固定激光测距仪200,也就是说,在校准过程中,激光测距仪200是位于校准部120的前方,以获得校准部120位置处的测量误差曲线,遮挡机构150包括活动机构151和挡板152,挡板152设置在活动机构151上,活动机构151相对于基架110可移动能够使挡板152遮挡或暴露激光测距仪200的光接收镜210。其中,基架110的前后、左右、上下方向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
40.这样的设置,在挡板152遮挡或暴露激光测距仪200的光接收镜210的过程中,使得激光测距仪200能够根据校准部120获取同一位置处的不同脉宽的测量数据,有利于丰富检测的数据量,提高拟合校准曲线的精度,进而提升激光测距仪200在某一距离处的校准精度。同时,通过活动机构151相对于基架110移动即可使带动挡板152移动,使激光测距仪200
获取不同脉宽的测量数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4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活动机构151包括滑动机构。其中,滑动机构包括滑轨153和滑块154,滑轨153沿基架110的左右方向延伸,滑块154设置在滑轨153上,挡板152设置在滑块154上,通过滑块154相对于滑轨153移动,即可带动挡板152移动,进而能够将光接收镜210遮挡或暴露在外,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其中,滑块154与滑轨153的滑动方式可以为连续的,即滑块154能够沿整个滑轨153往复滑动,或者,滑块154与滑轨153为离散点位滑动,即滑块154能够沿部分滑轨153往复滑动至指定位置。
42.在上述实施例中,滑块154的数量为两个,任一滑块154上设置有挡板152,也就是说,每个滑块154上设置有一个挡板152。由于通常情况下,激光测距仪200的光接收镜210位于光发射镜220的两侧,通过两个滑块154沿滑轨153相向运动能够使挡板152遮住光接收镜210,并暴露位于光接收镜210中间的光发射镜220,即两个滑块154沿滑轨153相靠近彼此的方向滑动,能够从两侧将光接收镜210逐步遮挡住,以实现光接收镜210全部遮挡,而将位于光接收镜210中间的光发射镜220是暴露在外的。
43.相反地,通过两个滑块154沿滑轨153反向运动能够使挡板152暴露光接收镜210,即两个滑块154沿滑轨153向远离彼此的方向滑动,能够将位于两侧的光接收镜210逐步暴露在外,以实现光接收镜210完全暴露,可以理解的是,此时光发射镜220也暴露在外。
44.也就是说,通过滑轨153配合两个滑块154结构,即可通过滑块154相对于滑轨153滑动带动位于滑块154上的挡板152将光接收镜210完全遮挡或完全暴露,实现激光测距仪200在同一位置处的不同脉宽的测量数据的获取,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操作方便。具体地,滑动机构可以为单轴移动机构,或满足要求的其他滑动机构。
45.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中,活动机构151包括升降机构,其中,升降机构可以沿基架110上下移动。挡板152设置在升降机构上,通过升降机构上下移动即可带动挡板152移动,进而能够将光接收镜210遮挡或暴露在外,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46.由于通常情况下,激光测距仪200的光接收镜210位于光发射镜220的两侧,因此,挡板152包括设置于升降机构上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且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的缝隙宽度等于光发射镜220的宽度,这样,当升降机构相对于基架110上下移动,能够带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同步移动,进而将位于两侧的光接收镜210遮住,并将位于光接收镜210中间的光发射镜220暴露在外,或者,将光接收镜210暴露在外。
47.举例而言,当升降机构相对于基架110向上移动时,带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相对于基架110同步向上移动,进而能够从下至上逐步将位于光发射镜220两侧的光接收镜210遮住,以实现光接收镜210的全部遮挡,由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的缝隙宽度与光发射镜220的宽度相等,因此,光发射镜220会暴露在外,并不会被遮挡。反之,当升降机构相对于基架110向下移动时,带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相对于基架110同步向下移动,进而能够从上至下逐步将位于光发射镜220两侧的光接收镜210暴露在外,以实现光接收部的完全暴露,而此时,光发射镜220也暴露在外。
48.基于上述同样的道理,也可以通过升降机构带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向下运动将光接收镜210遮住,光发射镜220暴露在外,升降机构带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向上运动将光接收镜210暴露在外。
49.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图8和图9所示,挡板152与光接收镜
210之间的距离可调节,这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挡板152和光接收镜210之间的距离调整至合适范围,使得活动机构151带动挡板152在移动过程中,挡板152并不会与光接收镜210或其他结构接触,以实现遮挡光接收镜210和暴露光接收镜210的动作的灵活切换,同时,在挡板152遮挡光接收镜210的情况下,能够保证良好的遮挡效果。
50.进一步地,挡板152上设置有调节孔156,调节孔156为沿挡板152朝向光接收镜210方向延伸的长条孔,如长条孔沿基架110前后方向延伸,通过长条孔的不同位置处与活动件连接,能够实现对挡板152和光接收镜210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51.具体地,如图8所示,挡板152和光接收镜210之间的距离d为0.5mm,可以理解的是,挡板152和光接收镜210之间的距离也可以为满足要求的其他距离,如0.6mm、0.7mm等。
52.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校准部120与光接收镜210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如校准部120可活动的设置在基架110上,以使校准部120能够沿前后方向相对于基架110活动,进而使得校准部120与光接收镜210之间的距离的调节。这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校准部120和光接收镜210210之间的距离调整不同范围,以获取不同位置处的拟合校准曲线,以满足对不同测量距离进行校准的需求,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
53.进一步地,校准部120与基架110滑动连接,如校准部120通过单轴机械手与基架110滑动连接,在单轴机械手沿基架110的前后方向移动过程中,能够调节校准部120与光接收镜210之间的距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理解的是,校准部120也可以通过满足要求的其他机构与基架110活动连接。
54.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校准部12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至少两个,其中,至少两个校准部120沿前后方向间隔分布在基架110上,并位于承载组件130的同一侧,如至少两个校准部120位于承载组件130的后侧,这样,在校准过程中,激光测距仪200是位于至少两个校准部120的前方,能够获得任一校准部120位置处的测量误差曲线,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
55.具体地,校准部12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满足要求的其他数量个,不同数量的校准部120,能够满足对不同测量距离范围进行校准的需求,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如校准部120的数量越多,其覆盖的测量距离范围越大,进而能够实现较大测量距离范围的校准需求,通用性较强。同时,若校准部120较多,会存在激光测距仪校准装置100体积较大的问题,因此,应当合理设置校准部120的数量,以在激光测距仪校准装置100体积合理的情况下,实现较大测量距离范围的校准需求。
56.在上述实施例中,校准部120包括下列至少一个:第一校准部121、第二校准部122、第三校准部123、第四校准部124,即校准部12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中的任一个,以满足对不同测量距离范围进行校准的需求。可以理解的是,当校准部120包括四个时,通过四个校准部120能够实现激光测距仪200对不同测距范围的拟合校准曲线的获取,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
57.其中,第一校准部121与光接收镜210之间的距离为大于等于100mm小于200mm,第二校准部122与光接收镜210之间的距离为大于等于500mm小于600mm,第三校准部123与光接收镜210之间的距离为大于等于1000mm小于1100mm第四校准部124与光接收镜210之间的距离为大于等于1500mm小于1600mm。
58.由于通过实验验证,在大于0mm至小于500mm的距离内,激光测距仪200的不同距离
误差曲线相似,从而将第一校准部121设置在距离光接收镜210大于等于100mm至小于200mm的范围内,以第一校准部121作为该距离范围内的中距离曲线校准。具体地,第一校准部121与光接收镜210之间的距离可以等于140mm、150mm、160mm或满足要求的其他数值。
59.由于通过实验验证,在大于等于500mm至小于1000mm的距离内,激光测距仪200的不同距离误差曲线相似,从而将第二校准部122设置在距离光接收镜210大于等于500mm小于600mm的范围内,以第二校准部122作为该距离范围内的中距离曲线校准。具体地,第二校准部122与光接收镜210之间的距离可以等于500mm、510mm、520mm或满足要求的其他数值。
60.由于通过实验验证,在大于等于1000mm至小于1500mm的距离内,激光测距仪200的不同距离误差曲线相似,从而将第三校准部123设置在距离光接收镜210大于等于1000mm小于1100mm的范围内,以第三校准部123作为该距离范围内的中距离曲线校准。具体地,第三校准部123与光接收镜210之间的距离可以等于1010mm、1020mm、1030mm或满足要求的其他数值。
61.由于通过实验验证,在大于等于1500mm的距离内,如1500mm至50000mm的距离内,激光测距仪200的不同距离误差曲线相似,从而将第四校准部124设置在距离光接收镜210大于等于1500mm小于1600mm的范围内,以第四校准部124作为该距离范围内的中距离曲线校准。具体地,第四校准部124与光接收镜210之间的距离可以等于1510mm、1520mm、1530mm或满足要求的其他数值。
62.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激光测距仪校准装置100,通过校准部120可以为上述第一校准部121、第二校准部122、第三校准部123、第四校准部124中的一个、或两个、或三个、或四个,能够实现与其对应的测距范围内的拟合校准曲线的获取,使得测距范围能够能够灵活设置,并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
63.进一步地,当校准部120包括间隔分布的四个校准部120,且第一校准部121、第二校准部122、第三校准部123、第四校准部124按指定范围距离激光测距仪200的光接收部设置,即可实现激光测距仪200对较大范围内不同测距的拟合校准曲线的获取,与相关技术通过滑轨模拟实际测距以获取拟合校准曲线相比,有利于减小校准装置的体积,通用性较强,能够扩大校准装置的使用范围,适于推广应用。
64.具体地,以第一校准部121与光接收镜210之间的距离等于150mm,第二校准部122与光接收镜210之间的距离等于500mm,第三校准部123与光接收镜210之间的距离等于1000mm,第四校准部124与光接收镜210之间的距离等于1500mm为例,这样的设置,使得基架110的安装腔111的内长可以小于1500mm,即校准装置的整体尺寸并不会较大,成本较低,且能够满足0mm至50000mm的距离内的任一距离的误差模拟曲线的获取,通用性较强,使用范围广泛。
65.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任一校准部120包括校准板125、以及设置在校准板125上的第一物料126和第二物料127,其中,第一物料126和第二物料127的反射率不同。这样的设置,使得基于同一校准部120,光接收镜210能够在第一物料126与光接收镜210的校准位置相对时获取一组模拟数据,在第二物料127与光接收镜210的校准位置相对时获取另一组模拟数据,进而丰富了检测的数据量,同时,与遮挡机构150的挡板152遮挡或暴露光接收镜210相配合,能够进一步增大检测的数据量,有利于提高拟合校准曲线的精度,进而提升激光测距仪200在某一距离处的校准精度。
66.具体地,第一物料126和第二物料127沿基架110的左右方向分布在校准板125上,如第一物料126和第二物料127粘结在校准板125上,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物料126和第二物料127也可以通过满足要求的其他方式设置在校准板125上。
67.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物料126和第二物料127的反射率不同,如第一物料126为反射率是90%的反光纸,第二物料127为反光率是70%的白纸,通过校准板125相对于基架110活动将反光纸或白纸中的一个与校准窗口112相对,使得光接收部能够获取不同的模拟数据,进而丰富了检测的实验数据。
68.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校准板125呈u型,第一物料126和第二物料127对应设置在u型的两个腿部上,由于u型的两个腿部之间具有缝隙,这样的设置,使得第一物料126和第二物料127能够间隔分布,以确保第一物料126和第二物料127中的一个能够较为完全的与校准窗口112相对。其中,u型还包括连接两个脚部的中间部,通过中间部与活动机构151连接,即可将校准板125可靠地固定在活动机构151上。
69.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基架110包括设置有校准窗口112的安装腔111,承载组件130设置于安装腔111的外部,校准部120设置于安装腔111的内部,可以理解的是,激光测距仪200固定在承载组件130的固定机构140上后,激光测距仪200的光接收镜210和光发射镜220与校准窗口112相对,即光接收镜210的校准位置与校准窗口112相对,校准板125与基架110活动连接能够使第一物料126和第二物料127中的任一个与校准窗口112相对。
70.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基架110还包括支撑架113,支撑架113可以位于安装腔111内,其中,安装腔111可以包括存在开放面的安装架,支撑架113设置在安装架形成的安装腔111内,并通过开放面与外部环境连通。校准板125通过移动机构128与支撑架113连接,如校准板125设置在移动机构128上,移动机构128设置在支撑架113上,移动机构128往复移动能够带动校准板125沿基架110的左右方向往复移动,以使第一物料126和第二物料127中的任一个与光接收镜210的校准位置相对应,即第一物料126和第二物料127中的任一个与校准窗口112相对。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校准板125相对于基架110的移动是通过移动机构128实现的,这与相关技术中校准板相对于基架是固定的,需要人工通过反复黏结不同反光率的物料以丰富实验数据量相比,简化了人工操作,提升了校准装置的自动化。其中,移动机构128可以为单轴机械手,或满足要求的其他机构,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
71.在上述实施例中,校准板125可拆卸地设置于移动机构128上,这样,使得激光测距仪校准装置100能够方便地实现不同数量的校准部120,以满足不同测距范围的拟合校准曲线的获取,进而可以根据测距需求,将不同数量的校准板125安装在移动机构128上,以使校准部120的数量与测距范围相匹配,保证良好的校准精度,并扩大校准装置的使用范围。具体地,校准板125与移动机构128可以通过螺栓、卡接、插接、磁吸等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
72.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承载组件130包括支撑板131,遮挡机构150和固定机构140均设置于支撑板131上,也就是说,承载组件130通过支撑部144安装在基架110上。具体地,如图1所示,基架110还包括位于安装腔111外部的电控箱160,承载组件130通过支撑板131安装在电控箱160上。具体地,支撑板131上还设置有控制按钮132,用于对遮挡机构150的活动机构151进行控制。
73.其中,如图5和图6所示,固定机构140包括定位块141和压板142,定位块141设置于支撑板131上,定位块141上设置有第一避让槽143和支撑部144,激光测距仪200插设在第一
避让槽143内并支撑在支撑部144上,压板142盖设在激光测距仪200的上方,并与支撑板131可拆卸连接,因此,通过定位块141和压板142,能够将激光测距仪200可靠、稳定地固定在基架110上,如固定在基架110的电控箱160上。
74.压板142设置有第二避让槽145,第二避让槽145朝向定位块141的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激光测距仪200的壳体230相匹配的阶梯结构146,压板142抵接于壳体230,阶梯结构146的设置,能够对激光测距仪200沿竖直方向相对于定位块141的移动进行限位。也就是说,如图4所示,激光测距仪200的壳体230上设置有凸台240,阶梯结构146与凸台240相匹配,这样,阶梯结构146能够卡设在凸台240上,且压板142的底端能够抵接壳体230的其他位置,进而对激光测距仪200沿竖直方向的移动进行限位。
75.第二避让槽145的侧向设置有与光接收镜210相匹配的开口,即通过开口处能够将光接收镜210、以及位于光接收镜210中间的光发射镜220暴露在外,以实现检测数据的获取。而第二避让槽145靠近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对激光测距仪200的转动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147,因此,通过限位结构147和阶梯结构146相配合,能够将激光测距仪200可靠、稳定、牢固地固定在支撑板131上,以提高检测数据获取的准确性,进而有利于提高误差模拟曲线的准确性,提高校准精度。
76.具体地,激光测距仪200的壳体230靠近光接收镜210的位置处形成有凹槽结构,限位结构可以为靠近开口处的凸起结构,凸起结构与凹槽结构相匹配,因此,能够对激光测距仪200的转动进行限位。
77.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9所示,激光测距仪校准装置100在基架110的安装腔111内设置有第一校准部121、第二校准部122、第三校准部123和第四校准部124,其中,激光测距仪200通过固定机构140的压板142和定位块141固定在安装腔111外部的电控箱160上,且激光测距仪200的光接收镜210和光发射镜220与安装腔111的校准窗口112相对设置。其中,第一校准部121与光接收镜210之间的距离等于150mm,第二校准部122与光接收镜210之间的距离等于500mm,第三校准部123与光接收镜210之间的距离等于1000mm,第四校准部124与光接收镜210之间的距离等于1500mm。
78.通过控制活动机构151将激光测距仪200的光接收镜210从完全不遮挡到完全遮挡(也可以反过来,从光接收镜210从完全遮挡到完全不遮挡),得到任一校准部120的相应距离位置上的不同脉宽数据。
79.由于u型校准板125的两个脚部粘结有不同反射率的第一物料126和第二物料127,因此,可以通过移动机构128控制u型校准板125左右滑动,以将第一物料126和第二物料127中的一个与校准窗口112相对,从而得到不同反射率下的脉宽数据。
80.因此,基于上述脉宽数据拟合该距离等级下的脉宽-误差时间曲线,即可实现激光测距仪200在该距离处的位置校准。
81.由于第一校准板125位置处得到的误差拟合曲线与距离光接收镜210大于0mm至小于500mm的距离内的任一位置处的误差拟合曲线相似,因此,对于该距离范围内的任一位置处的校准可以应用第一校准板125进行数据获取。
82.由于第二校准板125位置处得到的误差拟合曲线与距离光接收镜210大于等于500mm至小于1000mm的距离内的任一位置处的误差拟合曲线相似,因此,对于该距离范围内的任一位置处的校准可以应用第二校准板125进行数据获取。
83.由于第三校准板125位置处得到的误差拟合曲线与距离光接收镜210大于等于1000mm至小于1500mm的距离内的任一位置处的误差拟合曲线相似,因此,对于该距离范围内的任一位置处的校准可以应用第三校准板125进行数据获取。
84.由于第四校准板125位置处得到的误差拟合曲线与距离光接收镜210大于等于1500mm至小于50000mm的距离内的任一位置处的误差拟合曲线相似,因此,对于该距离范围内的任一位置处的校准可以应用第四校准板125进行数据获取。
85.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校准装置,能够获取任一距离的误差拟合曲线,且校准装置体积较小,获取的检测数据丰富,进而有利于提高校准精度,提升激光测距仪200的检测精度,适于推广应用。
86.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