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食品加工用食品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2022-07-09 17:18: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食品加工用食品分离器。


背景技术:

2.食品加工,是指直接以农、林、牧、渔业产品为原料进行的谷物磨制、饲料加工、植物油和制糖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以及蔬菜、水果和坚果等食品的加工活动,是广义农产品加工业的一种类型,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分离切割装置,但是现有的食品加工用食品分离切割装置无法对刀具位置进行调节,在加工不同批次的食品时,导致切割装置无法满足不同批次食品的不同切割要求,同时不能对食品进行压持固定,在分离切割容易发生移动偏离,影响分离切割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加工用食品分离器,具备刀具位置可调节和能对食品压持固定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食品加工用食品分离切割装置无法对刀具位置进行调节,在加工不同批次的食品时,导致切割装置无法满足不同批次食品的不同切割要求,同时不能对食品进行压持固定,在分离切割容易发生移动偏离,影响分离切割质量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品加工用食品分离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开设有方孔,所述机架的右侧贯穿设置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左端贯穿机架延伸至方孔的内腔并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第一螺纹杆与机架螺纹连接,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贯穿至移动板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方板,所述方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切割刀,所述方板的顶部贯穿设置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底部贯穿至方板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竖杆的表面活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对应与方板的底部和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短板,所述短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贯穿至短板相对的一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表面螺纹套设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的两端贯穿至底座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机架右侧的底部安装有红外距离传感器。
5.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贯穿至竖板的正面并固定连接有推板。
6.优选的,所述底座正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导料板,所述底座的底部放置有收集框,所述底座顶部的右侧放置有放置箱。
7.优选的,所述机架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导向孔,所述移动板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一侧延伸至导向孔的内腔。
8.优选的,所述短板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贯穿移动架,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左端通过轴承与短板的一侧活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推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后端贯穿至竖板的背
面。
10.优选的,所述竖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底座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转盘。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座、机架、方孔、第一螺纹杆、移动板、第一液压缸、方板、切割刀、竖杆、压板、弹簧、短板、电机、第二螺纹杆、移动架、放置板和红外距离传感器进行配合,具备刀具位置可调节和能对食品压持固定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食品加工用食品分离切割装置无法对刀具位置进行调节,在加工不同批次的食品时,导致切割装置无法满足不同批次食品的不同切割要求,同时不能对食品进行压持固定,在分离切割容易发生移动偏离,影响分离切割质量的问题。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竖板、第二液压缸和推板,方便将放置箱内分离切割后的食品从其内部进行推出,无需人手动取出,提高安全性,对操作人员进行保护,通过设置导料板和收集框,可对分离切割推出后的食品进行导向收集,方便后续的加工,通过设置放置箱,可将需要分离切割的食品放置到其内部方便拿取,同时保证底座上的清洁卫生。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立体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螺纹杆、竖板和移动架零件立体放大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机架、方板和导向块零件立体放大示意图。
18.图中:1底座、2机架、3方孔、4第一螺纹杆、5移动板、6第一液压缸、7方板、8切割刀、9竖杆、10压板、11弹簧、12短板、13电机、14第二螺纹杆、15移动架、16放置板、17红外距离传感器、18竖板、19第二液压缸、20推板、21导料板、22收集框、23放置箱、24导向孔、25导向块、26支撑杆、27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4,一种食品加工用食品分离器,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机架2,机架2的顶部开设有方孔3,机架2的右侧贯穿设置有第一螺纹杆4,第一螺纹杆4的左端贯穿机架2延伸至方孔3的内腔并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移动板5,第一螺纹杆4与机架2螺纹连接,移动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6,第一液压缸6的输出端贯穿至移动板5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方板7,方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切割刀8,方板7的顶部贯穿设置有竖杆9,竖杆9的底部贯穿至方板7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压板10,竖杆9的表面活动套设有弹簧11,弹簧11的两端分别对应与方板7的底部和压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底座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短板12,短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13,电机13的转轴贯穿至短板12相对的一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4,第二螺纹杆14的表面螺纹套设有移动架15,移动架15的
两端贯穿至底座1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放置板16,机架2右侧的底部安装有红外距离传感器17。
21.底座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竖板18,竖板18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19,第二液压缸19的输出端贯穿至竖板18的正面并固定连接有推板20,通过设置竖板18、第二液压缸19和推板20,方便将放置箱23内分离切割后的食品从其内部进行推出,无需人手动取出,提高安全性,对操作人员进行保护。
22.底座1正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导料板21,底座1的底部放置有收集框22,底座1顶部的右侧放置有放置箱23,通过设置导料板21和收集框22,可对分离切割推出后的食品进行导向收集,方便后续的加工,通过设置放置箱23,可将需要分离切割的食品放置到其内部方便拿取,同时保证底座1上的清洁卫生。
23.机架2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导向孔24,移动板5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块25,导向块25的一侧延伸至导向孔24的内腔,通过设置导向孔24和导向块25,对移动板5进行导向的同时进行支撑,减轻第一螺纹杆4的受力情况。
24.短板12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6,支撑杆26的一端贯穿移动架15,第二螺纹杆14的左端通过轴承与短板12的一侧活动连接,通过设置支撑杆26,对移动架15进行支撑的同时进行导向,使其在移动时更加的稳定。
25.推板20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导向杆27,导向杆27的后端贯穿至竖板18的背面,通过设置导向杆27,对推板20进行导向,防止其移动时旋转。
26.竖杆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底座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腿,第一螺纹杆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转盘,通过设置限位板,对竖杆9进行限位,避免竖杆9脱离方板7。
27.使用时,将装置通过导线外接电源和控制器,将需要分离切割的食品放置到放置板16内,控制电机13转轴的正向转动,使第二螺纹杆14转动带动移动架15和放置板16进行移动,在红外距离传感器17的作用下使放置板16精确移动到切割刀8的底部,使放置板16分别与导料板21和推板20正对齐,控制第一液压缸6的运行使方板7、切割刀8、弹簧11、压板10和竖杆9下移,压板10先与食品接触,随着方板7的下移使弹簧11进行压缩,在弹簧11弹力的作用下压板10对食品进行压持固定,随着切割刀8的下移对食品进行分离切割,控制第一液压缸6的回缩使方板7、切割刀8和压板10上移恢复到初始位置,控制第二液压缸19的运行使其将放置箱23内分离切割后的食品从其内部进行推出,然后回缩恢复到初始位置,当需要对切割刀8的位置进行调节时,转动转盘带动第一螺纹杆4转动并移动,使移动板5、第一液压缸6、方板7和切割刀8进行移动,从而对切割刀8的位置进行调节。
28.本技术文件中使用到各类部件均为标准件,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和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电器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型号,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
29.综上所述:该食品加工用食品分离器,通过底座1、机架2、方孔3、第一螺纹杆4、移动板5、第一液压缸6、方板7、切割刀8、竖杆9、压板10、弹簧11、短板12、电机13、第二螺纹杆14、移动架15、放置板16和红外距离传感器17进行配合,解决了现有的食品加工用食品分离切割装置无法对刀具位置进行调节,在加工不同批次的食品时,导致切割装置无法满足不同批次食品的不同切割要求,同时不能对食品进行压持固定,在分离切割容易发生移动偏
离,影响分离切割质量的问题。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