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液冷线检测系统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06 01:58: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线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冷线检测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时代的到来,海量数据需实时处理,而数据中心作为数据存储与交互的基础设施,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国内外大型互联网公司为提供安全稳定的服务器运行环境,其数据中心的散热处理方式就尤为重要。在众多散热方式中,液冷技术脱颖而出。包含油冷,水冷等,在保证数据中心工作环境的同时,也节约了近30%的能耗,大大减少大型互联网公司的运营成本。
3.在液冷技术飞速发展中,液冷线的检测环节也变得尤为重要。现有技术中常常采用电表测量液冷线的优劣,这种方式线路连接复杂,操作繁琐,自动化程度低,无法满足广大用户的检测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冷线检测系统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线路连接复杂、操作繁琐及自动化程度低等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液冷线检测系统,待检测的所述液冷线至少包括第一液冷线和第二液冷线;包括处理器、以及分别与所述处理器信号连接的泄漏检测单元和短路检测单元;
7.所述泄漏检测单元包括第一检测电路、第二检测电路、电压比较器、以及检测接口;所述第一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检测电路的一端用于与电源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检测电路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检测电路的一端用于与电源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压比较器的正极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电源之间,所述电压比较器的负极连接于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电源之间;所述检测接口至少包括第一检测接口和第二检测接口,所述第一检测接口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电源之间,所述第二检测接口接地;所述第一检测接口和第二检测接口用于连接待检测的液冷线;
8.所述短路检测单元包括第一电压采集模块、第三检测接口、第四检测接口、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工作时,所述第一液冷线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压采集模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检测接口连接、串联第一分压电阻后接地;所述第二液冷线一端与所述第四检测接口连接、串联第二分压电阻后与电源连接。
9.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
10.所述液冷线检测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器信号连接的破皮检测单元,所述破皮检测单元包括第二电压采集模块、第三电压采集模块、第五检测接口、第六检测接口、第三分压电阻和第四分压电阻;工作时,所述第一液冷线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压采集模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五检测接口连接、串联第三分压电阻后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二液冷线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压采集模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六检测接口连接、串联第四分压电阻后与电源
连接;
11.所述破皮检测单元还包括分别沿所述第一液冷线和第二液冷线安装方向设置的接地电极片。
12.所述液冷线检测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器信号连接的开路检测单元,所述开路检测单元包括第四电压采集模块、第七检测接口、以及第四分压电阻;工作时,所述第一液冷线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压采集模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七检测接口连接、串联所述第四分压电阻后接地;所述第二液冷线一端连接于电源。
13.所述液冷线检测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器信号连接的回路检测单元,所述液冷线还包括第三液冷线,所述第三液冷线为回路探测线;
14.所述回路检测单元包括第五电压采集模块、第八检测接口、以及第五分压电阻;工作时,所述第三液冷线一端与所述第八检测接口连接、串联所述第五分压电阻后接地,另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五电压采集模块于所述第三液冷线的中部连接。
15.所述液冷线检测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器信号连接的交叉检测单元,所述交叉检测单元包括第六电压采集模块、第九检测接口、以及第六分压电阻;正常工作时,所述第一液冷线一端与所述第六电压采集模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九检测接口连接、串联所述第六分压电阻后接地;所述第二液冷线与电源连接。
16.所述处理器为mcu。
17.所述液冷检测系统还包括电源模块和开关模块。
1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冷线检测装置,包括上述的液冷线检测系统。
19.进一步地,所述液冷线检测装置还包括模式转换模块,所述模式转换模块用于在所述液冷线检测装置的检测单元间进行切换以得到不同的检测模式。
20.进一步地,所述液冷线检测装置还包括检测指示灯。
21.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液冷线检测系统和装置通过泄漏检测单元来检测是否发生液体泄漏,通过短路检测单元来检测液冷线之间是否发生短路,在检测的过程中仅需将对应的液冷线接入对应的接口即可进行自动化检测,其操作非常简单、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线路设计简单,降低了操作者的操作难度,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冷线检测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种液冷线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种液冷线的泄露检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种液冷线的短路检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种液冷线的破皮检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种液冷线的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种液冷线的泄露检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9.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种液冷线的短路检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30.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种液冷线的破皮检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种液冷线的开路检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种液冷线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种液冷线的回路检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四种液冷线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四种液冷线的第一液冷线的开路检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四种液冷线的第二液冷线的开路检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四种液冷线的交叉检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38.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五种液冷线的结构示意图。
39.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六种液冷线的结构示意图。
40.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41.10-插头端;20-终止端;30-探测线;
具体实施方式
42.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4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4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45.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的液冷线检测系统,其待检测的液冷线涵盖了六种类型,第一种液冷线如图2所示,为常规线,包括一个插头端10和一个终止端 20;第二种液冷线如图6所示,为终端电阻线,包括一个插头端10和一个终止端20,在终止端20处设有终端电阻r;第三种液冷线如图11所示,为终端电阻 探测线,包括一个插头端10和一个带有终端电阻r的终止端20,还包括一条探测线30;第四种液冷线如图13所示,为常规回环线,包括两个插头端10 第五种液冷线如图17所示,为回环 双探测线,包括两个插头端10和两条探测线30;第六种液冷线如图18所示,为回环 单探测线,包括两个插头端10和一条探测线30。本实施例的液冷线检测系统根据多种不同的液冷线设置了多个检测单元,以满足所有液冷线的检测需求。
46.本实施例的液冷线检测系统包括处理器、以及分别与所述处理器信号连接的泄漏检测单元和短路检测单元,还可以包括破皮检测单元、开路检测单元、回路检测单元、以及交叉检测单元。
47.如图3和7所示,所述泄漏检测单元包括第一检测电路、第二检测电路、电压比较器、以及检测接口;所述检测接口至少包括第一检测接口(ai )和第二检测接口(ai-)。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电阻r5和第三电阻r4,第一电阻r5一
端接地,第三电阻r4一端用于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二检测电路包括第二电阻r3和第四电阻r2,第二电阻r3一端接地,第四电阻r2一端与电源连接。其中第三电阻r4和第四电阻r2的阻值相等,第一电阻r5的阻值大于第二电阻r3的阻值。所述电压比较器的正极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r5和所述第三电阻r4之间,所述电压比较器的负极连接于所述第二电阻r3和所述第四电阻r2之间。所述第一检测接口(ai )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r5和所述第三电阻r4之间,所述第二检测接口(ai-)接地。处理器mcu采集电压比较器的输入信号(verf)。
48.如图4和8所示,所述短路检测单元包括第一电压采集模块、第三检测接口(ai-)、第四检测接口(ai )、第一分压电阻r1、和第二分压电阻r6。第三检测接口(ai-)与第一分压电阻r1串联后接地,工作时,第一液冷线1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压采集模块和第三检测接口(ai-)之间;第四检测接口(ai )与第二分压电阻r6串联后与电源连接。其中,第一分压电阻r1的阻值远大于第二分压电阻r6的阻值。
49.如图5和9所示,所述破皮检测单元包括第二电压采集模块、第三电压采集模块、第五检测接口(ai-)、第六检测接口(ai )、第三分压电阻r8和第四分压电阻r7。第五检测接口(ai-)与第三分压电阻r8串联后连接电源,第六检测接口(ai )与第四分压电阻r7串联后连接电源。检测时,第一液冷线1连接于所述第二电压采集模块和第五检测接口(ai-)之间,第二液冷线4连接于第三电压采集模块和第六检测接口(ai )之间。
50.所述破皮检测单元还包括分别沿所述第一液冷线和第二液冷线安装方向设置的接地电极片。
51.如图10、14和15所示,所述开路检测单元包括第四电压采集模块、第七检测接口(ai-)、以及第四分压电阻r69。所述第七检测接口(ai-)与第四分压电阻r69串联后接地。检测时,第一液冷线1连接于第四电压采集模块和第七检测接口(ai-)之间,第二液冷线4的一端与电源连接。
52.如图12所示,所述回路检测单元包括第五电压采集模块、第八检测接口 (ai-)、以及第五分压电阻r35。所述回路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带有回路的液冷线,比如第三种液冷线、第四种液冷线、第五种液冷线、以及第六种液冷线。第八检测接口与第五分压电阻串联后接地。检测时,回路的液冷线一端接于第八检测接口,另一端与电源连接,中间与第五电压采集模块连接。
53.如图16所示,所述交叉检测单元包括第六电压采集模块、第九检测接口 (2ai-)、以及第六分压电阻r34。第九检测接口(2ai-)与第六分压电阻r34串联后接地。检测时,第一液冷线1连接于第六电压采集模块和第九检测接口(2ai-) 之间,第二液冷线4的一端与电源连接。
54.所述液冷检测系统还包括电源模块和开关模块。
55.下面根据六种不同的液冷线分别对检测过程加以说明:
56.第一种液冷线(常规线):
57.检测项目包括泄漏检测、短路检测和破皮检测。
58.如图3所示为第一种液冷线的泄漏检测电路图,两条液冷线平行设置,第一液冷线1的一端空置,另一端通过第二检测接口(ai-)接地。第二液冷线4的一端空置,另一端通过第一检测接口(ai )与电压比较器的正极连接。当未发生泄漏时,电压比较器正极采集到的是r5两端的电压,电压比较器负极采集到的是r3两端的电压,由于r5》r3,因此正极采集到
的电压大于负极采集到的电压,电压采集器输出高电平。当发生泄漏时,液体将第一液冷线1和第二液冷线4导通,相当于在第一液冷线1和第二液冷线4之间串联了一个电阻,此时泄漏液体形成的电阻与r5并联,拉低了电压比较器正极的电压,电压比较器输出低电平。
59.如图4所示为第一种液冷线的短路检测电路图,第一液冷线1连接于第一电压采集器和第三检测接口(ai-)之间;第二液冷线4一端空置,另一端连接于第四检测接口(ai )。当第一液冷线1和第二液冷线4未发生短路时,第一电压采集器采集的是r1两端的电压,由于r1接地且此时为断路,因此,输出为低电平。当第一液冷线1和第二液冷线4发生短路时,第一电压采集器采集的仍是r1两端的电压,但此时第一液冷线1和第二液冷线4形成通路,因此,输出为高电平。
60.如图5所示为第一种液冷线的破皮检测电路图,第一液冷线1连接于第二电压采集模块和第五检测接口(ai-)之间,并串联r8后与电源连接;第二液冷线4连接于第三电压采集模块和第六检测接口(ai )之间,并串联r7后与电源连接。当两条液冷线均未发生破皮时,第二电压采集模块和第三电压采集模块采集的是电源的电压,输出为高电平。由于沿所述第一液冷线1和第二液冷线4 安装方向设置的接地电极片,因此,当液冷线存在破皮现象时,破皮处与电源之间形成通路,电压采集模块采集的电压值为0,输出为低电平。可以对处理器进行设置,当第二电压采集模块或第三电压采集模块其中一个输出值为0时,即判断为存在破皮。
61.第二种液冷线(终端电阻线):
62.检测项目包括泄漏检测、短路检测、破皮检测和开路检测。
63.如图7至图9所示,分别为第二种液冷线的泄漏检测、短路检测和破皮检测电路图,其原理与第一种液冷线相同,不再赘述。
64.如图10所示为第二种液冷线开路检测电路图,第一液冷线1连接于第四电压采集模块和第七检测接口(ai-)之间,并串联r69后接地;第二液冷线4与电源连接。当液冷线正常时,两条液冷线形成回路,第四电压采集模块采集的是 r69两端的电压,输出为高电平。当两条液冷线断开时,第四电压采集模块采集的仍是r69两端的电压,由于此时没有形成回路,r69两端电压为0,输出为低电平。
65.第三种液冷线(终端电阻 探测线):
66.检测项目包括泄漏检测、短路检测、破皮检测、开路检测和回路检测。
67.第三种液冷线的泄漏检测、短路检测、破皮检测和开路检测电路原理与第二种液冷线相同,不再赘述。
68.如图12所示,为第三种液冷线回路检测电路图,第三液冷线的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串联r35后接地。当第三液冷线完好时形成回路,第五电压采集模块采集的是r35两端的电压,输出为高电平。当第三液冷线断开时,第五电压采集模块采集的仍是r35两端的电压,但此时由于断路r35两端电压为0,输出为低电平。
69.第四种液冷线(常规回环线):
70.检测项目包括泄漏检测、短路检测、破皮检测、开路检测和交叉检测。
71.第四种液冷线的泄漏检测、短路检测、破皮检测和开路检测的电路原理与第三种液冷线相同,不再赘述。如图14和15所示,由于其为回环线,在进行开路检测时,仅需对第一液冷线和第二液冷线分别进行检测即可。
72.如图16所示为第四种液冷线交叉检测电路图,正常情况下,第一液冷线1 一端连接于第六电压采集模块,另一端连接于第九检测接口(2ai-)、串联电阻 r34后接地;第二液冷线4连接电源。此时,第六电压采集模块采集的是r34两端的电压,此时r34两端电压为0,输出为低电平。当第一液冷线1和第二液冷线4交叉时,也就是接地的一端和接电源的一端反接,此时,第六电压采集模块采集的是电源的电压,输出为高电平。
73.第五种液冷线(回环 双探测线):
74.检测项目包括泄漏检测、短路检测、破皮检测、开路检测、回路检测和交叉检测。
75.第六种液冷线(回环 单探测线):
76.检测项目包括泄漏检测、短路检测、破皮检测、开路检测、回路检测和交叉检测。
77.第五种液冷线和第六种液冷线的泄漏检测、短路检测、破皮检测、开路检测、回路检测和交叉检测的电路原理与前面所述液冷线的原理相同,不再赘述。第五种液冷由于包括两条探测线,在进行回路检测时,只需在检测系统中增加一个回路检测单元即可,也就是说,通过两个回路检测单元分别对两条探测线进行检测。
78.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冷线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液冷线检测系统,所述液冷线检测系统为实施例1的检测系统。
79.所述液冷线检测装置还包括模式转换模块,所述模式转换模块用于在所述液冷线检测装置的检测单元间进行切换以得到不同的检测模式。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模式转换模块为调节拨码开关。
80.所述液冷线检测装置还包括检测指示灯。
81.在液冷线检测装置上还设置了启动开关和电源接口。其检测指示灯分别对应不同的检测模式,分别设置了电源、测试、漏水、短路、开路、交叉、破皮、回路1(23-1)、回路2(23-2)和备用模式。当进行相应模式的检测时,如发生对应的异常现象则对应的指示灯闪烁进行提醒。电源灯在接通电源并开启启动按钮时常亮,否则为熄灭状态。
8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冷线检测系统和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检测时只需要将待检测的液冷线插入接口,开启对应的检测模式进行单一项检测,或者开启自动检测模式进行全部项检测,即可由处理器控制各个检测单元对液冷线进行检测,并通过控制对应的指示灯的状态来得知检测结果,非常方便、快捷,且检测精准性高,检测速度快。
83.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84.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