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测钎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05 22:36: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水土流失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钎装置。


背景技术:

2.水土保持监测的测钎装置,用于对开发建设项目建设前、中、后实施过程的水土流失进行监测,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效果科学评价和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
3.目前简易的水土流失测钎装置是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常用的工具,通过在坡面上垂直于坡面均线打入测钎装置,在每次暴雨后和汛期结束,观测钢钎顶距地面的高度,以此计算土壤侵蚀厚度来衡量地区水土流失状况。
4.然而,上述简易的水土流失用测钎装置的布设、尺寸选择以及数据采集方法欠合理,存在测量精度低、测量频次少、测量地点标识不清、缺乏现场环境信息、外业工作量大等缺陷,数据获取实时性差,并且在读数过程中易遭受干扰。
5.相关技术中另有一些测钎装置,尽管可改善测钎装置的安装、测量等,然而多数是通过使用安装支架将测钎杆安装于地面,这种方式需要使用额外的安装支架,不利于测钎装置的快速安装以及携带运输的便利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测钎装置,以至少解决测钎装置安装复杂、测量精度低的问题。
7.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8.一种测钎装置,包括:测钎本体,所述测钎本体的一端设有踩踏板,所述测钎本体的一端在所述踩踏板受到踩踏作用下可插入待检测地面,所述测钎本体的另一端设有测距装置,所述测距装置被配置为在所述测钎本体插入所述待检测地面的状态下测量所述测距装置与所述待检测地面之间的距离。
9.本技术的测钎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10.所述测钎本体的背离所述踩踏板的一端设有握持提手。
11.所述测钎本体的设有所述踩踏板的一端的端部设有锥形导引部,以促使所述测钎本体插入所述待检测地面。
12.所述测钎本体设有水平仪,以在所述测钎本体安装于所述待检测地面时检测所述测钎本体是否垂直安装于所述待检测地面。
13.所述测钎本体呈t形,所述测钎本体包括竖直段及与所述竖直段垂直连接的水平段,所述踩踏板设于所述竖直段的下端,所述测距装置设于所述水平段。
14.所述踩踏板垂直于所述竖直段。
15.所述测钎装置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测距装置测量的数据并将所述数据传输至远程管理中心。
16.所述测钎装置还包括定位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定位模块的定位
信息并将所述定位信息传输至远程管理中心。
17.所述测钎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测钎本体的光电转换装置及电池,所述光电转换装置被配置为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所述电能被储存至所述电池,所述电池用于为所述控制模块供电。
18.所述测距装置为激光测距装置;和/或所述测距装置设于所述水平段朝向所述竖直段的一侧。
1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20.1.本技术的测钎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便捷的优点,安装时通过脚踏踩踏板助力即可将测钎本体插入待检测地面的土壤中,无需借助额外的安装支架;并且,使用测距装置采集数据,可规避人工读数的误差,提高测量精度,且有利于实时采集数据,确保了测量的精确化。
21.2.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测钎本体的背离踩踏板的一端设有握持提手;本技术的握持提手具有两方面作用:一是便于手提测钎本体进行移动,提高了携带的便携性;二是在安装测钎本体时,便于操作人员手握提手并向下施力,同时借助脚踏踩踏板用力,可快速将测钎本体插入地面。
22.3.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测钎本体的设有踩踏板的一端的端部设有锥形导引部,以促使测钎本体插入待检测地面;使用锥形导引部可促使测钎本体的受力集中从而使得测钎本体插入地面变得容易。
23.4.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测钎本体设有水平仪,以在测钎本体安装于待检测地面时检测测钎本体是否垂直安装于待检测地面;由此使用水平仪可确保测钎本体垂直安装,以保证后续测量的准确性,可避免人眼判断垂直安装造成的误差。
24.5.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测钎本体呈t形,测钎本体包括竖直段及与竖直段垂直连接的水平段,踩踏板设于竖直段的下端,测距装置设于水平段;由此,t形测钎本体不仅可满足方便布设,还提供了安装测距装置等测量装置的安装空间,使得整体结构紧凑化布局,尤其是设计集成测量装置一体的结构,携带起来十分方便。
25.作为本实施方式下一种优选的实施例,踩踏板垂直于竖直段;该设计可确保脚踏踩踏板用力时促使竖直段垂直插入地面,能够降低测钎本体发生倾斜的程度。
26.6.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测钎装置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测距装置测量的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远程管理中心;由此本技术可实现采集数据的实时远程传输,以便远程管理中心及时对数据进行分析,且有助于远程监控测钎装置的测量状况。
27.作为本实施方式下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测钎装置还包括定位模块,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定位模块的定位信息并将定位信息传输至远程管理中心;由此当需要对多个测钎监测点进行批量测量时,可通过实时定位测钎装置的位置,来标识哪些地点已进行测量、哪些未进行测量,可避免漏测。并且,通过定位容易找到测钎装置的位置,可防止丢失。
28.作为本实施方式下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测钎装置还包括设于测钎本体的光电转换装置及电池,光电转换装置被配置为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被储存至电池,电池用于为控制模块供电;由此可利用测钎本体所处户外环境以充分利用资源,以实现电能自给自足,提高控制模块等电子结构的使用时间。
29.7.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测距装置为激光测距装置;和/或测距装置设于水平段朝向竖直段的一侧;其中,使用激光测距装置可提高测量精度;通过限定测距装置的布设方位,可减少降雨时雨水对测距装置冲击造成的损坏。
附图说明
3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31.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测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测钎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框图。
33.附图标记:
34.10-测钎本体,11-踩踏板,12-测距装置,13-握持提手,14-水平仪,15-控制盒,16-雨量计,17-光电转换装置,110-锥形导引部,101-竖直段,102-水平段。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技术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36.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37.另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8.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9.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0.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测钎装置,包括:测钎本体10,所述测钎本体10的一端设有踩踏板11,所述测钎本体的一端在所述踩踏板受到踩踏作用下可插入待检测地
面,所述测钎本体10的另一端设有测距装置12,所述测距装置12被配置为在所述测钎本体插入所述待检测地面的状态下测量所述测距装置与所述待检测地面之间的距离。
41.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测钎装置,具有布设简单、便于携带的优点,可节省传统外业测量布设的工作量,不需要额外的设备就可以完成测钎装置的安装;通过测距装置12采集数据可提高数据测量的精度,并且可实现土壤侵蚀厚度的变化数据采集,提高了测量的可靠性。
42.如图1所示,安装时通过脚踏踩踏板11用力即可将测钎本体10插入地面土壤中。安装完成之后工作人员即可离开,无需等待,而通过测距装置12即可进行实时数据采集。
43.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测钎本体10的背离所述踩踏板11的一端设有握持提手13。本技术的握持提手具有两方面作用:一是便于手提测钎本体进行移动,提高了携带的便携性;二是在安装测钎本体时,便于操作人员手握提手并向下施力,同时借助脚踏踩踏板用力,可快速将测钎本体插入地面。
44.如图1所示,握持提手13可设于测钎本体10的顶部。当测钎本体10整体的高度尺寸较小例如低于工作人员身高时,工作人员可对距离其最近的提手13进行抓持,可减少工作人员弯腰的程度。
45.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测钎本体10的设有所述踩踏板11的一端的端部设有锥形导引部110,以促使所述测钎本体插入所述待检测地面。如图1所示,锥形导引部110靠近地面的一端较尖锐,容易深入土壤中,并且有助于减少工作人员对踩踏板11的施力大小。
46.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测钎本体10设有水平仪14,以在所述测钎本体安装于所述待检测地面时检测所述测钎本体是否垂直安装于所述待检测地面。相较于传统通过人眼观察测钎装置是否垂直安装,使用水平仪14可避免人眼观察的误差,且能够提高垂直安装效率。
47.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测钎本体10呈t形,所述测钎本体10包括竖直段101及与所述竖直段垂直连接的水平段102,所述踩踏板11设于所述竖直段101的下端,所述测距装置12设于所述水平段102。
48.如图1所示,t形的测钎本体在满足方便与地面安装的前提下,可集成测量装置为一体,整体便于移动运输,实用性较强。水平段102除了安装测距装置12之外,还可进一步安装握持提手13、水平仪14等。
49.优选地,测钎本体10还设有雨量计16,以实现对监测点的降雨数据的采集,以作为分析水土流失的辅助数据。雨量计16例如可选用光电雨量计。雨量计16可设于水平段102。更具体地,水平仪14可设于水平段102的中部,测距装置12与雨量计16分别设于水平段102的两端,以均衡多个部件的重量,提高测钎装置安装之后的稳定性。
50.进一步地,所述踩踏板11垂直于所述竖直段101。该设计可确保脚踏踩踏板用力时促使竖直段垂直插入地面,能够降低测钎本体发生倾斜的程度。
51.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测钎装置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测距装置12测量的数据并将所述数据传输至远程管理中心。由此本技术可实现采集数据的实时远程传输,以便远程管理中心及时对数据进行分析,且有助于远程监控测钎装置的测量状况。
52.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控制模块可集成于控制盒15,其中测距装置12采集的数据可通过有线传输至控制盒15。优选地,测钎本体10可内置传输导线以实现数据的传输。进一步地,控制模块具备通信功能以将收集的数据传输至远程管理中心。或者,控制模块仅用于接收所述测距装置12测量的数据,控制盒15还设有通信模块,以将接收的数据传输至远程管理中心。涉及的相关工作原理可参考图2。
53.进一步地,所述测钎装置还包括定位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定位模块的定位信息并将所述定位信息传输至远程管理中心。由此当需要对多个测钎监测点进行批量测量时,可通过实时定位测钎装置的位置,来标识哪些地点已进行测量、哪些未进行测量,可避免漏测。并且,通过定位容易找到测钎装置的位置,可防止丢失。
54.优选地,定位模块可集成于控制盒15。定位模块例如可基于北斗定位实现定位功能。
55.进一步地,所述测钎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测钎本体的光电转换装置17及电池,所述光电转换装置17被配置为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所述电能被储存至所述电池,所述电池用于为所述控制模块供电。由此可利用测钎本体所处户外环境以充分利用资源,以实现电能自给自足,提高控制模块等电子结构的使用时间。
56.如图1所示,光电转换装置17例如为太阳能板。太阳能板进行太阳能采集并将其转化为电能,电能可进一步通过有线输送至电池,该电池可集成于控制盒15,除用于为控制模块供电之外,还可用于为控制盒15的其他结构供电,以确保测钎装置的持续稳定工作。
57.进一步地,所述测距装置为激光测距装置。使用激光测距装置可提高测量精度。
58.进一步地,所述测距装置12设于所述水平段102朝向所述竖直段的一侧。通过限定测距装置的布设方位,可减少降雨时雨水对测距装置冲击造成的损坏。
59.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测钎装置,可节省传统外业测量布设的工作量,不需要额外的设备就可以完成测钎装置的垂直化安装;在测钎数据处理上,使用测距装置可提高测钎测量的精度,可实现高精度土壤侵蚀厚度的变化数据采集;通过通信技术,支持实时测钎数据的远程传输;通过采集定位数据,可获取精准的测钎监测地点,便于批量测钎数据的管理;通过采集降雨数据,可获取影响水土流失的实时降雨数据。
60.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测钎装置,可用于水土保持监测中测量土壤侵蚀量的变化。具有测量精度高、实施灵活、布设简单、便于携带等优点,适合在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广泛使用。
61.本技术中未述及的地方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62.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6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