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生物质废弃物减量化阳光堆肥房

2022-07-05 21:56: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废弃物减量化阳光堆肥房。


背景技术:

2.生物质主要是指农林业生产过程中除粮食、果实以外的秸秆、树木等木质纤维素(简称木质素)、农产品加工业下脚料、农林废弃物及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禽畜粪便和废弃物等物质。
3.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质能的高效开发利用,对解决能源、生态环境问题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都对此高度重视,积极开展生物质能应用技术的研究,并取得许多研究成果,达到工业化应用规模,本文概述了国内外研究和开发进展,涉及到生物质能固化、液化、气化和直接燃烧等研究技术。
4.目前,一些技术人员也研发了一些垃圾减量化的堆肥房,但是减量化发酵和防止臭气外溢效果并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发明人根据自己长期在生物质技术领域积累的经验,研发出了一种生物质废弃物减量化阳光堆肥房。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废弃物减量化阳光堆肥房,包括发酵槽体,所述发酵槽体的顶部设有增温的采光面,所述堆肥房的中上部设有横梁,所述横梁与采光面之间设有钢拱骨架,所述堆肥房的中上部还设有气体收集管,所述气体收集管贯穿发酵槽体向下延伸,并与风机连接,所述风机的另一端连接有通气管道,所述堆肥房的底部设有渗滤液管,所述渗滤液管下方连接有渗滤液池。
7.进一步的,所述采光面设有卡槽结构。
8.进一步的,所述堆肥房的后方设有垃圾投放口,所述垃圾投放口的数量为两个,呈对称设置,所述垃圾投放口的下方设有台阶。
9.进一步的,所述垃圾投放口的高度为1.8米。
10.进一步的,所述堆肥房的底部还设有挖孔区。
11.进一步的,所述渗滤液管与渗滤液池之间设有阀门。
12.进一步的,所述堆肥房的前方设有大门。
13.进一步的,所述堆肥房的后坡设有用于拦阻臭气外溢的纳米膜。
14.对于本技术方案,发明人作进一步的阐述:生物质废弃物发酵所用菌剂为耐低温菌剂,无需外加热源也可以自主启动升温,在采光面吸收阳光辅助加温的情况下,即使在冬季也可以正常进行50℃以上的高温发酵,而夏季发酵温度则可在65℃以上,一般20-30d将实现生物质废弃物初步发酵堆肥完毕(碳氮比≤25),达到还田堆肥标准。
15.生物质废弃物的除臭体系主要通过除臭微生物、纳米膜与臭气集滤装置三部分构成。
16.一方面生物质废弃物发酵过程中添加除臭微生物,从源头分解氨氮化合物、硫化物等,最大限度抑制臭气的产生;另一方面,在臭气向发酵槽顶部汇集的情况下,在发酵槽顶部采用纳米膜覆盖,纳米膜可以有效抑制生物质废弃物发酵臭气的逸散,但却不阻挡垃圾发酵产生的水蒸气正常通过,从而有利于降低发酵堆含水量、提高腐熟度;此外,在纳米膜发酵槽上方加盖阳光房,除了可以利用太阳光能加温促进生物质废弃物腐熟外,还内设臭气集滤装置(收集的纳米膜拦阻的臭气并通向发酵堆继续除臭),可以有效防止发酵槽翻动、垃圾倾倒等产生的臭气逃逸,并凝集生物质废弃物发酵时产生的水蒸气,而且阳光房外形美观,在社区内设置也可以起到环境美化效果。
17.本技术方案侧壁为生物质废弃物投放口,可以直通其内部的发酵槽,平时关门封闭。主要包括以下设备。
18.一、堆肥房
19.采用半地下设计,地下深度0.35m,地面高度3.0m。半地下堆肥房建筑主体结构为混凝土基础结构,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外装饰:饰面粉刷成相图案。内粉饰:天棚、墙面均为聚合物砂浆抹灰。门窗:外门采用成品不锈钢门,玻璃或阳光板天窗。
20.二、纳米膜发酵槽
21.纳米膜发酵槽由发酵槽体、纳米膜、通气管路三部分组成,每个阳光房内设二联装纳米膜发酵槽,便于周转使用。发酵槽体上部覆盖纳米膜,底部安装贯通式通气管道。
22.发酵槽体与纳米膜构成相对密闭空间,在发酵堆底部鼓风的通气管路合理供氧、调温条件下,促使生物质废弃物快速发酵,挡阻发酵产生的臭气外溢,同时利用发酵堆微生物的高温发酵消解纳米膜拦阻的臭气。
23.三、尾气回收系统
24.在阳光房顶端设置气体收集管路,在生物质废弃物人工清运时,开动负压抽气机,收集处理过程中逃逸的臭气,并将收集的臭气直接通入发酵堆中通风管路,臭气在发酵堆中被预设的微生物菌剂分解、除臭的同时,向发酵堆中补充氧气,一举两得。
25.四、渗滤液池
26.发酵槽渗滤液管口,如倾倒的生物质废弃物含水量过高,可以将多余的渗滤液引流到发酵槽下方的渗滤液池内,并在渗滤液达到设定的最低水位线后,当发酵槽内堆肥含水量低于60%时,自动抽取渗滤液到发酵槽内用于补充发酵用水。
27.五、智能化管理系统
28.主要由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单元等组成,用于根据发酵堆的温度和含水量,以及渗滤液池的水位高度,来对鼓风、污水泵等进行远程智慧化管理。
29.六、太阳能供电系统
30.在阳光房内表面设立太阳能板,发电后用于给发酵槽内的鼓风机和渗滤液池内的污水泵供电,同时为智能化管理系统提供电源。
31.本技术方案涉及以下处理工艺
32.一、发酵菌剂与配料
33.使用耐低温微生物制剂与除臭菌剂(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提供),按照100:5的比
例混配成生物质废弃物发酵专用菌剂。
34.0.05吨秸秆破碎成长度≤5cm碎秸秆(也可以用小区内的干枯落叶和枯草替代),用水润湿后成含水量45-55%的湿秸秆,然后先后与3.4kg尿素、2.0kg生物质废弃物发酵专用菌剂、1.5kg红糖、3.0kg过磷酸钙、0.1kg氧化钙、30kg稻糠(油糠),混拌均匀制成共计40.0kg的发酵菌料,可用于1吨生物质废弃物(干重)的发酵用量。
35.二、发酵菌料投放
36.通过垃圾投放口,抛洒发酵菌料于发酵槽内部。根据预估的生物质废弃物投放量计算所用发酵菌料,每周专人向发酵槽内抛投1次。
37.三、发酵槽周转与清运
38.发酵槽容纳投放生物质废弃物,并同步进行发酵减少垃圾容量,填满后定期清运。
39.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生物质废弃物通过倾倒口倒入堆肥房内的发酵槽后,在发酵槽内预先添加的自启动微生物菌剂及底部太阳能通风管路作用下,将对生物质废弃物进行高温快速发酵与堆肥,减量化程度达75~90%。
附图说明
4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41.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视图。
42.图3为堆肥房的剖面图。
43.附图标记:1、发酵槽体,2、横梁,3、采光面,4、卡槽结构,5、钢拱骨架,6、大门,7、风机,8、气体收集管,9、通气管道,10、垃圾投放口,11、台阶,12、渗滤液管,13、阀门,14、渗滤液池。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45.如图1—图3所示,一种生物质废弃物减量化阳光堆肥房,包括发酵槽体1,所述发酵槽体1的顶部设有增温的采光面3,所述堆肥房的中上部设有横梁2,所述横梁2与采光面3之间设有钢拱骨架5,所述堆肥房的中上部还设有气体收集管8,所述气体收集管8贯穿发酵槽体1向下延伸,并与风机7连接,所述风机7的另一端连接有通气管道9,所述堆肥房的底部设有渗滤液管12,所述渗滤液管12下方连接有渗滤液池14。
4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采光面3设有卡槽结构4。
4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堆肥房的后方设有垃圾投放口10,所述垃圾投放口10的数量为两个,呈对称设置,所述垃圾投放口10的下方设有台阶11。
4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垃圾投放口10的高度为1.8米。
4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堆肥房的底部还设有挖孔区。
5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渗滤液管12与渗滤液池14之间设有阀门13。
5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堆肥房的前方设有大门6。
5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堆肥房的后坡设有用于拦阻臭气外溢的纳米膜。
53.在本文中,描述到左侧,右侧、上半部、下半部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应当理解,以上词语的使用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
54.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制,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等同替换或者根据现有技术而做的其它修改,只要没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思路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权利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