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养殖装置、养殖系统及其养殖方法与流程

2022-07-02 11:30: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养殖,尤其是一种养殖装置、养殖系统及其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2.水产养殖业是我国渔业领域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之一,目前我国大多数的经济鱼虾主要以池塘养殖方式为主,主要有外塘养殖,帆布池养殖,和水泥池养殖。
3.池塘养殖的缺点:
4.1、不节水,需要巨量的水。例如一个6米直径水深1.5米的圆形养殖池需要大约42吨的水;一个边长10米水深1.5米的方形水泥池需要大约150吨的水。
5.2、池塘内水的无流动性或流动缓慢。这使得残饵粪便在养殖水体的停留时间延长,增大了残饵粪便在养殖水体的溶融量,加重了水体污染,产生有害毒素,使水体环境快速恶化,制约了养殖生物的生长,降低产量。
6.养殖池内无法形成有效水流,水质就无法得到根本改善。因此,传统的养殖池养殖方法水流慢、水质污染快,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化高密度养殖。


技术实现要素:

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流动性好、能够进行高密度养殖的的一种养殖装置,具体技术方案为:
8.一种养殖装置,包括:养殖容器,所述养殖容器用于存放养殖水体进行养殖;及连通容器,若干所述养殖容器通过若干所述连通容器并联和/或串联,所述连通容器的液位不低于所述养殖容器的液位,所述连通容器用于控制所述养殖容器内的养殖水体的水压。
9.优选的,所述养殖容器内设有空气腔和养殖水腔,所述空气腔位于所述养殖水腔的上方,所述养殖水腔与所述连通容器相通。
10.优选的,所述养殖容器的顶部设有封板,所述封板与所述养殖容器的顶部形成空气腔,所述封板上设有与所述空气腔相通的通气孔。
11.其中,所述空气腔的体积为所述养殖容器的5~50%。
12.优选的,还包括:功能线,所述功能线活动插在所述养殖容器和所述连通容器内;及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安装在所述养殖容器内,且与所述功能线连接,用于清洁所述养殖容器;或捕捞网,所述捕捞网与所述功能线连接,用于捕捞。
13.优选的,所述养殖水腔与所述连通容器相通处设有拦鱼网。
14.优选的,还包括:作业窗,所述作业窗密封安装在所述养殖容器上。
15.优选的,还包括投料管,所述投料管与所述养殖容器相通。
16.优选的,所述养殖容器为透明容器、半透明容器或不透明容器。
17.进一步的,还包括调光装置,所述调光装置安装在所述养殖容器上,或设置在所述养殖容器的上方。
18.一种养殖系统,包括:所述的一种养殖装置;及水过滤循环模块,所述水过滤循环
模块与所述连通容器连接,用于处理养殖水腔中的养殖水体,所述水过滤循环模块包括:沉淀过滤池,所述沉淀过滤池用于过滤固态物;分解处理池,所述分解处理池与所述沉淀过滤池相通,设有em菌和藻类;及调节池,所述调节池与所述分解处理池相通,用于调节水质。
19.优选的,所述沉淀过滤池内养殖杂食性鱼类和/或滤食性鱼类。
20.优选的,还包括:水耕蔬菜种植盘区,所述水耕蔬菜种植盘区位于所述分解处理池与所述调节池之间,所述分解处理池处理后的水经过所述水耕蔬菜种植盘区进入到所述调节池内。
21.一种用于一种养殖系统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
22.s10、通过所述连通容器向所述养殖容器内加入经过所述水过滤循环模块处理的养殖水体,并通过所述水过滤循环模块调节养殖水体的流速;
23.s20、投放鱼苗,通过所述连通容器向所述养殖容器中投放鱼苗;
24.s30、通过所述连通容器或投料管道向所述养殖容器内投放饲料;
25.s40、养殖过程中残余饲料和鱼排泄物随着养殖水体排出到所述沉淀过滤池处理,所述沉淀过滤池养殖泥鳅等杂食性鱼类或滤食性鱼类,养殖的鱼类以养殖容器排出的剩余饵料和鱼粪为食物;
26.s50、沉淀过滤池处理的养殖水体进入分解处理池,养殖水体经过em菌和藻类植物呼吸作用,分解水体中有机物,并活化水质;
27.s60、分解处理后的养殖水体进入调节池,根据养殖所需调节水质,达到养殖水体的标准;
28.s70、经过调节池处理后的养殖水体返回到所述养殖容器内;
29.s80、饲养的鱼达到上市标准时通过安装在功能线上的捕捞网筛选鱼,将鱼向连通容器中驱赶,在连通容器内拉捕捞网捕捞。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养殖装置能够实现高密度养殖、水体流动性好、用水量少、水体容易处理、成本低、建设简单。
附图说明
32.图1是一种养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是养殖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34.图3是养殖容器的剖视图;
35.图4是养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6.图5是水过滤循环模块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7.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38.实施例一
39.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养殖装置,包括若干养殖容器1和连通容器3,养殖容器1用于存放养殖水体进行养殖;若干养殖容器1通过若干连通容器3并联和/或串联,连通容器3的液位不低于养殖容器1的液位,连通容器3用于控制养殖容器1的养殖水体的水压。
40.养殖容器1和连通容器3可以均采用管材,管材加工方便,成本低。管材可以为软管,也可以为硬管。其中,管材主要为透明管或半透明管,用于透光。也可以根据养殖要求采用不透光材料制成。
41.采用管状的容器时,连通容器3竖直设置,连通容器3的底部密封,顶部开放,养殖容器1水平设置,养殖容器1的两端开放,其中养殖容器1与连通容器3相通,养殖容器1的两端均设有连通容器3。养殖容器1可以环形设置,也可以围城多边形等,养殖容器1围城的形状可以根据场地调整。养殖容器1之间可以通过连通容器3并列设置,也可以通过连通容器3串联设置,养殖容器1可以均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养殖容器1还可以沿竖直方向叠加,实现立体养殖。
42.养殖容器1主要用于承载养殖水体进行养殖。养殖容器1用于形成水产养殖的环境,内部可以设置底层砂石等。采用透明管或半透明管可以实现光照,同时便于观察养殖情况,有效解决了现有养殖中无法得知池塘内部的情况,通过透明的养殖管能够实时观察内部养殖情况,这种观察跟水深无关,能及时发现养殖的异常,实现养殖的实时跟踪。
43.养殖容器1的透光性可以根据养殖深度通过调光装置进行设置,从而实现养殖环境的模拟,避免深水养殖时光线过强。养殖容器1的两端设有开口,并且与连通容器3连接,水流由一个端流入,另一个端流出,实现水体的流动。
44.其中,调光装置为遮阳网,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遮阳网的透光性,然后将遮阳网包裹在养殖容器1上,或者架设在养殖容器1的上方。
45.连通容器3的水位可以高于养殖容器1的水位,从而实现水压的控制,例如,在连通容器3内注入1.5米深的水,位于连通容器3底部的养殖容器1中的水压就有1.5米深的水压,实现水压的控制,但是养殖容器1中的水量远小于1.5米深的水池的水量,养殖容器1的中的水量与养殖容器1的直径和长度有关。养殖容器1的直径可以在几厘米到几十厘米之间,也可以做到1米以上,长度根据需要设置。可以作为观赏鱼饲养容器,也可以作为餐饮水产展示,以及批量养殖水产品的养殖。
46.由于养殖水体的总量大幅减少,进而方便养殖水体的循环,极大地降低了养殖水体循环的成本。形成流动的水体,并且容易控制水体的流速,进而提高了养殖效果,能够进行高密度养殖。
47.连通容器3通过液位的高低调节养殖容器1的相对水压及相对水深,便于养殖深水鱼,同时连通容器3也是养殖容器1的进出口,用于加入养殖水体、加入鱼苗、清理养殖容器1、投放饲料等。
48.养殖容器1的截面为圆形,也就是为圆管,圆管无死角,方便清洁。养殖容器1截面还可以为椭圆形或者多边形。
49.养殖容器1可以为硬管,也可以为软管,根据养殖需要设置。
50.采用软管时,水平放置时会因重力而变扁,软管两端各用一个紧固环往外拉住,这样就可使软管保持圆管状。
51.为了控制每个养殖容器1的养殖量,防止各个养殖容器1之间的水产品相互窜动,养殖容器1与连通容器3连通处可以设置拦鱼网15。
52.为了方便投放饲料,还可以包括投料管17,投料管17与养殖容器1相通,用于向养殖容器1内投放饲料等。投料管17的高度与连通容器3的高度相同,或高于养殖容器1的水深
即可。
53.管状的养殖容器1内部装有清洁环,清洁环安装在功能线12上,功能线12穿过养殖容器1和连通容器3,两端位于外部,方便拉动清洁环移动,从而实现管体内壁的清洁。也可以通过其他清洁装置对管体内壁进行清洁,防止形成青苔等。
54.养殖鱼类的最常活动是喂食、捞出死鱼、放鱼苗、捕捞等。为了方便上述操作,可以在养殖管上设置作业窗18,作业窗18内可以通过内置的手套深入养殖容器1的内部进行相应的操作,并且作业窗18可以形成一个中间腔体,方便操作。作业窗18的结构类似洁净室的传递窗,可以方便的打开和关闭。
55.捕捞鱼时根据鱼的大小选择相应的网,然后通过功能线12拖动,实现鱼的捕捞,也可以通过作业窗18进行捕捞。
56.实施例二
57.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1至图3所示,养殖容器1内设有空气腔13和养殖水腔14,空气腔13位于养殖水腔14的上方,养殖水腔14与连通容器3相通,连通容器3用于控制养殖水腔14的相对水压。养殖容器1的顶部设有封板11,封板11与养殖容器1的顶部形成空气腔13,封板11上设有与空气腔13相通的通气孔111,通气孔111用于调节空气腔13内水位的高低。
58.空气腔13实现养殖容器1内形成空气层,便于鱼类换气,能够模拟池塘的环境。空气在管内亦可流入流出,不但将养殖水体封闭在养殖管内,而且将空气也进行封闭管理,将整个养殖环境均置于可控范围中。空气腔13的空气通过空气泵注入和换气。
59.空气腔13的体积为养殖容器1的5~50%。
60.一种养殖装置投入使用时,首先将幼苗从连通容器3顶部的开口投入,幼苗进入养殖容器1中养殖,养殖容器1两端的拦鱼网15确保幼苗在养殖容器1内部养殖,通过控制连通容器3中的水位来控制养殖容器1中的水压,可以进行深水养殖;养殖过程中饲料投放至养殖容器1内,其中,上浮饲料浮在养殖容器1的水面上,便于鱼取食,养殖容器1内壁嵌设清洁环,清洁环固定在环形设置的功能线12上,清洁环沿着管状的养殖容器1的轴向移动,对管内壁进行清洁;在收获时,通过安装在功能线12上的捕捞网筛选鱼,将鱼向连通容器3中驱赶,在连通容器3内拉捕捞网捕捞。
61.相较于传统的养殖池,本实施例中的水产养殖装置是由多个养殖容器1经串联或并联或上下多层立体结构所组合而成,主要功能是提供高密度养殖水产的生长环境,同时养殖管功能完备,养殖的水少,并且水质较好,适合高密度养殖。
62.实施例三
63.如图4和图5所示,一种养殖系统,包括:一种养殖装置和水过滤循环模块4,水过滤循环模块4与连通容器3连接,用于处理养殖水腔14中的水。
64.水过滤循环模块4包括依次连通的沉淀过滤池41、分解处理池42和调节池43,沉淀过滤池41用于过滤固态物;分解处理池42用于em菌和藻类处理;调节池43与分解处理池42相通,用于调节水质。
65.水过滤循环模块4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根据需要设置。
66.如图4所示,一种养殖装置由三个养殖容器1和三个连通容器3组成,第一养殖容器101养殖鲈鱼等大型鱼类,第二养殖容器102和第三养殖容器103养殖泥鳅等小型水产。第一
养殖容器101的两端均与第一连通容器301和第二连通容器302连接,第二养殖容器102和第三养殖容器103并联设置,并且两端分别与第二连通容器302和第三连通容器303连接。注入水后,调控连通容器3的水位高度,达到1.2米。
67.水过滤循环模块4是由多个处理池组成,主要用于养殖水体的处理,经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理或化学等方法处理,再进行增氧、加热、加入新水、加微量元素、加保健品、药剂等,最后产生适合养殖水产生长的水体,重新输送到养殖容器1中,循环使用。
68.如图5所示,水过滤循环模块4包括依次相连的沉淀过滤池41、分解处理池42和调节池43。
69.沉淀过滤池41内有含有硝化菌的滤石和微滤机,用于分离水中固态物。池内可养殖泥鳅、罗非鱼等杂食性鱼类或滤食性鱼类,养殖的鱼类不需要喂食,主要以剩余饵料和鱼粪为食物,以减轻水处理量与成本,并增加经济效益。
70.分解处理池42主要有em菌和藻类。池内上方设有led灯,主要用于控制光照强度,利于菌类和藻类的消化吸收。
71.调节池43中有增氧设备、加热控温设备、调ph值设备、水质检测设备,并加入适量的微生物、矿物质、保健品、药剂、消毒剂等和补充适量的新鲜水,形成新的养殖水体,重新输送到养殖容器1中进行循环使用。调节池43中还可有臭氧杀菌设备。
72.分解处理池42与调节池43之间可设置水耕蔬菜种植盘区44,利用植物的生长来净化水质,增加经济效益。
73.与现有池塘养殖相比有以下优点:
74.1、本发明以管状的养殖容器1作为养殖载体,通过管状的连通容器3实现养殖容器相对水压的控制,突破了以池塘作为养殖载体的传统养殖方法,养殖容器1的直径小且为封闭设计,对水流敏感,微小的水流就能使整个管道中的水流动起来获得较大流量,活化水质,避免水质腐败,增加水产的活力。
75.2、养殖容器1用水少、流动速度快,养殖容器1内的养殖排泄物更容易排出,可以用更少的水养殖更多的鱼,养殖密度大,养殖密度可达现在高密度养殖的3到5倍,可称为一种超高密度的养殖模式。
76.3、通过连通容器3投放养殖水体,控制连通容器3中的液位便能对养殖容器1内养殖水体的压力进行控制,易于营造不同水深环境,适应不同鱼类的生存空间。
77.4、养殖容器1分为上层空气腔13和下层的养殖水腔14,将空气腔13和养殖水体均置于人为可控状态;可以对空气的含氧浓度、二氧化碳浓度进行自动检测和控制。
78.5、养殖过程中,投放的饲料到养殖容器1的内部,饲料上浮在养殖容器1的空气腔13中,方便鱼类取食,减少饲料的浪费;同时减少了养殖过程中有机物的污染,再经过水过滤循环模式,实现了养殖废水和废弃物的零排放,保证了水产品质量安全,生态效益明显。
79.6、可进行工厂化养殖,养殖生物的环境可控,可复制易推广,特别适宜山地内陆地区的渔业发展,养殖设备可迁移,建造成本低,养殖水体“零排放”;易于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易于操作,节省人工劳力;养殖系统可实现控温、控光、控压和控制流速,进行全年养殖,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养殖区占地少,不需要新开挖鱼塘,不改变原来的土地地貌和用途。
80.实施例四
81.一种养殖系统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2.s10、通过连通容器3向养殖容器1内加入经过水过滤循环模块4处理的养殖水体,并通过水过滤循环模块4调节养殖水体的流速;
83.s20、投放鱼苗,通过连通容器3向养殖容器1中投放鱼苗;
84.s30、通过连通容器3或投料管17道向养殖容器1内投放饲料;
85.s40、养殖过程中残余饲料和鱼排泄物随着养殖水体排出到沉淀过滤池41处理,沉淀过滤池41养殖泥鳅等杂食性鱼类或滤食性鱼类,养殖的鱼类以养殖容器1排出的剩余饵料和鱼粪为食物;
86.s50、沉淀过滤池41处理的养殖水体进入分解处理池42,养殖水体经过em菌和藻类植物呼吸作用,分解水体中有机物,并活化水质;
87.s60、分解处理后的养殖水体进入调节池43,根据养殖所需调节水质,达到养殖水体的标准;
88.s70、经过调节池43处理后的养殖水体返回到养殖容器1内;
89.s80、饲养的鱼达到上市标准时通过安装在功能线12上的捕捞网筛选鱼,将鱼向连通容器3中驱赶,在连通容器3内拉捕捞网捕捞。
90.本系统及方法有利于稳定提升养殖生产经济效益,还可避免复杂的养殖水体净化循环流程,大幅降低养殖设施的投资和运行管理成本,并实现养殖过程中水体的零排放,有利于节约水资源和保护环境,具备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91.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