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胶带的制作方法

2022-07-02 05:20: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涉及保护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胶带。


背景技术:

2.uv(ultraviolet rays:紫外线)减粘胶带通常在 eva(ethylene-vinyl acetatecopolymer: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po (polyolefin,聚烯烃)、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基膜上涂布uv减粘胶层构成,可牢固贴合硅晶圆、玻璃和不锈钢板等材料,在切割、蚀刻等工艺过程中起到有效的保护和粘接传送作用。uv减粘胶带在短时间的uv照射后,粘接力大幅降低,易于撕除而不残胶。因此目前广泛应用于晶圆切割、手机盖板玻璃保护和铝合金cnc(计算机数字控制机床: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处理等工业领域。
3.在现有技术中,uv减粘胶带中的uv减粘胶层,在收到外界uv照射时发生反应,粘接力降低,这是此类胶带的核心功能层。也正因为如此, uv减粘胶带在使用前不可以接触紫外光,也不可以暴露在自然光(含有紫外线辐射)下,以防止胶带提前失去粘结力而失效。
4.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实施过程中,发明人发现:普通的uv减粘胶带,在意外接触到紫外线导致粘接力提前失效时,在外观上不会发生变化,故而难以识别,影响后续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胶带,通过在胶带的离型膜上增加变色涂层,可以在胶带不慎接触到紫外线导致提前失效的时候,离型膜上的变色涂层会同步变色,起到警示和标识的作用,光线照射减胶层时,减胶层的粘性会降低,有利于将胶带从着附物上撕下。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胶带,基材层、变色涂层、减胶层和离型膜。所述减胶层涂覆于所述基材层的一表面,所述离型膜覆盖所述减胶层背离所述基材层的一表面。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变色涂层涂覆于所述减胶层背离所述基材层的一表面,所述离型膜覆盖变色涂层背离所述减胶层的一表面。
8.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垂直于所述基材层、减胶层和离型膜贴合的方向,所述离型膜的一侧延伸有第一手撕部,所述第一手撕部凸出于所述基材层和减胶层。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手撕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手撕部沿所述离型膜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垂直于所述基材层、减胶层和离型膜贴合的方向,所述离型膜的另一侧延伸有第二手撕部,所述第二手撕部凸出于所述基材层和减胶层。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手撕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手撕部沿所述离型膜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垂直于所述基材层、减胶层和离型膜贴合的方向,所述第一手撕部和第二手撕部错位设置。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手撕部和第二手撕部的形状均为半圆形。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材层是由eva、po、pet制成的。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胶层为紫外线减胶层。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通过在胶带的离型膜上增加一变色涂层,可以在胶带不慎接触到紫外线导致提前失效的时候,离型膜上的变色涂层会同步变色,起到警示和标识的作用,光线照射减胶层时,减胶层的粘性会降低,有利于将胶带从着附物上撕下,提升了胶带的使用便利度。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胶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垂直的”、“水平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0.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1.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22.参阅图1所述一种胶带1包括基材层10、减胶层20、离型膜30和变色涂层40。所述减胶层20涂覆于所述基材层10的一表面,所述离型膜30覆盖所述减胶层20背离所述基材层10的一表面,所述变色涂层 40涂覆于所述离型膜30背离所述减粘层的一表面。
23.对于上述基材层10,基材层10作为所述胶带1的承载体,用于承载减粘层和离型膜30。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材层10可以是pet(po 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p(polypropylene:聚丙烯)、po(环氧丙烷)、pvc(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和eva(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lymer: 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者多
种的组合。当然,所述基材层 10不限定于为pet、pp、po、pvc、eva,也可以为其它树脂膜。基材层 10呈带状,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自由裁切合适的长度。基材层 10也可以呈透明状,或者,黄色不透明状态。
24.对于上述所述减胶层20,所述减胶层20主要用于提供胶带1的粘粘力,减胶层20用于粘贴于着附物上。其中,减胶层20具有在光线照射后粘力减小的特性,以使得胶带1具备可撕除的功能,因此,当需要将胶带1从着附物上撕下时,先通过光线照射,降低减胶层20粘粘力,再将胶带1撕下,胶带1容易整片与着附物分离,不容易出现胶带1撕烂的情况。
25.在一些实施例,所述减胶层20为紫外线减胶层20,以限定通过紫外线照射减胶层20,减胶层20的粘结力才会下降,避免任意光线照射减胶层20的粘结力都会出现下降的风险。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限定触促减胶层20的粘结力下降的紫外线的波长,并且该波长与自然界的紫外线的波长不相同,以避免在自然环境下减胶层20出现粘结力下降的问题。
26.可以理解的是,减胶层20也不限定为紫外线减胶层20,也可以为其它能够促使减胶层20的粘结力出现下降的光线,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27.对于上述所述离型膜30,所述离型膜30还包括第一手撕部(图未示)和第二手撕部(图未示),所述第一手撕部(图未示)沿垂直于所述基材层10、减胶层20和离型膜30贴合的方向,设置于离型膜30的一侧,所述第一手撕部(图未示)凸出于所述基材层10和减胶层20,当需要撕下离型膜30,方便用户手握第一手撕部(图未示),再扯动离型膜30,以使离型膜30和减胶层20分离。所述第二手撕部(图未示) 沿垂直于所述基材层10、减胶层20和离型膜30贴合的方向,所述第一手撕部(图未示)和第二手撕部(图未示)错位设置,设置于离型膜30 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手撕部(图未示)凸出于所述基材层10和减胶层 20,通过在离型膜30的一侧设置第一手撕部(图未示),在离型膜30 的另一侧设置第二手撕部(图未示),可以在需要撕下离型膜30时,用户可以从两侧将离型膜30撕。
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手撕部(图未示)和第二手撕部(图未示)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手撕部(图未示)沿所述离型膜30 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手撕部(图未示)沿所述离型膜30 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通过设置多个第一手撕部(图未示)和第二手撕部(图未示),使得胶带1在裁切时,所裁切的胶带1段都尽可能地配备有第一手撕部(图未示)和第二手撕部(图未示)。所述第一手撕部 (图未示)和第二手撕部(图未示)的形状均为半圆形。
29.对于所述变色涂层40,变色涂层40涂覆于所述离型膜30上,所述变色涂层40受到紫外线辐射会改变颜色,起到标识和警示失效胶带1 的作用,所述胶带1使用前随所述离型膜30一起被撕除。
30.在一些实施例中,变色涂层40也可以设置于基材上,
31.为了方便读者理解,以下对胶带1具体制备过程进行描述:首先,在所述离型层上精密涂布所述变色涂层40,再在所述基材层10上精密涂布减胶层20,最后覆合所述离型膜30,收卷。
3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胶带1的离型层上增加一层变色涂层 40,可以在胶带1不慎接触到紫外线导致提前失效的时候,离型膜30 上的变色涂层40会同步变色,起到警示和标识的作用,光线照射减胶层20时,减胶层20的粘性会降低,有利于将胶带1从着附
物上撕下,提升了胶带1的使用便利度。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