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水利综合净化尾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7-01 23:36:2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水利综合净化尾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在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中,需要不断地适应、利用、改造和保护水环境,水利事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并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利不只是一味地利用水利资源,而是在使用的同时进行保护。
3.现有的水产养殖大多为露天养殖,需要收集利用水利工程条件下的自然水体,随着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含有各种重金属元素、农药、化学药品的污水也往往通过自然水体向低处池塘汇集,导致池塘内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同时养殖用水的水体中极易滋生各种寄生虫、微生物、细菌等,导致水质变差,影响池塘内鱼虾的生长,使鱼虾的发病率升高,或是鱼体内超标含有多种细菌毒素、各种重金属元素、农药残留等致癌物质,而传统的水利综合净化尾水处理系统投资运行成本高,能源消耗大,无法满足小型渔业养殖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水利综合净化尾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基于水利综合净化尾水处理系统,包括养殖池塘、备用养殖池塘、物化处理区和生物净化处理区,所述物化处理区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处理池,所述第二沉淀池内安装有臭氧发生装置和臭氧搅拌装置,所述生物净化处理区包括依次连通的滤食性动物净化池、微生物净化池和海藻净化池,所述滤食性动物净化池内养殖有河蚌,所述微生物净化池的池水中含有池水中包括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红假单胞菌和乳酸杆菌,所述海藻净化池中种植有小球藻。
7.优选的,所述处理池内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依次分隔有碎石过滤区、细沙过滤区的陶瓷过滤区。
8.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的底部设有通水口,所述碎石过滤区的内侧下端固定有第一滤网且其内侧添加有碎石块,所述细沙过滤区的内侧下端固定有第二滤网且其内侧添加有细沙颗粒。
9.优选的,所述第二隔板的侧壁上端设有通水孔,所述陶瓷过滤区内添加有陶瓷片且其底部设有与滤食性动物净化池相通的排水口。
10.优选的,所述碎石过滤区连通第二沉淀池。
11.优选的,所述海藻净化池中还安装有水车式增氧机。
12.优选的,所述细沙颗粒和陶瓷片的添加高度均低于通水孔的高度。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沉淀池处理后的尾水流入到处理池中,可依次通过处理池中的碎石过滤区、细沙过滤区和陶瓷过滤区,实现了对沉淀后流通水体的逐级过滤,同时可对水体中的有机物进行有效分解,经处理池过滤后的水体再依次流入到滤食性动物净化池、微生物净化池和海藻净化池中进行二次净化处理,滤食性动物净化池内养殖有河蚌,对水体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同时可用于孕育珍珠,实现一定的经济价值,在微生物净化池的水中投放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芽孢杆菌、红假单胞菌和乳酸杆菌,可获得良好的净化效果,对水体有良好的净化作用,海藻净化池中种植有小球藻且设置有水车式增氧机,使水体流动性增大,同时又能促使小球藻更好地吸收氮磷,进一步提高对水体的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处理池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养殖池塘;2、备用养殖池塘;3、物化处理区;301、第一沉淀池;302、第二沉淀池;303、臭氧发生装置;304、臭氧搅拌装置;4、生物净化处理区;401、滤食性动物净化池;402、微生物净化池;403、海藻净化池;404、水车式增氧机;5、处理池;501、第一隔板;502、第二隔板;503、碎石过滤区;504、细沙过滤区;505、陶瓷过滤区;506、通水口;507、第一滤网;508、碎石块;509、第二滤网;510、细沙颗粒;511、通水孔;512、陶瓷片;513、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8.如图1-2所示,一种基于水利综合净化尾水处理系统,包括养殖池塘1、备用养殖池塘2、物化处理区3和生物净化处理区4,物化处理区3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沉淀池301、第二沉淀池302和处理池5,第二沉淀池302内安装有臭氧发生装置303和臭氧搅拌装置304,生物净化处理区4包括依次连通的滤食性动物净化池401、微生物净化池402和海藻净化池403,滤食性动物净化池401内养殖有河蚌,微生物净化池402的池水中含有池水中包括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红假单胞菌和乳酸杆菌,海藻净化池403中种植有小球藻。
19.处理池5内通过第一隔板501和第二隔板502依次分隔有碎石过滤区503、细沙过滤区504的陶瓷过滤区505。
20.第一隔板501的底部设有通水口506,碎石过滤区503的内侧下端固定有第一滤网507且其内侧添加有碎石块508,细沙过滤区504的内侧下端固定有第二滤网509且其内侧添加有细沙颗粒510。
21.第二隔板502的侧壁上端设有通水孔511,陶瓷过滤区505内添加有陶瓷片512且其底部设有与滤食性动物净化池401相通的排水口513,经第二沉淀池302沉淀处理的尾水流入到处理池5中,依次通过处理池5中的碎石过滤区503、细沙过滤区504和陶瓷过滤区505过滤后再排入到生物净化处理区4中经生物净化处理,实现了对沉淀后尾水的逐级过滤,同时可对尾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有效分解。
22.碎石过滤区503连通第二沉淀池302。
23.海藻净化池403中还安装有水车式增氧机404,可提高小球藻的生长速率,从而提高小球藻对尾水的净化效果。
24.细沙颗粒510和陶瓷片512的添加高度均低于通水孔511的高度,使流入到处理池5中的尾水能通过细沙过滤区504中的细沙颗粒510进行高效过滤后再流入到陶瓷过滤区505,从而能提高处理池5对尾水的处理效果。
2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基于水利综合净化尾水处理系统,使用时,养殖池塘1中的尾水可通过高压水泵排入到第一沉淀池301中,然后在排入到第二沉淀池302中,第一沉淀池301通过自然沉降可去除尾水中的大颗粒杂质以及污染物,第二沉淀池302内安装臭氧发生装置303和臭氧搅拌装置304,从而可通过臭氧的强氧化作用以及絮凝作用进一步消除颗粒物质和有机物质,同时能对水体进行有效消毒,经第二沉淀池302处理后的尾水流入到处理池5中,依次通过处理池5中的碎石过滤区503、细沙过滤区504和陶瓷过滤区505,实现了对沉淀后流通水体的逐级过滤,同时可对水体中的有机物进行有效分解,经处理池5过滤后的水体再依次流入到滤食性动物净化池401、微生物净化池402和海藻净化池403中进行二次净化处理,滤食性动物净化池401内养殖有河蚌,对水体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同时可用于孕育珍珠,实现一定的经济价值,在微生物净化池402的水中投放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芽孢杆菌、红假单胞菌和乳酸杆菌,且各种微生物的投放量可根据水质条件的不同进行调整,可获得良好的净化效果,对水体有良好的净化作用,海藻净化池403中种植有小球藻且设置有水车式增氧机404,水车式增氧机404既能使水的流动性增大,又能促使小球藻更好地吸收氮磷,进一步提高对水体的净化效果,经海藻净化池403净化处理后的水体可流入到清理干净的备用养殖池塘2中,用于水产的养殖,以方便对养殖池塘1的底部进行清淤消毒处理,方便再次利用。
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