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折叠式辅助轮支撑臂的制作方法

2022-07-01 21:30: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辅助轮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式辅助轮支撑臂。


背景技术:

2.两轮车辆辅助轮装置主要作用于两轮电动车辆,包括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等,通常包括辅助轮、驱动组件和传动组件,其中,辅助轮安装在传动组件上,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传动组件,使得辅助轮相对于地面紧贴或脱离,达到对停止或慢速形式的车辆进行辅助的目的。
3.现有的辅助轮装置都是通过支撑臂来对辅助轮进行支撑,支撑臂多采用整体式,即作为连杆连接于辅助轮与驱动模块之间,在使用时不仅占用空间,影响美观,而且会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另一种采用向外展开的形式,由其是带动辅助轮向两翼展开,在恶劣环境中会触碰外部物件造成安全影响。
4.因此,急需一种技术来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折叠式辅助轮支撑臂,将与驱动单元连接的第一支撑臂与用于安装辅助轮的第二支撑臂啮合连接形成折叠结构,在拉杆的限位作用下使得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可相互折叠,缩小了辅助轮展开的旋转半径。本装置不仅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可有效节约相对车辆的活动空间,大大提高使用的安全性与美观度,适合市面上大多数辅助轮装置中支撑臂的改进。
6.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7.一种折叠式辅助轮支撑臂,包括可相互啮合的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与驱动单元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臂上活动连接有辅助轮,在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啮合处设置有折叠机构,可实现第一支撑臂与所述第二支撑臂之间的相互折叠。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臂包括驱动连接部和第一齿轮部,所述第二支撑臂包括第二齿轮部和辅助轮安装部,所述第一齿轮部可与所述第二齿轮部啮合构成啮合部,所述啮合部设置有所述折叠机构。
9.进一步地,所述折叠机构包括相互对称设置于所述啮合部两侧的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形成铰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还铰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支撑座铰接。
10.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支撑臂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二支撑臂上开设有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一连接块上开设有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在所述第二连接块上开设有第六通孔和第七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第一通孔和所述第六通孔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配合构成铰接;所述第四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七通孔通过第二螺栓和第二
螺母配合构成铰接。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齿轮部,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二齿轮部。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五通孔位于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四通孔之间。
13.进一步地,所述拉杆的一端通过第三螺栓与第五通孔的配合形成铰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支撑座上的铰接件铰接。
14.进一步地,所述铰接件为限位销轴。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臂与所述第二支撑臂之间的可折叠角度为0
°
~180
°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臂与所述第二支撑臂为金属材质。
17.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折叠式辅助轮支撑臂,将与驱动单元连接的第一支撑臂与用于安装辅助轮的第二支撑臂啮合连接形成折叠结构,在拉杆的限位作用下使得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可相互折叠,缩小了辅助轮展开的旋转半径。本装置不仅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可有效节约相对车辆的活动空间,大大提高使用的安全性与美观度,适合市面上大多数辅助轮装置中支撑臂的改进。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折叠式辅助轮支撑臂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折叠式辅助轮支撑臂的啮合部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折叠式辅助轮支撑臂的爆炸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折叠式辅助轮支撑臂的安装示意图。
23.图示标记:
24.1-第一支撑臂、11-驱动连接部、12-第一齿轮部、2-第二支撑臂、21-第二齿轮部、22-辅助轮安装部、3-折叠机构、31-第一连接块、32-第二连接块、33-拉杆、34-第一通孔、35-第二通孔、36-第三通孔、37-第四通孔、38-第五通孔、39-第六通孔、310-第七通孔、311-第一螺栓、312-第一螺母、313-第二螺栓、314-第一螺母、315-第三螺栓、4-驱动单元、5-驱动支撑座、6-辅助轮、7-啮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如图1和4所示,一种折叠式辅助轮支撑臂,包括可相互啮合的第一支撑臂1和第二支撑臂2,所述第一支撑臂1与驱动单元4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臂2上活动连接有辅助轮6,在所述第一支撑臂1和所述第二支撑臂2的啮合处设置有折叠机构3,可实现第一支撑臂1与所述第二支撑臂2之间的相互折叠。
27.具体的,本装置应用于车辆安全辅助轮上,可代替传统一体式支撑臂,实现辅助轮小半径工作;所述第一支撑臂1与所述第二支撑臂2之间的可折叠角度为0
°
~180
°

28.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支撑臂1包括驱动连接部11和第一齿轮部12,所述第二支撑臂2包括第二齿轮部21和辅助轮安装部22,所述第一齿轮部12可与所述第二齿轮部21啮合构成啮合部7,所述啮合部7设置有所述折叠机构3;本实施例中所述折叠机构3的作用为:
29.1、对啮合部形成连接,是其保持啮合状态;
30.2、可对啮合部进行工作限位,实现相互折叠。
31.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折叠机构3包括相互对称设置于所述啮合部7的两侧的第一连接块31和第二连接块32,所述第一支撑臂1和所述第二支撑臂2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块31和所述第二连接块32形成铰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块31上还铰接有拉杆33,所述拉杆33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单元4的驱动支撑座5铰接。
32.作为本实施例的优化,在所述第一支撑臂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34,在所述第二支撑臂2上开设有第二通孔35,在所述第一连接块31上开设有第三通孔36、第四通孔37和第五通孔38,在所述第二连接块32上开设有第六通孔39和第七通孔310;所述第三通孔36、第一通孔34和所述第六通孔39通过第一螺栓311和第一螺母312配合构成铰接;所述第四通孔37、所述第二通孔35和所述第七通孔310通过第二螺栓313和第二螺母314配合构成铰接。
33.为了达到较好的折叠效果,所述第一通孔34位于所述第一齿轮部12,所述第二通孔35位于所述第二齿轮部21;所述第五通孔38位于所述第三通孔36与所述第四通孔37之间,并不要求三个通孔在同一水平线,可以为等腰三角的三个顶点。
34.作为本实施例中所述拉杆33的连接形式,所述拉杆33的两端均设置有套孔,一端通过第三螺栓315与第五通孔38的配合形成铰接,所述拉杆33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支撑座5上的铰接件铰接;所述铰接件为限位销轴。
35.具体的,此处拉杆33还可为长度可调节的拉杆。
36.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臂1与所述第二支撑臂2为金属材质,可以为不锈钢。
37.以上所述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