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脑脊髓术后辅助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29 14:41: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脑脊髓术后辅助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2.脑脊髓病变症状,脑脊髓病变多见于脱髓鞘病复发和迟发脑脊髓损害导致的临床症状,需要通过脑脊髓手术治疗,脊髓肿瘤患者术后的下床活动时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而异,如果患者在术前、术后均没有明显的运动功能障碍,则在手术之后我们鼓励患者及早地下床,以免在脊髓肿瘤切除术后长时间的卧床造成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以及其他的一些并发症,如果脊髓肿瘤切除术后患者有一定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特别是运动功能障碍,那么我们则应该在患者双下肢的运动功能,完全恢复到正常以后再下床为宜。
3.由于患者在术后需要在床上静养,若患者在床上躺的时间较长,易造成患者肌力不足或者肌张力障碍,在下床活动时行走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脑脊髓术后辅助护理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床上躺的时间较长,易造成患者肌力不足或者肌张力障碍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脑脊髓术后辅助护理装置,包括下床板,所述下床板的底端四角处均安装有支撑腿,支撑腿的底端安装有移动轮,下床板的顶端安装有移动调节组件;
6.移动调节组件包括安装于下床板顶端的床体移动单元,床体移动单元包括安装于下床板底端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至下床板的顶端,电机的顶端安装有转动板。
7.优选的,所述转动板的顶端安装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板,转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的底端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底端对称安装有滑块,滑块滑动连接于滑槽内部,且滑槽对称开设于下床板的顶端,滑块的顶端安装有第一转座,第一转座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
8.优选的,所述第一转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座,第二转座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转杆,第二转杆的两端对称安装有端部转座,其中底端的端部转座与下床板的顶端固定连接。
9.优选的,顶端的所述端部转座顶端安装有上床板,上床板的顶端一侧安装有尾板,上床板的顶端对称安装有栏杆,上床板的底端安装有支撑单元。
10.优选的,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对称安装于上床板底端两侧的插杆,插杆的底端安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底端安装有套筒,插杆插接于套筒的内部,套筒的底端安装有移动块,移动块滑动连接于移动槽内部,移动槽对称开设于下床板顶端的两侧,下床板的顶端安装有腿部运动组件。
11.优选的,所述腿部运动组件包括对称安装于下床板顶端的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安装有顶部球,顶部球的顶端套接有转筒,转筒的顶端安装有托板,托板的顶端对称安装有
侧板,支撑杆插接于连通槽的内部,其中连通槽对称开设于上床板的顶端,连通槽的长度大于支撑杆的厚度,支撑杆的内部安装有腿部按摩组件。
12.优选的,所述腿部按摩组件包括开设于支撑杆顶端的底槽,底槽的顶端开设有球槽,球槽开设于顶部球的内部,顶部球的顶端等角度开设有第一连通孔,第一连通孔与球槽相连通,转筒的底端等角度开设有第二连通孔,第二连通孔的顶端开设有底部连通槽,底部连通槽呈c字型,且底部连通槽的两侧位于侧板内部,底部连通槽的内侧壁上均等距开设有侧部连通槽,侧部连通槽的一侧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贯穿至侧板的内壁上。
13.优选的,所述活动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一侧安装有按摩头,按摩头贯穿至活动槽外侧,限位板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与活动槽内壁固定连接。
14.优选的,所述底槽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侧部槽,侧部槽的内部插接有受压块,受压块呈直角梯形状,受压块的一侧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一侧对称安装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一端与底槽内壁固定连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6.1)、在工作中,通过设置的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转动板转动,从而使得转板进行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滑块在滑槽内部做往复运动,当滑块朝着电机一侧移动时,此时第一转杆倾斜角度变小,带动上床板向下移动,当滑块回移后,推动上床板向上升起,从而使得患者能够随着上床板上下运动,不断感受超重和失重,有利于提高术后感知能力;
17.2)、在工作中,通过设置的支撑杆与下床板固定安装,从而使得上床板向下移动后,带动患者向下移动,而托板上的双腿无法随着身体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双腿与腰部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使得患者双腿运动,从而提高患者双腿的恢复效果,且由于转筒与顶部球转动连接,从而与双腿的转动角度相适配,提高患者的运动舒适度;
18.3)、在工作中,通过设置的上床板向上移动时,连通槽的内壁对受压块进行挤压后,带动受压块朝着底槽内部移动后,从而推动底槽内部气体通过第一连通孔、第二连通孔和底部连通槽处进入到活动槽内部,继而推动按摩头伸出,对患者的双腿产生刺激,当上床板上下运动时,带动按摩头做往复运动,从而对患者的双腿产生按摩效果,从而提高患者双腿肌肉的恢复。
附图说明
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20.在附图中:
21.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的下床板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的上床板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的床体移动单元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的腿部运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发明的腿部按摩组件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下床板;2、支撑腿;3、移动轮;4、移动调节组件;401、床体移动单元;4011、电机;4012、转动板;4013、第一固定杆;4014、转板;4015、第二固定杆;4016、连接板;4017、
滑槽;4018、滑块;4019、第一转座;40110、第一转杆;40111、第二转座;40112、第二转杆;40113、端部转座;402、支撑单元;4021、移动槽;4022、移动块;4023、套筒;4024、插杆;4025、第一弹簧;5、上床板;6、尾板;7、栏杆;8、腿部运动组件;801、连通槽;802、支撑杆;803、顶部球;804、转筒;805、托板;806、侧板;9、腿部按摩组件;901、底槽;902、球槽;903、第一连通孔;904、第二连通孔;905、底部连通槽;906、侧部连通槽;907、活动槽;908、限位板;909、按摩头;910、第二弹簧;911、侧部槽;912、受压块;913、安装板;914、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9.实施例一,由图1-图6给出,本发明包括下床板1,下床板1的底端四角处均安装有支撑腿2,支撑腿2的底端安装有移动轮3,下床板1的顶端安装有移动调节组件4
30.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移动调节组件4包括安装于下床板1顶端的床体移动单元401,床体移动单元401包括安装于下床板1底端的电机4011,电机4011的输出轴贯穿至下床板1的顶端,电机4011的顶端安装有转动板4012,转动板4012的顶端安装有第一固定杆4013,第一固定杆4013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板4014,转板401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杆4015,第二固定杆4015的底端安装有连接板4016,连接板4016的底端对称安装有滑块4018,滑块4018滑动连接于滑槽4017内部,且滑槽4017对称开设于下床板1的顶端,滑块4018的顶端安装有第一转座4019,第一转座4019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40110,第一转杆40110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座40111,第二转座40111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转杆40112,第二转杆40112的两端对称安装有端部转座40113,其中底端的端部转座40113与下床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顶端的端部转座40113顶端安装有上床板5,上床板5的顶端一侧安装有尾板6,上床板5的顶端对称安装有栏杆7,上床板5的底端安装有支撑单元402,支撑单元402包括对称安装于上床板5底端两侧的插杆4024,插杆4024的底端安装有第一弹簧4025,第一弹簧4025的底端安装有套筒4023,插杆4024插接于套筒4023的内部,套筒4023的底端安装有移动块4022,移动块4022滑动连接于移动槽4021内部,移动槽4021对称开设于下床板1顶端的两侧,下床板1的顶端安装有腿部运动组件8;
31.工作时,首先当患者躺在床上需要运动时,此时患者将双腿放在托板805上,此时开启电机4011,从而使得电机4011的输出轴带动转动板4012转动,从而使得转板4014进行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滑块4018在滑槽4017内部做往复运动,当滑块4018朝着电机4011一侧移动时,此时第一转杆40110倾斜角度变小,从而带动第二转杆40112向下转动,从而带动上床板5向下移动,当滑块4018回移后,带动第二转杆40112向上转动,推动上床板5向上升起,从而使得患者能够随着上床板5上下运动,不断感受超重和失重,有利于提高术后感知能力,当上床板5上下移动过程中,此时插杆4024在套筒4023内部做上下运动,同时插杆4024设置多个,从而提高上床板5的运动稳定性。
32.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腿部运动组件8包括对称安装于下床板1顶端的支撑杆802,支撑杆802的顶端安装有顶部球803,顶部球803的顶端套接有转筒804,转筒804
的顶端安装有托板805,托板805的顶端对称安装有侧板806,支撑杆802插接于连通槽801的内部,其中连通槽801对称开设于上床板5的顶端,连通槽801的长度大于支撑杆802的厚度,支撑杆802的内部安装有腿部按摩组件9;
33.当上床板5上下运动过程中,由于患者双腿架在托板805上,而支撑杆802与下床板1固定安装,从而使得上床板5向下移动后,带动患者向下移动,而托板805上的双腿无法随着身体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双腿与腰部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使得患者双腿运动,从而提高患者双腿的恢复效果,且由于转筒804与顶部球803转动连接,从而与双腿的转动角度相适配,提高患者的运动舒适度。
34.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腿部按摩组件9包括开设于支撑杆802顶端的底槽901,底槽901的顶端开设有球槽902,球槽902开设于顶部球803的内部,顶部球803的顶端等角度开设有第一连通孔903,第一连通孔903与球槽902相连通,转筒804的底端等角度开设有第二连通孔904,第二连通孔904的顶端开设有底部连通槽905,底部连通槽905呈c字型,且底部连通槽905的两侧位于侧板806内部,底部连通槽905的内侧壁上均等距开设有侧部连通槽906,侧部连通槽906的一侧开设有活动槽907,活动槽907贯穿至侧板806的内壁上,活动槽907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限位板908,限位板908的一侧安装有按摩头909,按摩头909贯穿至活动槽907外侧,限位板908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弹簧910,第二弹簧910与活动槽907内壁固定连接,底槽90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侧部槽911,侧部槽911的内部插接有受压块912,受压块912呈直角梯形状,受压块912的一侧安装有安装板913,安装板913的一侧对称安装有第三弹簧914,第三弹簧914的一端与底槽901内壁固定连接;
35.当上床板5向上移动时,连通槽801的内壁对受压块912进行挤压后,带动受压块912朝着底槽901内部移动后,从而推动底槽901内部气体通过第一连通孔903、第二连通孔904和底部连通槽905处进入到活动槽907内部,继而推动按摩头909伸出,对患者的双腿产生刺激,当上床板5上下运动时,带动按摩头909做往复运动,从而对患者的双腿产生按摩效果,从而提高患者双腿肌肉的恢复。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