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具有独立增湿组件的新风机组的制作方法

2022-06-28 22:45: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独立增湿组件的新风机组。


背景技术:

2.现有新风机组的增湿组件大多是直接设置在送风管中的,使用时,根据室内的湿度值,通过开启或关闭增湿组件,达到调节新风湿度的目的,即,现有的新风机组中,经新风机净化后的新风必须经过增湿组件才能到达室内,在需要对增湿组件进行维护时,必须关停新风机才能进行操作,不便于对增湿组件进行日常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独立增湿组件的新风机组,以解决上述问题。
4.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具有独立增湿组件的新风机组,包括:新风机,其上设有新风管、送风管、回风管和污风管,所述送风管上连通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余下两端分别连通有第一送风分管和第二送风分管,所述送风管的内部设有湿度传感器;增湿组件,其设于所述第二送风分管上,所述增湿组件包括增湿箱,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送风分管连通,多个湿膜,其沿送风方向间隔设于所述增湿箱内,所述多个湿膜将所述增湿箱分隔为多个增湿腔,多个喷雾管,其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多个增湿腔内,进液管,其设于所述增湿箱内并与所述多个喷雾管连通,所述进液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穿出所述增湿箱的顶部并与设于外部的水泵的出口连通,所述水泵的进口与设于外部的储液罐连通,控制器,其设于外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湿度传感器、三通阀和水泵连接。
5.优选的是,所述的具有独立增湿组件的新风机组,所述多个喷雾管分别通过连接管与所述进液管连通,所述连接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6.优选的是,所述的具有独立增湿组件的新风机组,所述第一送风分管和第二送风分管远离所述三通阀的一端均伸入室内,并与布置在室内的送风管道连通,且所述第一送风分管和第二送风分管远离所述三通阀的一端上均设有单向阀。
7.优选的是,所述的具有独立增湿组件的新风机组,所述增湿箱为两端敞口的中空长方体结构,所述增湿箱的进风端通过四棱锥形的导风筒与所述第二送风分管连通,所述增湿箱的出风端通过四棱锥形的聚风筒与所述第二送风分管连通,其中,所述导风筒的内径沿送风方向逐渐增大,所述聚风筒的内径沿送风方向逐渐减小。
8.优选的是,所述的具有独立增湿组件的新风机组,所述多个湿膜与所述增湿箱可拆卸连接。
9.优选的是,所述的具有独立增湿组件的新风机组,所述增湿箱上沿其送风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开口,任一开口包括竖直贯穿设于所述增湿箱的前侧壁的第一开口,竖直贯穿设于所述增湿箱的后侧壁并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设置的第二开口,以及设于所述增湿箱的
底部并连通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内和第二开口内沿其高度方向的两侧均固设有第一卡条,所述第三开口的下方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固设有第二卡条;所述多个湿膜与所述多个开口一一对应,任一湿膜通过湿膜固定架与所述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卡接,所述湿膜固定架包括底板,其顶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条配合的第二卡槽,两个u形架,其设于两个第二卡槽之间并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间隔相对设置,所述湿膜卡设于所述两个u形架上,任一u形架竖直设置,所述u形架的两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条配合的第一卡槽。
10.优选的是,所述的具有独立增湿组件的新风机组,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均设有密封垫。
11.优选的是,所述的具有独立增湿组件的新风机组,所述u形架的未设置第一卡槽的侧壁上沿其高度方向设有透明视窗。
12.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独立增湿组件的新风机组通过三通阀将送风管、第一送风分管和第二送风分管连接,并将增湿组件设置在第二送风分管上,在需要对增湿组件进行维护时,控制三通阀,使送风管与第一送风分管连通即可,不需要对新风机进行停机操作,以便于对增湿组件进行日常维护。
14.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具有独立增湿组件的新风机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增湿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图2中局部a的剖视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增湿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图4中局部b的剖视图;
20.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湿膜固定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2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独立增湿组件的新风机组,包括:新风机1,其上设有新风管2、送风管3、回风管4和污风管5,所述送风管3上连通有三通阀6,所述三通阀6的余下两端分别连通有第一送风分管7和第二送风分管8,所述送风管3的内部设有
湿度传感器;增湿组件,其设于所述第二送风分管8上,所述增湿组件包括增湿箱9,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送风分管8连通,多个湿膜10,其沿送风方向间隔设于所述增湿箱9内,所述多个湿膜10将所述增湿箱9分隔为多个增湿腔,多个喷雾管11,其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多个增湿腔内,进液管12,其设于所述增湿箱9内并与所述多个喷雾管11连通,所述进液管12的一端封闭,另一端穿出所述增湿箱9的顶部并与设于外部的水泵13的出口连通,所述水泵13的进口与设于外部的储液罐14连通,控制器,其设于外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湿度传感器、三通阀6和水泵13连接。
24.上述实施方案中,具有独立增湿组件的新风机组包括新风机和增湿组件。新风机上设有新风管、送风管、回风管和污风管,新风管的一端与室外连通,另一端与新风机的新风进口连通,送风管的一端与新风机的新风出口连通,另一端与一三通阀的进口端连通,回风管的一端与室内连通,另一端与新风机的回风口连通,污风管的一端与新风机的污风出口连通,另一端与室外连通;三通阀为“一进两出”的电磁三通阀,三通阀的余下两端分别连通有第一送风分管和第二送风分管,第一送风分管和第二送风分管的出风端位于室内;送风管的内部设有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经新风机净化后的空气湿度;增湿组件设置在第二送风分管上,用于对进入第二送风分管内的净化空气进行加湿,具体的,增湿组件包括增湿箱、多个湿膜、多个喷雾管、进液管、水泵、储液罐和控制器,增湿箱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送风分管连通,增湿箱的内部沿送风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湿膜,多个湿膜将增湿箱的内部分隔为多个增湿腔,每个增湿腔内垂直于送风方向设有一个喷雾管,每个喷雾管均与设于增湿箱内的进液管连通,进液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穿出增湿箱的顶部与设于外部的水泵连通,水泵与设于外部的储液罐,储液罐用于存储增湿用水,增湿箱的外部还设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湿度传感器、三通阀和水泵连接。
25.使用时,经新风机净化后的空气经新风出口进入送风管,送风管内的湿度传感器检测净化后的空气的湿度,并将检测值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再根据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值,控制三通阀和水泵的启闭,具体的,若检测值小于等于预设阈值,说明空气干燥,则控制器控制三通阀使送风管与第二送风分管连通,同时控制水泵开启,使净化后的空气进入第二送风分管,经增湿组件增湿后,在排到室内,以提高室内的空气湿度,若检测值大于预设阈值,说明空气湿润,则控制器控制三通阀使送风管与第一送风分管连通,同时控制水泵关闭,使净化后的空气进入第一送风分管,并经第一送风分管排到室内,以避免室内的空气湿度过大,此时,增湿组件不启用,可以在新风机不停机的情况下,对增湿组件进行日常维护,进一步的,也可以根据增湿组件的维护需要,手动控制控制器,使送风管与第一送风分管连通,对增湿组件进行日常维护。
26.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独立增湿组件的新风机组不仅可以实现对净化后的空气进行增湿处理,还能实现在新风机不停机的情况下,对增湿组件进行日常维护。
27.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具有独立增湿组件的新风机组,所述多个喷雾管11分别通过连接管与所述进液管12连通,所述连接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这里,通过在每个连接管上均设置一个电磁阀,并将电磁阀与控制器连接,以根据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值所处的阈值区间,控制相应的电磁阀开启,以快速将净化后的空气加湿到令人舒适的湿度范围。具体的,如图2所示,在增湿箱内设置3个湿膜和3个喷雾管,连接管上的电磁阀沿送风方向依次为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当湿度传感
器检测到的湿度值处于35-50%时,控制器控制三通阀使送风管与第二送风分管连通,同时控制水泵和第三电磁阀开启,对净化后的空气进行一级加湿;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值处于20-35%时,控制器控制三通阀使送风管与第二送风分管连通,同时控制水泵、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开启,对净化后的空气进行二级加湿;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值处于0-20%时,控制器控制三通阀使送风管与第二送风分管连通,同时控制水泵、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开启,对净化后的空气进行三级加湿;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值大于50%时,控制器控制三通阀使送风管与第一送风分管连通,不对净化后的空气进行加湿处理。
28.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具有独立增湿组件的新风机组,所述第一送风分管7和第二送风分管8远离所述三通阀6的一端均伸入室内,并与布置在室内的送风管道15连通,且所述第一送风分管7和第二送风分管8远离所述三通阀6的一端上均设有单向阀16。这里,将第一送风分管和第二送风分管均与室内新风管道连通,并增设单向阀,以简化室内新风管道的布置。
29.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具有独立增湿组件的新风机组,所述增湿箱9为两端敞口的中空长方体结构,所述增湿箱9的进风端通过四棱锥形的导风筒17与所述第二送风分管8连通,所述增湿箱9的出风端通过四棱锥形的聚风筒18与所述第二送风分管8连通,其中,所述导风筒17的内径沿送风方向逐渐增大,所述聚风筒18的内径沿送风方向逐渐减小。这里,通过在增湿箱的两端增设导风筒和聚风筒,以对净化后的空气进行导流,完成空气加湿。
30.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具有独立增湿组件的新风机组,所述多个湿膜10与所述增湿箱9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定期更换湿膜,避免因湿膜污染而导致的空气污染。
31.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具有独立增湿组件的新风机组,所述增湿箱9上沿其送风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开口,任一开口包括竖直贯穿设于所述增湿箱9的前侧壁的第一开口,竖直贯穿设于所述增湿箱9的后侧壁并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设置的第二开口,以及设于所述增湿箱9的底部并连通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内和第二开口内沿其高度方向的两侧均固设有第一卡条19,所述第三开口的下方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固设有第二卡条20;所述多个湿膜10与所述多个开口一一对应,任一湿膜10通过湿膜固定架与所述第一卡条19和第二卡条20卡接,所述湿膜固定架包括底板21,其顶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条20配合的第二卡槽22,两个u形架23,其设于两个第二卡槽22之间并沿所述底板21的长度方向间隔相对设置,所述湿膜10卡设于所述两个u形架23上,任一u形架23竖直设置,所述u形架23的两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条19配合的第一卡槽24。这里,列举了一种优选的湿膜和增湿箱的可拆卸连接方式,通过开口和湿膜固定架卡接,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具体的,安装时,先将湿膜卡设在两个u形架内,然后手握底板,将两个u形架上的第一卡槽与开口上的对应的第一卡条卡接并向上移动湿膜固定架直至第二卡槽与第二卡条卡接,即完成湿膜的安装;拆卸时,先手握底板,然后向下移动湿膜固定架,直至两个u形架上的第一卡槽与开口上的对应的第一卡条完全分离,即完成湿膜的拆卸,拆卸后,在更换新的湿膜即可。
32.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具有独立增湿组件的新风机组,所述第一卡槽24和第二卡槽22内均设有密封垫25,以在湿膜固定架与开口卡接后,密封开口。
33.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具有独立增湿组件的新风机组,所述u形架23的未设置第一卡槽24的侧壁上沿其高度方向设有透明视窗26,以便于观察湿膜的污染情况。
34.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