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动泊车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6-25 17:56: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充电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动泊车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2.零排放零污染的电动车是未来主要的交通工具,当今电动车发展迅速,在市场上占有的份额越来越大;然而,电动车相关的技术和配套还存在很多缺点,迫在眉睫需要解决技术问题就是充电续航问题,这需要在公路和停车场等区域建立更多更有效、更快捷的充电站,以保证满足庞大数量电动车的充电需求。传统的停车场中,充电站的数量有限,电动车充电时需要将车辆停泊在相应的充电位置上;然而,当充电位置有电动车进行充电时,其他需要充电的电动车只能等该电动车完成充电并由车主驶离才能使用充电;可见,传统的充电方式相当困难、交替效率低,使用体验欠佳;尽管市场上有一种自动泊车系统能辅助统筹整个停车场的泊车空间,该系统利用自动行驶运输车可把车辆停泊在闲置的泊车位置中,但这种自动泊车系统不能解决电动车充电的问题,而且在使用该自动泊车系统前需要对原来停车场进行大规模改造,投入成本较大。
3.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动泊车充电系统,本自动泊车充电系统能辅助统筹整个停车场的泊车空间,同时可有序安排目标电动车进行充电。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自动泊车充电系统,包括,
7.可移动甲板,用于装载目标电动车;
8.自动导航车,通过可移动甲板把目标电动车搬运至充电位置;所述自动导航车沿控制系统下发的设定路线行走;
9.充电连接器,包括电连接目标电动车充电端的充电端连接装置、及电连接充电站供电端的供电端连接装置;所述充电端连接装置设置于可移动甲板上,并随可移动甲板移动;所述供电端连接装置设置于充电站上;所述充电端连接装置和供电端连接装置分别由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充电位置中,充电端连接装置与供电端连接装置彼此电连接。
10.所述充电端连接装置包括电连接目标电动车充电端的充电连接头,所述充电连接头相对可移动甲板活动式设置;所述供电端连接装置包括电连接充电站供电端的供电连接头、及用于校正充电连接头的校正推杆;所述供电连接头和校正推杆分别纵向移动设置;当所述校正推杆移动至触碰充电连接头时,活动的充电连接头自动校正;所述供电连接头移动至与校正状态的充电连接头电连接。
11.所述充电连接头上设置有电连接目标电动车充电端的充电部,充电部随充电连接头活动;所述供电连接头上设置有电连接充电站供电端的供电部,供电部随供电连接头移
动;所述供电端连接装置还包括用于纠正充电连接头横向位置的纠偏组件,通过纠正充电连接头的横向位置使充电部与供电部对应,供电部纵向移动至与充电部电连接。
12.纠偏组件方案一:
13.所述纠偏组件包括第一纠偏部件和第二纠偏部件,第一纠偏部件和第二纠偏部件分别横向移动设置,第一纠偏部件与第二纠偏部件彼此相对横向靠近移动或彼此相对横向远离移动;所述充电连接头和供电连接头分别位于第一纠偏部件与第二纠偏部件之间;所述第一纠偏部件与第二纠偏部件彼此相对横向靠近移动以夹住充电连接头,使充电连接头实现横向位置纠偏,以使供电部与充电部纵向对应;
14.所述供电端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一纵向导轨、横向导轨支架、第二纵向导轨、用于驱动横向导轨支架在第一纵向导轨上纵向移动的第一纵向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供电连接头在第二纵向导轨上纵向移动的第二纵向驱动组件、及用于驱动第一纠偏部件和第二纠偏部件在横向导轨支架横向移动的横向驱动组件;所述校正推杆、第二纵向导轨、第一纠偏部件和第二纠偏部件分别设置于横向导轨支架上,并随横向导轨支架纵向移动;所述供电连接头设置于第二纵向导轨上;所述第一纵向驱动组件设置于横向导轨支架与第一纵向导轨之间;所述第二纵向驱动组件设置于供电连接头与第二纵向导轨之间;所述横向驱动组件设置于两纠偏部件与横向导轨支架之间。
15.纠偏组件方案二:
16.所述纠偏组件包括设置于充电连接头上的识别定位码、及拍摄寻找识别定位码的纠偏摄像模块;所述供电连接头横向移动设置,所述纠偏摄像模块随供电连接头横向移动;当所述纠偏摄像模块随供电连接头横向移动至寻找到所述识别定位码时,控制系统控制供电连接头刹车;
17.所述供电端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一纵向导轨、横向导轨支架、第二纵向导轨、用于驱动横向导轨支架在第一纵向导轨上纵向移动的第一纵向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供电连接头在第二纵向导轨上纵向移动的第二纵向驱动组件、及用于驱动第二纵向导轨在横向导轨支架横向移动的横向驱动组件;所述校正推杆和第二纵向导轨分别设置于横向导轨支架上,并随横向导轨支架纵向移动;所述供电连接头设置于第二纵向导轨上;所述第一纵向驱动组件设置于横向导轨支架与第一纵向导轨之间;所述第二纵向驱动组件设置于供电连接头与第二纵向导轨之间;所述横向驱动组件设置于第二纵向导轨与横向导轨支架之间;所述纠偏摄像模块设置于供电连接头上。
18.所述充电连接头上设有充电端面;所述校正推杆上设有供电端面;所述供电端面随校正推杆移动至与充电端面抵触,充电端面自动校正至与供电端面贴合。
19.所述充电连接头上设置有条形的活动槽;所述充电端连接装置还包括竖向延伸的导柱,导柱伸入活动槽中,充电连接头相对导柱摆动和/或移动。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21.本发明能有效解决电动车在停车场的充电问题,使目标电动车(需要充电的电动车)自动、快捷地连接上停车场内的充电站进行充电,无需车主现场等待充电车位,有效提升了充电效率,用户使用体验好,能辅助统筹停车场的泊车空间。具体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自动泊车充电系统设置了用于装载目标电动车的可移动甲板、沿设定路线行走的自动导航车(如agv小车)、及设置于可移动甲板与充电站之间的充电连接器;控制系统根据可
移动甲板上目标充电车的电量情况、停泊先后顺序等参数统筹安排充电任务;自动导航车可将完成充电的目标电动车通过可移动甲板搬运至初始停车位置,随后自动导航车通过可移动甲板把目标电动车搬运至充电位置,并通过充电连接器使可移动甲板上的目标电动车与充电站电连接,使充电位置上的目标电动车可电连接充电站进行充电。本自动泊车充电系统适合正在逐渐升级增设多个充电站的传统停车场或全自动泊车的新型停车场使用;即无论是传统的停车场要升级为半自动或者全自动泊车停车场,或现有的全自动泊车停车场方案,本自动泊车充电系统都适用。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自动泊车充电系统的俯视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自动泊车充电系统的立体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充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供电端连接装置的俯视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供电端连接装置的爆炸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可移动甲板到达充电位置时的立体图。
28.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可移动甲板到达充电位置时的俯视图。
29.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校正推杆纵向移动以校正充电连接头时的立体图。
30.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校正推杆纵向移动以校正充电连接头时的俯视图。
31.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纠偏组件纠正充电连接头横向位置时的立体图。
32.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纠偏组件纠正充电连接头横向位置时的俯视图。
33.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供电连接头与充电连接头电连接时的立体图。
34.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供电连接头与充电连接头电连接时的俯视图。
35.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可移动甲板到达充电位置时的立体图。
36.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可移动甲板到达充电位置时的俯视图。
37.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校正推杆纵向移动以校正充电连接头时的立体图。
38.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校正推杆纵向移动以校正充电连接头时的俯视图。
39.图1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纠偏摄像模块寻找识别定位码时的立体图。
40.图1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纠偏摄像模块寻找识别定位码时的俯视图。
41.图2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供电连接头与充电连接头电连接时的立体图。
42.图2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供电连接头与充电连接头电连接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44.参见图1-图13,本实施例涉及的自动泊车充电系统,包括,
45.第一实施例
彼此相对横向靠近移动或彼此相对横向远离移动;充电连接头13和供电连接头26分别位于第一纠偏部件27与第二纠偏部件27’之间,其中供电连接头26固定设置于第一与第二纠偏部件之间的正中央,充电连接头13则可横向自由活动;第一纠偏部件27与第二纠偏部件27’彼此相对横向靠近移动以夹住充电连接头13,使充电连接头13横向移动至两纠偏部件之间正中央进而实现横向位置纠偏,以使供电部2601与充电部1302纵向对应。
54.进一步地,供电端连接装置200还包括供电基体21、第一纵向导轨22、横向导轨支架23、第二纵向导轨25、用于驱动横向导轨支架23在第一纵向导轨22上纵向移动的第一纵向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供电连接头26在第二纵向导轨25上纵向移动的第二纵向驱动组件、及用于驱动第一纠偏部件27和第二纠偏部件27’在横向导轨支架23横向移动的横向驱动组件。第一纵向导轨22设置两根且分别固定设置于供电基体21顶部两侧,第一纵向导轨22纵向延伸;横向导轨支架23两端分别滑动式支承于两侧第一纵向导轨22顶部,横向导轨支架23横向延伸;校正推杆24、第二纵向导轨25、第一纠偏部件27和第二纠偏部件27’分别设置于横向导轨支架23上,并随横向导轨支架23纵向移动,其中,校正推杆24和第二纵向导轨25分别固定设置于横向导轨支架23上,第一纠偏部件27和第二纠偏部件27’分别横向移动式设置于横向导轨支架23上,第一纠偏部件27和第二纠偏部件27’分别纵向延伸;供电连接头26纵向滑动的设置于第二纵向导轨25上,供电连接头26和第二纵向导轨25分别纵向延伸;第一纵向驱动组件设置于横向导轨支架23与第一纵向导轨22之间;第二纵向驱动组件设置于供电连接头26与第二纵向导轨25之间;横向驱动组件设置于两纠偏部件与横向导轨支架23之间;具体地,第一纵向驱动组件、第二纵向驱动组件和横向驱动组件分别可采用现有的驱动方式,如:螺杆螺母驱动方式、齿轮齿条驱动方式、链轮链条驱动方式、气缸或油缸驱动方式等。
55.进一步地,充电连接头13端面上设有横向延伸的充电端面1301;校正推杆24端面上设有横向延伸的供电端面2401;供电端面2401随校正推杆24移动至与充电端面1301抵触,由于充电端面1301可随充电连接头13活动,所以充电端面1301可自动校正至与供电端面2401贴合,为后面供电连接头26与充电连接头13的电连接做好准备。
56.进一步地,充电连接头13内侧开设有条形的活动槽1303,活动槽1303顶部和底部分别开口设置;充电端连接装置100还包括连接头支架11和竖向延伸的导柱12;连接头支架11一端连接可移动甲板400、另一端固定连接导柱12顶端;导柱12底端伸入活动槽1303中并固定连接可移动甲板400,导柱12限定充电连接头13的活动,充电连接头13相对导柱12摆动、或移动、或同时摆动移动,以使充电连接头13可自动校正。
57.自动泊车充电系统具体操作如下:
58.1.用户把需要充电的电动车停泊在可移动甲板400上,车主通过充电线缆使充电端连接装置100电连接电动车的充电端(一般是指充电插口)上;系统把需要执行充电的电动车标记为目标电动车500;
59.2.控制系统向自动导航车300下发运输指令,自动导航车300根据运输指令对应的路线行走至相应的目标电动车500下方,自动导航车300将载有目标电动车500的可移动甲板400顶起,并沿系统规划的路线运输至与充电站b对应的充电位置a中;
60.3.充电位置a和/或充电站b中各传感模块监测到目标电动车到达充电位置a时,充电端连接装置100中的充电连接头13随可移动甲板400移动至平行靠近供电端连接装置200
中的供电连接头26和校正推杆24;控制系统下发接电指令到供电端连接装置200上,供电端连接装置200执行接电指令,使目标电动车接入电源;
61.4.充电端连接装置100与供电端连接装置200彼此实现电连接后向控制系统反馈相应的信号,控制系统收到相应的信号后确认两连接装置(100和200)彼此已电连接并有充电信号;
62.5.控制系统向自动导航车300下发指令,以控制自动导航车300 卸下可移动甲板400并离开;
63.6.当上一辆目标电动车500完成充电时,控制系统向自动导航车300下发指令,以控制自动导航车300通过相应的可移动甲板400把完成充电的目标电动车500运输至初始位置;
64.7.控制系统向相同(与第6项相同的自动导航车300)或不同的自动导航车300下发另一充电认为,以控制自动导航车300把下一辆目标电动车500运输至充电位置a上进行充电;本系统依此循环工作。
65.上述第3项中,供电端连接装置200执行接电指令如下:
66.参见图6和图7,自动导航车300通过可移动甲板400把目标电动车运输至充电位置a中,充电端连接装置100中的充电连接头13大致平行对上供电端连接装置200中的校正推杆24;
67.参见图8和图9,校正推杆24、供电连接头26、第一纠偏部件27和第二纠偏部件27’分别纵向移动,其中校正推杆24上的供电端面2401平行压住充电连接头13上的充电端面1301,充电连接头13自动校正,供电端面2401与充电端面1301相互贴合;
68.参见图10和图11,第一纠偏部件27和第二纠偏部件27’彼此横向靠近移动,以夹住充电连接头13,由于第一纠偏部件27和第二纠偏部件27’分别同时同步移动,所以有效驱动充电连接头13横向移动至中央位置,使供电部2601与充电部1302纵向对应;
69.参见图12和图13,供电连接头26再次纵向移动,使供电部2601与充电部1302有效电连接,使供电端连接装置200与充电端连接装置100电连接,进而实现目标电动车500的充电连接。
70.第二实施例
71.参见图14-图21,本实施例涉及自动泊车充电系统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纠偏组件包括设置于充电连接头13上的识别定位码1304、及拍摄寻找识别定位码1304的纠偏摄像模块28;识别定位码1304优选设置于充电端面1301上,且位于充电部1302上方,识别定位码1304优选qrcode等;供电连接头26横向移动设置,纠偏摄像模块28随供电连接头26横向移动,识别定位码1304与纠偏摄像模块28的高度位置相近或相同;当纠偏摄像模块28随供电连接头26横向移动至寻找到识别定位码1304时,控制系统控制供电连接头26刹车。
72.进一步地,供电端连接装置200还包括第一纵向导轨22、横向导轨支架23、第二纵向导轨25、用于驱动横向导轨支架23在第一纵向导轨22上纵向移动的第一纵向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供电连接头26在第二纵向导轨25上纵向移动的第二纵向驱动组件、及用于驱动第二纵向导轨25在横向导轨支架23横向移动的横向驱动组件;校正推杆24和第二纵向导轨25分别设置于横向导轨支架23上,并随横向导轨支架23纵向移动;供电连接头26设置于第二纵向导轨25上;第一纵向驱动组件设置于横向导轨支架23与第一纵向导轨22之间;第二纵
向驱动组件设置于供电连接头26与第二纵向导轨25之间;横向驱动组件设置于第二纵向导轨25与横向导轨支架23之间;纠偏摄像模块28固定设置于供电连接头26上。
73.本实施例中,供电端连接装置200执行接电指令如下:
74.参见图14和图15,自动导航车300通过可移动甲板400把目标电动车运输至充电位置a中,充电端连接装置100中的充电连接头13大致平行对上供电端连接装置200中的校正推杆24;
75.参见图16和图17,校正推杆24和供电连接头26分别纵向移动,其中校正推杆24上的供电端面2401平行压住充电连接头13上的充电端面1301,充电连接头13自动校正,供电端面2401与充电端面1301相互贴合;
76.参见图18和图19,供电连接头26和纠偏摄像模块28同时同步横向移动,以寻找识别定位码1304;当纠偏摄像模块28寻找到识别定位码1304时,控制系统控制供电连接头26停止移动,此时供电部2601与充电部1302纵向对应;
77.参见图20和图21,供电连接头26再次纵向移动,使供电部2601与充电部1302有效电连接,使供电端连接装置200与充电端连接装置100电连接,进而实现目标电动车500的充电连接。
78.其他未述部分与第一实施例基本一致,这里不再详细分析说明。
79.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