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正极层和全固体电池的制作方法

2022-06-25 10:15: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正极层和全固体电池。


背景技术:

2.近年来,由于电脑和便携电话等电子设备的轻量化、无线化等,需要开发能够反复使用的二次电池。作为二次电池,有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等。这些之中,锂离子电池具有轻量、高电压、高能量密度的特征,因此备受关注。
3.在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的汽车领域内,高电池容量的二次电池的开发也受到重视,锂离子电池的需求有增加的倾向。
4.锂离子电池由正极层、负极层和配置于它们之间的电解质形成,电解质中,使用例如使六氟化磷酸锂等支持电解质溶于有机溶剂的电解液或固体电解质。现在,广泛普及的锂离子电池使用包含有机溶剂的电解液,因此是可燃性的。因此,需要用于确保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的材料、结构和系统。与此相对,通过使用阻燃性的固体电解质作为电解质,期待能够简化上述材料、结构和系统,认为能够实现增加能量密度、降低制造成本、和提高生产率。以下,将使用固体电解质的电池称为“全固体电池”。
5.固体电解质能够大致分为有机固体电解质和无机固体电解质。一般来说,固体电解质层中使用的固体电解质、和为了与活性物质一起构成正极层或负极层而使用的固体电解质以常温(例如25℃)下的离子电导率高的无机固体电解质为主流。作为无机固体电解质,可以举出例如氧化物系固体电解质、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卤化物系固体电解质。这些无机固体电解质的25℃下的离子电导率为10-4
~10-2
s/cm左右。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在固体电解质层、正极层和负极层中使用了无机固体电解质的全固体电池。
6.现有技术文献
7.专利文献
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109747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涉及的正极层是全固体电池中使用的正极层,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和固体电解质,上述正极层的填充率为85%以上,上述正极活性物质的空隙率为5%以下。
附图说明
10.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正极层的截面的示意图。
11.图2是表示比较例中的正极层的截面的放大示意图。
12.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正极层的截面的放大示意图。
13.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全固体电池的截面的示意图。
14.附图标记说明
15.1 固体电解质
16.2 正极活性物质
17.3 正极集电体
18.4 未填充部分
19.6 空隙
20.7 负极活性物质
21.8 负极集电体
22.10 固体电解质层
23.20 正极层
24.30 负极层
25.100 全固体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26.(获得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经过)
27.对于专利文献1所示的全固体电池的正极层而言,为了提高正极层的填充率、有效地利用正极层,正极层经过高压加压的工序而制造。不进行高压加压的情况下,例如,正极层的填充率为70%左右。另一方面,进行高压加压的情况下,正极层的填充率比不进行高压加压时提高,例如为85%以上。
28.然而,通过高压加压,正极活性物质产生龟裂,正极活性物质的空隙率例如从5%以下变大到10%左右。像这样,本发明人等发现,为了提高填充率而对正极层进行加压的情况下,存在以下问题:受正极活性物质的空隙率上升的影响而正极活性物质的导电性降低,不能以正极层整体的形式有效利用。
29.全固体电池中,为了提高电池特性,需要有效利用正极层。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全固体电池的电池特性的正极层以及使用其的全固体电池。更具体来说,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抑制正极活性物质的导电性的降低,能够提高全固体电池的电池特性的正极层。
30.(本发明的概要)
31.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涉及的正极层是全固体电池中使用的正极层,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和固体电解质,上述正极层的填充率为85%以上,上述正极活性物质的空隙率为5%以下。
32.因此,由于是正极层的填充率高的状态,因而电池的能量密度变高。另外,正极层中的固体电解质的未填充部分少,因此正极活性物质与固体电解质的接合面的面积也增加,正极活性物质被更有效地利用。因此,正极层能够提高全固体电池的电池容量。此外,由于正极活性物质的空隙率为5%以下这样低,因此能够始终较高地保持正极活性物质的导电性。因此,正极层能够提高全固体电池的电池特性。
33.另外,例如上述正极活性物质由多个球状粒子形成,上述多个球状粒子中,粒子的纵横尺寸比为1.6以下的粒子数相对于全部粒子数的比例可以为80%以上。另外,例如上述多个球状粒子的平均纵横尺寸比可以为1.0以上且1.2以下。
34.由此,构成正极活性物质的多个球状粒子中,接近正球的形状的粒子变多,正极层
的填充率进一步提高。具体来说,球状粒子为接近正球的形状的情况下,球状粒子的每单位体积的表面积变小。因此,在进行加压等提高正极层的填充率的制造工序中等,抑制正极活性物质阻碍固体电解质的流动。也就是说,固体电解质容易遍布在正极层中,结果导致正极层的填充率提高。因此,正极层能够提高全固体电池的电池特性。
35.另外,例如,上述固体电解质可以为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或卤化物系固体电解质。
36.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和卤化物系固体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高,容易提高全固体电池的电池特性。另外,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和卤化物系固体电解质与氧化物系固体电解质相比,通过施加温度容易软化,因而能够进一步使正极层高填充化。因此,正极层能够提高全固体电池的电池特性。
37.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涉及的全固体电池具备上述正极层。
38.因此,由于全固体电池具备上述正极层,因而能够实现电池特性提高了的全固体电池。
39.如上述所,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全固体电池的电池特性的正极层以及使用其的全固体电池。
40.以下,对于本实施方式更详细地进行说明。
41.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均表示涵盖性的或具体的例子。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表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和连接形态、以及工序等为一例,并没有限制本发明的意思。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之中,对于独立技术方案中没有记载的构成要素,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
42.另外,各图是为了示出本发明而适当强调、省略、或进行了比率的调整的示意图,未必是严格地图示的图,有时与实际的形状、位置关系、和比率不同。各图中,对于实质上相同的构成赋予同一符号,有时省略或简化重复的说明。
43.另外,本说明书中,截面图是表示将正极层或全固体电池的俯视下的中心部沿层叠方向(各层的厚度方向)截断时的截面的图。
44.(实施方式)
45.[正极层]
[0046]
对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全固体电池用的正极层20,利用图1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正极层20的截面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的正极层20例如形成于正极集电体3上。正极层20用于全固体电池,包含固体电解质1和正极活性物质2。固体电解质1与正极活性物质2的比例例如以重量换算计为固体电解质:正极活性物质在50∶50~5∶95的范围内,也可以在30∶70~10∶90的范围内。这是由于,通过在该范围内,容易确保正极层20中的离子传导路径和电子传导路径这两者。需要说明的是,正极层20中可以添加乙炔黑或科琴黑(注册商标)等导电助剂。
[0047]
正极集电体3例如由金属箔形成。作为金属箔,可以使用例如不锈钢(sus)、铝、镍、钛、铜等的金属箔。
[0048]
正极层20中高度填充有构成正极层20的材料,具体来说,正极层20的填充率为85%以上。由于是正极层20的填充率高的状态,因而使用正极层20的全固体电池的能量密度变高。
[0049]
阻碍构成正极层20的材料的填充的主要原因是,在正极活性物质2之间存在固体
电解质1的未填充部分4。在高填充的正极层20的情况下,在正极层20中未填充部分4少。也就是说,正极活性物质2与固体电解质1的接合面的面积也增大,容易发生接合面附近的离子与电子带来的电极反应,其结果是,正极活性物质2被更有效地利用,因此导致使用正极层20的全固体电池的电池容量提高。
[0050]
需要说明的是,填充率是指如下的比例,即,构成正极层20的材料的体积相对于正极层20的表观上的总体积所占的比例,换言之,构成正极层20的材料的体积相对于构成正极层20的材料与未填充部分4的合计体积所占的比例。
[0051]
[正极活性物质]
[0052]
接着,对正极活性物质2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正极活性物质2例如由多个球状粒子形成。
[0053]
本实施方式中的正极活性物质2的材料中,可以使用例如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可以举出例如licoo2、linio2、limn2o4、licopo4、linipo4、lifepo4、limnpo4、将这些化合物的过渡金属用一种或两种不同种类元素置换而得到的化合物等。作为通过将上述化合物的过渡金属用一种或两种不同种类元素置换而得到的化合物,可以使用lini
1/3
co
1/3
mn
1/3
o2、lini
0.8
co
0.15
al
0.05
o2、lini
0.5
mn
1.5
o2等公知的材料。正极活性物质2中使用的材料可以使用一种,或者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0054]
正极活性物质2的材料通过使多个一次粒子凝聚并造粒,例如以成形成1μm以上且100μm以下的球状的二次粒子的形态使用。也就是说,构成正极活性物质2的多个球状粒子分别为例如多个一次粒子凝聚而成的二次粒子。为了提高电极的能量密度使正极活性物质的粒径微细化的情况下,电极的形成工序中的处理性降低,因此,正极活性物质2通过对微细化到亚微米程度的多个一次粒子进行造粒,使用多个一次粒子凝聚而成的二次粒子,能够兼顾能量密度和处理性的提高。
[0055]
但是,按照这种方式形成的正极活性物质2成为在多个一次粒子之间残留有空隙的结构。若为了提高正极层20的填充率而进行高压加压,则构成正极活性物质2的多个二次粒子从球状变形到扁平形状,伴随着变形,在正极活性物质2的内部以从高压加压前存在的空隙为起点发生龟裂,正极活性物质2内的空隙区域变大。也就是说,正极活性物质2的空隙率变高。因此,正极活性物质2的导电性降低。
[0056]
在此,使用图2,对比较例中的正极活性物质和正极层进行说明。
[0057]
图2是表示比较例中的正极层的截面的放大示意图。比较例中的正极层包含固体电解质1和正极活性物质2x。正极活性物质2x由多个粒子形成。多个粒子分别是在图2中省略图示的多个一次粒子凝聚而成的二次粒子。在正极活性物质2x的内部含有空隙5。空隙5包含多个一次粒子之间的空隙,例如通过正极活性物质2x被高压加压,空隙5比高压加压前更扩展。
[0058]
另外,在比较例中的正极层中,构成正极活性物质2的多个二次粒子之间存在固体电解质1的未填充部分4。
[0059]
接着,使用图3,对本实施方式中的正极活性物质2和正极层20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0060]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正极层20的截面的放大示意图。如上所述正极层20包含固体电解质1和正极活性物质2。正极活性物质2例如由多个球状粒子形成。构成正极活性
物质2的多个球状粒子分别是图3中省略图示的多个一次粒子凝聚而成的二次粒子。
[0061]
在由多个二次粒子形成的正极活性物质2的内部含有空隙6。空隙6包含多个一次粒子之间的空隙。本实施方式中,空隙6与空隙5不同,是没有通过高压加压而扩展的空隙,正极活性物质2的空隙率为5%以下。由此,正极活性物质2内部的电子的传导不易受到阻碍,因此能够抑制正极活性物质2的导电性的降低。
[0062]
另外,在正极层20中,构成正极活性物质2的多个二次粒子之间的固体电解质1的未填充部分4比比较例中的正极层减少。这是由于,正极层20被固体电解质1高填充化,因此正极层20的填充率为85%以上。未填充部分4是正极层20中的没有填充构成正极层20的材料的空隙。
[0063]
如上所述,正极层20中,正极活性物质2内的抑制空隙扩大与正极层20的高填充是兼顾的状态。通过使用这样的正极层20,能够提高全固体电池的电池特性。为了制造这样的正极层20,例如,对构成正极层20的材料进行加热,在使固体电解质1软化的状态下,对构成正极层20的材料进行加压。也就是说,正极层20的制造方法包括通过对构成正极层20的材料进行加热加压来提高正极层20的填充率的工序。具体来说,提高填充率的工序中,在固体电解质1的熔点(摄氏度)的60%以上的温度(摄氏度)下对构成正极层20的材料进行加热加压。
[0064]
在固体电解质1未软化的状态下对构成正极层20的材料进行加压的情况下,加压压力从上下方向直接向正极活性物质2传递。其结果是,构成正极活性物质2的多个二次粒子变形成扁平形状,正极活性物质内的空隙区域扩大。另一方面,在固体电解质1软化了的状态下对构成正极层20的材料进行加压的情况下,固体电解质1的流动性提高,且固体电解质1处于容易变形的状态。因此,通过加热加压,固体电解质1遍布正极活性物质2周围整体,加压压力分散,从构成正极活性物质2的多个二次粒子的周围整体均匀地施加。因此,能够抑制构成正极活性物质2的多个二次粒子的变形、即能够抑制正极活性物质2内的空隙6的扩大。
[0065]
另外,由于固体电解质1软化,处于固体电解质1的流动性提高的状态,因而构成正极活性物质2的多个二次粒子容易移动。由此,正极活性物质2重新排列成最密结构并且被填充下去,因而高填充效果提高。
[0066]
此外,由于固体电解质1软化,固体电解质1的流动性变好,还容易进入正极活性物质2的间隙,能够降低用于高度填充正极层20的加压压力。因此,对构成正极活性物质2的多个二次粒子施加的压力也减小,由此,多个二次粒子的变形受到抑制,抑制了正极活性物质2内的空隙区域扩大。
[0067]
需要说明的是,尤其在由如下的多个二次粒子构成正极活性物质2,其中所述多个二次粒子由于是凝聚粒子而容易发生变形的情况下,这样的基于加热加压抑制正极活性物质2内的空隙区域扩大的效果是有用的,但在正极活性物质2不含二次粒子的情况下,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
[0068]
提高正极层20的填充率的工序中,从进一步使固体电解质1软化的观点出发,加热加压时的温度(摄氏度)可以为固体电解质1的熔点(摄氏度)的80%以上。另外,加热加压的温度(摄氏度)例如为固体电解质1的熔点(摄氏度)的130%以下。由此,固体电解质1的热导致的劣化受到抑制。本说明书中,熔点是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测定来测定的熔融峰温度。例
如,在熔点的5%或40%的温度下进行加热加压的情况下,确认到正极活性物质内的空隙区域的扩大。另外,加热加压的温度可以为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测定来测定的固体电解质1的熔融反应的吸热峰起始点的温度以上。
[0069]
另外,加热加压温度低于例如正极活性物质材料的表面组成发生变化的温度。
[0070]
作为加压的方法,可以采用公知的加压方法,例如,可以举出平板压、辊压和通过束缚夹具赋予压力的方法等。
[0071]
提高正极层20的填充率的工序中的加压压力例如为100mpa以上且1000mpa以下。通过加压压力为100mpa以上,正极层20的填充率容易提高。另外,通过加压压力为1000mpa以下,正极活性物质2的破裂等不良情况受到抑制。从进一步抑制正极活性物质材料的破裂等不良情况的观点出发,加热加压的压力可以为100mpa以上且350mpa以下。
[0072]
另外,正极层20的制造方法在提高正极层20的填充率的工序之后,为了提高固体电解质1彼此以及固体电解质1与正极活性物质2的接合强度、进一步提高正极层20的填充率、以及降低固体电解质1的晶界电阻等,可以包括促进固体电解质1的烧结的工序。为了提高正极层20的填充率,在促进固体电解质1的烧结的工序中也继续并用加压与加热是重要的。
[0073]
只在提高正极层20的填充率的工序中施加加压压力和热、而在其后的促进固体电解质1的烧结的工序中不施加加压压力而仅进行加热的情况下,有时不能充分得到正极层20的填充率的提高。促进烧结的工序中,在不施加加压压力的情况下,仅凭烧结力来实现填埋未填充部分4的效果,是难以得到填埋未填充部分4的效果的。
[0074]
在提高正极层20的填充率的工序中施加加压压力和热,此外在促进固体电解质1的烧结的工序中也施加加压压力和热这两者,由此能够充分提高正极层20的填充率。通过在促进烧结的工序中也施加加压压力,固体电解质1向构成正极活性物质2的多个二次粒子之间的未填充部分4的填充得到促进。
[0075]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提高正极层20的填充率的工序、和促进固体电解质1的烧结的工序可以以连续的一个工序的形式进行。
[0076]
通过这些的效果,能够提供提高了正极层20的填充率、且抑制了正极活性物质2内的空隙6的区域扩大的正极层20。
[0077]
促进烧结的工序中的加压压力可以低于提高填充率的工序。提高填充率的工序中,得到了基于正极层20内的材料重新排列的填充率提高作用,促进烧结的工序中的加压是为了以下的作用效果:烧结固体电解质1,并且辅助进一步提高正极层20的填充率的作用。促进烧结的工序中的加压压力例如为3mpa以上且1000mpa以下的范围。
[0078]
从小型和简易的观点出发,促进烧结的工序中的加压方法可以使用例如通过束缚夹具赋予加压压力的方法。这是由于,促进烧结的工序比提高填充率的工序时间长的情况多,优选能够同时加压多个样品。需要说明的是,促进烧结的工序中,加压方法可以是与提高填充率的工序相同的加压方法。
[0079]
通过以上,在正极活性物质2之间的空隙也容易填充固体电解质1,固体电解质的未填充部分4减少,正极层20的填充率提高。
[0080]
另外,在正极活性物质2的多个一次粒子之间存在的、正极活性物质2内的空隙6也不扩大。由此,能够抑制正极活性物质2的导电性劣化。本实施方式中,正极活性物质2的空
隙率为5%以下。
[0081]
空隙率例如在正极层20的截面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照片中,将正极活性物质2内的空隙6部分的总面积用包含空隙6的正极活性物质2部分的总面积除而求出。
[0082]
另外,构成正极活性物质2的多个二次粒子分别为球状粒子。多个球状粒子中,例如,粒子的纵横尺寸比为1.6以下的粒子数相对于全部粒子数的比例为80%以上。由此,构成正极活性物质2的多个球状粒子中,接近正球的形状的粒子变多,每单位体积的表面积变小。因此,在提高正极层20的填充率的工序中,能够抑制正极活性物质2阻碍固体电解质1的流动,固体电解质1容易遍布在正极层20中。其结果是,正极层20的填充率容易变高,导致使用正极层20的全固体电池的电池特性提高。另外,从进一步提高正极层20的填充率的观点出发,多个球状粒子的平均纵横尺寸比可以为1.0以上且1.2以下。另外,在提高正极层20的填充率的工序中,由于固体电解质1软化,构成正极活性物质2的多个球状粒子不会变形为扁平地制造正极层20,因此可以实现由上述的纵横尺寸比的多个球状粒子构成的正极层20。
[0083]
求出粒子的纵横尺寸比为1.6以下的粒子数相对于全部粒子数的比例的方法例如按照以下方法进行。首先,以倍率3000倍拍摄正极层20的截面sem照片,求出截面sem照片中拍摄的构成正极活性物质2的多个球状粒子各自的纵横尺寸比。纵横尺寸比是,测定多个球状粒子各自的长边和短边的长度,以各个球状粒子的长边/短边之比(长边的长度除以短边的长度从而得到的数值)的形式求出的。并且,通过算出截面sem照片中拍摄的多个球状粒子中的“纵横尺寸比为1.6以下的粒子数/测定纵横尺寸比的粒子的总数”,可以求出粒子的纵横尺寸比为1.6以下的粒子数相对于全部粒子数的比例。
[0084]
求出多个球状粒子的平均纵横尺寸比的方法利用上述方法,求出各个球状粒子的纵横尺寸比,将该值平均化。
[0085]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测定中,截面sem照片拍摄至少3处以上。
[0086]
[固体电解质]
[0087]
接着,对固体电解质1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固体电解质1的材料中,可以使用例如无机类的固体电解质。具体来说,固体电解质1例如为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或卤化物系固体电解质。由此,固体电解质1的离子电导性提高,使用正极层20的全固体电池的电池特性提高。另外,离子电导率高的无机类的固体电解质中,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和卤化物系固体电解质与氧化物系固体电解质相比,通过施加温度容易软化,因而能够使正极层20更高填充化,能够提高使用正极层20的全固体电池的电池特性。
[0088]
本实施方式中的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作为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可以举出例如li2s-sis2、lii-li2s-sis2、lii-li2s-p2s5、lii-li2s-p2o5、lii-li3po
4-p2s5、li2s-p2s5等。尤其是,由于锂的离子电导性优异,因此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也可以包含li、p和s。需要说明的是,上述“li2s-p2s
5”的记载是指使用包含li2s和p2s5的原料组成而成的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对于其它记载也同样。
[0089]
卤化物系固体电解质是包含卤化物的固体电解质。卤化物为例如包含li、m’和x’的化合物。m’为选自li以外的金属元素和半金属元素中的至少1种元素。x’为选自f、cl、br和i中的至少1种元素。“金属元素”表示,周期表第1族至第12族中含有的全部元素(其中,除
了氢)、以及周期表第13族至第16族中含有的全部元素(其中,除了b、si、ge、as、sb、te、c、n、p、o、s和se)。“半金属元素”表示b、si、ge、as、sb和te。例如,m’可以包含y(钇)。作为包含y的卤化物,可以举出li3ycl6和li3ybr6。
[0090]
[全固体电池]
[0091]
接着,对于具备上述正极层20的全固体电池,使用图4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全固体电池100的截面的示意图。
[0092]
本实施方式中的全固体电池100具备:正极集电体3、和在正极集电体3上形成的包含正极活性物质2的正极层20、负极集电体8、在负极集电体8上形成的包含负极活性物质7的负极层30、和配置于正极层20与负极层30之间且至少包含具有离子电导性的固体电解质1的固体电解质层10。全固体电池100具有依次层叠有正极集电体3、正极层20、固体电解质层10、负极层30、负极集电体8的结构。
[0093]
可见,由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全固体电池100具备上述的正极层20,因此全固体电池100的电池特性提高。
[0094]
全固体电池100按照例如以下的制造方法制造。首先,形成在由金属箔而成的正极集电体3上形成的包含正极活性物质2的正极层20、在由金属箔而成的负极集电体8上形成的包含负极活性物质7的负极层30、和配置于正极层20与负极层30之间的包含具有离子电导性的固体电解质1的固体电解质层10。负极层30和固体电解质层10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制,能够利用公知的负极层30和固体电解质层10的形成方法。并且,从正极集电体3和负极集电体8的外侧,通过以例如100mpa以上且1000mpa以下、作为一例以400mpa加压,来制造全固体电池100。
[0095]
[负极层]
[0096]
对本实施方式中的负极层30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负极层30包含固体电解质1和负极活性物质7,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包含粘结剂。固体电解质1与负极活性物质7的比例例如以重量换算计为固体电解质:负极活性物质在5∶95~60∶40的范围内,可以在30∶70~50∶50的范围内。通过在该范围内,容易确保负极层30内的离子传导路径和电子传导路径这两者。需要说明的是,负极层30中,可以添加乙炔黑或科琴黑等导电助剂。
[0097]
负极层30中包含的固体电解质1中,可以使用例如与上述的正极层20中包含的固体电解质1相同的固体电解质1,因此省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负极层30中包含的固体电解质1也可以使用与正极层20中包含的固体电解质1不同种类的固体电解质。
[0098]
作为负极活性物质7的材料,可以使用例如铟、锡、硅这些与锂的易合金化金属、硬碳、石墨等碳材料、锂、或li4ti5o
12
、sio
x
等公知的材料。
[0099]
作为由金属箔而成的负极集电体8,可以使用例如不锈钢(sus)、铜、镍等金属箔。
[0100]
[固体电解质层]
[0101]
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固体电解质层10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固体电解质层10包含固体电解质1。
[0102]
固体电解质层10中包含的固体电解质1中,可以使用例如与上述的正极层20中的包含的固体电解质1和负极层30中包含的固体电解质1相同的固体电解质1,因此省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固体电解质层10中包含的固体电解质1也可以使用与正极层20中包含的固体电解质1和负极层30中包含的固体电解质1不同种类的固体电解质。
[0103]
(其它实施方式)
[0104]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实施方式是例示,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具有与技术思想实质上相同的构成,起到同样的作用效果的方案无论是怎样的方案均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另外,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对实施方式实施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各种变形的方案、将实施方式中的一部分构成要素组合构建的其它方案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0105]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106]
本发明涉及的全固体电池用的正极层和全固体电池被期待应用于便携电子设备等的电源、车载用电池等各种的电池。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