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纳米二氧化硅与玄武岩纤维协同增强的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6-25 09:08: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纳米二氧化硅与玄武岩纤维协同增强的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混凝土包括水泥、水、改性再生粗骨料、天然细骨料、玄武岩纤维及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所述水泥、水、改性再生粗骨料、天然细骨料、玄武岩纤维、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质量比为1:0.48~0.52:2.72~2.76:1.45~1.49:0.006~0.018:0.006~0.012,所述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36.51mpa,劈拉强度达到2.98mpa,抗折强度达到5.27mp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二氧化硅与玄武岩纤维协同增强的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再生粗骨料由废弃混凝土经过机械破碎筛分、纳米二氧化硅溶液预浸泡、烘干后得到;所述纳米二氧化硅溶液浓度为0~3%,纳米二氧化硅溶液浸泡时间为45~50h;所述改性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1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二氧化硅与玄武岩纤维协同增强的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二氧化硅溶液浓度为2%,纳米二氧化硅溶液浸泡时间为48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二氧化硅与玄武岩纤维协同增强的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玄武岩纤维为束状,长度为6~18mm,玄武岩纤维单丝直径为7~15μm,抗拉强度为3000~4800mpa,弹性模量为91~110gpa,密度为2.63~2.65g/cm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二氧化硅与玄武岩纤维协同增强的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为p.o 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二氧化硅与玄武岩纤维协同增强的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再生粗骨料为连续级配粗骨料,粒径为5~20mm;所述的天然细骨料为连续级配的天然河砂,粒径为0.075~4.75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二氧化硅与玄武岩纤维协同增强的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减水率为25%。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纳米二氧化硅与玄武岩纤维协同增强的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对不同浓度纳米二氧化硅溶液浸泡后的改性再生粗骨料进行压碎值、吸水率、表观密度的测定,获得纳米二氧化硅溶液的最佳改性浓度;s2、将废弃混凝土经过机械破碎筛分、最佳改性浓度纳米二氧化硅溶液浸泡、烘干后得到改性再生粗骨料;s3、按配比准备水泥、水、天然细骨料、改性再生粗骨料、玄武岩纤维、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s4、预先润湿搅拌机筒体,然后将改性再生粗骨料、水泥及天然细骨料投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s5、将玄武岩纤维均匀分散的加入,干拌60~90s;s6、将水、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依次加入搅拌机中搅拌,直至拌合物混合均匀,得到改性后的再生混凝土。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纳米二氧化硅与玄武岩纤维协同增强的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的搅拌时间为120~180s;所述步骤s6中的搅拌时间为180~300s。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纳米二氧化硅与玄武岩纤维协同增强的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玄武岩纤维加入具体是将玄武岩纤维分两次均匀分散的
加入,玄武岩纤维体积掺入总量为0.1~0.2%,单次玄武岩纤维体积掺入量为总量的一半,范围为0.05~0.1%。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二氧化硅与玄武岩纤维协同增强的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再生混凝土中水泥、水、改性再生粗骨料、天然细骨料、玄武岩纤维、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质量比为1:0.48~0.52:2.72~2.76:1.45~1.49:0.006~0.018:0.006~0.012,所述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36.51MPa,劈拉强度达到2.98MPa,抗折强度达到5.27Mpa。此外,再生粗骨料表面存在未反应完的纳米二氧化硅可以与水泥水化产物Ca(OH)2发生反应生成C-S-H凝胶,强化再生粗骨料表面的附着砂浆,提高再生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强度;纳米二氧化硅和再生骨料的粗糙表面有利于玄武岩纤维的分布,进而充分发挥纤维的增韧、阻裂效应,纳米二氧化硅与玄武岩纤维的协同作用使得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显著提高。和耐久性能显著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郑元勋 卓靖博 张亚敏 杜朝伟 王长柱 王少强 吕董岭 张亚辉 杨卫东 万聪 葛广 王博立 吴清远 张海波 乔银峰 郑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宙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5
技术公布日:2022/6/2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