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隐藏式电动出风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24 23:28: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出风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隐藏式电动出风口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汽车行业中空调出风口中,一般用手动调节拨钮机构来调节通风量及风向,其缺点是易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对行车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其外观上由于手动操作的部件较多全部外露一是影响美观,二是部件外露还有车内凸出物问题,可能会在碰撞事故中对乘客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也有电机驱动叶片来实现自动调节功能,但其传统的电机控制,组成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高及机械耐用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隐藏式电动出风口装置。
4.为解决上述技术方案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隐藏式电动出风口装置,包括:主体;
5.第一风道,其设置在所述主体内,所述第一风道具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
6.第二风道,其设置在所述主体内且处于所述第一风道的侧方,所述第二风道具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连通;
7.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能够控制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的开关,所述导风机构具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铰接,所述第一挡板能够控制所述第一进风口或第二进风口的开关,且所述第二挡板在所述主体内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挡板能够推动所述第二挡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换;
8.当所述第二挡板至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均处于开启状态,当所述第一挡板推动第二挡板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均处于关闭状态。
9.在上述的一种隐藏式电动出风口装置中,所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扭簧,所述第二挡板一端设有第一凸块,所述主体外侧壁设有第二凸块,所述扭簧的两个引脚分别抵靠在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二凸块上。
10.在上述的一种隐藏式电动出风口装置中,所述所述主体一侧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挡板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
11.在上述的一种隐藏式电动出风口装置中,所述第二挡板上设置有阻挡片,所述阻挡片与所述主体内壁活动抵靠。
12.在上述的一种隐藏式电动出风口装置中,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上均间隔设置有通风口。
13.在上述的一种隐藏式电动出风口装置中,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上均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以调节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口风向。
14.在上述的一种隐藏式电动出风口装置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15.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一侧;
16.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所述转动杆上螺旋分布有拨动块;
17.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一端上设置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槽与所述拨动块卡接,所述移动杆另一端上设置有带动块;
18.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带动块卡接;
19.若干个摆叶,所述摆叶连接于所述连接杆上,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内均设有所述摆叶。
20.在上述的一种隐藏式电动出风口装置中,所述第二挡板上靠近所述主体内壁的一侧设有硅胶。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隐藏式电动出风口装置能够通过结构设计,采用电机驱动第一挡板来控制进风口的方向,第一挡板能够推动第二挡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换控制总进风口的开闭状态,以及电机直接驱动完全隐藏式叶片来实现空调扫风功能,此新型机构改善了车内饰美观,减少了乘员需要手动调节空调的动作,提高了出风效率和乘员舒适性及安全性,并且提高了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23.图1是隐藏式电动出风口装置第二挡板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立体视图;
24.图2是隐藏式电动出风口装置第二挡板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立体视图;
25.图3是隐藏式电动出风口装置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均处于开启状态时的立体视图;
26.图4是隐藏式电动出风口装置第一进风口处于开启状态且第二进风口处于关闭状态时的立体视图;
27.图5是调节机构的立体视图;
28.图6是转动杆的立体视图;
29.图7是移动杆的立体视图;
30.图8是连接杆的立体视图;
31.图9是第二挡板连接在第一电机上的立体视图;
32.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隐藏式电动出风口装置的立体图;
33.图中,1、第一风道;2、第一进风口;3、第一出风口;4、第二风道;5、第二进风口;6、第二出风口;7、第一挡板;8、第二挡板;9、摆叶;11、扭簧;12、第一电机;13、阻挡片;14、通风口;15、第二电机;16、转动杆;17、拨动块;18、移动杆;19、螺旋槽;20、带动块;21、连接杆;22、卡槽;23、第一凸块;24第二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35.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隐藏式电动出风口装置,包括:主体;第一风道1,其设置在主体内,第一风道1具有第一进风口2和第一出风口3;第二风道4,其设置在主体内且处于第一风道1的侧方,第二风道4具有第二进风口5和第二出风口6,第一进风口2和第二进风口5连通;导风机构,导风机构能够控制第一进风口2和第二进风口5的开关,导风机构具有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8,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8铰接,第一挡板7能够控制第一进风口2或第二进风口5的开关,且第二挡板8在主体内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挡板7能够推动第二挡板8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换;当第二挡板8至第一位置时,第一进风口2和第二进风口5均处于开启状态,当第一挡板7推动第二挡板8至第二位置时,第一进风口2和第二进风口5均处于关闭状态。
36.隐藏式电动出风口装置的主体内设置有第一风道1和第二风道4,调整导风机构能够控制第一进风口2和第二进风口5的开闭状态,第一进风口2与第二进风口5能够相连通,导风机构上包括有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8,第一挡板7与第二挡板8铰接,第二挡板8在主体内具有如图1的第一位置和如图2的第二位置,通过铰接能够实现第一挡板7推动第二挡板8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换,当第二挡板8处于第一位置时,该装置总进风口打开,第一挡板7能够在第一进风口2和第二进风口5之间切换并控制第一进风口2和第二进风口5的开闭状态,例如,需要改变出风的方向时,如图1所示,第一挡板7处于第一进风口2位置,第二进风口5和第二出风口6连通,风从第二风道4吹出,或者如图3所示,将第一挡板7转动至第一进风口2和第二进风口5之间,则第一进风口2和第二进风口5均处于打开状态,风从第一风道1和第二风道4吹出,如图4所示,当第一挡板7转动至第二进风口5的位置时,第一进风口2开启且第二进风口5关闭,风从第一风道1吹出,如图2所示,当第一挡板7通过铰接推动第二挡板8至第二位置时,该装置的总进风口处于关闭状态,则第一进风口2和第二进风口5均处于关闭状态。
37.如图10所示,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扭簧11,第二挡板8一端设有第一凸块23,主体外侧壁设有第二凸块24,扭簧11的两个引脚分别抵靠在第一凸块23与第二凸块24上。
38.工作时,第一挡板7推动第二挡板8沿图10所示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当第二挡板8转动至图2所示的状态时,第一进风口2与第二进风口5均处于关闭状态,且扭簧11处于压缩状态,当需要开启第一进风口2和/或第二进风口5时,第一挡板7沿着图10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转动,第一挡板7转动时,扭簧11恢复伸展状态并带动第二挡板8转动至图1所示的位置。
39.如图9与图10所示,主体一侧设有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挡板7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12的输出端,第一电机12能够为第一挡板7在主体内转动提供动力。
40.如图1所示,第二挡板8上设置有阻挡片13,阻挡片13与主体内壁活动抵靠。
41.第二挡板8上安装有阻挡片13,阻挡片13能够与主体的内壁活动抵靠,当第二挡板8转动至如图1所示第一位置时,阻挡片13能够与主体内部抵靠并阻止第二挡板8转动至第一进风口2,当第一挡板7推动第二挡板8至如图2所示的第二位置时,阻挡片13能够阻止第二挡板8向第二进风口5方向转动,阻挡片13能够保证第二挡板8位置移动的正确性。
42.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8上均间隔设置有通风口14。
43.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8上均间隔设置有通风口14,当第二挡板8处于如图1所示的第一位置时,总进风口被打开,风量能够通过通风口14流向第一进风口2或第二进风口5,并通过第一出风口3或第二出风口6排出。
44.第一出风口3和第二出风口6上均设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用以调节第一出风口3和第二出风口6的出口风向。
45.在第一出风口3和第二出风口6上均安装有调节机构,当风量通过第一进风口2或第二进风口5时,调节机构能够调整第一出风口3和第二出风口6的出口风向,方便使用者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风向。
46.如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调节机构包括:第二电机15,第二电机15设置于主体的一侧;转动杆16,转动杆16设置于第二电机15的输出端,转动杆16上螺旋分布有拨动块17;移动杆18,移动杆18一端上设置有螺旋槽19,螺旋槽19与拨动块17卡接,移动杆18另一端上设置有带动块20;连接杆21,连接杆21上设置有卡槽22,卡槽22与带动块20卡接;若干个摆叶9,摆叶9连接于连接杆21上,第一出风口3和第二出风口6内均设有摆叶9。
47.调节机构上包括有第二电机15、转动杆16、移动块、连接杆21和若干个摆叶9,在主体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二电机15,第二电机15与第一电机12相邻,在第二电机15的输出端上设置有转动杆16,转动杆16上螺旋分布有拨动块17,通过拨动块17与螺旋槽19卡接将转动杆16与移动杆18一端连接,启动第二电机15带动转动杆16转动并能够带动移动杆18在转动杆16上沿着转动杆16的轴向方向前后移动,移动杆18另一端上设置有带动块20,带动块20与连接杆21上的卡槽22卡接,在连接杆21上连接有若干个摆叶9,当移动杆18在转动杆16上前后移动时带动块20能够带动摆叶9转动,从而改变第一出风口3和第二出风口6的出口风向。
48.第二挡板8上靠近主体内壁的一侧设有硅胶。
49.第二挡板8上设置有硅胶,当第二挡板8在主体内转动时,第二挡板8上设置的硅胶与与壳体有一定的干涉量,这样做能够增强主体内部的密封性能,提高了第二挡板8的耐久性能。
50.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所定义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