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污水提纯循环利用化学沉淀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18 16:08: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提纯循环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提纯循环利用化学沉淀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过滤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 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但是,现有技术的污水提纯循环利用时,需要依靠工作人员对提纯后的污水内底部的沉淀物进行检测,手动检测比较耗费时间,且比较繁琐废水,无法现场实时检测,同时人为检测可能会存在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污水提纯循环利用化学沉淀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污水提纯循环利用时,需要依靠工作人员对提纯后的污水内底部的沉淀物进行检测,手动检测比较耗费时间,且比较繁琐废水,无法现场实时检测,同时人为检测可能会存在误差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污水提纯循环利用化学沉淀检测装置,包括:过滤筒、净化提纯筒、化学沉淀检测仪和储存筒。净化提纯筒,安装在底座左上部的上安装板上,所述净化提纯筒的下端面设置有四组第二支撑杆,且第二支撑杆的下端固定在上安装板的上端面,并且上安装板与底座之间固定有四组固定杆。过滤筒,安装在净化提纯筒的上端,所述过滤筒的上端面左部设置有污水进口,且过滤筒的下端面设置有四组第一支撑杆。储存筒,安装在底座的上端面右部。化学沉淀检测仪,安装在储存筒的上端面。
5.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筒由内至外设置有过滤内腔和过滤外腔,且过滤内腔和过滤外腔之间设置有过滤网罩,并且过滤筒底部设置有凹槽,且凹槽下连接有排污管道,并且排污管道上安装有电磁控制阀,排污管道的外端设置有排污口。
6.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筒上安装有电机,且电机下安装有搅拌轴,并且搅拌轴的上部设置有多组上搅拌桨,上搅拌桨位于过滤内腔内,且搅拌轴的下部设置有多组下螺旋桨,下螺旋桨位于凹槽内,同时过滤筒的左下部连接有第一输送管,且第一输送管的一端通向过滤外腔内。
7.进一步的,所述净化提纯筒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第三过滤层和第四过滤层,且第一输送管的另一端通向净化提纯筒的内顶部,并且净化提纯筒的右下部设置有第二输送管,且第二输送管的一端通向净化提纯筒的内底部。
8.进一步的,所述化学沉淀检测仪的左右两侧面上均固定有固定框,固定框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的底端通过紧固螺栓安装在储存筒上,且化学沉淀检测仪的前侧面设置有显示屏和操控面板,并且化学沉淀检测仪的下部设置有检测腔,且检测腔的左部连接有抽样管。
9.进一步的,所述储存筒内设置有斜板,且储存筒的右下部连接有输出管,第二输送管的另一端通向储存筒的内左下部,并且抽样管的下端伸入储存筒的左下部,同时抽样管的上部套置在上后靠板前侧面的上固定套中,且抽样管的下部管体套置在下后靠板前侧面的下固定套中,并且抽样管的中部管体上安装有水泵。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筒的设置主要上对污水进行初步过滤处理,过滤出来的水输送至净化提纯筒内,剩余在过滤筒内的沉淀物通过凹槽和排污管道输送出去。
11.2.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筒内中心的搅拌轴、上搅拌桨和下螺旋桨的设置方便进行搅拌混合,加速污水过滤,以及可避免排污通道堵塞。
12.3.本实用新型中污水进入到净化提纯筒内会由上至下依次经过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第三过滤层和第四过滤层的多次过滤和净化,进行污水提纯处理。
13.4.本实用新型中化学沉淀检测仪的设置是通过抽样管抽取储存筒内积存的化学沉进行检测,由于抽样管需要伸入到储存筒的内底部,特设置带有上固定套的上后靠板、带有下固定套和下后靠板进行稳定抽样管,避免抽样管被水冲歪斜,使其一直保持笔直状态,可垂直抽取储存筒内底部的沉淀,方便现场实时抽样检测,使用更方便准确。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滤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化提纯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存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过滤筒;10、第一支撑杆;11、过滤外腔;12、过滤网罩;13、过滤内腔;14、第一输送管;15、凹槽;16、排污管道;17、电磁控制阀;18、排污口;19、污水进口;2、净化提纯筒;20、第二支撑杆;21、第一过滤层;22、第二过滤层;23、第三过滤层;24、第二输送管;25、第四过滤层;3、底座;30、上安装板;31、固定杆;4、化学沉淀检测仪;40、显示屏;41、操控面板;42、固定框;43、支撑座;44、检测腔;45、抽样管;46、上后靠板;47、上固定套;48、下固定套;49、下后靠板;5、储存筒;50、斜板;51、输出管;6、电机;60、搅拌轴;61、上搅拌桨;62、下螺旋桨;7、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滤筒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化提纯筒内部结构示意图和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存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提纯循环利用化学沉淀检测装
置,包括:过滤筒1、净化提纯筒2、化学沉淀检测仪4和储存筒5;净化提纯筒2安装在底座3左上部的上安装板30上,净化提纯筒2的下端面设置有四组第二支撑杆20,且第二支撑杆20的下端固定在上安装板30的上端面,并且上安装板30与底座3之间固定有四组固定杆31;过滤筒1安装在净化提纯筒2的上端,过滤筒1的下端面设置有四组第一支撑杆10;储存筒5安装在底座3的上端面右部;化学沉淀检测仪4安装在储存筒5的上端面。
23.在本实施例中,过滤筒1由内至外设置有过滤内腔13和过滤外腔11,且过滤内腔13和过滤外腔11之间设置有过滤网罩12,并且过滤筒1底部设置有凹槽15,且凹槽15下连接有排污管道16,并且排污管道16上安装有电磁控制阀17,排污管道16的外端设置有排污口18。
24.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筒1的设置主要上对污水进行初步过滤处理,过滤出来的水输送至净化提纯筒2内,剩余在过滤筒1内的沉淀物通过凹槽15和排污管道16输送出去。
25.在本实施例中,过滤筒1上安装有电机6,且电机6下安装有搅拌轴60,并且搅拌轴60的上部设置有多组上搅拌桨61,上搅拌桨61位于过滤内腔13内,且搅拌轴60的下部设置有多组下螺旋桨62,下螺旋桨62位于凹槽15内,同时过滤筒1的左下部连接有第一输送管14,且第一输送管14的一端通向过滤外腔11内。
26.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筒1内中心的搅拌轴60、上搅拌桨61和下螺旋桨62的设置方便进行搅拌混合,加速污水过滤,以及可避免排污通道堵塞。
27.在本实施例中,净化提纯筒2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层21、第二过滤层22、第三过滤层23和第四过滤层25,且第一输送管14的另一端通向净化提纯筒2的内顶部,并且净化提纯筒2的右下部设置有第二输送管24,且第二输送管24的一端通向净化提纯筒2的内底部。
28.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中污水进入到净化提纯筒2内会由上至下依次经过第一过滤层21、第二过滤层22、第三过滤层23和第四过滤层25的多次过滤和净化,进行污水提纯处理。
29.在本实施例中,化学沉淀检测仪4的左右两侧面上均固定有固定框42,固定框42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座43,支撑座43的底端通过紧固螺栓安装在储存筒5上,且化学沉淀检测仪4的前侧面设置有显示屏40和操控面板41,并且化学沉淀检测仪4的下部设置有检测腔44,且检测腔44的左部连接有抽样管45;储存筒5内设置有斜板50,且储存筒5的右下部连接有输出管51,第二输送管24的另一端通向储存筒5的内左下部,并且抽样管45的下端伸入储存筒5的左下部,同时抽样管45的上部套置在上后靠板46前侧面的上固定套47中,且抽样管45的下部管体套置在下后靠板49前侧面的下固定套48中,并且抽样管45的中部管体上安装有水泵7。
30.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中化学沉淀检测仪4的设置是通过抽样管45抽取储存筒5内积存的化学沉进行检测,由于抽样管45需要伸入到储存筒5的内底部,特设置带有上固定套47的上后靠板46、带有下固定套48和下后靠板49进行稳定抽样管45,避免抽样管45被水冲歪斜,使其一直保持笔直状态,可垂直抽取储存筒5内底部的沉淀,方便现场实时抽样检测,使用更方便准确。
31.本实用新型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污水提纯循环利用时,需要依靠工作人员对提纯后的污水内底部的沉淀物进行检测,手动检测比较耗费时间,且比较繁琐废水,无法现场
实时检测,同时人为检测可能会存在误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方便对污水提纯循环利用的水体沉淀进行现场实时检测,检测更方便、快速和准确,使用省时省事,有助于提高整体检测效率。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