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用的稳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18 09:59: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卧式加工中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用的稳固装置。


背景技术:

2.卧式加工中心是指主轴轴线与工作台平行设置的加工中心,主要适用于加工箱体类零件;其工件在加工中心经过一次装夹后,可以自动选择不同刀具,依次完成多个工序的加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3.但由于卧式加工中心加工时多轴向加工容易产生晃动,机身的晃动会影响卧式加工中心的加工精度;而现有的稳固装置一般都采用横向夹紧,但是并不能进行上下减震。因此,以上问题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用的稳固装置,通过第一固定块、凹槽以及减震机构的配合使用,使得被横向夹紧的卧式加工中心本体具有一定的上下移动量,形成减震空间,并消除了左右晃动空间,解决了卧式加工中心本体加工时多轴向加工容易产生晃动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稳固效果。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用的稳固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底板、第一固定块、减震机构、竖板、夹紧机构和卧式加工中心本体;在水平设置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左右对称竖直纵向设有竖板,且在每一所述竖板的内侧面还水平设有夹紧机构,并通过夹紧机构对放置在底板上的卧式加工中心本体进行横向夹持固定;在所述卧式加工中心本体的下表面还呈矩阵均布间隔焊接设有数个第一固定块,且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呈矩阵还均布间隔嵌入开设有数个凹槽,每一所述第一固定块分别在对应所述凹槽内竖直滑动,且在每一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对应凹槽底面之间还设有减震机构,并通过减震机构对卧式加工中心本体进行纵向减震。
6.优选的,每一所述凹槽均与对应所述第一固定块相匹配,且其设置位置均与每一所述第一固定块的设置位置相对应。
7.优选的,每一所述凹槽的开设深度均大于对应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厚度,且每一所述减震机构均包括减震框、压板、支撑柱、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减震弹簧和第一橡胶垫;每一所述减震框均为水平设置的中空长方体结构,且在其左右两侧偏上位置还水平对称焊接设有第二固定板,每一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均与对应所述减震框的上表面共面设置,且在二者的上表面还分别水平贴合固定设有第一橡胶垫;在每一所述减震框的内部中间位置还水平设有压板,每一所述压板均为与对应所述减震框内部相匹配的长方形结构,且其四周侧面分别抵紧贴合在对应所述减震框的内侧壁上;在每一所述压板的上表面呈矩阵还均布间隔竖直设有数个减震弹簧,每一所述减震弹簧的上端分别与对应所述减震
框的内顶面固定连接,且其下端分别与对应所述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每一所述压板的下表面四个直角处还竖直对称设有支撑柱,每一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分别与对应所述压板固定连接,且其下端分别竖直向下延伸出对应所述减震框的下表面,每一所述支撑柱分别与对应所述减震框竖直上下滑动连接,且其下端分别与水平设置的对应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8.优选的,每一所述第一固定板均与对应所述凹槽相匹配,且每一所述凹槽均对对应所述第一固定块以及减震框的竖直运动不产生干涉;每一所述减震机构的下端分别通过第一固定板与所述底板的对应凹槽底面螺接固定,且其上端分别通过第一橡胶垫与对应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表面螺接固定,并分别对卧式加工中心本体进行纵向减震。
9.优选的,所述卧式加工中心本体的型号为xr-w886,且在其竖直部分的两侧偏下位置还水平对称焊接设有第二固定块;每一所述第二固定块分别与对应所述竖板互不接触,且分别间隔设置在对应所述夹紧机构的上方,并分别对对应所述夹紧机构的夹紧动作不产生干涉。
10.优选的,每一所述夹紧机构均包括液压缸、夹紧板、滚轮和橡胶套;在每一所述竖板的外侧面中间位置还水平横向螺接设有液压缸,且每一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分别垂直延伸出对应所述竖板的内侧面,并分别与竖直设置的对应所述夹紧板的外侧面中间位置螺接固定,带动对应夹紧板进行水平横向运动;每一所述夹紧板均间隔设于对应所述第二固定块的正下方,且在其内部靠其内侧面一侧还分别自上而下依次间隔竖直活动安装有数个滚轮,每一所述滚轮分别与对应所述夹紧板竖直转动连接,且其转动方向均为竖直横向转动;每一所述滚轮靠近卧式加工中心本体的一侧端面均延伸出对应所述夹紧板的内侧面,且在其表面还同轴心套接设有橡胶套;每一所述夹紧板均对对应所述滚轮的转动不产生干涉,且在液压缸的驱动下,每一所述夹紧板分别通过滚轮抵紧贴合在所述卧式加工中心本体的竖直部分对应位置,并对卧式加工中心本体进行一重夹持固定。
11.优选的,还均包括限位杆;在每一所述夹紧板的外侧面上下两端还水平对称固定设有限位杆,每一所述限位杆远离夹紧板的一端分别垂直延伸出对应所述竖板的外侧面,并分别与对应所述竖板水平横向滑动连接,并对夹紧机构的夹持动作进行稳固。
12.优选的,还包括l形板、第二橡胶垫和连接板;在每一所述竖板与对应所述第二固定块之间还竖直设有l形板,且每一所述l形板的设置位置均与对应所述第二固定块的设置位置相对应;每一所述l形板的水平边均朝卧式加工中心本体的方向设置,且其水平边外侧端面均与对应所述竖板的上表面设于同一水平面内,并通过连接板螺接固定在一起;每一所述l形板的竖直边均竖直向下设置,且其竖直边外侧端面分别与对应所述竖板的内侧面贴合;每一所述l形板分别卡接在对应所述第二固定块上,且在二者之间还贴合设有呈l形的第二橡胶垫;通过竖板与l形板的配合使用,对卧式加工中心本体进行二重夹持固定,并对卧式加工中心本体的向上震动进行上限位。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固定块、凹槽以及减震机构的配合使用,使得被横向夹紧的卧式加工中心本体具有一定的上下移动量,形成减震空间,并消除了左右晃动空间,解决了卧式加工中心本体加工时多轴向加工容易产生晃动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稳固效果;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固定块、l形板、竖板、第二橡胶垫以及连接板的配合使
用,不仅对卧式加工中心本体进行夹持固定,还使得卧式加工中心本体向上的振动力被吸收,从而保证了卧式加工中心本体的加工稳定性;
16.(3)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缸、夹紧板、滚轮以及橡胶套的配合使用,不仅对卧式加工中心本体进行夹持固定,还使得被横向夹紧的卧式加工中心本体具有一定的上下移动量,形成减震空间,从而提高了稳固效果。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用的稳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0.图3为图1中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其中,1-底板;2-卧式加工中心本体;3-第一固定块;4-减震机构;5-凹槽;6-竖板;7-液压缸;8-夹紧板;9-滚轮;10-橡胶套;11-限位杆;12-第二固定块;13-l形板;14-第二橡胶垫;15-连接板;41-减震框;42-压板;43-支撑柱;44-第一固定板;45-减震弹簧;46-第二固定板;47-第一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用的稳固装置,包括底板1、第一固定块3、减震机构4、竖板6、夹紧机构和卧式加工中心本体2;具体结构如图1、图2所示,在水平设置的底板1的上表面左右对称竖直纵向设有竖板6,且在每一个竖板6的内侧面还水平设有夹紧机构,并通过夹紧机构对放置在底板1上的卧式加工中心本体2进行横向夹持固定;其中,卧式加工中心本体2的型号为xr-w886,且在其竖直部分的两侧偏下位置还水平对称焊接设有第二固定块12;每一个第二固定块12分别与对应竖板6互不接触,且分别间隔设置在对应夹紧机构的上方,并分别对对应夹紧机构的夹紧动作不产生干涉。
24.本实用新型中每一个夹紧机构均包括液压缸7、夹紧板8、滚轮9、橡胶套10和限位杆11;如图1、图2所示,在每一个竖板6的外侧面中间位置还水平横向螺接设有液压缸7,且每一个液压缸7的活塞杆分别垂直延伸出对应竖板6的内侧面,并分别与竖直设置的对应夹紧板8的外侧面中间位置螺接固定,带动对应夹紧板8进行水平横向运动;每一个夹紧板8均间隔设于对应第二固定块12的正下方,且在其内部靠其内侧面一侧还分别自上而下依次间隔竖直活动安装有数个滚轮9,每一个滚轮9分别与对应夹紧板8竖直转动连接,且其转动方向均为竖直横向转动;每一个滚轮9靠近卧式加工中心本体2的一侧端面均延伸出对应夹紧板8的内侧面,且在其表面还同轴心套接设有橡胶套10;其中,每一个夹紧板均对对应滚轮9的转动不产生干涉。本实用新型在液压缸7的驱动下,每一个夹紧板8分别通过滚轮9抵紧贴合在卧式加工中心本体2的竖直部分对应位置,并对卧式加工中心本体2进行一重夹持固定;通过滚轮9与卧式加工中心本体2的滚动式接触,不仅对卧式加工中心本体2进行夹持固
定,还使得被横向夹紧的卧式加工中心本体2具有一定的上下移动量,形成减震空间,从而提高了稳固效果。
25.如图1、图2所示,在每一个夹紧板8的外侧面上下两端还水平对称固定设有限位杆11,每一个限位杆11远离夹紧板8的一端分别垂直延伸出对应竖板6的外侧面,并分别与对应竖板6水平横向滑动连接,并对夹紧机构的夹持动作进行稳固。
26.本实用新型在卧式加工中心本体2的下表面还呈矩阵均布间隔焊接设有数个第一固定块3,且在底板1的上表面呈矩阵还均布间隔嵌入开设有数个凹槽5,如图1、图2所示,每一个第一固定块3分别在对应凹槽5内竖直滑动,且在每一个第一固定块3的下表面与底板1的对应凹槽5底面之间还设有减震机构4,并通过减震机构4对卧式加工中心本体2进行纵向减震;其中,每一个凹槽5均与对应第一固定块3相匹配,且其设置位置均与每一个第一固定块3的设置位置相对应。
27.本实用新型中每一个凹槽5的开设深度均大于对应第一固定块3的厚度,且每一个减震机构4均包括减震框41、压板42、支撑柱43、第一固定板44、第二固定板46、减震弹簧45和第一橡胶垫47;如图1~3所示,每一个减震框41均为水平设置的中空长方体结构,且在其左右两侧偏上位置还水平对称焊接设有第二固定板46,每一个第二固定板46的上表面均与对应减震框41的上表面共面设置,且在二者的上表面还分别水平贴合固定设有第一橡胶垫47;在每一个减震框41的内部中间位置还水平设有压板42,每一个压板42均为与对应减震框41内部相匹配的长方形结构,且其四周侧面分别抵紧贴合在对应减震框41的内侧壁上;
28.如图1~3所示,在每一个压板42的上表面呈矩阵还均布间隔竖直设有数个减震弹簧45,每一个减震弹簧45的上端分别与对应减震框41的内顶面固定连接,且其下端分别与对应压板4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每一个压板42的下表面四个直角处还竖直对称设有支撑柱43,每一个支撑柱43的上端分别与对应压板42固定连接,且其下端分别竖直向下延伸出对应减震框41的下表面,每一个支撑柱43分别与对应减震框41竖直上下滑动连接,且其下端分别与水平设置的对应第一固定板4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其中,每一个第一固定板44均与对应凹槽5相匹配,且每一个凹槽5均对对应第一固定块3以及减震框41的竖直运动不产生干涉。本实用新型中每一个减震机构4的下端分别通过第一固定板44与底板1的对应凹槽5底面螺接固定,且其上端分别通过第一橡胶垫47与对应第一固定块3的下表面螺接固定,并分别对卧式加工中心本体2进行纵向减震。
29.另外,为确保卧式加工中心本体2工作时的稳定性,卧式加工中心本体2的上下移动量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只需能够形成减震空间机壳,这样还能消除卧式加工中心本体2左右晃动空间,解决了卧式加工中心本体2加工时多轴向加工容易产生晃动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稳固效果。
30.本实用新型在每一个竖板6与对应第二固定块12之间还竖直设有l形板13,且每一个l形板13的设置位置均与对应第二固定块12的设置位置相对应;如图1、图2所示,每一个l形板13的水平边均朝卧式加工中心本体2的方向设置,且其水平边外侧端面均与对应竖板6的上表面设于同一水平面内,并通过连接板15螺接固定在一起;每一个l形板13的竖直边均竖直向下设置,且其竖直边外侧端面分别与对应竖板6的内侧面贴合;每一个l形板13分别卡接在对应第二固定块12上,且在二者之间还贴合设有呈l形的第二橡胶垫14。本实用新型通过竖板6与l形板13的配合使用,对卧式加工中心本体2进行二重夹持固定,并对卧式加工
中心本体2的向上震动进行上限位。
3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首先将卧式加工中心本体2通过第一固定块3与凹槽5内的减震机构4螺接,并确保第一固定块3在对应凹槽5内上下滑动;然后在液压缸7的驱动下,每一个夹紧板8分别通过滚轮9抵紧贴合在卧式加工中心本体2的竖直部分对应位置,并对卧式加工中心本体2进行一重夹持固定;然后通过竖板6与l形板13的配合使用,对卧式加工中心本体2进行二重夹持固定;使用时,卧式加工中心本体2产生加工振动力时,通过减震机构4吸收卧式加工中心本体2的震动力,通过第一固定块3与凹槽5的滑动连接使得卧式加工中心本体2不会左右晃动,通过滚轮9表面的橡胶套10吸收卧式加工中心本体2的横向震动力,通过第二橡胶垫14和l形板13的配合来吸收卧式加工中心本体2向上晃动的力,从而提高了稳固效果。
3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33.(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固定块3、凹槽5以及减震机构4的配合使用,使得被横向夹紧的卧式加工中心本体2具有一定的上下移动量,形成减震空间,并消除了左右晃动空间,解决了卧式加工中心本体2加工时多轴向加工容易产生晃动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稳固效果;
34.(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固定块12、l形板13、竖板6、第二橡胶垫14以及连接板15的配合使用,不仅对卧式加工中心本体2进行夹持固定,还使得卧式加工中心本体2向上的振动力被吸收,从而保证了卧式加工中心本体2的加工稳定性;
35.(3)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缸7、夹紧板8、滚轮9以及橡胶套10的配合使用,不仅对卧式加工中心本体2进行夹持固定,还使得被横向夹紧的卧式加工中心本体2具有一定的上下移动量,形成减震空间,从而提高了稳固效果。
36.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技术要求书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